西西河

主题:【几句话】南海局势与威尔逊的烦恼 -- 种植园土

共:💬441 🌺2606 🌵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与越南民众游行群情激昂对照的是

        中国国内平静如水,网上也没出现什么大波动,虽然越南肯定有政府组织造势,但中国方面关心寥寥无几,连前一段时间药加薪案都不能比。

      • 家园 同意上述分析。

        人家都磨刀霍霍了,这里还在谈中美合作。典型918事变时的心态。

        不过,中国的实力还是提高了的。1936年的时候,中国西北五省工业总产值赶不上福特一条生产线,现在吉利就可以收购沃尔沃(虽然收购宣布后,中国的精英们立马嫌弃沃尔沃了)。工业化,前三十年的精神洗礼,加上60多年的教育普及,中国实际上已是一个现代国家,具有总体战、持久战的动员能力了。

        全球第二的实力意味着肩负全球第一的压力。但是,如果坚守几个点,还是守得住的。守得住就有可能拖垮敌人。关键在于内部,走人民战争则不可败;走上层路线,小胜即变大贪(当然现在的毛病是怯懦),使贪使勇,则必大败。

        • 家园 怯懦是因为自己无力承担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

          但是出于自己已获得的利益又不想舍弃的结果。总而言之,这是西晋化的必然结果,如果走拉美化道路或者印尼化道路,当权者的怯懦也不会有本质改变。不过历史最公平的地方就是愿赌服输,所有人都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即将到来的时刻,就是世界矛盾以最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的时刻,一个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并接受的愿赌服输的时刻。

          • 家园 西晋与东晋

            建议wolfgan兄关注一下东晋时期几家士族通过权力平衡维持政治局面,抵御北方势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100多年。西晋和东晋,士族的作用还是很不相同的。

            刘裕的兴起使得东晋的士族寡头政治(Oligarchy)不再承担保存华夏正朔的角色。自刘宋起,君主重新获得实权,士族政治走向没落,庶族渐渐兴起。

            在北方重新完成汉化并由汉族(北周的几个上柱国家族如杨氏和李氏)掌权之后,南北完成了统一。中国步入科举时代。

            • 家园 园主能否分析下欧美对决的结果呢

              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战局呢,

              • 家园 所谓“欧美对决”

                其实两种路线的斗争。建议你看看“万里风中虎”写的一些分析文章。一个是美式的原教旨资本主义,一个是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

                从斗争角度来讲,先要谈谈欧洲的内斗。

                欧洲首先是个分裂的欧洲--就象歌德说的那样:“我的心中,有两个灵魂”。欧洲大陆过去300年流的血,恐怕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第一次大战之后,欧洲的经济实力已经削弱了,但仍控制着全球政治权力。美国、苏联的工业实力其实已远超过所谓的欧洲大国。但苏联被排斥为赤色的化外蛮夷;美国一战时试图融入这个权力圈,以改变游戏规则,但凡尔赛合约彻底打破美国的幻想,美国干脆躲进孤立主义阴影里自娱自乐了。中国目前形势类似于一战后的美苏,即拥有经济和军事实力,但被排斥。

                但是当英法通过凡尔赛合约把德国也排斥在外的时候,欧洲的急剧衰落就注定了。改变凡尔赛政治格局花了多久?整个过程花了22年(1918-1940,所谓“20年的休战”)。德国新一代战士长大成人之后,真正的暴力过程仅仅是1个多月(1940年5和6月)。

                纳粹德国的统治算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次尝试(就象蒙古人的征服是第一次全球化尝试)。随着捷克的机械,法国的小牛肉,乌克兰的小麦源源不断地运进了德国,德国人民对战争的支持可谓坚决了(另外一个关键举措是,德国惩于1918内部革命,提前终极解决了可能作乱的犹太人)。

                二战之后,欧洲衰落了。不仅失去了殖民地,还面对苏联的直接威胁和美国的时不时拆台捣乱(最典型的是1956年中东战争)。在这个背景下,欧洲煤钢联盟、欧共体、欧元区,一步步走过来了。

                什么是欧元区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强国如德、法在全球获取高端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周边国家为这些核心经济体服务。然而货币政策的统一,要求财税政策协调一致。财税政策的一致,又要求政治权力的集中。欧洲没有强权做到政治权力集中,那么只得通过经济手段诱使统一的财税政策出现。

                但是欧洲的统一财税政策就是一个笑话。首先,经济政策本身反复讨价还价、达成妥协之后,就变味了,压根起不到预期效果了;其次,执行参差不齐。比如,欧洲能源政策算比较一致的了,但执行得五花八门。而美国的法案出台,执行自然跟上。

                欧洲另外一个弱点是社会福利制度。欧洲因为很早就形成了单一民族国家,而且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政策可以追溯到俾斯麦时代就开始了,可以说是全球最具备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区域了。

                但即便如此,欧洲的福利社会仍有很大缺陷:(1)高税收、高福利导致人民变得很懒,不创造财富了--比如,一个中国的手机研发工程师每天可以工作10-11小时,每周可以工作6天;且不谈希腊人、葡萄牙人,而德国人恐怕也差得远吧。但象这种更新速度极快的行业,不加班搞研发怎么生存?所以欧洲的手机行业几乎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了。(2)新加入地区和原有地区经济差别很大;(3)当欧洲国家逐步由单一民族国家变成多种族国家(尤其是伊斯兰人口的增加)。福利制度垮台几乎是必然的。

                理论上讲,欧洲可以让德国人做工程师,瑞士人做金融,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做厨师,意大利人做情人,美国、中国怎能与之相比?但没有统一的政治权力中心,搞不好就是德国人做警察、英国人做厨师,意大利人管金融,瑞士人做情人,法国人做工程师。

                现实中,虽然没有这么“笑话”,但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严格地说来已经失败50%了(美国人还有潜伏的英国人必然会破坏的,但关键在于欧洲要能经得住美国人破坏)。

                然而,即便欧洲一体化失败,欧洲一些强国还是有些竞争力的,这些强国仍不可小看。现在欧洲面临两条道路,回到老欧洲的帝国主义道路?还是继续走和谐的社会民主主义道路?两条路都难。

                尽管俄罗斯的衰落,为欧洲的扩张提供了可能性。但曾在血斗中浸泡了300年的欧洲已经不是那个老欧洲了,利比亚都啃不动。连阿富汗的德军都学会英国人的传统,到点暂停战斗吃茶点了。一人一票的民主,外加享乐主义,已经不止损害了欧洲的肌体,还蚕食了它的骨骼。

                美国就暂时不多说了。美国是高度市场化、寡头垄断大企业组成经济骨架、人民随工作迁徙的社会。

                有些人认为中国应该左转,应该学习欧洲的福利制度。我认为这是取祸之道。成本就不分析了--以前我就说过,中国13亿人,1人分得1000块,啥也做不成,但集中1.3万亿,可以建高铁。就连左派的老祖宗,敬爱的毛泽东主席,都不认为应该让群众过得太好太舒服。毛认为老百姓过得能吃饱、穿暖、有房子住、能受教育,就OK了。过得再好一些,就会出毛病了。在中国搞欧洲式的福利,怎么维持!大跃进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美国式的自由是建立在资源浪费基础上的,中国学不来。

                相反,中国应该是低成本生存道路。应该给民众留一部分空间,让民众在经济好的时候可以在城市有个小窝,子女能上学;让民众失业的时候可以回农村,自食其力、低成本生存,而不是依赖政府讨饭吃。中国人民是勤劳的,只要统治者不盘剥得太厉害,中国人民是很能创造财富并改善自己生活的。而且小块的土地,尽管效率低,但是自给自足的。

                农村不应衰败,城市不应过度发展(而且美国上世纪的建设规划,第一课题就是如何避免曼哈顿式的悲剧)。中国应该继续用各种轨道交通建立大经济圈。趁中国农村现在还没兼并到不可逆程度,农村现状切不可彻底改变。

                总之,对于你的问题--欧美道路的对决--即葡萄说的“教皇v.犹太”--万里风中虎认为教皇道路很值得借鉴,葡萄认为应该做恺撒而非格拉古兄弟。

                我没有答案。但或许两者都是输家。因为社会的长期发展由出生率决定,所谓的经济政策如果能保证出生率,就成了长期的决定性因素。现在看来,出生率注定欧洲、美国都是输家。

                中国不好说。一方面毛泽东时期中国人口增长快,基数大,底子厚。另外一方面人为地几乎是不可逆地降低了出生率。

                现在美帝拿软绳子勒中国,迟早会逼中国不得不战。伊斯兰的崛起,得益于萨珊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你死我活的长期厮杀。或许历史会以新的版本重复。

                但人口并非唯一因素。技术、政治、军事的变量是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

                不好说。

                但愿上苍保佑中华!

                通宝推:流川,
                • 家园 中国会有办法的。

                  曙光也许不远了。生在这个时代,说真的,是一种幸福。

                • 家园 谢谢园主的分析,葡萄和风中万里虎的文章我从06年就开始学

                  谢谢园主的分析,葡萄和风中万里虎的文章我从06年就开始学习,追踪了。只是有些比较深奥,看不太懂。

                  明明大家经济都不行,但政策却不一样,一方继续刺激,一方开始紧缩;是否可以这么理解:英美是原教义主义所以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再加上美元的因素受通胀影响小所以不加息;欧洲是社会民主主义以民生为主,通胀对社会的影响大,所以加息;

                  另外,我一直比较相信集权和独裁是比较容易促进社会进步(退步)的;所谓的民主只能把政治变成菜市场;

                  地位,权利从来都是用血来还的,献贡,谈判肯定没用,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也是这样呀。万里虎也谈过所谓的道德(爬不动的人才讲的东西,秩序只有既得利益的人(团体)才会维持。

                • 家园 BBC的亚太新闻里比较重要的新闻就是米军冲绳基地

                  1.China artist Ai Weiwei released

                  2. Okinawa row: Governor Nakaima dismayed at US base delay

                  热点其实都是人造出来的,原来的分歧或者利益冲突都在那里。想平和的时候就说我们搁置争议,想关系激烈的时候就说那哪儿哪儿是我的,不是你的。

                  去年今年来的热点都是针对日本的,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米国也不愿意从OKINAWA撤军。所谓的重申颇次谈公告是不是强调各国(俄罗斯,米,中)从日本瓜分到的好处是永恒的,不是日本变强了就能要回来的?

                  爱为为在这时候show up,也是其中的一个交易?

                  外链出处

                  另外中国打压韩国产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