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把旱灾和三峡联系起来是别有用心还是确有根据 -- 田间第一人

共:💬43 🌺11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前两天和一个宜昌的客户聊天,说到了三峡对宜昌天气的影响

      1、宜昌的天气,在夏天的时候,会像热带一样每天下午下一场持续几十分钟的大雨。

      2、宜昌的山间小溪,以前都是一点点水的,现在因水位提升,变成了小河,可以开小艇进入,丰富了异常的旅游资源

    • 家园 【整理】孔和尚有话说:还我三峡好云雨

      网友:三峡我支持!三峡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三峡的优点是明确的,缺点应该进一步研究解决,对三峡的缺点要有科学的分析。

      孔庆东:谁分析不科学啦?现在对三峡分析得太科学啦。洋洋洒洒的报告,孔和尚看过的三峡报告,达几千万字,还不够科学吗?问题是这些科学的分析,老百姓不知道。而你所说的这个优点呢,我们没怎么看到啊。那我昨天已经说了,就在三峡本地——湖北省缺电、重庆缺电,那你这优点怎么体现出来?上海停电、江西停电、广东停电,优点何在?谁搞坏了?现在人家说,地质结构也遭到破坏,很多物种灭绝,这是明显的。还有三峡移民,苦不堪言……那你的优点都在哪了?你的优点都是纸上的优点。你说的那些优点,恰恰可能是不科学的。

      我知道的三峡工程的主要专家,包括原来支持三峡大坝的专家,现在都感到良心有愧,他们说“三峡大坝能早炸一天就早炸一天,拖延一天就把国家的经济拖进去”。三峡大坝不断地要投钱,不但没赚钱,现在天天在赔钱。

      比如当初三峡大坝投票的时候,就把什么黑龙江呀、新疆这些地方,离长江“八万里”远的地方,让他们来投票,他们也不懂——比如说我们黑龙江的领导,当然支持中央啦,反正长江我们也不挨着——造成一个虚假多数。

      三峡大坝论证工程,从80年代开始就吵到沸沸扬扬;那个时候我还在北大读书,所以20多年来,我一直关注三峡这个东西。因为我们是在北大这样的一个学术界,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反方的意见;但是报纸上你看不到,报纸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讲的都是这个大坝建好了之后,我们能怎么样,结果后来证明全是假的。我昨天还举一例子,原来说,“三峡大坝建好之后,万吨巨轮可以直达重庆”,那全国人民多鼓舞啊!多好啊!显然是长江又宽又深了,万吨巨轮能够达到重庆。现在呢,达不到,达不到怎么了?出来糊弄全国人民,说:“我们说的是一个船队合起来达到万吨,它能够一艘一艘到达重庆。”你们说这人还不要拉出去“毙了”?(主持人:就是!)你这不是欺负全国人民弱智吗?

      外链出处

    • 家园 是别有用心还是确有根据

      不管怎么样,做评估也木错。至于能否得到可靠的结论是另外一回事请。这个应当作为一个项目立起来,建立数据档案,并且每年都做评估。并由此发展该地区的地质水文模型,以及全国的水文演化模型。对地质学家来说,这个可是个好东西,非常有意思的工作。

      不过啥意见,不要往歪里想。提出质疑的人,有现象有原因,提个说法没啥不对。对于这种复杂体系的因果联系就是不要急于下结论。

      • 家园 气候不是这样研究的

        即使不说气候研究,光要证明两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简单地这么比较。不然只要任何一件在三峡同期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扯上来说道——比如:俺三十之后这世界就变了

        • 家园 拿重庆为例,那一年有人说重庆大旱是三峡造成的,

            但第二年重庆发大水就不说了。

          • 家园 给我起哄的话,我可以说

            三峡建立后引起大范围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将在全球多个地方发生,而且影响是长期的。

            这样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极端气候都可以拿来当论据,而你又很难拿大部分地方气候正常来做反驳。

            重庆干旱后大水也是气候变化啊。这些人怎么就这么傻,非得拿干旱说事呢!

          • 家园 天气预报都还搞不定

            预测这个,好科学的见解

          • 家园 正常的论证差不多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但绝对不是简单的比较。而且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和长期天气预报一样都是一笔糊涂帐。反对三峡的论点很多但是在建成之前还没有多少人敢用气候变化的说法来支持自己。现在的这些说法即使不是信口胡扯,也不过是马后炮而已。和所谓的风水先生没什么区别。

            我觉得这个题目除了引起争吵之外不会有什么结果。搞气候研究的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怎么怕预报出错,反正结果出来的时候人也差不多死了,至少是退休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