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展会观感 -- 果树

共:💬34 🌺49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展会观感

    从来没在cchere发过原创,这次抛砖引玉吧。

    立嘉机床展不单是重庆也是西部最大的工业机床展览会。展示面积展会使用一、二号馆以及室外所有*,总展出面积达45000平方米,折合标位达2000个,展出国内外先进机械设备800余台,功能部件、机械零部件等数万件,展品价值达10亿元。

    进入展会的第一感觉……

    美女多……

    作为专业展通常来说,很少有请模特或者专门的前台的。前几次展会也都是如此。

    但是今年展会则不同,美女举牌*,美女前台等等不一而足。

    看来机床行业的竞争也开始逐渐激烈。

    第二感觉……

    台湾厂商多,多到了夸张的地步。

    在ecfa的加持下,台湾工具机行业对大陆市场的野心让人惊讶。整个展会三分之一的参展商都是台湾厂家。

    从机床行业的零组件,附件到机床以及专门机床可以说是全面进军大陆市场。

    在中段水平上面,台湾机床的竞争力的确不小。相对于大陆的低端有质量优势,相对于日本或者德国厂家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机床的数控化和同质化极其严重

    传统机械式的机床基本上从展会上消失,即便是带锯这样的简单机械也开始向精密化和自动化发展

    数控设备基本上占据了百分之百的份额。

    与此同时,各个厂家的同质化极其严重,数十家的加工中心,超过十家的多自由度数控回转盘等等。

    从宣称的性能和工作形态甚至外形都高度相似。

    检测设备也同样如此

    三坐标仪以及投影仪等等设备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国外厂家把持,价格奇高。

    这一次大量参展,有的三坐标仪甚至打出了特价的招牌,着实令人惊讶。

    反过来说,当三坐标仪等设备开始在中国的厂家普及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工业才真正有可能做得好看,好用。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已经开始明显的作用到机床行业

    柔性制造,自动检测等等已经开始大量在展台中出现。而不再仅仅是日本人展现自己技术或者新观念的平台。

    重庆第二机床厂展出的,直角坐标机器人加多台机床构成的无人生产线,以及双机机床都非常有特点。

    可以这么说,真像是日本人出的东西。

    至于多自由度机械手等等,更是每家数控设备参展商都有的东西。

    检测方面也同样如此

    金相显微镜普遍的电子化,虚拟仪器化。判读均由机器视觉完成,对于普通厂家来说,这可以算是一个重大改进。

    元素分析上,老式的滴定法基本上消失,节约人力的新设备取代。

    国内精密制造从基础开始加强了

    非常强烈的一个冲击就是超过5家工具磨厂家推出带机器视觉的精密工具床,用来修模机床刀具。

    说实话这的确难以想象。使用这样的磨床的确可以极大提高细节部位的加工精度。

    做过机械加工的都知道,你要保证面上的精度很容易,但是转角、提刀位等等部分的尺寸却很难。

    这样的精密修模设备算是解决了问题。

    国内厂家专门化程度提高得很快

    比如这次展出了许多专门装备,都是设备厂家针对某个具体行业甚至是某些具体类型产品设计的复合机床

    而且还不再是普通的组合机床形式。

    例如针对齿轮盘的复合机床,在斜台面机床上复合车床,钻床,磨床。从而完全避免了重复装夹带来的精度损失。

    这充分反映出,国内工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个厂家的专业化程度极大的提高了。

    通宝推:四条,渡泸,南泉,njyd,舞动人生,slyypp,松阿察,韦红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做物流的来送花

      挺佩服做硬件的,很枯燥啊。

    • 家园 请教做数控系统的前辈

      借果树同志的楼问一声

      小弟想从底层驱动软件这一行(一线城市某通信知名企业,本科6年经验)换到华中数控,人事告诉我:名义年收入7-10万,悲催!有可能有科研费用摊下来的人头费,但无法保证。这个收入降的厉害了

      小弟湖北人,因无钱置房想回乡。对制造业感兴趣,想从系统软件方面入行,不知道有没有前途?

      谢谢!

      • 家园 就钱途来说,很可观.

        凡做系统的,基本都必须通晓三菱M500,M520,M64,M70.法兰克的O-M(i)系列,西门子的8系列这些市面上所谓主流系统的界面和接口.这些是入行的基本知识配置.

        国内民用的数控系统,基本上是三菱和法兰克系列多些.90年以来进入市场的那几代机床,现在正面临着大面积的维修维护.再加上目前国内盛行的进口二手机床的火爆.,维护系统的技术人员决口不是一般的大.

        一次相关的系统维修人员,收入水平不是基本不可能是10万级别以下的.如果个人水平确实好,估计很可能要为分身乏术头大.

        担心钱途,还不如担心爹妈手脚生得太少了.

        用心干吧.制造业里,真正的技术人才从来都是,前途远大的很.

        • 家园 真的假的

          兄台诶介绍几个?我给回扣

          俺主要弄西门子和发那科。三菱那个好像考试考过,就编程熟悉点,模块一般。

          先谢了。

          • 家园 资料我没有,我本人只是在这行里使用机床的一个工人而已.

            技术也不是看书看得高的.

            没有丰富的加工的实践经验,系统编得再好,大多时候都会脱离实际的结果.

            我在行内看到的结果,就是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大陆的很多山寨数控设备厂(很多都是所谓台湾那些名牌机床厂出来的技师在大陆开设的)尤其缺乏.

            老兄有心的话,行内稍做了解就知道了.用不着回扣啥的.

    • 家园 【原创】日本打压大陆高端机床,台湾打压大陆中低端机床

      现在大陆机床产业面临这样一种格局,日本打压大陆高端机床,台湾打压大陆中低端机床.

      台湾机床都是日本扶持起来的,核心部件都是日本给的,不核心的部件如滚珠丝杆,直线导轨也是日本教的.大陆本来的进步路线是从低端到中端,现在台湾在日本扶持下阻碍大陆向中端的进步.

      和楼主说的一致,大陆机床现在瓶颈不在主机,而在功能部件,我们的水平不错的机床都做的出来,但是功能部件都是别人的.大陆的优势在于:

      1,机床工业种类齐全,尤其是大规格,重型机床能力比较好.

      2,做机床的厂子历史悠久,对本专业很熟.如果有好的零部件,可以做出好的机床.因为主机水平可以,所以可以做许多专门装备,都是设备厂家针对某个具体行业甚至是某些具体类型产品设计的复合机床.

      3,有一定的核心部件能力,比如数控系统,进步中.

      劣势在于:

      1,零部件水平不行,因为产值不高,大厂也不重视,加上台湾倾销,国内的企业受打压,起不来.台湾卖的主要是非核心部件,比如滚珠丝杆,直线导轨,已经占国内市场50%,国内功能部件厂家被打压的很惨.在这些年,随着大陆主机的进步,台湾机床在大陆的占有率是下降的,但这些功能部件,台湾是占有率上升的.

      2,高端机床母机买不到.我们造不出来的机床,国外根本不会出口给我们;给我们的大都是落后一代、二代甚至濒临淘汰的产品。更不用说是高、精、尖项目的超精密机床了。这影响了我们早中端市场的竞争.

      对于台湾机床,国内机床协会会长吴柏林介绍说,台湾机床产业机构有三个特点,一是基本不生产低档产品,数控机床也基本不做经济型的;二是不具备大规格、重型产品的生产能力;三是功能部件产业发展快,品种齐全。”

      台湾机床工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主要是以下两点:

        1:多年组装加工日本精密零部件,有一批熟练技工

        2:在台中形成了产业集群,有许多非核心部件的零部件(比如滚珠丝杆,直线导轨...)的加工配套中小企业,但核心的也不行,比如数控系统,驱动电机,刀具.

        劣势: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核心零部件的缺失,无力开发,只能赚取加工费,没有特色主打产品,也没有中国齐二济二武重上机之类的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也没有广州数控,华中数控,洛轴,瓦轴这样的核心零部件企业.

        台湾地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起步较早,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化生产规模,制造成本较低,其产品技术水平比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工业发达国家略低,而高于大陆企业产品水平。其主要市场目标是为大陆中档数控机床配套,并已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如果台湾机床企业,没有日本核心零部件,没有中国市场,死得不是一般的难看.只要把台湾企业赶出去,国内民营企业两年三年工夫就能高品质的搞出来.

      本来大陆的机床功能部件产业最需要保护,但不知道为何在EFCA对台湾全面开放(台湾根据自己的优势提出的请求,当然大陆的优势产业台湾要限制).实施ECFA后,在减、免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和人民币升值双重作用下,加快台湾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并对大陆机床工具市场产生影响,挤压大陆机床工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此外,中国大陆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起步较晚,一直是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其中滚动功能部件虽已形成一定产业化规模,但竞争力仍低于台湾企业产品。而数控刀架、数控转台、刀库机械手,电主轴、摆角铣头等虽然也有发展,仍属起步阶段。因此,在减免进口关税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双重压力下,大陆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企业会是受影响和冲击最直接、最严重的部分。

      通宝推:田间第一人,Alarm,大高个子,slyypp,
      • 家园 给您宝推了。晓山君也是做机床的吗?
      • 家园 我觉得没事

        台巴子还得滚蛋。

        现在的根本问题我觉得是系统,其他的都是小问题。所有的硬件,这些个部件,都是基础工业的反映,譬如液压,关键还是我们的加工工艺和热处理不过关,不稳定。但是几年之后,我相信我们的轴承,丝杠,刀塔,顶尖,夹具,螺丝,液压,气动,机械手,导轨,密封,还有管道。。。。。。这些的一切,都会像现在的家电一样打败所有的对手,因为我们的基础是坚实的,只需要时间,只需要不断的大浪淘沙,从低档做起,慢慢往上,以后我们肯定能追上对手。

        此贴为证啊。

    • 家园 中国的刀片怎么样,是不是差距还很大?

      以前参加过德国的机床展,别说模特了,女人都很少见,都是西装革履的男人,当时感慨就是,机械制造真是男人的世界。

      • 家园 说到刀片 想到当年的一个小故事~

        故事来源不记得了,大致内容是:

        周总理胡子比较硬,工作又忙,又得市场保持好仪表接见外宾,国产刀片刮几次后就不行了,后来秘书们买来了外国刀片,被总理训了一顿~~~

    • 家园 做过机械加工的来说一句.

      做过机械加工的都知道,你要保证面上的精度很容易,但是转角、提刀位等等部分的尺寸却很难。

      转角、提刀位等等部分的尺寸 当前的技术水平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通过软件在加工策略上保证.从机床的机械性能硬指标来说,这些部位永远都是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难点,而通过加工软件的算法补偿,一般都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 家园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车削一个浅槽,转角处要求R0.5

        用软件模拟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有足够细的刀尖,甚至刀尖要小于0.4。这毫无疑问的加大了消耗提高了成本

        而且刀尖一旦有所磨损,在没有精密修模工具的情况下就只能替换刀具。

        这些都是生产厂家难以接受的。

        • 家园 这个例子是这样解决的.

          1 无论任何加工,在精修之前,都会有粗加工和中加工,也许还有

          半精加工的工序.(这里不考虑效率和成本问题,纯粹谈加工).

          因此到最后精修阶段,所需的几何形状的加工余量是能保证到

          精修时刀尖无损坏或损耗的.

          2 目前刀具材质上对于普通机械加工的要求来说,已经有跨越式

          的进步.刀具已经不是加工上面的瓶颈.

          3 那么这个R0.5在软件上如何保证其精度呢.简单点说,我们

          可以通过直接使用尖刀(刀尖R角为0),软件算法在此R上做足

          够细插补算法,比如说,这个R0.5 给它算出来10万级别的步进

          距离,那样的话,它的精度是毫无疑问可以保证的.

          4 但是软件能做到足够大的插补算法,现实中的机床是无论如何都

          达不到软件的要求的.

    • 家园 越过了那道坎,后面就可以快步跑了。

      前三十年就是打基础。我父母都是五十年代初在国营大厂里从建厂就开始干的。那时候条件真是艰苦,整天加班。哺乳期妇女每两个小时可以去喂一次奶。有时候忙起来我母亲就把我的婴儿床放在机床边上。工资每月几十元。前几年有一次打电话回厂问些关于医疗报销的事情,被厂里某处的小年轻训斥曰你们这些人都是靠我们养活云云。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