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明从何而来6之 ---- 喝水的诱惑 -- 泉畔人家

共:💬47 🌺408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恭喜,恭喜,可以和李大师媲美了

      新创一种宗教指日可待

      • 家园 现在是逐步揭开所有zongjiao的画皮的时候了

        等文章写完了,所有宗教各归其位。他们是从那产生的,缘由是什么,实际上都能从文明发展之树里找到痕迹。宗教解释不了的东西,老泉尝试给他们解释。宗教不过是人类进化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小插曲罢了,2千五百年的得势在人类和人类社会百万年的进化路程上不过弹指一挥间。人类的主流价值观从信这神,那神,回归到顺应自然,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道的正路才是拨乱反正。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父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岂,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老子对孔子说的这段话,实际上对所有宗教也适用。道是自然和人类的客观运行法则,而人类妄图用《论语》《圣经》佛经一类的就去解释一切又怎么可能?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我这里加一句,文明固有其根,我们可以去研究和发现人类文明的演讲路径。现在西方的学者拼命的维护非洲起源,拼命的维护什么“夏娃”的地位,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在维护他们心中的宗教。

    • 家园 来点猩猩喝水的录像

      各种猩猩喝水

    • 家园 现代非洲缺水

      20万年到200万年前,也就是人类出现的哪个时代,非洲可不缺水。

      生物学一般认为,非洲曾经有大片树林,后来环境变迁,树林退化成草原,猿猴被迫离开树林,适应草原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进化成为人类。

    • 家园 有意思了。
    • 家园 非洲不是有尼罗河吗

      • 家园 刚果河、尼日尔河,还有大湖区都被华丽丽地无视了

        呵呵,非洲什么时候成了干旱的代名词?那可是一块三千余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啊。

        • 家园 非洲干旱的印象形成于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埃塞俄比亚因为干旱导致的饥荒,是非洲的灾难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之前,描述非洲大多是美好的,连沙漠都很浪漫。

          撒哈拉沙漠地区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的旱涝变化。最近的,在一万三千年前的末次冰期将要结束的时候,撒哈拉是非常干旱的。一万年前冰期消融的时候,撒哈拉水资源非常丰富。

          大约八千年前冰川水耗尽,但是当时的气候,撒哈拉中南部正好有季风盛行,雨量充沛,类似现在的热带雨林。那个时侯,撒哈拉少说也有三万条河,水网非常发达。这个森林实际上阻碍了中东地区兴起的牧业向非洲内陆传播,耽误黑非洲发展两千年。

          大约五千年前,雨带南移,撒哈拉才开始沙漠化。到现在,干旱程度已经与一万三千年前是相当的。

          再向前追溯,这个地区旱涝变化很多次的。比如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猿,发现地在乍得沙漠深处,而在这个人猿生活的年代,那里是森林深处。

          使用现代气候来推测古代气候是非常不靠谱的。

          通宝推:AleaJactaEst,逆火轮,
          • 家园 正是这种变化,说明现代人类更难以在非洲进化

            撒哈拉沙漠大约250万年前就形成了,虽然经历过数次干湿转化,但湿润的时间(比如几万年),是不足以让人类祖先进化出这么复杂的耳鼻喉防水系统的。即使是撒哈拉三万条河的湿润时代,科学家估计的年降雨量也就300毫米,这个降雨量配上低纬度地区强烈的阳光,是不足以维持水乡常年存在的。

            热带和南部温带地区,要么季风雨林,要么干燥沙漠,貌似这是地球普遍情况。而这2种气候都不符合现代人类进化出的各种特征。雨林那么人类应该选择猩猩的进化路线,而非洲草原地区是不会出现常年水乡的,进化复杂先进的耳鼻喉防水系统,进化潜水能力意义何在?

            中国大陆东部的水乡,是青藏高原崛起后对行星环流的扰流作用的结果。这几百万年青藏高原的隆起,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对大气环流的扰流作用保证了中国东部雨热同季,降雨时间分布较为均匀。而中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对东部也有补水作用,加上东部丘陵密布,形成类似挡水坝作用,而且东部平原海拔高差低,容易存水。这些综合作用保证了中国东部在以百万年计算的历史中基本保持湿润和适宜现代人类祖先生存。而常年存在的密布水网和高海平面导致的海水直抵燕山,太行山,三峡,五岭几大山脉的海陆交错地形,使人类在百万年的时间里进化出了类似耳鼻喉沟通,封闭如此复杂的防水系统。

            即使撒哈拉湿润的时代,撒哈拉顶多就类似现在依赖季风的印度恒河流域,柬埔寨那个大湖一类的地方。但印度恒河流域古代适宜现代人生存吗?不适宜。为什么?因为季风降雨的特点是季风来的那2个月雨量巨大,剩下10个月基本不下雨。树木,植物可以适应这种气候,但天天需要喝水的人类肯定适应不了。古代(这几千年内的)印度,柬埔寨等地方的人是靠挖大型储水井,在季风季节存水,在其他月份靠井水生存。但季风是会变的,吴哥文化一类的就是季风10年不来就可以over掉了。那么我们没掌握复杂工具的人类祖先,面对不可琢磨的季风,难道会奢侈的让我们向可以尽情的开怀畅饮,让我们用出汗带出盐分来调节体温,让我们3天不喝水就渴死的方向进化吗?

          • 家园 想起来一个关于撒哈拉大森林的笑话

            话说有个伐木场征召伐木工人。这天来了个人应征。工头给他把斧子说:“好吧,让我看看你的本事。”这人二话不说,拿起斧子刷刷刷一分钟利落地砍倒了二十棵树。

            工头太吃惊了,对他说:“真没说的,你被录取了。不过你这手是在哪练的?”那人说:“撒哈拉大森林。”

            “你是想说撒哈拉大沙漠吧。”工头说。

            “哦,是啊,现在那里叫撒哈拉大沙漠了。”

      • 家园 有河和有水乡还是不同的

        只有一条大河和有密布的水网和湖泊,池塘也是不同的。现在埃及人口密布在尼罗河2岸,如果在上古,看不出那里的人有频繁横渡尼罗河的生存需求。而水乡就不一样,走几步就有河流水渠,游泳能力和与其相关改进鼻子的防水就说得通了。

    • 家园 很有意思,泉兄加油
    • 家园 大猩猩和黑猩猩大部分都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

      那儿根本就不缺雨水。

      • 家园 雨林是不缺水,但大猩猩就是不喝水

        不是缺水不缺少的问题,而是那种生存环境下,开发防水的耳鼻喉系统没有必要。多喝水也意味着要多代谢盐分,而盐分在雨林地区是极难补充的。

        大猩猩和黑猩猩主要的行动是通过雨林树枝,他们掌握潜水能力没必要。而人类则可以自由的潜水,这种能力更类似,企鹅,鲸鱼一类。如果人类的祖先生活在非洲这种没几个水洼,没多少河流的地方,他们进化出防水能力这么出色的耳鼻喉系统是干吗用的?

    • 家园 这个推理好像有个假设

      就是假设几百万年前非洲也非常缺水,不知道这个假设合理性有多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