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三代称呼 -- 夏商楚歌

共:💬34 🌺3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代称呼

    抽空上来看看,发现大家对三代的称呼很纠结。由于时间有限,马上又要出发,来不及一个个的回复,在这里简单的说下。

    “君”

    商代金文中“君”字只有一例。甲骨文中的“君”字就是“尹”字,(金文中尹、君有时混用)意义相等,但是用法并不完全等同。算是通用之例。“尹”、“君”之间为派生分化关系。

    “尹”

    “尹”加口旁分化出“君”,“尹”在西周可以作动词,表治理、統治,而“君”沒有這種用法。“尹”作官名也与“君”有别。这种分化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西周时期更加明确,也比较彻底。

    “君”指“子”。“子”是大宗宗子,族人称宗主为“君”。 这种用法沿袭到西周时期。周王以外的朝廷官员和诸侯国或者方国之首领都可称为“君”。臣属或家臣对给予自己赏赐的上司也称“君”,这是尊称,是一种对官长、上司的具有尊敬意味的泛称。就像现在大家泛称“领导”一样。

    泛称自然就引出不少君的叫法,如“皇君”“ 多君”“ 使君”“宗君”等等

    “皇君”意思相当于“伟大的领导”。百官可称“多君”。西周晚期诸侯国、方国国君称“君”是这种意义的延伸,春秋时又延伸指封君。“君”的尊称用法是由官长之称引申而来。

    “ 使君” 战国时期魏国职官名。

    “宗君” 亦称“君氏”(结构同于“尹氏”、“伯氏”、“ 师氏”等),指宗子,即大宗之嫡长子。

    “邦君” 王畿采邑之君长,是畿内诸侯。掌管邦君之官称“ 邦君大正”。 春秋时期用来泛指诸侯国君。

    “君公” 臣子对君主之称,君是尊称,公是爵称。

    “君子” 有位者之称,多指异姓贵族。有位者当有德,因此引申指有德之人。

    “天君” 可以省称“君”,同时并用。“天君”也可指男性官长,义同“皇君”。“天君” 的身份在有些铭文中暂时无法确定,如西周早期的征人鼎和西周中期的几件有关“天君”的器物,但不外乎“王后”或官长两种可能。

    “诸侯国君”的用法最早是在西周晚期。这跟西周晚期开始诸侯作器有关,更早时期都是王或朝廷大臣作器,而无诸侯或诸侯臣属作器。“封君”用法始见于春秋时期,大量出现于春秋末、战国时期。

    商代的“君”

    “君”在商代是对王属下身份极尊贵臣子的称呼。春秋时期仅用于对周天子所封诸侯的称呼。战国时地位高的卿大夫也称“君”。“君”总是与地位高有关。其意思就是;“您是周王最尊贵的臣子”。到秦以后“君”才可以称一般的人。

    “君王”

    “君王”是个新词。最初“君王”是分开使用的。夏商周三代继踵而王,号称天子,君临天下,但实际上一直处于列国林立的状态之中。当时所谓‘国’,史家称之为‘族邦’。 是一个家族为中心联合其它群体而组成的血缘成分极为浓烈的集团”。所以所谓的“国”就是金文中的“邦”。

    “邦”

    “邦”训“国” ,“国”训“ 国家”,但西周金文中“邦”、“国”意义是有别的。“邦”指当时万邦林立状态下的邦国之称,周自称“周邦”。用“域(国)”指称国家是从春秋开始的,是“域(国)”义的一种引申。这种用法在战国还没流行。仅仅出现在一些古雅的铭文中。

    到汉高祖因避讳才人为的造成“国”字取代“邦”的现象。高祖认为战国简帛中“国”与“或”都应读为“域”,不能作国家字。 “邦”是以统治家族为中心的一个指称概念,而“国”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概念。西周晚期才开始混用。

    “邦”是酋邦(或称族邦、古国、古部族),由彼此间具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组织。

    “邦君”

    “邦君”时对天下所有众的泛邦之称,异姓盟邦之君称为“友邦君”;周王室大规模分封之后,用来指未被周王 “授民授土”邦国之君。

    西周诸侯邦国有司马、司土、司工及其它同于王室的官职。周在疆土上有畿服内外的分别,畿内是周王直接管理的区域,畿外则是广大的被征服地区。西周初期在王畿外大规模分封诸侯的同时,王畿内同样大批分封采邑。畿外设立诸侯,畿内设的就是“邦君”。

    “邦君”是王畿采邑之君主,在邦内拥有自己的职官系统。西周晚期,诸侯与“邦君”的概念逐渐混在一起。邦君跟“诸侯”地位相近。

    “邦冢君”,

    各同盟部落的首领是诸侯,也称“大君”。各诸侯联军的首领称为“邦冢君”。邦君是畿内采邑之君,邦冢君指接受周王朝统治的庶邦或万邦之首领,指畿外分封之诸侯,之所以称“邦冢君”,是为区别于畿内的“邦君”。

    “国”

    “国”(金文中多作“或”)指王朝的有效统治区域。

    商代甲骨文中与周代“国”相当的概念是“邑”,商国自称“商”或“大邑商”。与周代“邦”相当的概念是“方”。如土方、鬼方、盂方等。“商”位于四方之中,商人称“商王都”为“中商”“大邑商”,也就是后世“中国”称谓。

    古之“中国”之义,本指京师。 大邑商,就是“国之中央,王都之所在”。“中商”意思是;“殷人以其故都”所在地为中央。而“中国”“中或”这个词,马其昶:“中国犹国中,‘国中,城中也’。“中国”就是“国中”的意思。

    “后”

    夏被称为;“后”,而不是“王”。王邦的夏后氏与属邦是附属国之间的一种不平等关系,夏后是天下共主。夏属于复合型国家结构,也可说是;“早期共主制政体下的原始联盟制”。夏后的王邦(王国)包含有属邦(附属国),王邦为“国上之国”,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属邦为主权不完整的(不是完全独立的)“国中之国”。而作为王邦即中央王国。

    “商”

    “商”是一个国族号。王国维;“商之国号,本于地名”,这个说法学界多数是同意的。对于商人来说,“商”在相当多的场合,代表的是其所居的国土。

    “殷土”,指的就是商土。称“殷土”是因为商代晚期国都于安阳“殷墟”,所以后人的称呼中,商土又称为殷土,“商”与“殷”可以互换相称。但是在商代没有称“殷墟”的,只见“中殷”等称呼。

    “商”族始祖契所封的商地,也称为“蕃”或“番”。“蕃”与“番”二字通用。随着商族的迁徙,名号为“商”地域也在不断地出现,对于商人来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商地,但与契联系的只是最早的商地,因这个商地也叫“番”或“蕃”,所以最早“商”和“蕃”是一地二名。

    “都”

    甲骨文中没有“都”字,是将王邑、贵族诸侯大臣之邑、普通的村邑,都称为邑的。甲骨文中出现有“王族”“子族”“多子族”“三族”“五族”“左族”。但甲骨文中族字的含义与血缘层面上的族字含义不一样。

    “族”

    甲骨文中“族”字是军队编制中的一种,反映的不是血缘组织而是军队组织。是一种亲属部队。“王族”指的是王的亲属部队,“子族”指的是子(子或指宗族之长即宗子,或为爵称,它既包含有王子,也包含有非王子)的亲属部队。

    “多子族”指的是“多子”就是多个子的亲属部队,“一族”“三族”“五族”分别指的是一个、三个、五个亲属部队,“左族”“右族”指的是位于左边和位于右边的亲属部队。

    也就是说,甲骨文中的“王族”与“子族”和“多子族”不是血缘意义上的族属共同体的分类,甲骨文的“王族”与后世血缘意义上的王族范畴不是一个概念。

    “鄙”

    都邑郊外的地方或边境边远之地,称为;野鄙或者边鄙。鄙字在春秋时仍然这么用。王畿内的居邑等级至少划分为三大层次。最高一级是商王所居住的王都,例如小屯殷都,称“王邑”“商邑”“大邑商”等,卜辞中称为“兹邑”。

    次一级是畿内担任各类职官的贵族大臣。再次一级是最基层的普通村邑。在第二等级的居邑就是贵族居邑中,还可细分为规模较大的大贵族居邑与规模较小的中小贵族居邑。

    伯方国的都鄙邑落结构应该为三级结构。最高一级是君侯居住的中心性都邑。第二级是其它贵族之邑或族长的宗邑。这些中等规模的邑落,在空间分布上有的位于都邑与边邑之间,有的就在边鄙群邑之中。第三级是边鄙小邑和侯伯领地内贫穷家族的普通村邑。

    “王”

    本是最高军事统帅的称呼,国家最高统治者称“ 王”就是从这里来的。“天子”是周代才产生的一个概念,只有周王才可以称“天子”。

    “王”西周金文中绝大部分指周王,已故之王称“先王”或 “谥号+王”,时王又称为“天子”。 “王”指天子的意义在金文中常用。虽然当时有方国国君称王,但“天子”称号仅限于周王。称王的方国(或诸侯国)在西周并不多见,而且这些王的后代多不再称王。

    “辟”

    西周时期,“辟”指周王(也即天子),“辟”原始构形从卩从辛,“辛”是一种刑具,表示的是一种统治权力,因此它可以用于指周王。

    但并不是单用,而是跟有关代词如乃、氒、朕等组合成定中结构的短语。如:乃辟、氒辟、朕辟、皇辟,也可与其它称谓组成同位结构,如朕辟皇王、朕辟天子(“朕辟”与其后成分构成同位结构)等。

    “辟”也可以用来指称官长、官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辟”用例大量缩减,“辟”成为臣子对自己国君的称谓。这种用法西周早期的麦器已开其端。此时,周王室地位衰落,各诸侯国跟周王之间的联系不象西周那样对王室那么倚重。

    “公”

    “公”在西周时期主要是王朝大臣之称,如益公、穆公、召公、周公、武公、同公等。这些“公”都拥有采邑。“公”也用于已故祖考之名谥,在甲骨文中没有用为爵称的。“公”作为爵称是西周后。在先秦两汉文献中,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排列是有序的。

    公最尊,是“天子三公”和“王者之后”,侯二,伯三,子、男为四、五。天子所封诸侯的爵号一国只有一种。但是天子允许各级诸侯在国内称公,允许诸侯臣子在安葬其君时称公。象这种被允许而不是封的“公”,就不是爵称而是尊称了。

    侯主要封在外,是王室的藩屏,侯伯为诸侯之长,地位相当于公。不论侯、伯、子、男,一旦担任天子三公或王朝卿士,就可以称公。但这种公称只限自己。子孙不能继承。金文中就有不少“公”是尊称(泛称格式为“公△”,如“公太史 ”、“公尹”等)和爵称(专称,格式为“△公”)之别。

    “平民”

    平民是从商代统治阶级(商族和异姓贵族)分化出来的。卜辞中狭义的众就相当于周代国人下层的平民。“国人”的下层就是因世系关系跟宗子逐渐疏远,才从国家统治阶级的宗族中分化出来的)。在春秋以前,乡里一般是统治种族居住的城邑内及其近郊的地域组织,而不是被统治种族居住的鄙野之中的地域组织。“王人”不以族为单位而以“里”。

    “里”

    “里”是超血缘的地域性组织,以此来整合不同姓的众多宗族。这种地域组织内仍保存着血缘组织。“里君”指地域性组织“里”的首脑,是一个居住区域的首长。设置“里君”目的是为了弱化异族势力,加强周王朝对所统治地区的控制力量。

    “里”是做为单位来计算,就是“里君”所统辖的平民。“里”的辖民包含着多种族姓。周人把迁到洛邑的商人宗族以“里”组织起来管理。但商遗民仍然保持宗族组织结构。周使用“里”把各宗族进行条块分割,以削弱各宗族内部的团结。这种组织并非仅设于成周洛邑。是周控制民众的一种普遍性的措施。

    “里君”

    “里君”是王国近郊许多“马克”的首领,和“百姓 ”(百族族长)的性质相近。涉及到“里君”管辖人群的属性问题。里君的地位与一般百姓(泛指统治阶级各宗族的贵族们)相当。居住在里中的人,身份要低于百姓一等,是平民。

    “里君”是行政区划单位的首脑,属于政治制度的职官范畴。而“百姓”指各宗族(或氏族)的族长,属于宗法制度的范畴。“里君”管辖“宗氏”“分族”不是作为奴隶或庶民来分配的。他们仍保存原有的氏族组织,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社神(如“亳社”)。甚至对政治施加力量和影响。

    “马克”

    依据我国十进制氏族组织的历史发展观,这是一种军事编制又是农业生产组织(经济合作体)的百人团体。所谓百人团体指拥有一百个壮丁同血族集团的组织。甲骨文征伐时动用的三族或五族的“族”,就是这种百人团体。

    “六师”“八师”

    “六师”“八师”是指由六个或八个“某师”组成的军团。他们按编制分布于各区域,是直属于周天子的武装力量。而且“六师”和“八师”还指军的乡。可见当时军事制度与行政制度的合一。

    “某师”是包含在采邑之中的,不过,采邑的管理有自身的一套行政职官系统,包含其中的“某师”另有一套军事系统的职官。“邦君”就是采邑的行政长官。

    畿内采邑的军事防务有一套不同于“某师”的系统。“某师”直属于周王朝,而采邑本身有自己的地方军备,“邦君”之属官由周王亲命,这也是畿内封君与畿外诸侯的差别。

    “广”

    “广”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兵车,兵车可以称为“广”,此器之车往当指广车。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西电鲁丁,弦音醉舸,一介书生,楚庄王,桥上,铁手,纳米小洞儿,重耳,老顽童,
    • 家园 那么,鄙依照原意是

      荒郊僻壤的化外之地吧,比喻见识浅薄,有局限性。肉食者鄙就是说身居高位的人有限于所处的地位,导致目光短浅,只考虑切身利益。

      卑鄙合用,卑是地位低下的意思。卑鄙字面的意思又再度引申,形容用心险恶,手段下作了。

      受教了

    • 家园 我现在明白复辟的辟是什么意思了。

      也算明白了“君子动口不动手”,不单单是字形上面的体现,还是君的地位的体现。

      真是明白了不少东西。多谢。

      • 家园 汉字学基础

        抱歉,一事不烦二主,我仍然发你名下吧。谢谢

        -------------------------------------------

        那些刻在骨笄、兽牙和兽骨上的刻符,清理出单体文字数量很多,但是从汉字学的角度看,这些符号不能与甲骨文等同。殷墟甲骨文是一个成熟的文字体制的专称,在没有证实长安刻符与殷墟文字的历史源渊关系时,我们不能把凡是刻在甲、骨上的符号都称作“甲骨文”,并把它和殷墟文字挂在一起。

        从甲骨文成熟程度看,它产生的时代,不会处在中华民族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路口。因为汉字在进入甲骨文之前,必定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历程。

        考古学家们认为,只要发现了一种有标示作用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汉字起源的初阶。而文字学家们却不这么看,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原始的标记符号必须脱离了任意绘形、任意理解的阶段,产生了一批具有约定的意义、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词──也就是有了固定读音──的单字,并且可以开始进行字料的积累的时候,才能算已经产生了。

        大家都知道,术有专攻,考古学家精的是挖坟,古文字学家是文字学,所以在解读古文字谁是权威?隔行如隔山,不能因为都是专家就头发胡子一把抓,必须看他的专业层次和学术态度与原则。论坛中朋友们把符号理解为文字大多是部分考古人士意淫后通过宣传造成的误导。

        不是所有专家都有解释先秦史的能力,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目前我国研究先秦史真正达到专家层次的不到十位,且都已七十多岁。年轻一代根本接不住班。知识达不到那个层次,先秦史研究领域只能仍然由这些本该享清福的老人继续辛劳。

        中国历史先秦史的难度是最大的,且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因此愿意进入这个领域的人少之又少,而且无论学习阶段还是研究中,都是非常枯躁的。所以常常是走进了的又想办法退出去。能坚持到最后的就那么几位了。

        一个普通人想进入先秦史研究领域,最起码必须接受十二年的专业培训,这仅仅是走进研究大门,离层次仍然很遥远。就一个古文字学够我们摸一辈子的,那些古文字学者一生能释读出二到三个古文字就很了不起啦。

        所以请不要把古文字看的那么简单,这是一门相当深的学科,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文字构形学与文字形义学,字源学,和汉字学的基础理论;传统“小学”,这又分训诂、体势、音韵三类,今天仍然觉的分的不够,又形成了文字、音韵、训诂学科三分的局面。古文字实际上是研究中国历史的活化石,古文字中包含着中国先民的隐型哲学。

        通宝推:威尔谭,
        • 家园 如果中国古文字释读尚如此之难,那古埃及的释读可信吗?

          楼主能给对比解一下惑?

          • 家园 文字的释读需要检验

            你指的是罗塞塔碑吧,碑上是三种文字刻成,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世俗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草写体)和希腊文字,每种文字都有规律,遵循文字发展的自身规律、对照着另一种文字来解读古文字被称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释读出每个字后,要在一段话中去试读,若在句子中读不通,那就错了,如果句读没问题,再去通读,就是把释读的这个字再放到文章中去试读,每个被释读出的文字都是这样被长期检验的。因此不需要担心。

      • 家园 抱歉

        我因工作原因前段不能上线,这几天居然把这篇文章忘记了,呵呵,不好意思啊,怠慢了。这几天发现大家对文字没有概念,就着这个回复我顺便把大家困或的问题谈谈。呵呵,在下回答问题很艰难,都需要对方确认才能显示,所以尽量减少回复。

        ---------------------------------------------

        中国历史在秦国统一之前是上古时期,而更遥远的时代,考古学称史前史,历史学称远古史。也就是原始时期,这个时期所谓的文字都是符号,因为还没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也不具备语言交流和记录的属性。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是一种文字符号,最多算具备汉字的雏形。

        文字的发展相当漫长,物化回归是汉字的认知过程。汉字物化的过程中,选取和制作怎样的物象,伴随的是形式思维。就其整个文字史而论,今天的汉字,是经过无数次变革逐渐演变而来的。

        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为书写、雕刻,乃至印刷术的发明与完善,创造了便利而规范的有利条件。

        中国文字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正式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然后是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是汉字的主要形体,还有两个辅助字形,草书和行书。而且在甲骨文产生以后,汉字字体的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把甲骨文定为成熟文字是因为;甲骨文中有形声、假借,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从书法角度欣赏,已经完全具备了章法、结体、用笔等主要构成因素。除了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的客观限定之外,不能否认在作者的主观审美趣味上,已经具有强烈和完善“书法意识”。

        汉字的发展是;

        表形{象形}---表意{指事,会意}—趋向表音{形声}三个阶段。最后是形声制文字的确立。

        如论坛中大家猜测的符号,明显什么都不存在,甚至连造字基础都看不出来,因此我简单说说字素的意义。这样也利于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文字,怎样才能被认定为文字。

        字素是指造字的基本要素,是汉字中最小的形与音义的结合体。

        字素;形与音和义统为一体才叫字素。也就是汉字的结构要素。甲骨初步统计;字素的总数348,其中能独立造字的字素是324个,另外还有30个字的缀加成分。就是字缀。字素加上字缀不过380个。但很多都能独立和组合造字。

        字素的构字天地相当广。在块状这个空间上字素的组合序列自由度较大,或者是左行,或右行,上行,下行,或者向心,或离心,不一而足。如果对殷商以及秦汉直到现代汉字进行分析,所得大慨是八种造字法;

        一;独素造字,以单个字素独立造字的方法。初始都是这样的。例甲骨的耳字,目,牛,羊,

        二;合素造字,这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素合成一个新的造字方法,这个方法是从断代的角度提出来的,是人民在汉字共时的断面上,通过已有汉字所表示的相关事物之间可能发生的内在联系的沟通与合成。如;贝,在古代用做货币,又是右手形象的线条化,通过手与贝所提供的物象显示一种抽象的关系意义。变化成;拥有,获得的新义了。

        三加素造字,这是以原字为造字素而另加字素构成新字的方法,这是对汉字表词内涵的补充,调整和限定。如;现代的春,甲骨字加上木,加二木,加三木,均以草木繁茂来丰富春的内涵。还有“又”,甲骨本是代表几个词的同形字,为了分化限制,则加上示,就成了专用的祭名。

        四;更素造字;这是通过更换原字中某一字素的方式来制作新字的,更字造字古代不乏其例。如;豕。

        五;移位造字,这是通过变换字素的位置制作新字,汉字属于典型的块状文字,这就为移位造字提供了可能。运用这种造字方法所制的更多则甚异形字,尤其是汉字尚处在成体系的文字初期,比如殷商甲骨时期。甲骨的目,竖写则为臣,甲骨的大,倒写就是逆的初文,秦汉的绝,而继,忠左右分置成了仲。

        六;省变造字,是复素字在嫁接造字过程中省去某一字素形体的一部分让单素字的形体发生区别性变化的造字方法。复素造字上下组合多省减,例;上与下合之则为;卡。

        七;缀加造字,这是以原字为造字的字素,加添在缀,或者直接用两个以上的字缀制作新字。运用缀加造字制作的字大多具有象意性,如;员,原初是以鼎形为依托,加缀圆形以表词义为圆。

        八;借形造字,指本无其字的词而以音同音近为媒介,借用表示它词的字的字形制作新在的方法。有人也称;假借字和借音字,也有说是音借字等。这种方法造的字,原有的字所表示的音和义全部消失。仅以其字形同一个本无其字的词[音和义的结合体]组合在一起。

        这个新字的音和义是本无其字的词所固有的,同原字所表示的词的音义没有关系。它实际上只借了形体。何以能够借形?以两个词之间的音同或音近为桥梁罢了。运用这种造字法制作的字,原有的字所表示的词往往被后起字所表示。而借体字成了本来字的词的专用字。如;不,其。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六书不是造字法,许慎的著作《说文解字》也并不是汉字学理论的著作,它只是一部通过文字的造字本义帮助解读经书的字典。如果六书是造字法,那么“转注”类如“老”部字我们有形声字?假借类岂不就可包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了吗?

        说文中九千多个字的说解,只字未提转注和假借,因为许慎是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说解造字本义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造字本义,自然不可能管到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了。通过字形结构分析和说解造字本义,正是地道的表词法。

        如;类,种类相似,以犬为甚。从犬类声。从犬类声是属千字的形体结构分析,这是第一层,就是分析,种类相似,以犬类似是依据字形结构从整体上说明;种类相似,以犬类似这一具体物象来表示类这个词慨括的意义。

        凡相似之称,这是第二层,就是归纳,综合许慎的分析和归纳,可看出,许已注意到直观具体性与表词的义理慨括之间的矛盾运动。表词法是通过已有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去揭示汉字运用什么的表示法,显示词的音和义。

        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文字,例如非洲的古埃及文字,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等,都经历过由图画文字向表意文字发展的过程,但是,这些表意文字很快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变得不可释读了,它们虽然经历了三个阶段,但是就发展趋势而言,向表音发展是其趋势。世界文字发展全都要经历三个阶段;表形(象形)、表意、表音。

        汉字虽然也起源于图画文字,但是,延续图画象形文字的发展趋势是表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汉字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一方面又不断地为了适应被它记录的汉语而进行了内部调整,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具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象汉字一样的表意文字还有不少,它们虽然没有汉字这么长的发展历史,但也绝不是“三阶段论”所能概括的。

        因此,那些符号没有严密的文字体系,不具备个体字符构形和总体构形系统所携带的文化信息,更谈不上具有文字理论性,这类符号自然不能解释发生在个体汉字上的诸多现象,不能把其记录的符号系统加以描写并对现象作出解释。

        连基本的解释都难于释读,能定为文字吗?符号和文字之间的过程难道可以忽视吗?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历史上无论什么发展都是越远古越缓慢,人类经过漫长的蒙昧野蛮时期,逐渐才进入到文明时代。世界文化组织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通宝推:三力思,
        • 抱歉
          家园 花!请教,您说的这个380个字素出处在哪里,

          能否列出来,或指点一个寻找的方向,谢了。

          • 家园 《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资料整理研究型的巨著——《中国甲骨学史》或者1999年朱凤瀚在南开大学讲授甲骨文的课堂笔记,其实大多数甲骨文相关书籍都有。不好意思,我才回来,这两天一直回的是另外一篇文章,所以才看到资料。让您久等了。非常抱歉

            • 家园 还要得陇望蜀,

              在网上没找到中国古文字学基础,其它两个看来更难找到,下了《古文字类编》和《汉语古文字字形表》,仓促之间没看出有反映380个字素的内容,部首或字头倒有好几千个,(我并非怀疑这个,盖部首或字头很多是由几个字素组合而成),还请能否指出在网上哪里有关于这380个字素的资料。如不方便,也就算了。多谢指教,谢谢。

              • 家园 很欣赏你这种认真的态度

                学术问题上真的应该具备你这种认真严肃的态度,花一朵。

                字缀这个概念最早是李玲璞提出;《甲骨文字学》是指造字过程中用以别音别义的缀加成份。这种缀加成份是对事物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虚拟。不是象物地实指。字缀不具备形于音义相统一的特性,更不能单独构成新字。只是缀加在字素上,改变原字素的音义创造新字。但甲骨文中有些字素是必须依靠字缀的缀加才能构成字素。经李玲璞界定甲骨文有三十个字缀。

                字素问题近年围绕着三部著作展开,他们是;

                郑振峰的《甲骨文字构形学》,

                赵诚的《甲骨文字学纲要》,

                李圃的《甲骨文文字学》;

                书中以字素为视角,在大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结构类型和结构层次。

                另外,近年有部;《甲骨文字构形系统研究》对以上三部书学者整理好的字样进行拆分,根据直接构件之间的功能组合关系,将甲骨文的构形模式分为十种。我建议目前了解就可以了,深入了解的话早了点。

                建议几部书籍;

                北大编纂;《古汉语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

                刘志成的;《汉字学》,

                《中国古代语言学资料编纂》,这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史和汉语教研史语言学老师集体编写。应该是好几册,共分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内容很丰富。如果你能拿到古汉字学的课堂笔记就更好。再往后深入了解可读;

                裘锡圭的《古文字论集》

                想起你提到这些书没找到,或者你考虑什么办法可以让我把课堂笔记传给你。。。。

      • 家园 文字的产生

        结绳是历史的遗存。至于刻契,主要用于战争和交换,在超越空间限制传递信息上,功能大于结绳,但记事的功能更弱,历史的普遍性也较差。以齿记数的作法,对文字的产生也会有启发,但未必都能发展成文字,我国西南某些少数民族(如基诺族),在四十多年之前还一直使用刻木记事的方法,可他们的文字始终没发展。因其使用的符号只是对自身记忆或双方默契的提示,对毫无关系的两个人,不加有声语言的解释,便不具有交流思想与交际的性质,这和有些实物经约定后可以作为固定意义的信号是一个道理。比如;古代的虎符,必须契合才有传递命令的作用。再如;《孟子》记载,依照周礼,召唤守苑囿的虞人要用皮冠,用旌召唤,虞人可以不去。因此,这些都只是原始人实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在军事、政治上的残留。这种方法也只能用于特定的场合,传达极为单一的意义。

        一种可以用于较大范围又能传递较多信息的手段,必须使接受信息的人与发出信息的人想到的是同样的事物和内容。而人类文明史上,唯有写实性图画可起到这个作用,写实性图画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它具有独立的说明性,而不同的图画所具有的区别性,可以使不同的信息得以区分。所以图画用于传递信息,是文字的源头。

        但图画文字具有的形意关系,不是与语言对应的,而是超语言的。也就是说,这些符号可识而不可读。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单位,选择不同的词句去指称它的意义。例如,商代的铜器上,常常有一些图像,是作为征伐的标志的。只要看到这种众人聚在旗下的形象,就可知这一铜器与征伐有关。但它并没有与哪句话或哪个词固定地建立起关系。因此,它还属于文字画或图画文字的性质。

        图画文字发展为早期象形文字,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它直接成为语言的符号,变得可识可读。另外,它的总体的直观性经过分析,变为一形即一词。这时,完全写实的绘形就演变为象征的或局部替代的,只要所绘与所指保持理据,能使人识别就可以了。

        原始社会的人群活动范围还不很大,对记事符号的交际功能要求不高,突破语言的时间限制比突破空间限制更迫切一些,结绳作为一种视觉的记事符号,在记事的数量和明确性上虽然极为寥寥,但它是一种成功的尝试。从结绳到文字起码发展了几千年,结绳和文字的表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相信说到这里应该有朋友能理解,为什么把文字定为文明的标志之一吧?

        结绳与造字是有衔接的,结绳无法适应更多、更快地记录、传递信息的需要,人们必须探索新的方式,创造更多的相互区别的符号,来记录更多的信息。在结绳与文字之间的其中一个过程就是符号,但符号不能记录过往发生的事情,记录历史的是史官,也就是说汉字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与文字有密切关系的巫史。史与文字的关系,也可从汉字构形中得到证实。“史”是书写、收藏簿书的官,他们是直接并大量使用文字的人。只有专门从事某方面的工作,从而掌握了正确的规律,才能使符号有发展成文字的可能。这些符号都不连贯成句,相互也无关系,但它们对汉字的起源,能起到一些参证的作用。所以成为文字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由图画传递信息到产生图画文字,再由图画文字和花纹图案的表义成分转变为约定符号以至记词符号,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就是文字起源的过程。目前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没有看到作为汉字前身用图画传递的信息和图画文字,因此,汉字起源的上限难以从实际上确定下来。现在能够提出的根据,最远的只有公元前4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的彩陶纹,以及时间与此相近的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刻符。可暂把这一时期作为汉字起源的上限。

        至于汉字起源的下限,我们可以从小屯殷墟甲骨文往上推测。当图画文字与陶器花纹中的表意图案演变为记词字符,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成为一种文字体系。这一过程,如果跟记词字符产生的那段过程相比,应当是短一些。

        甲骨文已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传统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在甲骨文里都已具备,

        象形: (女) (豕) (门) (矢) (星)

        指事: (亦) (甘) (肱) (上) (下)

        会意: (伐) (及) (牧) (逐) (获)

        形声: (新) (星) (鸡) (责) (狼)

        这说明,当时人们对汉字基础部件的各种功能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既看到了独体字符较原始的表形功能,也懂得了将它们转化为表义或示音功能,并且能够自觉地运用各种基础部件构造新字。所有这些,都为汉字构形系统的形成和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但是,殷商甲骨文毕竟还处在汉字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有些方面还较原始,带有明显的早期汉字的特点:

        (1)此期汉字象形性很强,有些甚至带有原始图画的特征。如下列各字:(渔)(鸡)(齿),有些字究竟象何形,现在已无法得知,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未识字。

        (2)许多字书写置向不定。或朝左,或朝右;或向上,或向下;或正面,或侧面。如:卜:至:龟:

        (3)字形结构不固定,异构字较多。有些字采用了不同的构件,如"牢"字;有些字构件的位置不同,如"物"字;有些字构件的多少不同,如"凤"字;有些字繁简的程度不同,如"奚"字等。牢:物:奚:凤:

        (4)经常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合文"。如:大乙 小臣 小祖乙 四祖丁 报丙  三万 五十 十二月

        (5)有少数字形混同现象,在实际材料中是很难分清的。

        (6)行款不固定。行款是字的刻写顺序。甲骨文的行款复杂多样,有直书,有横书,有左行,有右行。更有的简直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不仔细推敲就根本读不通。须按所标序号的顺序读才能成句,即:"癸未卜, 贞:旬无祸?"

        以上几个方面充分说明,殷商甲骨文虽已大致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文字体系,但它距汉字起源的时代应该不会十分遥远。

        通宝推:桥上,铁手,
        • 家园 不应夸大甲骨文字体和行文风格

          甲骨文是为占卜服务的。显然,占卜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保存甲骨文的目的,我认为是为特定占卜活动留下长期纪录,即当事人对某事件曾经寻求天神的指示。既然甲骨文是写给天神看的,刻得乱一点天神就看不懂...这天神做得太失败了吧?(严肃地说,)所以甲骨文必然受其占卜目的制约。甲骨文字体和行文风格表面上缺乏规范甚至混乱,或许暗示着占卜者本来意图的差别。假如我请你帮忙在搜索引擎的界面上键入这样两串关键词“六月,北京,天气”和“六月,北京,雪”,六月和天气是常见组合,六月和雪这对组合却违反常识。但是,后一个搜索真的是我弄错了?

          (商人显然不知道上天是最不靠谱的搜索引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