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巴林再次吸引眼球--中东观察之三 -- 种植园土

共:💬140 🌺540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分析对。

                但是他们如果获得了某些军事技术就难说了。时间在他们一边。生育率是法宝。

                • 家园 伊斯兰国家获得军事技术是大国们授予的

                  比如现在,美国之外的大国很希望让伊斯兰国家获得压倒以色列的军事实力,为此会援助它们。但是既然能扶持,也就能打击,主动权掌握在大国手里。一旦伊斯兰国家想对抗这些大国,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萨达姆当初就是美国扶植起来的,可当萨达姆忘了自己姓什么的时候,马上就杯具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 家园 英、美都留后手,讲究分而治之,策略很狡诈

                    比如让伊朗和伊拉克互掐,就绝对是高招。要不中东早就失控了。

                    伊拉克并没有从美国得到真正的尖端武器,更不要说核武器。

                    但是美国人也有失手的时候。比如培训的圣战分子反过来打击美国。另外也有弱点,见不得伤亡。比如贝鲁特一炸,美军就撤了。

                    现在穆斯林已经学乖了。用不对称战争把美军拖得不行。如果撤出伊拉克、阿富汗呢,则明显送地盘给伊朗,以色列的生存也会被威胁。美军很难。

                    只有一个民族彻底战胜过穆斯林:蒙古人。

    • 家园 我的新年展望有一篇专门谈论这个

      中国要争取坐实新疆,并把缓冲区推出去。也许会出现唐宋时代的中穆共治的局面。

      • 家园 唐宋时有吐蕃、西夏缓冲

        而唐代只要有接触,就发生军事冲突。

        共治呢,如果双方都想着共治,那么可行。如果中国想着共治,而对方要让对手乱掉、灭亡,那么共治就会害了自己。

        从中亚地理看,如果夺取了河中地带,那么整个欧亚大陆的霸权都是你的。如果一个新兴势力控制了中亚,那么从中亚渗透新疆特别容易。不需要原子弹,每天袭扰新疆的汉族居民,就会让当地民不聊生。另外,他们在内地还会有很多内应。

        10年之内,他们构不成危险。20年之后,他们大约占中国年轻人的20%-25%,而且狂热、挑衅,而中国独生子女软弱、孤立。他们要几个政治局常委位置,你也会给他们么?

        印度1.21亿穆斯林。印度不是计划生育国家,但现在已经感到穆斯林生得实在太多了、太快了。

        • 家园 你不应该只提穆斯林的长处,不提短处

          如果穆斯林一直这么厉害,为什么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被打得抬不起头来?说明伊斯兰文明也有些短处。这些短处是什么,现在他们克服得怎么样?你能给出全面的分析吗?

          凡事都需要正反两方面看,才能接近真理。

          • 家园 MSL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部变虚弱了

            就象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日本再嚣张也搞不定一样,但是内部分裂、虚弱了,就会给别人可乘之机。

            1840年以来,我们碰到的都是凭借坚船利炮打破国门的敌人,但是还没有碰过另一种类型的敌人,搞的是不对称战争。我写这么多,就是要提醒这个危险的存在。只要意识到这个危险,就可以提前预备,就可以遏制在萌芽状态。

            分析穆斯林各个阶段的历史,我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穆斯林打仗不行。古代、现代都是如此。但是穆斯林总能输了战争,赢了地盘,靠的就是非对称策略。

            至于中国具体策略,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总的来说,对中国,中亚是关键,而且在中亚,越外外扩张、离河中地带近,收益率越好,中国内部全局性的维稳成本就越低。

            我想TG也意识到了。不需要我多说了。

            • 家园 鸣钟示警即使有些过甚其辞,也可以理解

              我很赞赏你的忧国之心。在对中国文明可能面临一种新类型的挑战的担心上,我们是完全一致的。为此即使把话说得稍微过头一点,也可以起到引起注意的作用,比看不到问题要好。

              不过就一些具体论述而言,我觉得古代穆斯林打仗还挺行的啊?伊斯兰教刚一成立就开始扩张,一路平推过去,差点把法国都灭了,这能叫不行?萨拉丁夺回耶路撒冷,也无愧战神之名。穆斯林的地盘也不是总在增长的,西班牙就曾经铲除过伊斯兰的痕迹。

              总之,我觉得伊斯兰文明既不是神,也不是魔。这个威胁需要我们认真应对,但也没必要把它看得过分严重。在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火并之前,我觉得还是西方文明的威胁要大得多得多。

              • 家园 穆斯林守不住西班牙有多重因素

                主要是地缘因素。同样道理,欧洲人也无法在那个时代占领北非。

                此外原因还有,西班牙的宗教狂热也很厉害;西班牙的阿拉伯势力是伍麦叶的后裔,有点非主流的味道。

              • 家园 阿拉伯人的崛起

                是在拜占庭帝国和波斯人长期战争打得灯尽油枯的时候收拾残局,否则任何一个都未必搞得定。

                波斯人611年-618年前后攻陷了拜占庭最重要的行省叙利亚和埃及--这样东罗马的农产品供应就去掉了3/4--在古代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但是波斯人也伤亡极大,财政枯竭,民变纷起,基本无力再战了。这时候阿拉伯人忽然从阿拉伯半岛冲出来,636年从立足未稳的波斯人手里夺取叙利亚、埃及。651年,阿拉伯军队彻底灭亡了波斯帝国。

                由于北非纵深很浅,只有海滨一个窄条适合居住,人口不多,所以阿拉伯人基本未遇抵抗就沿着海岸一直打到西班牙--这部分征服主要由伍麦叶(或者倭马亚)王朝完成。

                但是当阿拉伯人碰到其它敌人的时候,就被挡住了。一个是被西欧的封建领主,一个是被拜占庭的君主。往东和唐朝有过交锋,唐朝击败了他们。

                所以,阿拉伯人的第一波兴起看起来很恐怖,实际上仅实现了一个大的目标:消灭了波斯人。

                但消灭波斯对阿拉伯很重要。波斯人一度反对阿拉伯人,因为阿拉伯人灭绝了他们的文化。但后来波斯人意识到阿拉伯内部有不合,就挑起纠纷,帮助建立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消灭了伍麦叶王朝,建立了阿拉伯-波斯人的共治。

                巴格达哈里发是最高领袖,负责宗教事务和仪式;波斯人负责财税、军事、民政、司法。然后,阿拉伯-波斯人就再次向中亚扩张,在遝罗斯击败了唐军。这是阿拉伯人少有的大胜利,河里阿粉们颂扬此事的作品很多。但究其实质,是以波斯人为主的--波斯人与中亚近在咫尺,中亚有很多波斯血统的土著贵族,所以波斯人差不多算是中亚的“半土著”--对付唐军还是有地利优势的。

                后来唐朝因吐蕃战争、安史之乱,就退出中亚了。而阿拔斯王朝实际上分割为若干波斯人的自治王国。当时不少突厥部落西迁,就有人充当了波斯人的雇佣军,改信了伊斯兰教。突厥人就废掉了波斯人的君主,自己主政--其中一支比较有名的是塞尔柱土耳其人---实则和土耳其一点关系都没有。塞尔柱土耳其人控制了巴格达哈里发--此时的哈里发已经没有职权,纯粹名义化了。

                塞尔柱土耳其人未继续西进,而是让西边的邻国萨拉丁对抗十字军东征。萨拉丁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库尔德人。

                其余的突厥部落则在中亚建立了花剌子模等回教国,抢了成吉思汗的商队,烧了蒙古武士的胡子。后果就很严重。

                然后呢,蒙古人搞了几次西征,扫荡了中亚、伊朗,巴格达被屠城,一锅烩了。但后来蒙古人被同化了,渐渐变成说突厥语,信伊斯兰教了。在此之前中亚大部分波斯人后裔要么被驱逐,要么被迫讲突厥语了。

                这样,当蒙古人分批西征、又分批被同化,中亚就成了突厥语天下,波斯人则保住了波斯语(用阿拉伯文字拼写),阿拉伯国家则讲阿拉伯语。

                所以,历史上完全、纯粹属于阿拉伯人的军事成就,只有征服波斯。但政府波斯又引发了阿拉伯帝国行政及宗教的分裂。

                通宝推:parishg,
                • 家园 你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北非的柏柏尔人的生活状况和阿拉伯人很相似,所以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伊斯兰教并被同化了,而伊斯兰教无论在西班牙还是中亚即使有武力推行,传播的都非常艰难,原因在于当地文化水平比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文化要高的多,因此抵抗的非常激烈。

                  • 家园 有道理。但你可以看看链接的中世纪西班牙史。

                    1、游牧民族更容易接受新宗教;

                    2、柏柏尔人不算完全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确提供努米比亚骑兵,但是也是罗马帝国北非各城市的主要居民。

                    3、在伊斯兰兴起前,西班牙已是基督教区域。

                    4、如果不是北方基督教军队的帮助,西班牙想摆脱伊斯兰化也是非常难的。

                    5、高度文明的民族,如波斯人,两代人就被伊斯兰化了,文字都消失了。其余的民族被伊斯兰化的,不可胜数,如埃及、两河流域、北印度。

                    6、中亚也是2代人就伊斯兰化了。

                    7、伊斯兰教徒的军事扩张停止后,伊斯兰教化趋势才渐渐缓和,但今日仍未停止。

                    外链出处

                    • 家园 北非能那么快绿化有特殊原因

                      之前的连年战争让北非的基督教文化和罗马文化几乎化为废墟,为新兴宗教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引用顾教授的评论:

                      查士丁尼的再征服,可以看作罗马荣耀和威力的中兴,无疑查士丁尼本人就是这么看的。但它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的,却是彻底的灾难。本来北非在帝国和汪达尔时期,战乱很少,可说是世外桃源。罗马再征服以后,高税收的竭泽而渔政策不断激起变乱,无休止的哗变和平叛,加上摩尔人又出来趁火打劫,后来据说 “你可以在北非大地一口气走上一天,而碰不到一个活人” 。罗马也是一样,鼎盛时期人口1百20万的罗马(有的书说1百50万),几乎变成一座空城,城里居民为了糊口,在大理石圣殿里种上了麦子。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北非,东线,西班牙,意大利,都已经虚弱不堪,难怪仅仅20年后,伦巴德人征服意大利,仅仅70年后,阿拉伯帝国兴起,征服中东北非西班牙会如此轻而易举。

                      游牧民族从原先的被奴役地位一下子成为主体,他们的伊斯兰化也就决定了北非的绿色。波斯的伊斯兰化仅仅是表象,波斯的独立倾向在整个倭马亚王朝时期都是相当强烈的,尽管倭马亚王朝大开杀戒都没能阻止最后被以波斯人为主体的的阿拔斯王朝取代,阿拔斯王朝中期为了消除波斯的影响引入了突厥奴隶,最后成为他们的傀儡。拜火教失败和它自身宗教的严苛繁琐,仅仅控制在少数祭司手中有很大关系,但更广泛的佛教抵抗要强烈的多。

                      西班牙的沦陷也在于其内部矛盾极为尖锐:

                      这个似乎是史无前例的胜利,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不难从前面粗略的叙述中看出来。首先是民族之间的鸿沟还没有消除,因为五世纪初叶,作为条顿族的野蛮人进入西班牙的西哥特人和西班牙-罗马的居民之间,隔阂很深。哥特人经过长期的奋斗,才取代了先来的斯威维人和凡达尔人的地位,这些人原来也是入侵的日耳曼游牧民群。西哥特人是以独裁者,而且常常是以专制君主的身分,统治这个半岛的。他们是阿里乌斯派的基督教徒,直到587年,他们当中才有一个名叫列卡德的,接受了土著所信奉的罗马天主教。作为罗马天主教徒,土著怨恨异端派的哥特人的统治。土著中包括大批的农奴和奴隶阶级,他们对于自己难以忍受的命运,当然是不满意的。这个被奴役的阶级,对于侵略的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且与侵略者合作,这是毫不足奇的。我们还应该提及居民中的犹太成分,哥特族的国王,对他们进行积极的迫害,使他们与人民群众互相疏远。当局一再力图强迫他们改奉基督教,612年国王曾下令叫全体犹太教徒到教堂去受洗,违令者驱逐出境,并没收全部财产。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穆斯林的入侵者在西班牙境内进军之际,会把几个新征服的城市委托犹太教徒代为管理。

                      这些被压迫者对伊斯兰教自然比对基督教更有好感,但即使这样在白衣大食的统治早期,还是有不少基督徒主动殉教,给穆斯林统治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