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些小信息(12月31日补充本主题最后的展开) -- 葡萄

共:💬1237 🌺7340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算是一种做实泡沫的做法

                        摘自清议09年11月的文章《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

                        基于这段历史给出的逻辑,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应当是改良国内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重中之重。

                        我相信,改良的两条基本思路是:如果在削弱得自中央财政的收益的同时,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继续严重亏损,那么,眼下财政与银行的关系最好别动;如果增加得自中央财政的收益,有利于扭转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亏损的现状,那么,就应当在财政扩张的前提下实行贷款扩张的政策。

                        关于前一条思路,我不相信在现有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能够迅速改善,因此,一旦削弱得自中央财政的收益,或减少债券投资占用,国内商业银行连起码的报表盈利都做不到。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虽然表观的盈利说起来不够理想,但总比报表亏损好得多。如此实用主义的思路是迫不得已的。

                        关于后一条思路,我所说的财政扩张,是指扩大国债发行,提高国债依存度,即国债规模对GDP的比率,并将发行国债募集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支出法 GDP国内最终消费下政府消费也就是公共消费的比例。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并不扩大企业产能,倒是能够积极消化企业过剩产能,加上扩大公共消费所产生的直接内需拉动效果,企业偿债能力以及银行贷款质量将大大好转,由此大大缓解资产减值损失拨备对贷款业务盈余的冲击。必须承认,当前商业银行的贷款减值损失拨备几乎全部来自企业贷款。如果注意到财政扩张政策可以扩大就业以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未来个人贷款的偿债能力会进一步提升。这也就是说,一方面,向商业银行扩大国债或其它主权债券发行,可以进一步增加无需拨备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特定的国债使用范围,可以明显改善商业银行自营风险业务的盈利能力。

                        我为什么不担心增加商业银行对中央财政的债权会重蹈山西票号的覆辙,理由是目前国内的国债依存度尚处在绝对的低水平,到今年年末也不会超过23%,而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水平可以达到60%左右。对比之下,日本的国债之所以不允许继续扩张,是由于其国债依存度早已超过了100%。美国则接近100%的水平,由此决定了发誓上台后要缩小美国贫富差距的奥巴马当局如今苦于囊中羞涩而举步维艰。

                        实际上,所谓60%的国债安全线,是依据5%左右甚至更低的GDP增长率划定的。既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远远超过这一水平,因此,即使国债依存度达到70%以上,也是足够安全的。毋庸置疑,随着扩大国债发行规模足以加快GDP增长,并因此加快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10~15年后的国债偿还压力并不巨大。

                        必须注意,目前国内农业不仅不贡献中央财政收入,相反在消耗中央财政收入,未来消耗的会更多。如果透过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能够将农业人口更多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那么,随着高效率、高收入的非农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快速提升,中央财政收入注定可以加快增速。这当然有利于提高中央财政的偿债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不改良商业银行现有的商业模式是绝对不行的。理由是在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行不可能提高自营风险业务的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会迫于贷款业务的严重亏损而倾向于持续紧缩贷款。结果是鸡也飞了,蛋也打了,钱也没挣上,人也没为上,让中国人拿着金碗讨饭吃,错失大好发展良机。

                  • 家园 要想养实,就得扩张

                    ,就得有新东西进来补充其他短板。就是蛋糕做大的问题,关键是现在谁家还有余粮给你做蛋糕啊。

                    • 家园 不是那么笼统地做蛋糕,而是对实体和泡沫部分做细致区分

                      如果笼统地说,要做大蛋糕,而不管这个蛋糕千疮百孔,都是泡沫。那是没有办法把泡沫做实的。

                      真正要把泡沫做实,需要细致得多的工作。要分清楚经济中,哪些成分是泡沫,哪些成分是实体,哪些已经到头了,哪些仍然有增长的余地。有针对性地去调控,而不是千篇一律所有的成分都放大,更不是把资金投入市场让它自由流动不管流向何方。这后两种方法都是只有让泡沫更大,就是联储主席说的泡沫永远不会做实了。

                      所以现在的货币措施,提高或降低准备金率或者加息减息,这是笼统的调控手段,会导致要么泡沫越来越严重,要么实体经济融资越来越困难的两难境地。而只有在更加详细的分类上,采取差别化的货币和经济措施,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实体的部分加以促进,让它慢慢充实泡沫的部分。当然这需要很强的协调和执行能力,我不知道现在中央政府是不是仍然有这么大的掌控能力了。

                      • 家园 呵呵,这就是中医理论里的虚实辨证

                        是虚证还是实证,不分别出阴阳流转卡在哪里,是不能随便下药的。提准加息或者调整汇率就好像是用西药,一剂打下去,药往全身跑,而不像中药,还讲究药的属性归哪条经络什么的。怎么样去找到一个国家精气流转的经络运行图,绝对是一件一劳永逸功德无量的事呀。

                        打通阻塞的经络,最好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然后成立一个拥有特别权利的团队,专案专办,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速效。之后慢慢调养恢复。

              • 家园 排版怎么搞成了这样,似乎不能修改?----版面已改.
          • ...
            家园 很好,你终于认清现实了。

            有些人,还在自以为是的以为民众的忍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所谓的中国特殊性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们,马上就会看到结果了。

          • ...
            家园 感谢葡萄坐着那样的屁股说着这样的大白话
          • ...
            家园 的确是这个现象,不仅仅是08年至今

            从朱相开始的各项产业化政策至今实际都是如此的。

            教育产业化,受教育一方就需要从别的地方将这个教育成本分摊出去;

            医疗产业化,就诊一方同样需要将医疗费用(尤其是自费的)分摊出去;

            现在所有牵涉到物流的行业,都需要将高昂的物流成本转嫁到最后终端消费者身上;

            沉默的大多数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谁能保证这个爆发不是某方蓄意搭台来唱戏的呢。

          • ...
            家园 或许这是任务之一
      • ...
        家园 人民币回流或许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 ...
        家园 贴个故事节选

        本世纪兴起的一轮收藏热,如今愈演愈烈,大有“神州亿人说收藏,千古遗物一日昂”之势。其推动的发端却很诡异,始作俑者来自海外,从西方拍卖市场很突然的天价炒作中国文玩开始,以元青花与明清瓷器拍卖为代表。

        这一轮热潮的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经济增长带来了大量的财富积累,从国家到许多个人已经具备了相当可观的消费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投资需求与精神需求消费增长,收藏市场逐渐升温在情理之中。之所以说它来的诡异,是因为它发展的太快太迅猛,有计划的操纵痕迹太明显,比股市里的强庄股还要明显。

        可以举一个例子:古玛雅的水晶头骨与圆明园的青铜猪头,从人类文化价值来说谁更高?不言而喻!但是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愿意花大价钱去买的当然是猪头,而不会刻意去关注水晶头骨,原因很简单,猪头是中国流散海外的文物。——在国际江湖人眼中,中国与中国人越有钱,某些东西就更有“利用价值”。

        这场炒作的另一个背景,是近代史上大量文物因西方列强掠夺而流散海外,这个过程持续百年,举一组简单的数据:根据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截至2005年末,国家登记在册的文物1200多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近11万件;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仅止海外二百多家知名博物馆中就收藏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大约是馆藏的十倍。最保守的估算,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也在1700万件以上。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中国现有的馆藏文物总数,也超过中国境内民间收藏文物数量,其中以中国古瓷为最典型的代表!

        也就是说,埋藏在地下的不算,已出土传世的中国文物中,海外的收藏量远远大于国内的馆藏,而国内绝大多数馆藏文物是不可交易的。这一场炒作实际上是给西方收藏的中国文物带来了一次涨幅巨大的重新估值,推向市场后不亚于二次掠夺。

        单纯搞考古的学者也许理解不了现今的收藏市场,比如先秦两汉的古玉礼器,年代更久远、传世量更稀少、文物价值无疑高得多,市场价格却远远赶不上明清瓷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清瓷器是海外文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收藏品种,炒作符合掠夺利益最大化。

        2005年中国瓷器拍卖的天价排行:首先是伦敦佳士得拍卖的一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成交价合人民币2.3亿;其次是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清乾隆珐琅彩双耳瓶,成交价合人民币1.2亿;还有香港佳士得拍卖的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成交价合人民币五千万……

        “盘内滚珠”这种江湖说法很形象。“珠”就是“空子”们很珍视的、希望得到的东西。而“滚珠”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设法炒高这些东西的价值,同时也能极大的吸引对方的注意;其次是指通过热炒一件东西形成轰动效应,带动手中同类物品的价值也一起水涨船高。

        “盘内”的含义是指这类东西虽然是“空子”们所珍视的,却囤积在自己手中。所以先要把它们在自己手中炒出花样来,这叫作“滚”,然后再去“钓空子”,合称为盘内滚珠。

        与其他江湖门道一样,此手法首要注意选择下手的对象与时机,比如张三家祖上的东西,李四是不会太感兴趣的。要等到张三家阔了,再做局将张三家祖上宝贝炒得轰轰烈烈。张三甚至还会暗自高兴,因为祖上的东西金贵了,自己脸上也有光!这时张三家难免有人会找上门去,被人当冤大头轮番狠宰。

        正常情况下,随着中国投资需求与精神文化层面消费需求的增长,境内艺术品收藏市场逐渐升温在情理之中。但它应该是一个稳定推进的过程,也应该以国内市场为主导。

        但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波离奇的炒作狂潮,而且是从境外发起的,陡然将一批中国古瓷炒作到不可思议的天价,从而带动了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价格水涨船高。最重要的是,它吸引了有着民族自豪感,爱国心与虚荣心同在的中国收藏家、各大富商的极大关注。

        如今在网上发一个热门帖子都有幕后推手,如此天文数字的国际炒作,没有一系列幕后的精心策划简直是不可能的,其动机不言而喻。

        “盘内滚珠”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接连不断钓空子的过程,佳士得伦敦拍卖行狂炒元青花只是其中突出的一“滚”。就在2009年2月,佳士得巴黎拍卖行又以天价拍卖圆明园铜兽首,是引人注目的另一“滚”,将意图暴露十分明显,甚至有点赤裸裸迫不及待。

        通宝推:伪叔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