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转帖】瞎侃反通货膨胀:1、引子 -- wqnsihs

共:💬735 🌺4447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感谢回复,再加点

          1、单产增加是事实,不过像杂交水稻那样大幅增产,很多年没有了。而且因为口味不好等问题,不少地方不种最高产种子,化肥使用量也减少了。

          2、平原抛荒很鲜见,山地、小河谷等无法用机械化的地方抛荒很多,另外有的能种两季种一季,部分地方改种杨树了,为数不少。

          3、过度抽取地下水不是好事,三北防护林枯死,据说最大原因就是过渡抽水所致。过去的中小水利基本荒废了(80年代初最厉害),水利拨款也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化肥农机对石油依赖很严重,这点不用多说。

          4、个人认为农民不存粮不是好事。国库耗子能否管住,别的腐败管不住,一枝独秀我看很难!

      • 家园 只怕事实比文章中的更严重.

        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不同意见的,下基层去看看再回来砸草吧.

        要不然,总会有几个乡下的亲戚的,权当去看看亲戚如何.

        在此顺便托迷狼老兄带一句话,乌有上经常转载 时寒冰 那种王九蛋精英的文章,实在为左派朋友感到可悲.

        难道网站那里就没有一个明眼人,难道就看不懂他的文章里的私货.

        • 家园 【原创】明白人不少,不好发声罢了

          乌有也好,凯迪天涯也罢,力捧最多的,往往是有背景或有组织的,没有私货就怪了。不少是没法制止的,那就兼听则明,适当提醒吧。高水平的忽悠看看也无妨,关键是别迷信。

          明白人不少,不好发声罢了。乌有最大坏处是基本没法回帖,所有的都要预审,要是跟贴里揭发某人是强奸犯,某人一边唱空(预测和走势正好相反)一边拉房产广告,某人一边说不该改制一边反对最低工资和劳动保护法,还忽悠买高价房……

          那就不是乌有了,该换编辑了

          不过要是把明白的帖子都截住,那也没多少读者了,因此乌有还是不错的阵地。

      • 家园 既然您老人家这么敢拍脑袋

        那我也跟着拍一下。

        由于取消了农业税,所以过去瞒报漏报的土地(有没有10%)都出来了。赶上遥感技术的发展,两下数据一和,对上了。这样,虽然报表上的耕地数字没怎么下降,而事实的耕地数或许早就杯具了。

        改革开放前修的那些农田小水利也差不多有30年了吧,该坏了,老人孩子可修不了。

        下面太阳黑子一停,不知道东北是不是还有粮食可以收。

        • 家园 【原创】补充点原创

          “由于取消了农业税,所以过去瞒报漏报的土地(有没有10%)都出来了。赶上遥感技术的发展,两下数据一和,对上了。”

          分地以前可开发耕地基本已经到了极限,部分山地等那时候也不在亩数,不过数量极其有限。还没到退耕换林,不少就抛荒了,退耕还林意思是亩数内耕地变林场或草场。

          耕地测量,有的把沟渠算上,有的不算,现在也是这样,然后种粮补助照皇粮纳税亩。

          过去瞒地与否不清楚?不过过去和7年来总产量统计是怎么得出的?这才是关键!

          80年代初很多就破坏了,现在也没恢复,那时候缺机械和水泥等,缺少甚至没有维护的水库等也挺了这么多年,现在修的一些护坡什么的,不缺人工,更不缺机械和水泥,工程量很小,几个月就坏了的很多。

          • 家园 【讨论】

            我家在湘北农村,在农业税取消之前少报亩数在我们那应该是家家都,而且亩数都少得比较厉害,取消农业税后,我还在问这么就只补贴这么点钱啊,按实际亩数不对啊,这下家里说实话了,以前少报了一部分。不过今年我们那晚稻都减产特别离谱,少的只有300多斤一亩,主要是水稻扬花那段时间全是阴雨天气。我们那就是这个情况。

      • 家园 种粮面积是增大的,以减少大豆和棉花面积为代价
      • 家园 看看主旋律如何说

        外链出处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为我国粮食连续实现第七年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URL=]

        http://nc.people.com.cn/GB/13439758.html[/URL]

        陈萌山在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国粮食实现两个“七连增”和两个“创新高”,即总产、面积均“七连增”,总产、单产均“创新高”。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增长2.9%,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48亿亩,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加;亩产达到331.5公斤,比上年提高6.9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且看看这篇文章。

        一、主粮方面,小麦、水稻、玉米等育种技术已经有十几年未有大的突破,这些年依靠科学育种提高粮食产量的因素几乎不存在,至少是较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因素不存在。大豆产量减少几乎是定了的。花生单产量与十五年前基本持平。这些情况均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代及地区,未考虑自然灾害因素。

        外链出处

        我国已累计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万余个,实现了5至6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新换代,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得到大面积应用,杂交稻已累计推广了60多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国产抗虫棉已累计推广超过了2.5亿亩,直接为棉农增加收益490亿元;经过13年的研究推广,我国超级稻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在粮食主产区小面积试种大获成功,到2015年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的产量有望达到每亩900公斤。

        即便没听说过转基因,也有杂交稻啊。即便育种没有突破,推广也得有段时间啊。这结论真敢下,感情我们的农业工作者一万多个新品种都是十几年前干的,换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这些年啥都没干,就吃干饭来着。

        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实际上在减少。如果留意一下,大家会发现蔬菜、瓜果类作物的种类及数量方面都较以前丰富,这除了种植技术提高的因素之外,种植面积扩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蔬菜、瓜果类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挤占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这些年,正常人的比例在减少,如果留意一下,大家会发现大脑异常的数量和种类都较以前丰富。

        空口白话就敢说。这是服了乌有这帮人。

        后面我看不下去了。逻辑混乱,毫无可信之处。想到哪说哪,真是服了。

        通宝推:temptemple,wooxiao,
        • 家园 【原创】是看不下去还是反驳不了?

          是看不下去还是反驳不了?

          有找这么多反驳材料的功夫,没有看完的功夫?

          这七年,良田数量是减少还是增加?

          抛荒面积是减少还是增加?

          可以种两季只种一季的是减少还是增加,相应比例和增加的粮食种植面积(还是压缩大豆棉花面积)哪个大?

          原有中小水利维护整修很得力还是新建了不少?

          农村劳动力是减少还是增加?

          蔬菜种植面积是减少还是增加?

          全国范围内这7年连年风调雨顺?

          杂交水稻什么时候推广的?这七年还是以前?

          统计局的表讲没讲这几个问题?

          农业部讲没讲这几个问题?

          你眼中把所见所闻实事求是地讲出来就不是正常人,为统计局的表唱颂歌就正常了?按这个标准你很正常,超级正常!

          • 家园 好家伙,破口大骂了?

            说明一个问题,起码有图有数据,请问阁下,这篇文有么?

            您提了这么多问题,很好么,请问,你的数据在哪里?你拿了一篇文章,要立论;我证明你的论证是可笑的,就完成任务了。你没必要跟我来劲。愿意的话,你自己大可以自己去找数据。什么都没有,还不准别人反驳,你是黑社会?

            以你引用的文章来说,需要反驳,好的。

            第一点,说育种技术没提高,科技提高产量的因素不存在。这不符合事实。外链出处别告诉我这些不存在!

            第二点,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可惜没数据,只是感觉罢了。可无奈的是第四点说的是同样的问题。逻辑混乱,毫无理据。

            第三点,我简直看不下去。要是中学生写这样的文章,怕是会判不及格的。一会儿说肥力的问题,一会儿说劳力的问题。可都没说和粮食产量的关系。

            第四点,说完种粮面积说耕地。不知道说的是一码事么?

            第五点,说天灾。中国哪年没有天灾?乌有的文章一到具体事情就撒谎。

            尤其是去年底今年初的涉及大部分产粮区的大旱灾,对粮食产量不造成负面影响是不可能的。
            年初是西南受灾,西南不是粮食主产区。而且夏粮减产了。外链出处

            第六点,说地方政府缺乏引导。可中央政府有政策啊,从03开始的农业补贴不会不知道吧。

            你眼中把所见所闻实事求是地讲出来就不是正常人,为统计局的表唱颂歌就正常了?按这个标准你很正常,超级正常!
            实事求是了?所见所闻了么?大量的新品种产生,偏偏说科技对产量贡献为0,这叫所见所闻?见闻什么了?

            对粮食连续增产有怀疑,可以。起码得弄个逻辑完整,理据充分的吧,弄了个这么东西,满篇除了捕风捉影就是胡说八道。还让别人相信,不信呢就要问是不是正常人,看来想做一个正常人很难啊。

            • 家园 【原创】嘴巴不干净就刷牙去,别习惯性倒打一耙!

              嘴巴不干净就刷牙去,别习惯性倒打一耙!

              1、“有图有数据”,全国产粮统计局那里图和数据最多,它们的结论是连续七年增产,根据现实所见所闻对统计局的表置疑不可以啊?

              “以本人老家为例,鲁西南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但小麦单产自1990年代至今根本没有大的增长,相信其他地区亦然。最好的年份,小麦单产可以达到1000斤,正常为900斤左右。由于受今年春节前后旱灾影响,今年亩产多数没超过800斤。以此而论,所谓“七连增”极有可能像工资大涨、物价基本没涨一样,是统计出来的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

              作者讲得很清楚!  

              2、18亿亩耕地红线是怎么出来的?按照统计局的表,1982、2002耕地面积分别是多少?

              3、甘冒打击囤积玉米的依据仅仅是西南减产?

              http://finance.qq.com/a/20100918/001488.htm

              4、“这些年,正常人的比例在减少,如果留意一下,大家会发现大脑异常的数量和种类都较以前丰富。

              空口白话就敢说。这是服了乌有这帮人。”

              按照你的逻辑,先证明原作者怀疑确实是胡说,再证明乌有大部分作者是胡说再满嘴喷不迟!

              • 家园 确实有不少人从自己或家人的体验怀疑粮食增产的真实性

                有一个朋友是从湖南农村出来的,主要种水稻。

                据她说,她家以前都是种2季,大概从05年起,开始只种1季了,到明年可能就不种了,最多种点自己家吃的口粮,而这在他们哪儿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哪儿已经没有愿意务农的年轻壮劳力了。

                以她家为例,她这一代是3个女儿,她是老三在北京当公务员,老大在长沙当老师。老二本来也在外地打工,但是她家苦于没有壮劳力种田,前几年找了个家境比较差的邻村小伙做上门女婿,让老二回家结婚种田顺便照顾父母。

                结果这小伙也就是她姐夫不愿意种田,小两口就到邻近的地方去打短工,家里的田还是只有老两口来伺候,只有农忙的时候才回来帮忙。

                结果没多久小两口生完小孩,就直接把小孩丢在老家,自己去广东打工去了。

                老两口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还要帮忙给带一个小孩,田里的一些重活只能出钱请人干。

                前两年他们村一个壮劳力一天要70块,请人种田已经不挣钱。今年的行情已经涨到120-150,还不一定能找到人。

                而正是今年的秋收让老两口伤透了心,决定明年不再种田。今年她家请了收割机收的稻子,把稻子收完后要把成捆的稻子从田埂调到马路上用拖拉机运回家,结果在村里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人,最后还是一个远房亲戚(也有60多了,不过身体还好)帮忙才把收的稻子给搬回家。

                我那个朋友的老妈放出狠话说,明天就是去要饭也不种这个田了。

                我当时就问那个朋友,她家为什么不把田租给别人种,不累还能收点租。

                她的回答是,他们哪儿的地没有平整过,高高低低的,田块之间有较大的落差,而且沟渠很多不适合使用机器来搞大面积耕种。他们哪儿有能力有意愿种田的人已经不多了,就算要种也种不了多少。就算把田白给人家种还要看人家给不给面子,因为田要是被抛荒了,以后恢复回来要花大力气。

                ......

                她还讲过很多小时候务农的经历,最后都是一个结论,种田真苦、真累!

              • 家园 不用跟他吵,此人主要是屁股

                你的第一点确实有问题,其他没有什么大问题,良田是在减少。

                他就是想攻击乌有而已,没什么太大的意思;相反你提的问题很重要。

                粮食问题,主要是几点:

                1 耕地质量,“低、费、污”

                2 水利设施

                3 粮食的结构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