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del -- MRandson

共:💬92 🌺86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是流传已久的误解了

          盎格鲁·撒克逊并不是什么狩猎民族,人家也是老老实实的农耕夫。日耳曼和高卢各“蛮族”,也是老老实实种田的。只不过人家穿着打扮比较前卫,砍起人来比较猛而已。

          西方正宗的封建制度,其中心内容就是土地制度,所有的权利义务都是和土地相挂钩的。英格兰的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教俗贵族之间、新旧贵族之间对于土地所有权的争夺。只有农耕民族才有这样对土地的痴迷。这个和游牧民族对牛羊牧群的痴迷是相对应的。

          • 家园 罗马时期的野蛮人

            不过,罗马时期的野蛮人即使是农耕民族(另,似乎也并非如此,可能至少在凯撒时期他们还是游猎民族,尽管这和游牧民族并不一样,但是精神气质上是一样的),他们和汉族相比差别还是很大啊。如果考虑到维京人,那么就更大了,维京人其实就是海上的游牧民族,尽管他们最后也会定居殖民并和原住民混血。

            或许更恰当的说法是:汉人这种自秦朝就开始的大一统农耕民族和日耳曼人这种部落民族的气质差异。其实我觉得罗马时期的野蛮人从气质上来说的确更像匈奴而非汉族。

    • del
      家园 不关心政治者的读后感

      近年来象我这样的不关心政治的人都发现左右难分了。

      小时候妈妈教分左右,记住拿筷子的那边就是右,很简单。

      现在却发现分左右是一个另人晕头转向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我们坐上一辆快车,司机喊“左转”,打左转灯,车向左行驶,一切都很简单。

      后来换了个司机,也喊“左转”,打左转灯,车向右行驶,越来越右。

      乘客甲说,走错路了,赶紧回左边,不然车不平衡,要翻车了。

      乘客乙说,司机没错,我们就是在左边行驶,我们要左行到共产主义车站,100年不变。

      乘客丙说,既然已经在右边,大多数人都喜欢右边,也回不去了,索性就打右灯好了,who怕who呀。

      乘客丁说,我也觉得右边好,但一直采用老的左行交通规则,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还傻乎乎地遵守老规则,结果都杯具了,不守规则的人反而很洗具。反正也回不了左车道了,索性把右车道再分左中右三格,我们转到最左边的道上,把那北欧的交规copy一份,这样左边和右边的群众都能接受,车也能稳一点。

      乘客戊,我部分同意乘客丁的观点,但是关于右车道怎么重新分格,还有选用北美还是欧洲的交规,还有待商榷。

      ...

      不明真相的乘客:不管左道右道,你让我饿肚子吃不好,我就把车推翻了,谁也别想坐了。

      乘客乙:我可以换乘另一辆车,反正已经捞够了。

    • del
      家园 试学着推导一下

      某个学派说,交换产生价值

      那么,很显而易见的推论,就是不交换,不产生价值

      那么,不产生价值,对社会无意义,应该被唾弃,产生价值有益于社会,应该大加鼓励

      那么,交换被大加鼓励,从事交换的人被大加推崇,从物质到地位

      那么,所有人都倾向于被别人推崇,研究、从事交换的人数量大增,英才辈出,交换事业蓬勃发展,手段技术日新月异。

      还有,副作用是,研究从事及研究交换的某个学派蓬勃发展,英才辈出

      那么,所有人齐心协力,交换一切可交换的东西,以一切可称为交换的方式

      那么,交换一切东西,以任何方式

      最后,嗯,你懂的

      • 家园 最后

        呵呵,每次农民造反以前都是帕累托最优,土地是稀缺资源,土地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不伤害地主,农民就活不下去。这个时候就需要官僚制约资本,顺便需要凯恩斯主义出来给经济学打个补丁。

        这个时候,凯恩斯主义极大发展。将来官僚玩过了,又需要货币学派出来给经济学打补丁。

        儒家学说让大家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新朝建立,儒家无疑是最有用的。但是,怎么解释推翻旧王朝的行动呢?这个时候就用天命转移来打补丁。

        呵呵,大家都懂的。

    • del
      家园 好!铁手一半同意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送花

      另外,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两个学科,自以为是:【原创】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杂谈(一)正名

      --替自己作广告啊--

      另外,抓个虫子。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劳动与资本(还是土地?)价值论。要到马克思才是纯粹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论里花了很大篇幅论证为什么资本不创造价值。

      • 家园 呵呵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威廉佩蒂

        狩猎民族猎杀海狸一头,所需劳动,若两倍于杀野鹿一头所需,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两头。

        ——国富论

        • 呵呵
          家园 又看了一下《国富论》,好象不是这样的

          亚当说:

          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例如,一般地说,狩猎民族捕杀海狸一头所需要的劳动,若二倍于捕杀鹿一头所需要的劳动,那末,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
          请注意蓝字部分。这部分限定了纯粹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就是没有私有制,当然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了。

          在同一章的最后,亚当说

          在文明国家内,交换价值单由劳动构成的商品极不常见
          可见对亚当而言,劳动不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在《国富论》里,亚当好象没有明确提出资本或土地创造价值(也许提到了,只是我忘了),但也没有明确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也许他没意识到吧。毕竟他的主要目的是反对认为金银才是财富的重商主义和“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重农主义。

          ---引文出处---

          国富论第六章

          Wealth of Nations, Charpter VI

          • 家园 hehe

            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例如,一般地说,狩猎民族捕杀海狸一头所需要的劳动,若二倍于捕杀鹿一头所需要的劳动,那末,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所以,一般地说,二日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二倍于一日劳动的生产物,两点钟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二倍于一点钟劳动的生产物,这是很自然的。

            如果一种劳动比另一种劳动更为艰苦,对于这较大的艰苦,自然要加以考虑。一点钟艰苦程度较高的劳动的生产物,往往可交换两点种艰苦程度较低的劳动的生产物。

            如果某种劳动需要非凡的技巧和智能,那末为尊重具有这种技能的人,对于他的生产物自然要给与较高的价值,即超过他劳动时间所应得的价值。这种技能的获得,常须经过多年苦练,对有技能的人的生产物给予较高的价值,只不过是对获得技能所需费去的劳动与时间,给以合理的报酬。进步社会,对特别艰苦的工作和特别熟练的劳动,一般都在劳动工资上加以考虑。在初期蒙昧社会,可能也作过这种考虑。

            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劳动的全部生产物都属于劳动者自己。一种物品通常应可购换或支配的劳动量,只由取得或生产这物品一般所需要的劳动量来决定。

            一国土地,一旦完全成为私有财产,有土地的地主,象一切其他人一样, 都想不劳而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生产物,也要求地租。森林地带的树木, 田野的草,大地上各种自然果实,在土地共有时代,只须出些力去采集的, 现今除出力外,却须付给代价。劳动者要采集这些自然产物,就必须付出代 价,取得准许采集的权利;他必须把他所生产或所采集的产物的一部分交给 地主。这一部分,或者说,这一部分的代价,便构成土地的地租。在大多数 商品价格中,于是有了第三个组成部分。

            由于在文明国家内,交换价值单由劳动构成的商品极不常见,大部分商品的交换价值,都含有大量的利润和地租,所以,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远远超过这年产物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假若社会每年所能购买的全劳动量,每年都被社会雇用,那末,因为劳动量将年年大大增加的缘故,后一年度的生产物将比前一年度的生产物具有更大的价值。可是,无论那一个国家,都不是用全部年产物来维持勤劳阶级。无论那一个国家,每年都有大部分生产物归游惰阶级消费。一国年产物的普通或平均价值是逐年增加,是逐年减少,还是不增不减,要取决于这一国家的年产物每年是按照什么比例分配给这两个阶级的人民。

    • del
      家园 经济学论文中99%都是垃圾,还有1%不能用

      记得以前在美国读PHD的时候,微观经济学课上教授讲的话。呵呵,直接影响了我写垃圾论文的积极性。

    • del
      家园 社会生产是发展变化的,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

      所以出现各种学说,也可以理解啊。。。

      看了这贴子,也明白了一些经济学名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