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二十)-1 -- 本嘉明

共:💬104 🌺104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精彩!

        分论南北的文章很多,这一篇讲的很透彻!

        唐以来,经济上南即胜出北,自此有别于秦汉,但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直到康熙年才消退,故而有这个北方撑住安全,南方撑住经济的格局。

        有趣的是,是这种格局影响到了南北方人民的气质,还是南北方人民的气质造就了这种格局?

      • 家园 深以为然
      • 家园 送个花再小小商榷

        自太平天国被曾胡湘军扑灭始,南方军队兵员的素质已经开始超越北方。KMT中央系,桂系也都是两广子弟为骨干;TG的初始根基红军基本都是湘鄂赣地区,北方也不算主流。北方保护南方一说,如今只是笑谈耳!

        中国中国,自始自终都是中央帝国,中原地区总归是华夏之根,不可能南北分中原而独立。就算历史上南方势弱而北方势强,但凡有点志气的无不时刻想着北伐而一统中原;北方南下一统天下更是司空见惯。这个地形因素和大一统的文化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尤其是秦皇汉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历史上大运河的走向受到当时技术水平和施工水平的限制,所以仅仅是起到漕运的作用。而如今俺们连三峡工程都能建起来,应该更多的考虑南北方水资源分布的极度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可能随着气候的异常情况更加恶化,不得不早作打算。

        有人称俺们中国为水利国家,意思是自古到今俺们就是一个兴修水利贯穿整个历史的国家。国家的繁荣民众的富足都和水利息息相关。所以本大你提的这个大运河工程,窃以为不如重点放在中段调水上,甚至可以考虑提前启动西线调水。俺严重喜欢你的小核电站提水北上的方案,呵呵。

        • 家园 中国格局可能已经从南北转为东西了

          三国之前,中国历史走向是东西对决。

          三国之后,是南北对峙。

          感觉鸦战之后,随着海洋霸权对近海的威胁,使得海边繁荣安全基础薄弱,非得依靠西部来作为稳定后方,才能确保利益,这点在抗战时期,展现了一次,以后在较长时间段内,相信还会继续展现。

          而西部(区别于沿海,把广西北部也算入西部),民风淳朴,较少浮华之气,可以专心搞革命、搞科技等,和东部形成互补关系。

          所以,中国可能已经重新回到东西对决的历史。

          通宝推:非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本大视野又高了一层

        上接本朝太祖乃至明太祖, 下通运筹操作, 外明西夷成事, 西河高才当之无愧.

    • 家园 茗谈(二十)-5

      小本对大运河的建议方案,就是“调水搭台,殖产唱戏”。

      这个“殖产”,浅白地讲,就是“繁殖产业”,细胞裂变,把一个成熟的制造业带,再COPY一份到运河两岸来。

      中国的产能,已经过剩了。这叠床架屋的,又是为的什么?

      这几年,日本几个SB老梆子,加上个李灯灰,一直念念不忘“七块论”。我们不能一味地藐视,而是要仔细研究,把他们驳得体无完肤,驳得灰常非溜溜,才是正道。

      所以小本仔细研究了,结论是:中国从来没有过,将来也根本不会有个屁的“七块”。

      但中国其实一直是“三块”的。

      (*)#%¥—(*…¥#·#—(#·?

      你们家有折叠的橱柜门吗?

      整个中国,其实就是个“三块连”的折叠门,中间用“合页”连接起来。“合页”就是这个:

      http://image.cn.made-in-china.com/4f0j01qeIQZpYKCrbF/%E5%90%88%E9%A1%B5.jpg

      这三块门板,最上面,是“远北板块”,指既远又北的那些,包括东北,内外蒙,新疆西藏。中间,是“华北板块”,指长城以南到江淮以北的地区,也就是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下面,是“华南板块”,自长江以南到南部国境线。

      这三个板块,尤其是华北,华南二块,各自在内部,是相当稳定统一的,可以说在板块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两板块之间,江南之桔,逾淮而枳,可以说大不相同,完全可以分割开。

      中国统一问题的关键,是华北,华南二块,务必要统一,铁板一块。只要这两个保持统一,远北板块不要说崩掉一块,掉个渣都会再自己游回来。

      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漕运”,既维护了“华北,华南二块的统一”,又伤害了“华北,华南二块的融合”。因为实物漕运,是单向的!

      中国千年的现实,就是:北方(华北)保护南方(华南),南方供养北方,各取所需。

      但供养的方式(漕运),一开始还符合现状,到后来就错了。

      晚期正确的方式,我认为,是中央政府向全国各省收金银铜币作为税收,然后在京师(比如北京),以货币求购南方的米粮物产。这样一来,漕运是自发的民间行动,民船北上卖货,放空船舱后,空着也是空着,当然想方设法带点北方的物产南回。而刚刚在北京卖掉货物,手里也有足够的本钱。如此,南方的消费和北方的生产,都能被刺激出来。而小农经济式的漕运,漕船是公家的,运兵吃官饷,怎么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这样的选择,在明清两朝没有出现,我们不能责怪祖宗,在王八蛋的理学毒害之下,他们实在是情商不足。但到了今天,居然北方的物产,在南方的工业和消费市场,仍看不到几个响噹噹的品牌,这个从选票到尿片无所不管的大政府,要打他的大白屁股,算是轻的。

      因为自闹了太平天国后,形势完全变了。热兵器时代,南蛮子虽然没有好马,自要不怕死,就足以自保,不需要北方的保护。那,我凭什么再供养你?所以八国联军时,“东南联省自保”,合情合理。

      所以只要袁大总统一嗝屁,华北只要一弱,既不能包拢“远北地区”,又不能勒兵威慑南方乖乖交保护费时,天下崩坏,实不可挡。到那时不要说七块,十七块八毛,都是现成的!不是天下归心,都指着你“殖民三百年”吗?

    • 家园 茗谈(二十)-4

      说到现在,大家应该明白小本的意思了。

      “南水北调东线”,这种投资规模,投资目的的工程,现在在中国没有三百,也有两百。就好比那荣国府的丫环(如今叫礼仪小姐啦),没有一个营,也得有一个加强连。可如今好好一个林妹妹,你楞让人家去当个丫环连的六班副,干些挑水送柴,不去参加邪莫邪莫海选,一夜成名,这不浪费材料吗?

      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盛载了中华民族多少的悲欢离合,人文情怀?这完全有必要到联合国“申遗”。可要“申遗”,你先得有“遗”不是?

      所以,小本建议:索性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底子,由总理牵头,组个“大运河保护重建领导小组”,文化文物环保各部门加入,国务院总体规划,地方配套,从送水,沿岸整治,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到产业上下游配套,休闲基地建设……最后目标,是地理上,形成沿岸XX公里的和谐生态走廊,沿线城市的二次开发;文化上,形成山东的“齐鲁文化圈”和江南的“吴楚越文化圈”,加上中间的“徐州淮海次文化圈”,一则向世界展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深厚的文化传承;二则抢救文物古迹,拓宽工程目的,增加用工需求。不仅是建筑工人,艺术家历史学家建筑师环保专家都参加进来,在沿海大城市身后,开发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后院城市”,以运河为纬线,大珠小珠落玉盘,形散而神不散。这沿途3000多里,两岸联动,因地制宜,重点开发,以点带线,是多大一个规模?等于是再造一个欧洲中等国家!这么大个工程,分二三十年干着,向海外发人民币债券筹钱,你还怕中国的庞大产能没地方去,要用“限电”这种撒石灰的招儿来“做”掉吗?

      说到这里,我们要想到几件事。

      一,我们习惯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说,文化比较不重要,可以作为卖点,作为诱饵,卖掉,最后换回经济利益。到今天,吃美元白条撑都撑不下了,不妨反过来看,也可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嘛。如果提倡文明礼貌,提倡健康生活,悠闲生活,能够减少医疗费用,延长寿命,增加生活质量,化解社会浮躁,用掉点绿条条,何乐而不为?

      二,既然不刻意追求全程畅通,那么,就可以在几个地形条件恶劣,技术上特别困难的地方,把河道断开(或只保持浅水河道),主要过水靠地下暗渠。这样一来,实际上大运河就变成首尾活水相接的几个狭长形人工湖。当然你随便在柴达木现开一个湖,就是这般大,那也伟大,不过档次就不能跟人家大运河的世家门第比的------你顶多是个暴发户,人家是祖传贵族。

      环绕这么几个钻石级的湖,还怕做不出文章?亲水嘛,宜居嘛,发思古之幽情嘛。赶上长假,坐把山寨龙舟,消消停停去曲阜看祭孔大典,还不把老外们唬得一楞一楞的?万方来拜啊。

      三,如今咱们有高铁了,大家高兴得了不得。不过主席说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你不能“唯高铁论”。当年美国人有空-空导弹了,扬基们高兴得了不得,浑忘了主席说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搞“唯导弹论”,把战斗机的机炮都拆了,结果在越南,叫人家米格飞机撵得,满地找牙。

      任何技术,你用着好使,不等于就万无一失了。高铁线路,必须大量使用高架桥,如今中国要面对强悍点的某对手啊,你不能指望人家打不着你,只能指望人家精确制导打过来,挂万漏一了,我皮糙肉厚扛得住。这桥墩子垮了一座,也不那么好修的。所以给自己留几条后路,是不会错的。

      就算不说非常状态,新生事物,一出现一应用,就开始走向死亡,高铁也不会例外。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延寿,改善,用足。过于依赖过于喜爱单一事物,死抱不放,早晚要吃苦头的。假设人家波音747有什么起落架毛病了,要全部停飞,那还有空客,大家敢坐。要是“和谐号”停下全检,全国人民就去坐驴车?

      四,如今这地球村里啊,老华当上了泥瓦匠,吃苦耐劳,一身汗来一身泥,把能力练出来了,把信誉做出来了,全村的泥瓦活,基本全包了。干了几年,觉得太辛苦了,一心要脱离这苦难的生活,就把赚来的钱,全投在扩大再生产上,买机器买材料,提高档次,活是越来越地道,可村民们没钱了,买不起了。老华想,行,你们这几天没生意呢,我也不能闲着,就把自个家里拾掇拾掇吧,也好久没顾上了。这么拾掇了一个月,家里利索多了,可村民们还没缓过来,生意还是不上门。

      那怎么办?一个办法,继续拾掇,把家里整成“天上人间”,雕龙画凤也好,纯金马桶也好,怎么恶俗怎么上,咱也哆嗦一把,算没白活,当年小日本就这么过来的。另一个呢,这墙已经刷了两遍了,没必要再刷十五遍,干净朴素就好。多余的砖瓦材料,我去孔乙己那里换几幅字画回来挂上,再把家里祖传的《红楼梦》,拿出来晒晒,搁书架上翻翻,提高提高文化素质,这怎么能算浪费呢?人活一辈子,只知道个钱啊?以前是饿怕了,穷怕了,如今不是了。有了点积蓄打底子,就可以干点自己打小梦想的事儿了,哪怕是不入流的小事儿呢?只要不伤天害理,不变态雷人,老子就好这一口,你们管得着吗?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新洲勇士,
      • 家园 南水北调中段工程可不可以

        考虑在武汉-宜昌段或者荆江段开一条运河北上,用隧道通过大别山,经过河南腹地直至开封洛阳附近,在每年长江汛期大量调水北上,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平时可以考虑通航,汛期调水。

      • 家园 杭州的运河综保工程

        杭州的运河综保工程跟本大的设想很接近。

        运河整治一期工程

        外链出处

        最近的进展

        外链出处

        基本思路是把古运河沿岸打造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提升整体城市形象。最给力的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打造——把市区内的西湖、运河、钱塘江通过几条城市内河连通成一体,水上通船(成为地面交通的补充),岸上行人,讲究的是“慢”,悠哉游哉。。。。。。

        关键词(Tags): #杭州 运河整治
      • 家园 强烈支持本大观点,修好运河,利国利民
      • 家园 再说说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中线和西线没参与,不是很了解,这里简单说说东线。

        下面有河友说运河改成南水北调工程后,由于途中有泵站提水,所以不会再有漕运功能。这是一个误解,简单地说,泵站与运河不是简单的串联,而是近似于并联。现在苏北运河沿线已经有不少老泵站在运行,在省内叫做江水北调工程。

        东线现在进行的是一期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沿运河及部分与运河平行的河道送到山东的东平湖,然后在位山穿越黄河,另有一路向东经过青岛,终点是威海。

        东平湖是整个线路的最高点,向北穿黄后可以一直沿引黄济津的线路自流到天津。所以东线的泵站都在黄河以南。目前一期的泵站大部分已经完工了。

        东线穿黄用地下隧道,其实试验探洞在八十年代末就打好了,今年初把探洞扩到直径七点五米,目前工程已经结束。

        东线的主要问题是污染,目前设想一是加大沿线治污力度,二是利用微山湖(南四湖)及其沼泽和湿地净化水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摊,很复杂,不多说了。

        • 家园 这一段正好经过我家乡济宁

          南水北调,沸沸扬扬说了20年,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讲,现在终于开始行动了。不过传说要移民,所以我妈妈比较抑郁,因为我姥姥家正好在移民范围内,具体怎样还真是说不清楚

          前几年城区环境整治,我们市里花了上亿元治理大运河,效果不错,臭水沟现在变成观光长廊,春节的时候我还特地从河边走了一圈,感觉很好

      • 家园 了解一些情况,简单说说

        先说说运河

        运河在江苏境内分为苏北运河和苏南运河。

        苏北运河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长江入口,由苏北航务处管理。目前已全部建成国家二级航道,可通行单船2000吨级船舶或万吨级船队。现在年运输量已经突破2亿吨。

        苏南运河北起镇江谏壁船闸,南至苏州鸭子坝,由沿途4市交通局下属的各航道处分段管理。目前正在进行航道4改3工程,其中常州段已经全线改造为3级航道,可通行单船1000吨级船舶或万吨级船队。由于船闸及航道限制,年运输量低于苏北运河,但也已经突破1.5亿吨,相当于8条沪宁高速公路的运量。

        现在江苏的电煤、成品油、化工原料、建材、矿石等大宗货物主要通过运河运输,苏北处自称苏北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我估计加个之一是没问题的。如果哪个船闸出点问题,一两天的功夫堵住万把条船是很常见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