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台湾。战俘 -- 老引北京

共:💬146 🌺862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可真仁义,就回你这吧

            觉得我该挨蛋都没投我;就是批评批评,看来你比较仁义。

            那我就回你这吧。。。

            楼下麦帅的“失去意识被俘说”,着实是不错的理由,引来不少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当然有。在战俘里是“昏迷战俘”是多数呢,还是“清醒战俘”是多数呢?我看是“清醒战俘”多。哪位能证伪之,我这个ID自当为此妄言而自裁于西河。

            对于那些一睁眼发现自己在战俘营的俘虏,我原贴那一问毫无道理,用上古神兵的话说“就是放屁”。可是,怎么去回避剩下的多数。

            我想诸公还没有沉沦到美式(其实也不是真美式)的观点,觉得投降了也是英雄--总不能叫我送命吧;同样的,我也没有必要满口国家大义,连队荣誉的一副老左样。不知道自己的生和同壕弟兄的死之间的反差当作何感。

            对于那些流了血,尽了力,置身绝地,九死一生,但是最后一念之差的曾经的“我军”们,究竟持个什么态度?河里有过很深的讨论,拙总写过(吵得再厉害的话,我再挖河泥),还有当事烈属的后人写过(那里面的缴械战士被指谎称“昏迷被俘”)。这些东西麦帅和上古神兵可有印象?

            我确实不知道朝鲜战争战俘的很多细节,只停留在美方要求自愿遣返原则,中方要求悉数遣返,中方最后也没有如愿。如果自愿回国而又遭欺侮者还够得上“苍凉”二字,不知自愿去国者是不是当自庆幸。

            从华北抗战八年来看,前面阶段能抓到几个鬼子?不是战死就是“玉碎”了;到了最后,鬼子扔枪扔得比谁也不慢,老鬼子小鬼子一起抓。可见,从宏观上,抵抗意志可以决定俘虏数量。

            其实,这世界上最不应该出缴枪俘虏的就是土共的部队。这不是一支拿钱办事儿的雇佣军,也不是壮丁军。这是一支有理想的、为了信念而战的部队。但凡事总有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欲求每个志愿军战士如杨根思,而终不可得,怎么办?不承认现实啊?

            通宝推:97年的鱼,
            • 家园 不敢苟同

              在战俘里是“昏迷战俘”是多数呢,还是“清醒战俘”是多数呢?我看是“清醒战俘”多。

              对于那些一睁眼发现自己在战俘营的俘虏,我原贴那一问毫无道理,用上古神兵的话说“就是放屁”。可是,怎么去回避剩下的多数。

              数量问题我也没有资料不说话,但是问题是您的说法让人感觉,因为您所说的“多数”都是主动的,就否定了那些“少数”,然后得出结论说这个人一定是主动投降的?

              当年苏德战场也有很多红军战士被俘,而且在早期有很多人是主动投降的(尤其是少数民族),但是是不是这就证明,米哈伊尔·卢金中将和雅可夫·朱加什维利中尉都是主动向德国人投降的,是和弗拉索夫是一样的人呢?

              虽然不光彩,不过被俘和投降还是不一样的——弗拉索夫和他的手下必须被绞死,卢金回来还可以接着当他的中将(虽然他本来可以干的更好),而死在战俘营的朱加什维利则是烈士。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 家园 你的帖是要回的

                害我一身冷汗啊,我以为你要出手证明昏迷战俘确实是多数呢---那不是逼我这个ID自裁吗。

                你确定我在断言这个人是主动投向么?我写的时候完全没这个意思。所有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怎么回避这些,数量上不容忽视的,向敌人缴械的前志愿军干部/战士?我那个每字一蛋的帖子也是语焉不详,是不是不少人都觉得那是反问句吧,不对,那是平和严肃的疑问句。

                至于主帖里的主人公的履历,你怎么觉得?

                • 家园 呵呵,俺可没那么大本事

                  坦率的说,我确实是认为您的言下之意是,他是主动投降的,不过看来是过度引申了,嗯,不好意思。

                  关于志愿军的战俘看过一点东西,记忆中绝大多数的战俘都是“好人”,都能和美军展开各种各样的斗争,甚至绑架了一个美军准将;好像是双石大大的书里也提过,第五次战役后很多干部和部队在敌后坚持游击,有的甚至在异国的土地上打了一年的游击战,以等待“第六次战役”的发起,在发现没有可能后才向北突围最终被俘的。(以上全部为记忆,不保证正确性啊)

                  至于怎么区别那些主动缴械投敌的人,老实说,我也没有主意。

                  至于主帖里的主人公的履历,我觉得没有证据,既不好说他一定是主动投降,也不能说他一定是伤重被俘。不过老实说,在两者中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当然,我承认,这个想法纯粹是由于个人感情而不是证据。

                  • 家园 是啊,从个人感情上我和你想得一样

                    不过老实说,在两者中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当然,我承认,这个想法纯粹是由于个人感情而不是证据。

                    不同的是,我完全没法说服自己。我努力想象着,这是怎样一个人:

                    这不是个为工农斗争的老红军,不是个为民族独立的老八路,不是个为建立新中国的解放军战士。

                    主人公原是傅先生的队伍,平津一役,跟着大伙儿“投了共”。朝鲜战起,又跟着建制过了鸭绿江。

                    五次战役临津江一战,弃械而降或者力战至昏被俘,于不早于51年4月开始战俘生涯。

                    从主帖描述,战俘纹身没有刀割、毁烧(等图片出来再做结论),所以主人公主观意愿、客观行为均接受了这些纹身。

                    待到战俘遣返之时,自愿选择前往台湾。从荣军院一行推测,其赴台后加入国军建制。不知道有没有为反攻操练过。

                    一个人,不因为在一个英雄的团体里就自然成为英雄,一个人要用自己的行为证明自己是英雄还是狗熊。当年西河泳者一句

                    吼到:我叔才十六啊

                    泪水夺眶而出。

                    对英灵之哀思,应该寄托在什么样人身上?!

                    • 家园 这种感情是因为

                      我的外祖父也是傅作义的兵,也是跟着大家“投了共”(不过他好像是在平津),然后也在朝鲜打过仗。不同的是,凭借他自己的英勇和智慧,他——说句不尊敬的话——“全须全尾”的回来了(他没打五次战役,这算是另一个不同),然后他在油田工作,然后当劳模,还上过天安门。

                      所以,我宁可相信,这个老人就像我的外祖父一样,是一个英勇的战士;我宁可相信,如果他回来,他也会像我的外祖父一样是一个出色的人,而不是相反。

                      所以,虽然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是我还是极端顽固地不想改变我自己的观点。呵呵。

            • 家园 能花么?

              果然。。。经验不够,送不了了

            • 家园 他们是士兵,也是儿子、丈夫、父亲

              如果在战场上尽到自己的责任,那就无愧于军人的职责了。在无益战局,也不能拯救更多生命的情况下,我觉得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