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卡梅伦的妄言 -- 晨枫

共:💬235 🌺46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google一下嘛

          Gone in 28 seconds: Rapid-fire sniper takes out five Taliban soldiers from more than a mile away to save British patrol

          该文的几个point:

          1.干倒第一个放了9枪,干倒所有人用了28秒。

          2.所有人倒在1英里外。标题上出现了“more than a mile”,另外文中出现了

          felled the gunmen with consecutive bullets even though they were 1,070 yards beyond the official range of his rifle

          1070码约为978米。

          关于L115A3 Long Range Rifle的offical range,从其他来源有这么个说法,

          Designed to achieve a first-round hit at 600 metres and harassing fire out to 1,100 metres
          ,设计目标600米首发命中。

          3.领导牺牲后,众游击队员义愤填膺,发誓血债血偿,奋勇向前,被人送上路了。

          Then the other four had moved closer, so I took them down as well.

          • 家园 好像细节有点不同啊

            http://news.sky.com/skynews/Home/World-News/Afghanistan-Sniper-Corporal-Of-Horse-Craig-Harrison-Sets-Record-After-Killing-Taliban/Article/201005115624184?lpos=World_News_Carousel_Region_4&lid=ARTICLE_15624184_Afghanistan%3A_Sniper_Corporal_Of_Horse_Craig_Harrison_Sets_Record_After_Killing_Taliban

            sky news说的是击毙两人,而且军衔好像不太一样

          • 家园 俺会用gg但不识字。

      • 家园 我也只看到新闻,不知道细节

        没法评论啊。现在只知道这是一个新纪录,上一个记录数加拿大兵Rob Furlong下士在2002年用巴雷特M82(12.7毫米口径)狙击枪在2573米距离上击毙一个塔利班。这次是英国兵Craig Harrison下士用L115A1(8.6毫米Lapua Magnum弹)在2620米距离上击毙两名塔利班。他当时不知道创造力一个记录,是事后好事者用GPS量出来的,核实记录的时候,他已经回国了。

        这个战例又有意义又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地方在于接连击毙两人,说明性能是可重复的。没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目标没动地方(或许没有搞明白同伴说怎么死的?),自己受保护、未暴露,天气晴朗,无风。实战中,这样的组合不会太多。

        • 家园 说说俺的看法

          下面是俺在轻兵器贴的.

          俺做了一下弹道推演.

          338LM出膛按2950算的话(是俺装的初速, 实际的军弹高大概50尺吧), 到了2450米, 速

          度是800多尺. 远远低于音速. 弹头在超音速阶段能稳定在1/2MOA俺绝对相信, 经过了

          跨音速飞行之后, 居然在亚音速还能保持无可挑剔的可预期稳定弹道, 太TMD扯了. 特

          大发明啊, 兼顾三个外弹道阶段啊.

          虽然我是338的粉丝, 这个我是一点也不信的. 当然也可能是瞄的是另外的靶子, 不小

          心打中的可能性更大.

          记者? 俺LP就是从米国记者的圣店那里毕业的. 俺是不信他们的. 无论那里的. 只不过

          英美的记者从前还是专业素质很好的, 主要以误导, 片面, 暗示等等为主, 现在下作到

          越来越多的创造性思维了, 太挑战人的脑力啊.

          有人吹牛, 是不是他不好说. 宣传和喉舌, 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这里从来不用宣

          传这个词, 都是PR, 听起来就高级.

          • 家园 当然也可能是瞄的是另外的靶子

            当阿富汗在开奥运会吗?

          • 家园 有没有高海拔的影响

            在藏区作战好像有这个问题,距离虽然没变,空气稀薄,空气对于弹道的影响小了。

            • 家园 肯定有这个因素

              高原空气稀薄,如果是夏季高温,空气就更稀薄。空气阻力小,对于远距离精确射击很有帮助。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冬季子弹射程要比夏季短,所以要压缩开火距离。

          • 家园 同意

            到了这个距离,稍微有点风就会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唯一的可能就是经过试射,无风,多发以后命中。要是那种距离几发几中,这个运气,比彩票中奖不遑多让。

            实际上加拿大那个后来有人试验过,在历史频道播出过叫 Sniper Inside The Crosshairs. 一样的距离,类似的环境(海拔 温度),一样的武器及弹药,测试人是前海豹的,一枪出去,观察手连个鸟毛都没看见。那就再打一发,再打,再来,再来,再来........

            纪录片结束了这两位可怜的老兄连个靶区附近的弹着都没观测到。弹壳都一堆了。最后无奈的几里哇啦了好多,其实就一个意思拉,人品最关键.而且,根据该片,加拿大那位神人打的第一个目标,处于半活动状态(山路!). 这个人品,需要比西河得宝高10000倍以上才行.

          • 家园 补充一点

            补充一点.

            338LM在大约1350米的距离上弹速是大约1350FPS, 这个是正常音速的1.2倍, 开始进入

            跨音速不稳定阶段. 这个距离就是1500码, 正常的338LM的有效射程. 俺打338LM在1000码保持1/2MOA是可以的,相信到1500码也行。

            在特殊的条件下, 在温度高, 海拔高的地区, 音速可能慢于正常速度, 所以存在跨音速

            不稳定阶段延后后的可能. 所以如果是在阿富汗有效射程延长到2000码, 我还是相信的

            , 但是都到了音速-20%以下了的2475米还能够稳定连中三元, 吹吧. 想象无极限, 科学

            有极限. 真以为他扛的是滑膛坦克炮, 打的是次口径穿甲弹啊?

            加拿大的那个是50口径的,McMilan的,差不多是50口径的最好的枪了. 用新的弹头BC超

            过1, 在2500码还能字超音速以上.所以说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更何况当时是高山, 温度高, 都提高了有效射程.

            修正两发以后才命中是可能的.

            英国的这位, 如果也是修正了几发才命中, 我也接受, 但是3次首发命中, 算是可重复

            的超出设备性能, 不可能.

            其实跨音速的不稳定是相对的. 比如338LM,跨音速前稳定在1/2MOA我想可以, 实际射手

            大概能做到3/4-1MOA, 跨音速区可能会放大到2-4倍,就是3-4MOA,在2800码就是最少80

            多寸, 人胸也就是16-20寸, 弹着覆盖直径是目标直径的4倍还能连续3次首发命中, 你

            信吗? 弹着覆盖直径比目标直径小还没法保证首发命中呢.

            另外, 就算是全程稳定的1/2MOA,到2800码也是14寸了,和胸靶的直径差不多了, 连续三

            次首发命中,神迹啊.

            • 家园 又出新纪录了

              仍然是英军狙击手,在1600米28秒内连毙5人,但在命中之前修正了9轮。塔利班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人家都修正了9轮了,还不知道隐蔽。难道吃定了你打不着?

            • 家园 这才是专家评论!赞一个

              难怪这家伙自己从来没吭过气。何况测距是事后好多天进行的,如何核实天知道,到底是不是打中了也只是一面之词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