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抗美援朝经典战斗之一:岩寺洞捕俘 -- 侧翼

共:💬38 🌺19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抗美援朝经典战斗之一:岩寺洞捕俘

    河里已经有相当多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例的帖子,但是战术层面的还较少。这里,从战术层面,讲一个经典战斗的例子。积小胜为大胜。一场战争的胜利,是从小胜开始堆积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46团2连小分队岩寺洞东山捕俘战斗

    一、战前态势

    岩寺洞东山位于高旺里西南约1公里,阵地上构筑了部分野战工事,前沿前设有7道铁丝网,158.7高地和210高地的火力可直接支援。在此高地担负防御任务的是加拿大旅皇家步兵团一个排。在该高地有一个伸向227高地方向的山背,为其前沿警戒阵地,距志愿军前沿约2千米,守军原为一个班,后遭志愿军多次袭击,被迫撤回,其警戒任务改由一个靠近排主阵地的潜伏哨担任。

    1952年9月初,志愿军第39军116师步兵第346团命令2连组织一支精干小分队,捕捉俘虏,查明当前敌情,并指定炮兵以火力支援。

    9月4日,346团2连受领任务后,召开了这支委会,理解任务,分析敌情,统一了思想,决定从全连挑选12名战士组成小分队,由副连长率领,利用夜暗,潜入岩寺洞东山北坡,捕捉加军潜伏哨。具体方案为:1、2组捕俘;3组掩护;4组迂回加军哨侧后,断其后路,阻其增援。而后,进行思想动员,召开“诸葛亮会”,发扬军事民主,提困难,想办法;进一步熟悉作战方案,进行战前训练,明确协同信号。小分队配备了11支冲锋枪,2支卡宾枪和一定数量的手雷、手榴弹,还准备了克服障碍物的简便器材。

    二、作战经过

    9月5日20时,志愿军小分队在副连长率领下,从连主阵地处出发,20时20分,隐蔽进至加军防御前沿,按3,4,1,2组顺序,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麻袋和小树杈,通过铁丝网。3组选择有利地形担任掩护,4组从西侧向加军潜伏哨侧后迂回;副连长率1,2组,从正面分两路隐蔽前进。

    20时30分,当1,2组通过最后一道铁丝网,4组向加军潜伏哨迂回时,被其发觉。加军哨兵立即向排主阵地跑去。副连长判断加军可能进行火力反击,如在原地停留或撤退,均会遭到杀伤;遂令小分队迅速向加军逼近。当1,2,4组刚离开原地,东南西三面加军火力立即反击过来。副连长召集战斗组长分析研究了情况,决定就地设伏,给前来打扫战场或恢复阵地之加军以突然袭击,乘其混乱捕捉俘虏。随即,进行了重新部署:1组在洞,4组在西,2组在北,成后三角队形展开,进行设伏。

    20时50分,加军停止射击。21时,加军约30人,从岩寺洞东山分两路向小分队接近。当加军进入伏击圈时,小分队各种火器突然开火,并将手雷、手榴弹投向加军,将其大部歼灭 ,余部迅速回撤,另1人被俘。副连长迅速指挥小分队打扫战场。此时,加军炮火封锁小分队退路,副连长发出信号,请求炮火支援。21时10分,志愿军小分队在炮火掩护下,押着俘虏,迅速隐蔽地沿东山东侧山沟穿过公路,胜利返回阵地,且无一伤亡。

    三、战例评析

    此次战斗,志愿军小分队在副连长的率领下,大胆地逼近加军阵地,巧妙设伏,经1个多小时激战,击毙加军20余人,俘虏1人,以无一伤亡的代价完成了查明敌情的任务。

    (一)战前准备充分

    此次战斗,2连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战前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勘察地形,分析研究了敌情,科学制定了战斗方案,广泛进行了思想发动,是小分队每个成员对往返路线、协同信号和各种情况的处置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同时,还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物质准备,调整了武器弹药,准备了克服障碍物的就便器材,为完成战斗任务创造了条件。

    (二)指挥机智灵活

    此次战斗,志愿军小分队依据对方部队兵力部署情况、地形情况,及时恰当地变换战术,灵活地实施作战指挥。战斗中,小分队在被加军发觉后,指挥员能根据敌变我变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沉着果断地定下决心,机智地指挥小分队出其不意地逼近加军阵地设伏,不仅避免了加军炮火杀伤,而且有效地打击了加军,完成了捕俘任务。

    (三)协同密切有效

    为保证顺利完成战斗任务,不仅小分队各战斗小组之间密切协同,并根据战场情况调整部署后重新构成新的协同关系,各组密切配合、相互支援,给加军以有效打击,同时,与上级炮火密切协同,保证了小分队行动圆满顺利。

    通宝推:笑任平生,龙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