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谈中国流行音乐之无能 -- 达闻奇

共:💬175 🌺18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周杰伦

                周杰伦能成名主要还是其音乐才华,口齿不清不是优点。。。但是其人有才,成名后也就成了优点了。类似皇帝的跳蚤。

                • 家园 有一个说法

                  周杰伦的口齿不清淡化了汉语发音对旋律的制约作用。并且口齿不清也不是他一个人的特色。还有一位更有名的,就是咱们的崔健大爷

                  • 家园 确实如此

                    确实如此,ktv唱他的歌,会发现,其口齿不清对唱完这首歌还是很有帮助的。。。。

                    否则他的不少曲目换个高手唱也很难搞定。慢歌倒也罢了。

                    不过周董主要还是很有才华的,作曲能力算是10年一见,而且风格多样。

                    如果谈论作曲的,有才的寥寥。

                    另外楼主似乎漏了beyond。。。俺觉得,当最爱的学友渐渐远去的时候,beyond在90后心中仍然有不朽的生命力。(换句话说,能跨越年代的界限的歌手,真的不多)

                    • 家园 beyond在90后心中?

                      俺还真不知道,beyond红的时候90后还没概念吧

              • 家园 张敬轩是大陆的?

                我晕,我一直以为是香港的,我也只会一首《断点》,不过是每次去K歌必唱的。可能和自己的经历有点像的缘故。

                北京的王珏没听说过,有什么代表着吗?

                前面的名单里有没有漏掉金海心?

                • 家园 张敬轩是广州的

                  会粤语,这几年大多在香港发展。前两年有一首《吻得太逼真》也很流行。胡彦斌也去过香港。

                  王珏是朱明瑛的儿子,出了一张唱片就销声匿迹了,其实在02年他的风头要盖过其他两位,拿过中歌榜和榜中榜的新人奖。代表作《明天》。

                  这个帖子漏掉了很多人,主要是浮光掠影的梳理一下流行乐坛的大致脉络。多谢各位补充。

              • 家园 6.网络年代(2004)

                之所以把2004年单独列出来,是因为这一年出现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刀郎。

                2004年1月6日,专辑《2002年第一场雪》面市后,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专辑中的《情人》《冲动的惩罚》《2002年第一场雪》等歌曲相继从新疆火到全国,惟有北京很冷静。后经著名制作人宋柯老师推荐,5月份在北京各大音像商店上柜,没想到5天时间,就在北京获得了很高的销量和传唱。那时几乎大街小巷,KTV,酒吧,电台,网络,都能够听到推荐刀郎的歌曲,凭借着这张专辑不算盗版,正版销量达到270多万张,是一张不用宣传低成本制作费达到百万销量的专辑,由于专辑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为人非常低调,那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刀郎长什么样子?于是媒体开始好奇的寻找和采访,才被大众知道神秘模样。

                刀郎的成名完全是口碑和群众力量使然。在他之后,雪村、唐磊、刀郎、杨臣刚、香香、庞龙、胡杨林、郑源、王强、凤凰传奇等纷纷依靠网络这个新兴媒体走红。传统唱片业似乎一夜之间走到了末路。网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使无数音乐人哀叹“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们猛然惊觉中国还有数量庞大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居民,而这些人的欣赏口味和需求从没有被我们这些音乐人认真对待和思考过。随着手机铃声下载等收费服务的普及,唱片业进一步萎缩,严重打击了音乐人的创作热情,唱片公司和歌手似乎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凤凰传奇不错

                  绝对的实力派,我很喜欢。兼具偶像。一线城市有一席之地,在二三线城市也是属于满街都是的。现在在路上车上,还常能听到山寨手机里传出凤凰传奇的歌声

                  • 家园 月亮之上好听啊,可惜被禁了

                    说是抄袭,可是被抄袭的怎么一点也不好听?

                • 家园 严肃地告诉你,我是刀迷

                  自崔健、窦唯后。

                • 家园 中国很多的音乐人给我感觉是在很自以为是的混日子

                  尤其是当年一群人批评刀郎的架势,感觉就是一伙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 家园 7.选秀年代(2005~至今)

                  2005年,一档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红遍了大江南北,也使平民造星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虽然04年就有上海台《我型我秀》和“超女”张含韵的走红,但2005年《超女》的火爆标志着选秀时代的全面到来。

                  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的音乐人对选秀持着鲜明的对立态度。一派认为这是流行乐发展的新方向,标志着歌唱民主化平民化的进步趋势;另一派则认为这是对传统造星机制和歌手的挑战,对流行乐的健康、正规化发展起着负面作用。

                  不论如何,一批人还是靠着选秀走红了。05年的超女冠军李宇春甚至登上了《时代》亚洲封面,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至今仍是流行乐坛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两年选秀节目有逐渐衰退的迹象。但值得注意的是,真人秀这一从国外兴起的节目样式这些年在中国一直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美国,歌唱节目《美国偶像》一直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我在这里不想从电视学传播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些节目的成败,只想从大众心理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所有这类真人秀节目,最成功的策略在于“边缘化”。唱歌无疑是门槛最低的艺术活动之一,成本几乎为零。但唱的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真人秀节目模糊了专业者和业余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界限,使人们付出比以往小得多的时间和投入,就能获得极大的收益。这当然是社会进步的策略,也鼓励了普罗大众追求成功的热情。但从一定程度上,它也使传统的成功模式面临庸俗化、民粹化的危险。

                  网络歌曲和超男超女的走红打破了唱片公司和流行乐坛闭门造车式的垄断,但也造成了品质要求的下降。有鉴于此,一些音乐人愤怒地声讨这种平民运动,认为其带坏了乐坛。但说句实话,即使没有这些现象,大多数专业音乐人的能力和素养也令人不敢恭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