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谈国家为什么不能让人民币升值 -- SkyWalkerJ

共:💬36 🌺2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中国是正反馈

        对美国就是相对负反馈,当这个负反馈美国不再有能力背负的时候,就会切断我们的大宗物资的获得,或者将我们以前的收益进行收割。除非我们能够通过其它渠道获得这些大宗物资,否则不管是升贬值,早晚都逃不了日本的命运,甚至比日本要悲惨N倍。如果上面的人也只是看到升贬值这些问题,而不是去做实大宗物资的渠道,那中国就真的很危险了。

        • 家园 这个推测是合理的

          我们甚至可以架设一种情况。

          假设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与升值前等额人民币可以交换更多美元用于大宗原料(比如石油)的购买

          名义上原料购买力增强。但是实际上。第一,人民币升值造成美元实际贬值,给美元增发开绿灯,从而会促使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涨幅一定会大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这是第一个泡影。

          第二,美国可以加紧控制大宗商品价格和渠道抵消中国购买力。比如,美国可以加速颠覆伊朗政权,从而达到控制整个海湾地区石油资源的目的。这个时候,定价权在手,渠道在手,无论人民币怎么升值,始终无法摆脱被控制的前景。前一段时间风传美国为了争取中国支持制裁伊朗劝说海湾国家增加对中国石油出口就是这种步骤最初级的表现。给你点甜头,更是一种警告。我可以叫他们多卖,也可以让他们少卖或者不卖。

          中国单纯去做渠道也是没有希望的。

    • 家园 人民币升值就是对中国现有工业体系的沉重打击

      在很多行业,国产的产品技术水平和进口的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仗着价格比进口产品低很多,所以才能够勉强有口饭吃,或者说吃的也不错。但是假设说,明天一觉醒来,发现进口产品的价格下来了,你让他怎么办?喝西北风?

    • 家园 (续一)日本的前车之鉴到底是什么

      也许接下来有人要问,那么作为皿煮国家的美国,为什么就一再地要求别人的货币升值,自己的货币贬值呢?

      因为美国家庭储蓄率极低,在金融危机前的2005~2007三年间只有1%的水平,近乎于无。美国国债的主要买主是外国央行及机构投资者,所以并非“家庭借贷给政府”这样一种模式。美元贬值,他们以美元计量的账面债务不会增加,而以实物计量的实际债务就会缩水。因此贬值有利。

      多年以来,从官方到民间,对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忧虑,叫做所谓的“日本的前车之鉴”,即日本在广场协定后长期经济不景气,认为是日元升值造成日本经济竞争力下降所致。其实这是个美丽的误会。

      俺手头上就有日本野村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先生的书《大衰退》,被公认为研究日本衰退的权威文献。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

      ...绝大多数时期,日本以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夸耀于世。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仍然对日本产品充满需求...在整个90年代,日本与美国之间频繁的贸易摩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日本产品的优良品质和旺盛需求。产品开发和营销这两大部门运行正常,盈利状况良好,企业仍然在不断地创造利润。但是即便如此,成千上万这样的日本企业由于国内资产价格暴跌在他们资产负债表上的大窟窿深陷负资产的困境...

      这就是所谓“资产负债表式衰退”的图景。虽然是所谓的“失落十年”,但实际GDP一直在稳步上升,即使名义GDP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造成长期不景气的根本原因,在于80年代后期日本国内“东京地价买下全美国”的过度资产泡沫,其破灭后消灭了1500万亿日元的财富,相当于日本3年的GDP。借贷购入资产的个人和企业账面上成为资不抵债,于是由“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努力偿债。不但消费意愿不足,且再借贷意愿也被消灭,因此即使日本央行提供多么充足的流动性,因为无人借贷,也并不能流入国内实体经济,反而成为全球息差交易的水龙头。

      因此日本真正的“前车之鉴”,并不是升值打击了国内经济竞争力,而是在快速升值期没有管理好流动性和资产价格预期,造成了严重的资产泡沫,要用此后的二十年去恢复。

      • 家园 行者兄,日本的问题和中国类似,又有区别。

        人民币一旦大幅升值,靠价格取得优势的中国产品失去的可能直接就是销路。然后就是失业,然后失业加剧由升值带来的通缩,最后是更多的失业,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远景。

        • 家园 云兄的帖子宝真多

          呵呵。是的,中国和日本情况不同。辜朝明那本书里面有一个日本1990年的债务结构,跟我们现在完全不同,我们现在的结构更接近日本2000年左右的情形。至于说实体(出口)经济,俺觉得升值是倒逼产业升级的一个办法,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就死路一条。八零和九零年代日本车在美国恰好是从廉价品牌到口碑品牌的一个演变过程。但问题在于这个倒逼的法子是要付代价的,我们在2006年就不敢付这个代价,现在情况更恶劣,当然更不敢,所以只有坐视正循环发展下去。

      • 家园 一旦日本被迫升值,其出口肯定受损,再加上

        美国制造的贸易摩擦--就像今天对中国的各种制裁一样,那么日本本国经济就只能靠注入流动性来缓解即将面临的经济减速和失业问题。

        此时美国先猛注一阵水,把日本经济送到喜马拉雅山顶,然后再猛地关住水龙头。就可以免费观看日本的跳水表演了。当然,设个外围赌场赌日元大跌还可以顺便赢很多钱。

        中国很可能成为第二个日本。

    • 家园 不能同意行者兄的观点

      政府对内的债务的负担问题,不受汇率影响。如果用美元作为中介去折算成商品,然后再折成人民币,实际是行者兄非要引汇率问题进入,呵呵。政府只要能继续借款,或者说继续印钞,就不存在支付不能问题,政府收入的是数字,支付的也是数字。

      我的浅见是,政府担心就业,担心目前的经济体系因为货币骤升而崩溃,这种崩溃带来的效应,是无法有效度量的。不清楚结果的事,可能没人敢做,除非已经没有退路。就像我和葡萄大争论过的那样,只要有退路,政府不会去选择不归路。

      • 家园 本想悄悄走过去的,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送花有宝哦

        云兄,此事与汇率无关,俺的意思是,不以货币计量,而以实物数量计量。由于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则1元人民币账面的债务/债权对应的实物数量增加,因此实际债务/债权相应扩大。

        货币是中性的,账面的盈亏最终要归结为实物吧。

        • 家园 以实物计量,也只是造成如果以实物偿债带来的实物支出

          的增加,前提是,实物的价格也受汇率的影响。问题是,不可能以实物偿债。无论对外升值与否,本币在国内的购买力还是受通胀的影响。行者兄大概没听说,人民币升值后,国内的物价下降了,或者人民币贬值后,国内物价大幅升高的事情吧。当然,如果一国的消费品进口的比例非常之大,可能还是会受汇率影响的。

          • 家园 如果非要归结为名义量,那么传导过程是这样的

            本币升值引起通缩,通缩引起负债方偿债压力增大。

            例如以土地抵押获得贷款者,通缩导致土地价格下降,因此面临追加抵押物的要求。或者假定某高速公路公司以营收偿还贷款本息,假定高速公路收益是货物价格的1%,此为供需平衡点,如果提价,可能引起运货减少,并不能籍此增加收益。那么货物数量一定,价格下降,则收益绝对值下降。偿债压力增大。

            当然,微观上,可以举出一万个例外。但在名义负债不变的条件下,货币购买力增强引起实际负债增加,不利于借贷方,这应该是大道理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