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以我说的去的早的心态相对较好。

                                          你这时间有个错误,文革后第一批下乡的知青是68年九到十月份,具体运作是五六月开始,在这之前只有文革前65年及以前的少量下乡。

                                        • 家园 时间没错

                                          可见《中国知青史》,第一批是1967年10月-1968年初,这批是以自愿为主的,知青主要是来自北京、青岛,去的地方也主要是内蒙等边疆地区。68年开始就是大批有组织的让毕业生下乡了。

                                          另外,说到上山下乡,我从帖子里面感觉大多数人可能都以为是文革之后才有,其实是从50年代就一直有,文革前的典型就是贴里有人提到的邢燕子,还有侯隽等。不过下乡在文革开始后逐渐变成了遍及全国的一项制度,波及人数太多所以才广为所知。

                                          补充一点儿关于老三届下乡的历史:

                                          老三届学生上山下乡热潮的序幕就此拉开了。从这时起到1969年老三届学生离京,这场运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7年10月至1968年春,是带有自发形式的上山下乡阶段;第二阶段,1968年夏到当年的12月21日,是各省、市、自治区开始有组织地动员毕业生上山下乡阶段;第三阶段,从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以后,至1969年春,此时老三届生于的毕业生大部分已被送到农村。在前两个阶段离校的,大多是对上山下乡方向持积极或者比较积极态度的学生,特别是1967年率先下去的几批。

                                          ——刘小萌《中国知青史》,1998年第一版,第113页

                                          • 家园 找到了。

                                            知青上山下乡大事记:1967年

                                            [QUOTE]周恩来支持首都一批中学生去云南务农的请求  

                                              十一月二十七日 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红代会的一批红卫兵,决定乘这个机会直接向周总理提交去云南的申请,他们的代表火急赶到现场,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写下了下乡的誓言。在总理休息时,他们拥了上去说:“周总理,我们要求到云南边疆去!”总理亲切地问道:“你们是哪里的?”他们一致回答:“我们是首都中学红卫兵,为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了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自愿到云南边疆做一名普通的农垦战士”。

                                              周总理接过他们的申请书,在手中扬了扬,高兴地连声说:“好哇!支持啊!”随后,看过申请报告,并立刻写了批示,请有关主管部门帮助办理。

                                              当时,云南一些地方还处于动乱之中,无法前往。延至翌年2月8日,55名中学毕业生告别首都,奔赴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从事橡胶生产事业。

                                              我对此事已经毫无印象。不过这是67开始操作,68年2月实际下乡。

                                              青岛的没查到。

                                              估计全国也不会到100人。

                          • 家园 del
                • 家园 当全社会而言,需要有人做这样的牺牲和选择的时候呢?

                  见俺后面的两个帖子。

                  1

                  2

                  没有人愿意痛苦与艰辛,历史条件必须的话,总有人要付出。付出的人是应该被尊重和记住的。特别是承受过,还积极乐观的。

                  关键词(Tags): #个人精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