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摘朋友的】使馆是干什么用的 -- 非

共:💬108 🌺200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利用职权推荐一个。

      看得很感动,想起了自己的从前,那些满怀苦闷,拼命劳作的日子。

      外交部是个人资历上的一块金字招牌,但其实收益和前景都很有问题。这条线太特别了,没法跳到别的岗位,当封疆大吏什么的更属白日做梦。在外交部里一级一级爬,越往上位置越少,又有多少机会呢?可要是爬不上去,公务员条例在那里摆着,机会没有,待遇也上不去的。

      最好的出路也许是干上几年,然后跳到跨国公司。

      坚守的理由,除了楼主说的事业心和理想之外,依我的看法,也会有些荣誉感。一个年轻人,参与许多大政方略的内部工作,心底的自豪感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人的一生,就是从编织梦想走向梦想破灭的旅程。要么自己打破梦想,回过来走庸人的道路;要么被自己的事业放逐,回过来走庸人的道路。孤身一人,可以为理想献身,可要是搭上老婆孩子,就不免会有负罪感,于是放弃理想。有理想的庸人,大约是最苦恼的了吧。

      这位木头老弟的心态,大约和我十五年前相当,细读这篇文字,心有戚戚焉。

      这应该不算文摘,就算是,也还是要推荐一下。

      也谢谢非妹妹。

      • 家园 花一把,

        其实每当和人谈起在国内做的大项目时,总是很自豪;而在国外做的项目就没这么强烈的感觉。

      • 家园 先人强调的"信仰"、"希望"和"爱"的意义也在于此吧?

        In Christianity, the theological virtues are faith, hope and charity or love/agape,

        a list which comes from 1 Corinthians 13:13. These are said to perfect one's love

        of God and Man and therefore (since God is super-rational) to harmonize and partake

        of prudence.

        出处:http://en.wikipedia.org/wiki/Virtue

      • 家园 怎么说呢

        其实不少人是做公务员谋一个关系,以后好到公司里面去做

        另外,做到一定层次以后还是有到别的岗位去的可能,俺伯父以前就在外交部做,后来调到外面单位去的时候带了些人过去,不过不知道他后来调回来的时候是不是又把那些人打包带回来了。不过总之调出去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最后呢,不管怎么样,不管多苦多累,也不是驻外人员的态度问题的借口,因为,有时候,不仅仅是个给冷脸子的问题——上次俺带一个小mm去办公证的时候,教育处那个老头对俺就是几句打发了,对那小mm可是问了籍贯问专业,最后还邀请她有空来玩,他带着周围都认识认识,也不看看人家小姑娘都快够当他孙女了……

    • 家园 还是蛮感动的,为那些仍有理想并坚持自己理想的人
    • 家园 这么长的帖子让我一路坚持看下来不容易

      我是一边看,一边使用着非的换位思考方法去体谅原帖作者的心境。与任何其它帖一样,这样的帖在原处一定惹来不少板砖,虽然帖主一再强调只是应朋友之意而写,但肯定还是有人说他就是为官方所写。帖主自己也说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不了解帖主发帖前所知道的其它帖的信息,但我认为帖内内容还是很有针对性的,于情于理都无可挑剔。其实,外事部门与其他国家/国营机构还是很相似的,但驻外工作人员的处境却更糟,因为在外,任何一个外事人员都可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事事处处都得小心。平时有5条纪律约束着,基本上没了常人的自由。要出去还要事先请假,这是内部对你的限制;你出门后,说不定当地情报机关还盯着你呢,把你当间谍一样访着呢。

      像帖中说的一样,我很多年前的一个同事的老公在外做参赞,她一个人在家带着孩子,很艰辛的。当时私人出国还没有现在这么自由,所以,很多人羡慕她,但她不以为然,因为她那时的现状没给她带来任何好处。她老公几年后终于回国了,就在北京工作,而她也调过去团聚去了。现状如何,不得而知,因为再没联系过。

      从帖内遣词造句看,帖主的语文功底不弱,另外从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一些网络流行用语,相信帖主也是一个经常在下班后上网打发时光的人。

      谢谢非及这位朋友。

      • 家园 谢谢齐大哥:)

        认真码了这许多字:)

        我要求我这同学回应的帖子是在新浪驴坛以外一个小的论坛发的,那个论坛集中了很多驴坛的新旧斑竹,以及一些名驴(名副其实的驴,嘿嘿),都是些不错的朋友,大家还都在一起玩过的。起因就在那个坛子里的几个人的国外之旅所遭受的不好待遇,还有驴坛里一个叫女孩拽拽发的在国外受中国使馆气的贴。大家一时激动说了很多冲动的话,包括炸使馆之类的。我也不便插嘴,因为我多少知道些我同学在国外使馆工作的不容易,所以很想听听他的意见,也是有希望他自己出来说说的意思,但在EMAIL里其实我只给了他一个链接,什么话都没说,应该是他确实有所感才令到他码了这许多字。

        他的帖子在那个论坛回复后,得到很多人的理解,我觉得满高兴的。因为很多时候,发生事情了,大家总是在埋怨这事情怎么就发生了,但很少人真正去想,这事情为甚么会发生呢?会不会,事情的真相并不就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当然,这不是说,一定就有个好坏是非之分,我只是觉得,多一种思考方法,没什么不好罢了。

    • 家园 莫非有个故事?

      "我的这个同学可以算是与我自小一起长大。他有很好的才艺,擅笛箫,是乒乓球,网球,台球高手。一直是高才生,毕业后就分配到外交部,军训完后就去了东南亚一个国家的使馆。回北京后,去年底又派驻到欧洲一个国家做了大半年。他个人没有什么很硬的背景,在外交部这样关系复杂的体系里,他是个心思很温和的人,至于他的文笔,我都是自愧不如的。"

      通常一个女孩这么称赞一个男孩,背后都有个故事,快快从实招来!

      • 家园 切~~~~~老人家就是复杂!

        老人家就是复杂:)

        这同学素来待我不错的,自初中到高中,我们向来是互相吹捧的啊:)我赞人赞得坦坦荡荡的呀:)

        懒厨话里有话,我明白DI。

        那我也明白来说,有些人,你可以欣赏,但不代表你会选择其作为伴侣。这个,你明白DI?:)

        再说了,年少的时候,故事不叫故事,那叫青春,就是你这种老人家用来两眼放光,而我这种老人家用来闭目养神的东西。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