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重新整理,弹道导弹打航母的可行性分析,欢迎指教! -- 陈王奋起

共:💬105 🌺1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楼主,不能用TG公布的数据作为依据

              不能用TG公布的数据作为依据,而且是单一的依据。所以精度40米的说法不能信。

              大量公开的数据显示,美国在没有GPS的时候,他的弹道导弹圆概率误差一直是百米级的,用了GPS才达到十米级。

              如:三叉戟I C-4装备了M-K5再入载具,配合星光惯性复合制导系统具有380米的圆概率误差。

              你说3万米高空作最后修正,那时已经不行了。你想,Mig25可以飞到3万米,那里的空气密度已经很大了。神七飞船返回黑障时间是240秒,那么长时间因为入角小,利用大气层减速。不过弹道导弹的黑障再小,也不会小到10秒以内吧。我查到数据是十几秒,黑障存在于120到15公里高度范围,在27公里时达到最大值。在没有制导的情况下飞行100公里是无法击中航母的。

              最后的杀手锏:其实你说的导弹已经被毛子研制出来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白杨M,白杨M可以在再入大气层之前距离目标100公里之外用雷达通过地形匹配方式进行机动修正,进行机动突防时圆概率误差为100米,不机动突防时60米。不过未见毛子说白杨M能够反舰,也未见老美对白杨M反舰方面有什么反映。

              不说了,不说了。用无人家打航母才是王道嘛。

              详情参见我的新帖。

              • 家园 质疑大部分用美俄什么导弹没有做到,因此是不可行的等

                质疑弹道导弹打航母的大侠们大部分列举美俄什么导弹没有做到,因此是不可行的等来说明,应该承认这是很有说服力的辩论方法。

                这里我必须承认,弹道导弹打航母在普遍意义上是不可能的,否则美国的航母舰队应该立即解散,毕竟导弹的成本是极低的,哪怕有10%的可能击中航母,航母作为战略工具存在的价值就一去不复返。即使在1年前本人也认为这是愤青的吹嘘。当然讽刺的是创新往往就在大家认为不可能的地方。

                具体到TG的弹道导弹打航母,我们需要把战区限制在中国沿海1000公里的考虑,一旦做了这样的假定, 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立即就变得可能。

                首先看航母定位,一旦战区缩小了,定位就容易得多,否则全球精确扫描,图像处理,敌我分辨等难度就几何级数上升,要有实战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看导弹定位。依赖GPS恐怕是现阶段许多国家导弹的主要弱点,但在沿海,有无数的方法可以产生授时信号为导弹提供冗余参考,修正GPS误差。更邪恶地想一想, 土鳖弄不好已经解密GPS的PPS系统,可以有同样的精度了。

                最后看末端雷达制导,这一点我不懂,相信可以在精度上锦上添花。

                回应你的质疑,我的理解确有错误,根据百度百科,黑障区大约出现在在35~80km,高度下降后反而可以正常通讯了。不过这一发现进一步降低了弹道导弹打航母的难度。至于穿过黑障区的时间,纯粹取决于再入角,弹道导弹的再入角相信要远大于飞船,毕竟后者把人的生命放在绝对的第一位。

                最后顺便提一下,北斗二号一反常态地采用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极易把前述的局部打航母技术扩展到全球,前提条件是这些卫星附带光学扫描功能。再联想到嫦娥展示的月球扫描技术,要实现这些功能好像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后说一下我的认证。虚拟空间本来就是一玩的地方,认证也是为了和网友讨论的时候更顺畅。我经历过打了一天的字结果某大侠48小时没审批而烟消云散的痛苦,所以申请认证。原以为自己人畜无害应该很快通过,不料第一天就吃了4个反对。反省自己一向待人有礼,言之有物,没有得罪什么人,咋就在河里就不招人待见呢?

                我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主张土鳖探索出一条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主张那帮王八蛋也是中国的王八蛋,欢迎别人批评但不欢迎别人打脸,甚至假借打脸捞取中国人的好处。奔5的人在社会折腾了这么多年,有自己的坚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需要别人来教导,当然谦虚的学习态度是一定的。

                如能通过认证,我将衷心感谢河友;如不能通过认证,我用我的亲身经历验证了中国的民主历程。谢谢!

                • 家园 美国人搞的在海里扔探测器的方法,用来定位航母也不错嘛!

                  电子工业如今这么发达,往海里扔几亿颗芯片,让美国人捞去!

                  ----即使美国人再扔假芯片妄图诱导,俺们再扔“假假”混淆,然后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束手束脚吧,这种形式对我们更有利。

                • 家园 美国、俄都没有用弹道导弹打航母的用户需求

                  这是他们没有类似型号的主要原因。所以美俄做不到,就推论出中国做不到,逻辑上不成立。虽然21出身于潘星,但亦非彼潘星。中国发展弹道导弹打航母,出发点还是迫不得已,常规够不着,但也不能光等着挨打。

                  精度问题好像不是问题了吧,弹道导弹打出巡航弹的精度,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据说土共为了证明某些能力,国庆阅兵前做了一系列的实弹飞行试验,可能这也是阅兵的一部分,只不过没有公开报道罢了,其实美国方面的反应,也客观验证了这个。

                  其实最关键的是,这个弹已经有了基本的能力,眼睛耳朵可能还不太好使,但这无非只是时间和金钱的投入。美国忧虑的是,土共已经有了这个能力,也就是存在了航母被弹道导弹击中的可能,那他在下次的军事介入台海时,他就不得不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这就会改变很多事情。

                  打航母是个系统工程,海空二炮都有项目,这是个体系的对抗,如果打那肯定是多种手段齐上。理论上弹道导弹的攻击,对现阶段的航母群来讲,基本就是不可防御的。

                • 家园 两边都不全对

                  1。我觉得导航是最大的问题

                  从发射开始,整个导航过程是一个接力过程,在传递位置数据的时候,其中一个环节误差变大,就会严重影响精度。眼下中国的海陆空天资源加起来也不一定能保证这个精度。

                  2。如果能命中,实心弹都能让航母失去作战能力——想象一下7倍音速,100公斤的物体30度角击中。估计顺利的话直接从飞行甲板穿到龙骨。有这么一个穿孔这船就离沉没不远了

                  3。再入大气层之后的制导才是最关键的

                  风是最大的问题,以那么高的速度冲入大气层,和跳水很类似。如果有横向的风,末段就必须再做一次机动来补偿。但是推动一个100公斤7倍音速的物体,需要的力量不是一星半点。很难。

                  4。对付早期预警不难。

                  美国的技术,主要是追踪红外线和可见光。用个激光器把卫星晃瞎即可。这方面中国有足够的技术储备。

                  -----------------------

                  祝你能通过认证。

                  • 家园 末端肯定要减速的,受不了那么高的温度
                  • 家园 恰好相反,速度越快,越容易机动

                    但是推动一个100公斤7倍音速的物体,需要的力量不是一星半点。很难

                    导弹或者说弹头的机动是依靠机翼的升力进行的,机翼升力正比于飞行速度的平方

                    所以7马赫的导弹和3.5马赫的导弹,要达到相同的机动加速度,前者的机翼面积可以仅仅是后者的1/4

                  • 家园 支持理性探探讨。你的问题其实关键是末端制导

                    恰恰这一点是我的弱项,几乎一无所知。传统洲际导弹的地形匹配在海上能不能工作是一个问号,DF-21C的所谓末端雷达制导语焉不详,只能呼唤大牛!

                    • 家园 海上做地形匹配是不可能的

                      地形匹配需要对预订飞行路线的地形做侦察,需要的工作量大,很不适合打击临时出现的移动目标,所以在GPS出现后已经基本不用了。而且海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地形变化,不可能用。

                      至于导弹上的雷达制导,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雷达相关制导——所谓雷达相关制导,就是先获得目标的雷达发射特征,开机以后如果反射特征一致,就攻击。所以这种东西只能用于可以事先获取目标雷达发射特征的目标,首先是固定目标,而不适用于打击临时出现的移动目标。中国的东风21,美国的潘兴2,基本都应该是这样的。雷达相关制导,通常没办法用于对于舰船的打击。

                      • 家园 航母本身的存在就是海上重大地形特征,怎么能一口否定说不能

                        “雷达相关制导,通常没办法用于对于舰船的打击” 不知道从何说起? 大量反舰导弹采用末端雷达制导。

                        • 家园 看来你对地形匹配很不熟悉

                          地形匹配系统  又称地形辅助导航系统。它以地形轮廓线(等高线)为匹配特征,在飞行器预定航迹所经过的地区选择若干区配区,绘制成很多长方形的地图(例如宽2公里、长10公里的图),再将其分隔成许多小方块(100×100米),在各个小方块内,预先测出该地区的平均标高,就得到以标高为特征的数字地图,将其存储在飞行器计算机内作为参考图。飞行时,飞行器上的俯视雷达高度表实时地测出航迹经过匹配地区的高度,并与参考图相比较,即可确定飞行器实际航迹对预定航迹的偏差。地形匹配系统是全天候的导航系统,由于它辐射的信号是垂直向下的,飞行器能很快地飞过任何地面干扰机的有效作用范围,抗干扰能力较强。这种系统适用于起伏不平的丘陵和山岳地带,但不适用于海上、沙漠和草原地区。

                          雷达区域相关系统  用相关管把预先拍摄的侦察照片处理成电信号并存储在相关管内。飞行时,外部景像通过光学设备投射到相关管的阴极上,将光电阴极发射的反映真实外景的图像与存储在网屏上的侦察图像相比较,然后由电子倍增器中的传感器输出反映真实外景与存储图像相关程度的信号,并用它作为控制飞行器的误差信号。美国的“潘兴”Ⅱ导弹即利用雷达区域相关系统,当弹头再入到15250米高度后雷达开机,天线绕垂直稳定轴扫描,其扫描频率为2赫,其中1/2秒用于地形测绘和存储,1/2秒用于高度测量。

                          航母是移动目标,小型目标,根本不适合地形匹配制导和雷达区域相关制导。反舰导弹的雷达末端制导是根据反射信号强弱进行的,没有地形匹配和区域相关这么复杂。

                    • 家园 黑障,地形匹配0可能

                      我这里有两个据说:

                      1。某型导弹,再入大气层以后放出一个足够长的尾巴,接受从后方发来的制导信息。

                      2。爱国者3导弹,在与目标相遇的瞬间,先做一次有控制的爆炸,用把其中一半炸飞的力量,把另一半推向目标——这是超级难度。最近刚刚成功的CNMD似乎解决了这个,走召弓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