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全球变暖是大骗局 -- 陈经

共:💬113 🌺3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

      这个观点绝对要花一下:

      比如某些国家忽悠昏了,可能就自觉过小农经济不占资源,拒绝现代科技的强奸,那么最好。

      气候问题,本身确实只是小问题。这么热闹,很大程度上是炒作的结果。但气候问题本身不是孤立的,之所以能够吵得这么热,本质上的原因是:西方社会模式的日趋破产。环境问题,其实只是一个副产品。问题的关键是,对资源的掠夺已经看得见极限。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改弦更张势在必然。

      如何改?一种思路,还是继续延续目前的模式,加大力度挖掘科学的潜力,寻求新的掠夺途径。比如低碳经济、新能源等等。

      另一种思路,则是回归以农为本的社会模式。降低,甚至一定程度上杜绝掠夺式发展成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认为,至少第二种思路不是不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做。

      被忽悠,然后自觉自愿地放弃当下的成就,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基于此,花一个。这个提醒很重要。

    • 家园 有个好莱坞的片子

      忘了名字了~

      说的是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溶解,冰箱作用消失,大洋的对流停滞,然后不知怎的,刷的一下,气温就冷了,冷空气以飞机的速度从北极飞速南下,瞬间把纽约冻成了冰雕世界。。。

      这个从暖一下子变冷的机制,是个啥道理?瞎编也应该有瞎编的逻辑吧?

      • 家园 河里大黄兄有专门的帖子讨论的

        【原创】电影《后天》的剧情靠谱吗?

        很有意思的帖子,不妨一看。

      • 家园 自圆其说吧

        根据电影里的理论,因为大洋对流停滞,地面温度差异很大,形成倒吸的龙卷,把平流层的冷气吸了下来,产生了这种急冻效果。当然,这只是电影的理论。

      • 家园 电影叫“The Day After Tomorrow”

        电影叫“The Day After Tomorrow”,国内翻译为后天,其实这个翻译是有点不妥当的。

      • 家园 The day after tomorow

        理论是有,就是大西洋暖流让美欧高维度的地区仍然比较暖(你比较一下欧洲城市的维度和东北的维度),如果停跑就会冷,当然暖流的发源地会更热。但是那么急剧的温度下降就是扯淡了。

      • 家园 需要逻辑的电影只有推理片

        这种片看特效并且从头到尾吐槽就好

        2012也是这种片╮( ̄▽ ̄)╭

    • 家园 赵本山

      本山哥去了一趟美国,还真把卖拐的精神传授给了西方........

    • 家园 有一个问题没有讨论

      在地球历史上最温暖的时期,海平面的高度是多少?这种可能如何应对?

      总的来说,地球温度偏高一些对于农业生产与人类生存有利。大规模的寒冷天气,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比全球变暖要大得多。至今没有什么证据说明,全球温度上升期,人类文明反而倒退。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兴盛期,经常就是相对温暖的时期。

      • 家园 5亿年前地球海平面比今天高400米,再早可能更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自从上个冰川期以来,地球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2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地球诞生以来,地球在不停脱水,海平面在逐渐下降(从第一张图可以看出)。目前地球海平面上升估计已经停止(看看第二张图那个做头的样子,政委分析一下是不是头部形态?)。

        地球脱水的现象在这里有个描述:

        链接出处

      • 家园 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也就是影响海边的一部分人

        全球范围来说,即使将来南极冰雪全部融化,能淹没的地方能有多少?若是变冷,那可是所有人全部受影响,不过目前看来,不管是变冷还是变热,人类只有被动接受的份,远没到可以操纵地球温度的程度上。

    • 家园 有道理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