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真的有通货膨胀吗? -- 俺老孫

共:💬36 🌺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真的有通货膨胀吗?

    这些天中国的财经热点就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国发生通货膨胀了没有?各路神仙顶着“经济学家”的头衔纷纷亮相抛出自己的观点,又是通胀预期,又是CPI环比的,一派鹦鹉学舌的热闹景象。

    起因是近期一系列的商品涨价使得敏感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有必要给全国人民和中央政府上上课,讲一下通货膨胀的危害,并提出进行预防性紧缩政策的必要,因为按“经济学家”的理论“通胀”预期一旦产生,就会自我实现。

    特别是吴敬琏也在电视里讲这个问题,还举出八六、八七年价格闯关引发的“大抢购”,说就是因为消费者产生了通胀预期,才引发大抢购,直接导致价格闯关失败,多花费若干年的时间进行调整(俺老孫曰:俺本来对吴敬琏十分敬重,但对他这番言论仍不禁大遥其头)。

    其实这些所谓“经济学家”口中不断在说的“通货膨胀”指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是在说消费物价上涨——已被西方经济学偷换概念后的“通货膨胀”,而非通货膨胀的本来定义。

    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和现实我以前写过一篇博文阐述:《析“通货膨胀(紧缩)”与“通货”“膨胀(紧缩)”》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b75710100aa0n.html

    “通货膨胀”本来是说什么的呢?货就是指货币,通货就是指在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通货膨胀就是说在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大幅度增加到了膨胀的程度,它会引发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百物腾贵、财富缩水、中低收入人群大量破产,是社会稳定的巨大破坏因素。而它产生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掌握发行货币权力的政府为了解决自身的财政问题滥发货币造成的,特别是纸币通行以后,政府可以无成本或微成本的大量印刷发行纸币,导致纸币极快速度的贬值,物以纸币计价的物价则以爆炸般的速度上涨,而且是包括奢侈品、消费品在内的所有生活必需或非必需的商品在内的价格全部爆涨,这种爆涨还具有不可逆性,无法靠市场的自身调节功能来恢复正常,只有等政府进行货币改革,发行一种新货币来取代已经失去价值的旧货币,或者发生政府更迭,由新政府来做这一工作。

    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必然会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一个结果和现象,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但倒推回去就不是必然的了,即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可能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原因,物价上涨可能是因为通货膨胀,也可能不是。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必然源自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可能是由其他很多原因导致的,譬如吴敬琏举的那个例子,八六年价格闯关引发的物价上涨,就与通货膨胀无关,那是政策使然:在八六年之前改革开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价格改革还没有完全结束,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议价和平价并存已经有好几年了,并且主要集中在商场里出售的轻工业产品,基本都是生活必需品,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还不高,议价商品乏人问津,而平价商品还需凭票证供应,是城乡居民的生活保障。当时议价商品比平价商品的价格高几倍乃至几十倍是普遍现象,政府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物价双轨的问题决定实行价格闯关(有点学苏联的激进式改革),在一定期限内完全放开物价实现平价向议价的过渡。结果导致人们普遍担心“票子毛了”,而采取的疯狂抢购,市场上所有的商品无论必需还是非必需品全部抢购一空,人民在银行的存款几乎全部提空用于抢购。这次事件尽管看上去与通胀预期很相似,但它绝不是通胀预期引起的,而是政策引发的涨价预期,与通货膨胀毫无关系。

    分析一下最近这次引发“经济学家”们对“通胀”预期的过敏反应的物价上涨原因就不难看出,其与通货膨胀一点关系都没有。大蒜、辣椒、八角涨价是商人们借“甲流”炒做;成品油涨价是垄断寡头哄涨谋利;大豆油涨价是外资控制的油品企业季节性涨价(俺老孫曰:他们在每年我国大豆收获季节就降价过后就涨价);只有房价上涨是唯一的涨价预期自我实现的例子,但仍然是受炒家的作用和通胀无关。

    那么为什么顶着“经济学家”头衔的这些人们会一哄哄的都在大谈“通胀”(尽管有人认为存在“通胀”,有人认为不存在“通胀”)呢?因为这些“经济学家”都是喝过洋墨水的,他们有的出国学过一年半载,有的学过十年八载;时间短的生吞活剥,时间长的潜移默化,都被改造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奴隶,可称其为“经济学奴”,他们唯一学会的就是照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论,跟着教师爷鹦鹉学舌,开口通胀,闭口通缩。把一切经济现象的原因全归结为货币问题,认为只要执行货币政策就能包治百病。尽管按西方教师爷开的方子已经治死了许多病人,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就连教师爷自家的病都治不好,可中国的这些“经济学奴”们仍然死死抱定西方教师爷的大腿不放,仍要用西方教师爷的药方来治(死)中国。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并未过去,中国的经济困难局面也并未扭转,制造业仍处在艰难转型的过程中,如果在这个时候按着某些“经济学奴”的理论,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过是在“金融风暴”的寒风中有些发抖的中国就是不被治死,也要被治得大病一场。

    看来,对所谓“专家”“学者”的话不能盲目轻信。

    • 家园 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

      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

      外链出处

      中国书画拍卖纪录,从另一方面说明真的是有通货膨胀。

    • 家园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之山寨理论

      连数据都没有的一篇文章就可以推翻"专家""教授"

    • 家园 一句话

      物价上涨可能是通货膨胀,可能不是。

      美国把粮食都变成乙醇了,粮价就得涨,不管通货是膨胀还是紧缩。

      • 家园 价格全面上涨肯定是通货膨胀

        变成了乙醇了,那应该乙醇价格下跌

        • 家园 我的理解

          随手举了个例子而已。刚才太简单化了。

          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社会上现有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价格上涨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通货膨胀,有可能不是。

          现在国内的“砖家”故意混淆这两者。

          • 家园 关键在于“全面”两个字

            简化的等式:商品×价格=货币量×流通次数。

            如果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与石油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如果货币量不变的话,必然引发其他商品价格下降或者与石油相关的商品数量下降。

            对不对?

            也就是说,如果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的价格上涨,而货币量不变,最终带来两个结局,一是商品消费量减少,二是其它产品被迫降价。

            你在中国市场上,发现因为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其他产品降价的现象了么?

            我是没看到,只能说明一点,实际上,还是货币量增加了。通货膨胀了。

            • 家园 这个是理想情况

              现实中经济并不会按照数学公式运行,货币量增加是肯定的,通货膨胀当然存在。

              这个帖子只是说不能一见到物价上涨就说通胀,一见到物价下跌就说紧缩。

              也就是说,如果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的价格上涨,而货币量不变,最终带来两个结局,一是商品消费量减少,二是其它产品被迫降价。

              我认为这个是完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而且是长期均衡的结果,不能拿到现实中来。

          • 家园 花,终于找到一个知音!
            • 家园 呵呵

              兄弟的标题选的,容易让人误解。

              不过我相信认真看完帖子的,应该都能看明白,用货币政策对付物价上涨,很多时候只是缘木求鱼而已。

              我之前也是被“主流”的“砖家”洗脑的小白,07年以来越看越不对劲,才花了不少时间自己琢磨是怎么回事。

    • 家园 【原创】析“通货膨胀(紧缩)”与“通货”“膨胀(紧缩)”

        在非洲的津巴布韦,政府发行新版货币来取代旧版货币,新版面值一元等价旧版一百亿元!!!也就是说原来的货币1后面有11个零,而今只值一元钱。一百亿可能都不够乘一趟公共汽车。这才是纯粹由“通货”引起的“货”真“价”实的通货膨胀!

        现在专业人士在描述经济现象时有一种坏习惯,那就是把物价上涨,不叫物价上涨,而叫做通货膨胀;把物价下跌也不叫物价下跌,而叫做通货紧缩。虽然通货膨胀会带来物价上涨的问题,但物价上涨并不必然源自通货膨胀;同样,通货紧缩会产生物价下跌的后果,但物价下跌不必然是通货紧缩的后果。只有像津巴布韦这种完全是因为印刷机开得太足,发行了太多的钞票,所导致的结果才能称为“通货膨胀”。

        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们当物价上涨时,就说“通货膨胀”了;当物价下跌时,他们就说“通货紧缩”来了。其实这物价上涨或下跌可能根本就不是因为通货的膨胀或紧缩造成的。

        有时物价上涨可能是原材料或劳动力价格上涨;或需求增加,商品供不应求等原因。所以“通货膨胀”时可能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同样的,物价下跌可能是新技术的应用或新加工基地导致成本降低;或者找到低价的替代品而使价格降低。也就是说“通货紧缩”时可能“通货”并没有“紧缩”。

        这种无视各种不同原因而一概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来对物价的涨跌加以划分,表面看只是一种称呼上的问题,其实是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的。之所以偷换概念是有意为之,是为了把物价的正常的涨跌都归因为通货——即货币的供应量,借以强调中央银行的重要性,赋与中央银行决定经济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经济的权力,以达到由银行家们垄断经济决策权、控制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Tags): #财经乱谈
    • 家园 中国应该不是通货膨胀吧,只能是滞胀

      一个人口正增长的国家里,经济总是有一些通货膨胀的,没有搞过量化研究,但总觉得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人口增长率都应该是同一数量级的。

      中国的经济问题是,太多人想用初级产品达到提高生活的目的,导致全国性的产业低端化和产能过剩,从而引起了内部的滞胀和外部用衬衫换飞机的怪现象。

      经济学家的言论听听罢了,毕竟是一种说法。不可不听,不可全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