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初论理想、现实与利益 -- 葡萄

共:💬1143 🌺559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已经在修电站了

                去年辛格还跟温相提过这茬,表示了不满。但到时候会不会干您说的那种事,真的很难说。

                窃以为TG历来重视“国际形象”,应该不会大张旗鼓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印度对孟加拉国干过这种事,受灾人口逾千万,难怪它们会那么紧张。

              • 家园 哼,印度人知道这个的厉害,所以中国刚放出点儿

                修坝的风声,印度人就大叫不已了。他自己干的坏事反而不说了。

                • 家园 关于革命的话题最早

                  del

                  通宝推:左右手,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宝推还得宝,老铁真厚道

                    惊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2 枚 通宝已收。通宝推荐已被记录。被推荐帖会以适当的方式被推广

                  • 家园 谢谢,这几个帖子中有部分看过,这次联在一起看,

                    对你的看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其实当时看那个帖子的时候,对你的看法----美国是主动挑破泡沫,危机对美国是可控的------就很吃惊,因为当时美国看起来很糟,宋在《货币战争》后预言金融危机发生,还有二次探底,市场上也是坏消息满天飞,连通用这样的百年老店都要破产,华尔街也是一片愁云惨雾,美国似乎正在倒下。很多事实不支持你的判断。

                    但后来想,也许你接触到的信息更多,我们看到的是大象的一条腿,也许你看到的是大象本身?? 不少人与你的看法相左,但也有不少人对美国维持理性的乐观。其实这一年多,看了很多相左的意见后,我的头很大,搞不清哪种观点更接近事实真相。 后来终于想明白一点,那就是你的朋友说你的那个问题 ----不要忽视人的能动性, 特别是很多人博弈的时候,所以,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乎意料,因为意料时设定的条件出现了变化,结果自然也就变了。 以前我试图用一种确定的预测去指导现实,尽管明知道不可行,还是尝试去做,结果证明发现这的确是个痛苦的过程。

                    没有确定的结局,一切取决于参与其中的人/国家的博弈行动,是否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从这一点上来说,尽管我对中国的未来比较乐观,但是谨慎乐观。想来这个博弈的不确定和不可预知也是你不轻易看空美国的原因。

                    我们终于有机会在我们的余生看到革命在这个世界某个角落获得成功。用简单而直接的话说,一个时代正在落下帷幕,或者正在解体。而那些要活下去的人,会加速这个进程。要么用危机,要么用战争,要么就是用革命。

                    从民众的天然属性来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采取“革命”的,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在利益受损的初期,他们会采用尽量趋利避害的做法,这个时候社会改良还有机会; 而相对的,处于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是采用尽可能少损害自己的利益的政策甚至“损不足补有余”的政策的。 两者的天然对立,最后必然导致改良失败。所以,就让我们等待“革命”吧,不管是在哪个大国发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世界永远都在变化

                    回头看10年20年,几乎每个人都能看到天翻地覆。但展望未来10年20年,大多数人都会在潜意识里觉得世界一直会按照今天的老路不变样的走下去。

                    所以变化是永恒,而不仅仅是奥巴马的口号。

                    看了葡萄的文字突然有种有趣的想法,如果毛泽东晚生100年在如今的中国,虽然他肯定不会是个平凡的人。但他还是否会有机会像本来那么成功呢?

                    • 家园 看到夏侯兄这段不得不回一个

                      但展望未来10年20年,大多数人都会在潜意识里觉得世界一直会按照今天的老路不变样的走下去。

                      那种可以一眼看到头的生活 在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以后 对国人而言 基本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我们的后半生注定将在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里度过 朝为王侯暮为奴 绝对不是戏言 各位做好准备就是了 与诸位河友共勉

              • 家园 更坏的是英国

                至于我们,看是谋一时还是谋一世吧。

              • 家园 印度人2008就开始反对了

                印度专家:如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水坝则不惜一战

                冯彦博士表示,印度过度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国际河流的跨流域调水要经过相关国家的协商。倒是印度自己在这方面的表现不为人称道。印度的“北水南调”工程涉及数十条流向孟加拉国的河流。冯彦经常在相关国际会议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孟加拉国的专家怒气冲冲地指责印度在开发国际河流上不顾下游国家的利益,而印度专家不予理会

                做窃之家,岂有被窃之理?

                • 家园 印度继承英国的大国霸权传统,只许我做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向来是印度人上手的好戏。何况印度还是南亚一霸,要不是巴基斯坦撑住了,那印度还不上天了。

                  雅鲁藏布江修水利枢纽本来就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印度自己还准备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修大坝呢。

                  我们切不可因为印度唧唧歪歪就不干活,不做事。

        • 家园 同意不同意

          1. 中国试图睡在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制之上的韬光养晦,已经让美国和欧洲都难以忍受。

          同意,美欧原来以为TG是小猪进池塘,洗涮干净正好下锅,没想到这是只装猪的象,现在长大,池塘水已经漫了出来,鳄鱼、河马自然难以忍受。

          2.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础——所为邓公说的战略机遇期,已经随着美国主动挑破的经济泡沫落下帷幕。

          部分同意,即:原有的战略机遇期基本落下帷幕。

          不敢同意的是:经济泡沫是美国主动挑破的。葡萄高估了资本的智商和勇气!

          同时,危机危机,有危险有机遇,原有的战略机遇期落下帷幕,新的战略机遇期也许正拉开帷幕,不必过于悲观。

          太极图阴中含阳,阳中含阴,冬至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中国人说:冬至一阳生。所以,要相信从春秋战国走到今天的中国人的智慧,也要对已经走上轨道的今日中国有信心。

          3. 在2003以来一直随风顺水的中国政府,这次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失误,不仅导致的是中国和传统盟友之间的隔阂。还成为了欧洲和美国抛开矛盾顺利携手合作的契机。

          不同意,美欧矛盾不是那麽容易抛开的,多线作战在今后一个时期还是美国外交主基调,因为任何一个方向的利益都难以割舍,不要低估资本的贪婪。

          • 家园 商榷

            不敢同意的是:经济泡沫是美国主动挑破的。葡萄高估了资本的智商和勇气!

            米国的泡沫是迟早要破的,这个是客观事实。

            但是,什么时候破,就是阴谋论能够涵盖的范围了。

            对于不同派别的资本来说,其利益诉求是有区别的,而且,资本终究要依附于某个政权的。

            资本不等于米国政权。

            米国的精英,为了米国的整体战略利益,选择了一个他们认为恰当的时机,刺破了泡沫。

            这是我的看法。

          • 家园 我这有个求助帖,还请不吝赐教!

            [URL=]链接出处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30030[/URL]

            循环哪里出故障了?

            法币系统的钱,都是“发明”出来的,仅仅依靠信任,储备金存在与否根本无关紧要,只要能完成管理的需要。系统拓扑简图:

            [储备金100万]—>[杠杆(发明)x10,发明900万,并以5%利息借出]—>[用利息支付增加储备,并补进放贷损失]—>[支付股息和所有成本]—>[增加储备到200万]—>[重复进程,回到原点]

            如果发生信贷危机,必然导致放贷失败,收入小于成本,那么银行必然倒闭。如果经济依赖于借款完成购买及增加生产力,那么信贷危机的影响便非常巨大,经济增长停滞。银行不愿加入“失败者”行列,那么需要一定得保护,这就要改变商业模式,把风险转嫁给其它金融系统。

            在上面的路线图中,增加两个环节:

            [储备金100万]—>[杠杆(发明)x10,发明900万,并以5%利息借出]—>【提供部分收入给保险商,防止债务拖欠】—>【承包人接受一定程度的支付,在风险可接受范围内】—>[用利息支付增加储备,并补进放贷损失]—>[支付股息和所有成本]—>[增加储备到200万]—>[重复进程,回到原点]

            问题出在哪里?

            1.利息收入不能补进成本。如果利息要价过低不能覆盖成本,可变产品的利率就会升高。如果产品为固定利率,客户被鼓励选择可变利率产品,而利率可以重新调整升高(一开始出价低),要么把债务打包,再折价卖给其它方。

            2.如果本金也没被还回来。那么银行就会用保险措施补进损失,只要在与保险商协定的范围内。保险支付弥补储备,以符合规定。

            3.规定变化。

            如果政府要银行储备金比例提高,银行就得拆解资金、认股或发行债券,或是降低借贷。一般情况下,银行可以躲过这个危机,还不至于破产,但如果银行(以及承保人和其它出借方)杠杆比例放大到20、30、40倍,当这三者同时发生时,就是信贷危机。

            很巧的是,这3件事碰巧同时发生,损害效果最大化,利率从2004到2006升高,次级贷款、次优按揭和大额放贷开始提升到更高的额定利率。

            2007年和2008年,Basel 2规定资本和资产价格账户,国际清算银行(BIS)发起生效。

            很显然,有些“未卜先知者”要有目的地调整这套金融和货币系统。

            后面有以英格兰银行2008年开始的M4供应为例,[URL=]见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2861d0100eo2m.html

            [/URL]:

        • 家园 英国人在英帝国迅速衰落之时布下的局

          也许值得好好研究一下,真是不简单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