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民族主义(一) -- 井底望天

共:💬374 🌺1619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联金灭辽

        宋朝官员对外交政治的幼稚,表现在第一次联合金国攻灭辽国。

        这个也不能说是宋朝官员幼稚。当时金给的条件是宋出兵可以收复幽燕。这个条件可是非常合算的。如果真的收复了幽燕地区,有没有辽作为屏障都无所谓了。

        只可惜北方军队当时已经完全腐败不堪战了。童贯当时就此问题还上奏了一篇很长的奏章,但是也是石沉大海没引起重视。

        而且当时出兵的时候,好像在指挥权,人事配备上也有很大的问题。造成部队号令不能统一。

      • 家园 至于联蒙灭金

        那更是因为金白痴。当时宋的态度是观望,并不想参战。如果金能够舍点面子来求和,宋也许就可以同意和金联合抗蒙。

        但是,事实是金在和蒙古作战失利损失巨大后,还想着攻打宋来捞回损失。你这叫宋怎么和金去联合。最后金被宋一巴掌拍回去后,实力损失巨大,灭亡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这个时候为了谋求最大的利益,当然是联蒙灭金合算。

        宋真正犯错误的地方时灭金后的端平入洛。虽然分歧很大,但是既然决定了,就应该大家协力。结果因为后勤组织失败而使得计划完蛋,提前引发了宋蒙战争。

      • 家园 宋联蒙灭金和联金灭辽没有可比性

        宋联蒙灭金和联金灭辽没有可比性。在我看来,宋辽结好百年,徽宗君臣背盟联金灭辽,纯属脑残行为。

        相反,南宋与金百年世仇,金国与南宋君臣、百姓既有国仇更有家恨,与金国联盟根本不具备可行性,从朝堂到民间,都不会答应。隋末皇泰主的大臣元文都企图与仇敌李密和好,立刻就被仇视李密的王世充部杀死。

        从金国的角度看,金国屡次败于蒙古,不但不联合南宋,反而丧心病狂的企图失于蒙古,收于南宋,想通过伐宋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种形势下,南宋又怎么可能拿热脸贴金国的冷屁股。

        宋金的根本对立关系,蒙古都看的清清楚楚,所以成吉思汗遗嘱制订了借宋路灭金的计划: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 家园 利益是永恒的

          以前世仇,现在热乎的例子多的很,还是利益高于一切。

          宋外交策略的问题主要在于想要火中取栗,但自己却没有那个实力,自然引火烧身了。

        • 家园 金国自从海陵王之后,已经无力南下

          韩那次北伐,其实是没有啥意义。就算和金国有仇,坐上观虎应该是个好的选择。而且在关中,应该可以支持西夏。南宋显然和北宋一样,没有国际视野。

          • 家园 金宣宗曾经大举伐宋

            1217年,被蒙古逼迫迁都开封的金宣宗,听取了权臣术虎高琪的建议,大举伐宋,意图用南宋的土地来弥补在北方的损失。

            战争从 1217 年 4 月开打,大致在 1219 年底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但从此之后宋金完全撕破面皮,所有的和议作废,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直到宋蒙联军攻克蔡州灭亡金国。

            我说这些不是和蛙大抬杠,而是说宋金的世仇已经让双方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即使有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有【国际视野】,主张宋金联盟,也会被朝野舆论赶下台,根本不可能实现。我们在谈论古人的时候,也要为古人设身处地想想,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的主张,是否能在当时的环境下实现。

            就说宋高宗本人,父兄被俘受虐,母亲被完颜宗贤霸占,元配邢氏被俘北上生死不知,独子夭折在逃亡路上,高宗在扬州受金兵惊吓阳痿而断子绝孙。宋高宗一心求和固然可恨,但要说宋高宗不痛恨金国更不可能。

            • 家园 不过从各类史书上,似乎看不到赵构的家国之恨

              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在岳飞和张俊两军局面很好的时候,就强迫收兵了。宋朝有一个颇大的谣言困扰,就是赵匡胤其实是被兄弟赵匡义给害死的。而金太宗被传说,长相几乎和赵匡胤一样,这个在信奉道教的当时社会,有很大影响。

              这也是为啥当北宋官僚和金人合作,将赵匡义后代一网打尽,除了不在京城的赵构,和贾太后(?不知记忆对不对),基本全部北上。所以后来赵构儿子死了之后,过继儿子的时候,朝廷里是公开讨论,找到赵匡胤的后代来还这个债。

              另外赵构的儿子不是死于逃亡期间。到了杭州之后,曾经有一次兵变,把赵构软禁,把他的儿子推出来。应该是病死的(肝病?)。

              总的感觉,喊国仇家恨的是除了岳飞这种,和清议派人士,宋朝皇帝除了宋孝宗(就是赵匡胤的后人)之外,对这个东西不是太看重。老韩就被人家一锤子砸死。

              • 家园 高宗怎么会没有家国之恨呢,只是皇位更重要。

                “陈桥兵变”始终宋朝皇帝的心病。

              • 家园 宋室南下的很多

                这也是为啥当北宋官僚和金人合作,将赵匡义后代一网打尽,除了不在京城的赵构,和贾太后(?不知记忆对不对),基本全部北上。所以后来赵构儿子死了之后,过继儿子的时候,朝廷里是公开讨论,找到赵匡胤的后代来还这个债。

                一网打尽,这个是错误的说法.建炎南渡时,太祖,太宗,廷美三支都有大量后代南下江浙.我本人是秦王之后,101赵章光也是.

                不知井大的错误印象是否受一个叫袁腾飞的影响.

                袁老师还说:太宗子孙已经被金国一网打尽,所以宋高宗只能在太祖一脉选择子嗣。

                真实的情况是,靖康之时,北宋有良知的官员偷偷的将皇室宗谱一部分烧掉,借此脱过金人搜捕的不在少数。退一步说,被掠走的钦宗也是有子嗣的,如果赵构需要,金人愿意双手将这位亲侄子送上,实际上这恰恰是宋高宗不愿意看到的。为什么?真把这个侄子扶上了位,将来他是认自己的亲生父亲还是认宋高宗这个宗父呢?真要赶上明朝嘉靖那个为生父争礼仪的皇帝,恐怕九泉之下的宋高宗再自杀一次的心都有了?宋高宗的真实想法是反正无后,不妨借立嗣彻底摆脱父兄的阴影,如此一来选择太祖一脉便是最好的选择,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 家园 多谢补充

                  我没有看过袁腾飞的东西,但看过邓广铭的,算是比较严肃的。

                  金人要送人过来,是赵构已经收养了2个太祖的后代之后。没有看出来整个朝廷,包括太后和众多官员,曾有过寻找太宗之后的企图。

                  • 家园 高宗收养太祖之后,是另有深意的~

                    首先,宋代南渡宗室数量不少。据《宋会要辑稿》,绍兴元年,仅在福州的西外宗正司与泉州的南外宗正司,就有宗室515人,其中宗子217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随驾居住在临安以及散居于各地的零星宗室。楼下suqier兄的结论很对——“太宗之后”多到根本不用找~

                    高宗本人的继位,并不能说是“名不正言不顺”,而是以皇子身份得到孟太后认可后继位的。这个既成事实,就是被迫退位的徽、钦二帝有一天回来,也是无法动摇地。

                    但关键的问题是,赵构由于罹患腐痿而致绝嗣,从而无法以亲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后继无人,这才是威胁他地位的最大隐患——日后金人阴谋促成钦宗所立太子赵谌南归,就是瞄准了高宗这一软肋,即使不能立刻取而代之,但是比起南渡的其他远枝宗室,徽、钦二帝的直系皇子,显然更有资格竞选成为高宗的继任者。而一旦在金人控制下的这些北方宗室被选为皇位继承人,那么高宗无疑面临随时被架空的危险。

                    所以,即使在南渡宗室中寻找所谓“太宗之后”的远房宗室,其竞争力也决不可能与这些货真价实的皇子们相比。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宗才会突发奇想,先是由孟太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再借由娄寅亮上书首倡立太祖之后,最后由高宗本人一锤定音“艺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闵。朕若不取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决议收养太祖之后,选为储嗣。

                    这样做的深意,将皇位继承顺序直接回到原点:从第二代皇帝以来,在太宗一系代代相传的顺序跳回到太祖一系。通过宣布恢复太祖一系的“正统”继承权,从而成功地将自己北狩的那些空有皇子皇孙身份的兄弟子侄排除在继位序列外;同时,也通过选用早已式微的太祖一系,兼而抑制了随同南渡的大量太宗一系宗室的势力与野心。可以说,这是一步非常高明的一石二鸟之计。

                    有的人谈论岳飞建议高宗立储,自以为是失策,恰恰就是对高宗选立储嗣的这整个背景缺乏必要的了解。

                    因为岳飞建议立储的时机,恰恰就是上面提到的金人计划使“前太子”来挑战高宗苦心经营的这个皇位继承体系之时。这个时候,由高宗的亲信大将率先跳出来公开反对这位“前太子”归国,并且高调建议高宗收养的太祖子孙扶正,不过是再一次强调这一皇位继承体系的手段罢了。

                    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心照不宣,高宗都断然没有任何理由以此迁怒岳飞的道理~

                  • 家园 应该是不需要找

                    宋室并非全部住在开封的,我以前看到其它赵氏支裔南迁的记录,有把源头(始迁祖)指向郑州的."谱称碧溪赵氏系出宋太宗子商王元份,建炎南渡,元份七世孙扬自郑州迁于玉山,及孙蕃,再迁东里八都柳马屋后,摘自:910-4134,碧溪赵氏宗谱"

                    百度里是这样的:

                    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太祖支派分为燕王(赵德昭)支派和秦王(赵德芳)支派,燕王支派在北宋末年因外放做官而迁居如下地区:安徽颍州、四川蜀州(今崇庆)、江苏泰州、镇江、福建福州、泉州、江西吉安、湖北江陵、广东南雄等地,秦王支派则迁居如下地 区:浙江绍兴、湖州、台州、明州、婺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苏真州、太平州;而魏王则降调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其子孙为官而迁徙地区有河南开封、洛阳,山东沂州、济州,福建汀州,江苏昆山、溧城,浙江秀水等。

                    我个人的感觉,能住在开封的都是嫡亲,所以被一网打尽了.迁出外地甚至做官的赵氏,大概就是五服之外的,所以逃过一劫.但是分出来的家族有玉碟家谱在,应该是不需要宗人府查档什么的.

                    既然逃出来的有很多,几乎遍地都是,当然就不需要特意去找了.

                    • 家园 南宋初期对宗室的认定还是非常严格的

                      从程序上来说,若缺乏记录,则必须由两名与被担保人为服亲的宗室作担保,方可得到承认;如缺,则须以两名大使臣以上宗室或三名小使臣以上宗室担保。此外还有复杂严密的审核程序,并且悬赏鼓励举报伪冒宗室。

                      至于重修宗谱的计划,从绍兴二年开始就已动工,直到绍兴七年方初告完成;绍兴九年,宋军短暂收复东京,得到15册2000余版的北宋宗谱,从而终于完成了一套较为可靠完整的宗室谱牒。

              • 家园 金宣宗伐宋实属丧心病狂

                金宣宗的南征怎么看都不能成功,像他这样打不过强敌,向另一侧的弱敌伸手的,多少有点像欧洲的民族大迁徙,东哥特人打不过匈人扭头去打西哥特人---,仿佛多米诺骨牌。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金国伐宋这一例(我的不完全统计),其中除了术虎高琪企图利用军功夺权的个人野心之外,我能想到的原因有二,却都经不起推敲。

                1 金国认为南宋软弱可欺。这个理由很荒唐,金国对南宋的战争历来占的便宜不多,即使在金兀术搜山检海的军事鼎盛时期,金军仍然在黄天荡吃了大亏。老韩北伐失败,金世宗也没得理不让人,见好就收了。可见金国对南宋没有军事优势,即使有也少得有限。金宣宗时代,国土日削,士气低落,军事实力下降还敢招惹南宋,真是寿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2 金国认为有西辽的成功案例可以学习。辽国宗室耶律大石远渡大漠,在中亚打开局面还立国百年,并一直与金国为敌,这大概让金国很受启发,认为北方领土丢了没关系,从南边能找回来,金宣宗大概认为自己就是耶律大石了。但这个想法同样牵强,我大致数了一下,类似西辽的成功案例,在中国的有5例(外国就多了,特别在民族大迁徙时代)。分别是慕容吐谷浑在青海立国,赫连勃勃在陕北立国,耶律大石在中亚称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固始汗入藏(经过多代努力成功的不算,否则就太多了,而且世系混乱还有争议,例如回鹘人在中亚建立卡啦汗国、在甘肃建立甘州回鹘、拓跋鲜卑建立西夏等等)。但他们要么是游牧民族(除了郑成功),要么是海盗出身(也只有郑成功不是游牧民族),有很强的机动性,说跑就跑,跑的还很快。而且最好跑到仇敌远方,让仇敌碰不到,例如西辽和金国隔着大漠和蒙古,吐谷浑和前燕隔着一大堆国家。

                而宣宗时代的金国已经不再是游牧国家,而是汉化很深的中原式王朝,丧失了机动性,跑起来拖家带口的。即使灭了南宋,在杭州定都,蒙古人也会闻着味追过来,还是个死。除非金国君臣带着一群死忠分子,乘船逃到日本、东南亚立国。总之金国无法学西辽,硬要刻舟求剑,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我只能说金国伐宋是丧心病狂,自取灭亡,南宋想跟他联盟都不可能。

                • 家园 所以我是为南宋不值

                  金兵强盛,是第一次金兀术攻南宋,差不多打到了宁波,赵构提前10天上了海船,逃过一劫。

                  不过受到南宋地方土八路的打击(正规军是逃之夭夭,所以有抗日战争回放的感觉,呵呵),损失也不小。后来如你所说,过不了黄天荡,从建康北渡,还被岳飞吃了一口尾巴。但是宋朝有点用的话,连全歼金兵的机会,都可能。

                  然后过了长江之后,又过不了运河。还是南宋军无能,缺乏协同作战,各派军队,要么观战,对友军见死不救,要么趁机兼并打败的友军。结果还是金兵北边下来救援部队,才打通了运河回撤。

                  那之后,金兵基本就没有能力突破长江。

                  其实在卫绍王不顾群臣反对,对处于成吉思汗攻击下的西夏不救,到金宣宗和西夏断交,都是脑残行为。

                  不过听到宋蒙合约的事,倒是派了使者,劝说宋朝不要签约。从宋朝的角度来看,其实和蒙古签约,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