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六十甲子(一) -- 井底望天

共:💬284 🌺1761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马镫的作用

                有了双马蹬,才能真正的站起来拼杀

                我觉得马镫的作用更多的是可以解放双手吧,能够进行更多的战术动作

      • 家园 在《复活的兵团》很明确指出当时秦军队主要使用的还是青铜

        兵器,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兵器基本上都由青铜铸成。

        铁器主要是作为生产工具使用,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生产工具。而且秦国是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国民使用铁器耕作。

        过去,历史学家们知道,秦国有繁杂严厉的律法,但湖北云梦出土的这些竹简,让今天的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秦国的法律严谨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法律规定:农户归还官府的铁农具,因为使用时间太长而破旧不堪的,可以不用赔偿,但原物得收下。国家又为什么如此重视铁农具呢?

          陕西省凤翔县,这个大坑曾经是秦国一个国君的坟墓。80年代初期,考古人员在这儿发现了一大批铁制农具。根据常识判断,国君的陪葬物理应是当时最为贵重的东西。铁农具在秦国的价值确实非同寻常。

          当军队还在使用青铜兵器厮杀的时候,秦国就鼓励农民大量使用铁制农具。与牛耕一样,铁农具的应用也是革命性的。中国最早利用铁农具的很有可能就是秦人。

          在一个以自耕农为主的时代,秦国却通过严谨的法律实现了对农业有效的宏观管理。这种管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先进的。先进的管理最终造就了秦人发达的农业。

        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对这些兵器的研究让人们逐渐看到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司马迁未曾记录的那一面。

        在河南省的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两千多年前,这一带是韩国的冶铁中心,铁器的生产在当时已经有一定规模。

        在河北易县出土的这把燕国铁剑,锋刃部分已经达到了今天高炭钢的硬度!春秋战国的几百年间,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了中国的秦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准备消灭燕国的时候,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的地图来到秦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是荆轲真正的目的。

        史记上这样描述: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

        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因为青铜材料容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这种长度的配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对于司马迁的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在兵马俑坑的黄土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的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秦人能够制造如此之长的青铜剑!

        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的奔跑当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司马迁记载:在一个宫廷医生的提醒下,秦始皇握主晃动不已的剑鞘,最终才拔出了配剑。

        专家很迷惑:秦人将剑加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2)

        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古罗马军团在血战中总结出一条规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伤。

        比对手的剑长出大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

        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但秦剑更让人着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袁仲一教授仔细地研究了秦剑奇特的形状变化。

        这种设计使秦剑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会过于沉重。或许,秦剑加长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某种重大的突破。

        秦剑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只一击就使刺客荆轲倒地不起,燕国也随后灭亡。

        两千多年前,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在帝国地都城咸阳,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

        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然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据此复原的秦弩,有着惊人的力量。

        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

        在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它的设计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为什么不把它做得更简单一些呢?

        假设一种最简单的方案,制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就要用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瞬间,弩肯定会抖动。今天的射击训练,击发瞬间连呼吸调整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射击的准确性。

        秦军的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恰恰是弩对弓的优势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

        弩机上的望山,在上弦时可以自动地把扳机重新调整到击发的位置。但它还有另一个不可思议的功能!

        可以推想,在与匈奴骑兵厮杀的战场上,秦军弩兵射击的情形。当瞄准远处的目标时,射手参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抛物线轨迹就可以准确命中敌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

        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由于在坑中没有发现弓,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青铜箭头都是为弩配备的。

        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繁多,这些箭头上的倒刺和血槽让人感到阵阵杀气。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秦军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种三棱箭头呢?

        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

        带翼箭头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面容易受风的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

        秦军的这种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应该使射击更加精准。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当检测数据最终摆到桌面上的时候,研究人员确实感到难以置信。

        检测结果发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

        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我们有理由推测,秦人设计这种三棱形箭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秦人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它和今天的子弹一脉相承。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很可能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武器,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

        公元前214年,秦军发动了针对匈奴骑兵的全面战争。仅仅一年的时间,30万匈奴骑兵就被彻底击溃,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归秦国。

        秦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弩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设想,在匈奴骑兵还没冲到眼前时,强劲的秦弩就密集准确地击中战马和骑手。持弩的秦骑兵射击的准确程度是匈奴人的弓无法相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挡不住弩箭强大的穿透力。

        对马背上的匈奴骑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国兵书经典《武经讲义》中说:弩是对付古代游牧部落袭击最为有效的武器。青铜弩机的设计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对于匈奴人而言,这种机械装置太复杂了,他们很难装配或仿制。

        当专家们对秦军兵器的研究逐步深入时,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铍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经五花八门。但是,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

        这两件戈也不是同年生产的,但它们也是一模一样。

        湖北鄂洲是楚国的旧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把秦剑。细长的秦剑和当年楚国的青铜剑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陕西兵马俑坑中的秦剑却完全相同。

        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但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

        北京理工大学的冶金专家对秦军箭头做了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数以万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北方草原,还是在南方丛林的各个战场,秦军射向对手的所有箭头,都具有同样的作战质量。难道,地处秦国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识地,甚至是强制性地按照某个固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兵器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秦人就远远地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在两千年前农业文明刚刚开始成熟的时代,假如秦人真的有过标准化的兵器生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的十分标准,它的部件应该是可以互换的。在战场上,秦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秦军的其他兵器虽然也可以互换,但对于大多数古代兵器来说,互换性要求的精确度并不很高。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化应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各种兵器,在战场上应该有优异的表现。很可能是秦军从几百年的战争实践中优选出来的。专家推测,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

        尽管按今天的工业标准看,这些兵器的标准化仍旧是比较粗糙和初步的,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秦人执著于统一标准,肯定是为了保证所有秦军战士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兵器。

        秦军的兵器制作得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手工要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的难度。

        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的表面也完全对称。

        让专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的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兵马俑坑中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的质量。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的数量超过了100万。不仅如此,这支军队高度专业化,装备极其复杂的武器系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

        为一支100万的军队提供兵器,是一个可怕的任务,在十年统一战争的岁月里,秦国的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们必须开足马力,日以继夜。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

        仔细观察这只戈的圆弧处,打磨的痕迹还清晰可见,手工打磨,会有交错的磨痕,那是锉刀往返摩擦造成的。奇怪的是,这些磨痕没有交错的痕迹。专家推测,秦军青铜兵器的表面加工很可能是用砂轮实现的。两千多年前是否有砂轮还有待考古证据,即便是用砂轮,靠手的感觉来完成这些弧形表面的加工,要让成千上万件兵器达到同一个标准也是不可能的。

        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刻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和今天的汉字很相像。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是"相邦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吕不韦作为内阁总理,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蕺"。

        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

        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

        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理的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

        透过这些冰冷的青铜铭文,我们或许还能看到那个遥远年代中一些普通人的命运。

        这个叫Zhe的人做了好多年兵工厂的厂长,ZHE每天都要检查兵器生产,他得向丞相吕不韦负责。如果兵器质量有问题,按照秦国的法律,厂长首先遭受处罚。为了自己和一家老小,他必须尽职尽责。

        处在这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最底层的,是数量庞大的工匠。专家在铭文中一共发现了16个工匠的名字。

        在秦国的手工工场,工人一般都是终身制。无论如何,这个叫DIAO的工匠一生都得在工场度过了。16年的劳作,"?"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坎坷。就是这些像"?"一样的普通人,制造出了留到今天的这些精良兵器,从一丝不苟的加工痕迹上,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他们粗糙的双手和专注的目光。

        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大批量地制作高质量的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荒蛮和蒙昧包围的时候,而秦人就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最初的那个问题了:在秦的时代,人们还不能象处理青铜一样熟练地用铁,铁的冶炼和铸造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仍旧是青铜铸就的。

        2000多年前,秦人将青铜的性能发展到了极致,在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中,这些青铜兵器曾经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然而,秦军战士怎样使用青铜兵器,强大的秦军究竟是如何作战的呢?这支从远古走来的军团,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

        • 家园 实际中秦军可能铜铁兵器混用,但是兵马俑是冥器嘛,

          铁兵器比较容易锈蚀,还是青铜兵器比较利于保存。

        • 家园 多谢了

          看来铁武器,还没有普及。

          • 家园 差不多,秦军使用青铜的原因是青铜石成熟技术

            秦军的装备特点是武器长度和尺寸都是“国标”,都是制式的。全军统一配发,如果使用铁骑或者钢材则当时生产力无法迅速供给(没有足够的铁器车间,当时秦国已经有手摇的制式磨床了),为了保证制式装备能够迅速生产并配发,在当时的生产力下只有使用成熟的青铜技术才能做到,相比来说魏国就有部分军队是使用钢材料制作武器的。

            根据考古的发现,由于青铜材料的性质,这支青铜军队的主要战术动作是刺击,军官们不太赞成士兵使用劈砍的动作。

          • 家园 这一点争议还比较大。 同时代的其他大国却有铁制兵器出土。
          • 家园 有铁质武器但因为标准化工艺流程的缘故没有被军工部定购

            完全靠个人经验积累的前科学, 要达到能控制工业标准的制造业没有几百年的积累是很难的。 相比铜,锡的提纯, 铁,钢的提纯和品质控制是当时技术条件无法满足的。大名鼎鼎的大马士革钢刀就是因为原来的印度铁矿开采枯竭从历史上消失, 你不用这个铁矿石炼出来的钢锭是打不出大马士革钢刀来的。 把自己的脑袋放在铁矿石或多或少的含硫量,含磷量上,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 家园 想探讨一下,在一些电视节目里介绍秦军使用的武器是

        青铜制品,并非铁制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出土的秦兵马俑所携带的武器都是一些青铜箭、青铜戈、铍等。

      • 家园 这点可能有误

        当时各诸侯国中间,秦国因为不断和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征战,因此在游牧民族中,开始盛行的轻骑兵,也在秦国的军队中盛行起来。又由于炼铁业的蓬勃发展,弩的大批量应用成为了可能,以这个先进武器为主的步兵队伍,加上过去作为指挥作战的战车,也换了铁器,导致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

        我在一部记录片中看到说,秦国一直到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用的依然是青铜兵器,包括驽,箭簇和驽扳击,这些可以兵马俑中的出土为证

      • 家园 荧阳?荥阳?

        而处于这条线的中心点,河南荧阳一带的鸿沟,成为了当年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的楚河汉界,就一点都不出奇了。

      • 家园 safa
    • 家园 【原创】说文论武之六十甲子(六)

      在周宣王时期,和西戎的战争并不顺利。在宣王五年,击退西戎而守住了太原(现甘肃镇原)这个要地。但在之后的几次和西戎的征战中,宣王36年(公元前792年),远征条戎和奔戎失败;宣王39年(公元前789年),征伐申戎得胜,但失败于姜戎。这一系列战事,估计对周王朝的军队和财政打击都比较大,等待他的下任者上台时候,基本没有多少嫡系部队可以用了。

      周宣王的继承人就是非常著名的周幽王,是大家都知道的爱美人而赔了江山,玩狼来了游戏,搞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游戏的大傻瓜。到底历史上真正的周幽王是怎么回事,俺们已经没法子知道了,但可以知道的是,那时候,陕西和甘肃再次发生了空前的大旱灾,导致了各游牧民族赶着漫山遍野的牛羊群,拥于关中平原。

      周幽王之所以要靠烽火来召集诸侯,很简单,就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西六师战斗力已经不行了,要靠贵族们的私家军队,和各诸侯国的军队勤王才行。

      其实俺对《史记》和其他传说中的关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一直比较存疑。仿佛是一个王朝的衰落,简单地怪罪到一个美女和一个昏君头上,似乎过于戏剧化和简单化。要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关中平原自身在经济和军事上的衰落,自然导致中原地区的自主意识的抬头,而出现王令难出函谷关的局面。

      周武王伐商,历史书上大部分提到的都是,文王的道德感召力和天命所归。但是比较少的人注意到,周武王在牧野(现河南汲县)大战中,一次就动用了300辆战车这个当时的新式武器,应该是获胜的一大原因。当年的战车,不光起了现在的坦克这样用来冲击敌人阵地的作用,还作为军队的将领快速移动的指挥系统,来协调战场上的战情变化。

      周王朝的兴起,除了接管商王朝和其附属国之外,还包括了对周边的所谓野蛮民族的征伐。向北的征战,是把晋(山西)和燕(河北)牢牢地控制住了,但受到了北方蒙古高地上的游牧民族的遏制。向南的征战,则是文化影响进入了蜀(四川盆地),和在荆楚的文化传播和同化,慢慢导致诸侯国楚国的中原化。当然最大的收获是在东部,慢慢将莱夷等东夷(山东半岛)和淮夷(淮河流域)等东南夷同化。

      在西边的扩张,则是将势力推进到了甘肃的河西走廊,在第五代周穆王那里达到了高潮。当然后来在西晋墓葬里出土的《穆天子传》中间,有些学者居然把周穆王的足迹,说到了里海,未免有点太远了。从地缘安全的原则来看,周穆王的征伐自然是为了西部的安宁,因此占领和控制甘肃,尤其是宁夏的固原这个萧关所在地,并以此为基地争夺内蒙古河套平原的黄河之南草原,还是比较靠谱的。

      这一点从后来传承了西周的秦朝的军事行动可以看得出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消除北方匈奴的威胁,于32年(公元前215年)对匈奴展开的驱逐战争。在战备方面,他采取了移民充边政策,搞边远地区经济大开发,来增加战争所需要的人力和财力。在基础建设方面,他修筑了内地通往边境的一级公路,为兵力输送和运送粮草提供可靠保障。在国防建设上,他连通了以前战国时期的秦、赵和燕的旧长城。

      在对匈奴作战方面,他的计划是,夺回陇西的河套平原,将该地区的匈奴赶到贺兰山和狼山(阴山山脉的最西段)以西,和将赵边境地区的匈奴赶到旧长城以北。当时指挥作战的是猛将蒙恬,他指挥的主力是从陕西榆林向西攻击河套北部,然后部分兵力从北部郡(现甘肃庆阳一带)向北攻击河套南部。等到河套占领之后,由五原北渡黄河,攻击狼山一带,同时西渡黄河,攻击贺兰山一带,结果最终彻底解决了边患。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周穆王考虑到地缘安全的话,他的思路应该和秦始皇的想法没有多大差距。但很明显的是,西周王朝的顶峰就是在周穆王之后,开始衰落,而在西方的控制估计是逐渐被西北的游牧民族,就是西戎各部落,慢慢夺了回去。

      这一点从对西戎的一支,秦族的分封可见一斑。当酋长秦仲被周宣王封大夫后,在与其他西戎族的战争中丧生。而秦的封地,也慢慢地从甘肃东南部的西垂(西犬丘,大概现甘肃礼县一带,后被西戎的一支占领,因此后来被称为犬戎)、秦邑(现甘肃天水),到陕西的汧邑(现陕西陇县)、平阳(现陕西眉县)和雍城(现陕西凤翔)。可以从这里看出,西北游牧民族因为气候原因的变化,向东边迁徙的势力非常猛烈,导致了作为周王朝的西部主要屏障的秦,不得不向关中腹地退却。而当退却的地方到了西周的兴盛之地凤翔和岐山一带,那么西周王朝的核心地区关中,最终被人家游牧民族占领,恐怕是迟早之事。

      作为一个王朝的基本思考,就是要把这个势头给遏制住。因此就不难理解,周宣王的对西戎的用兵。大家都知道,要对外用兵,就必须增加财力,因此俺们就可以理解为啥,周厉王要搞“官山海”的国进民退政策。

      不过理解了周宣王靠自己的王师,就是说西六师来应付西戎,并不能解释这段时期,对东南的淮夷的用兵。可以解释的原因,大概是对东南淮夷的用兵,是希望能够获取安徽铜陵附近地区的战略资源铜矿(主要高档消费品青铜器和货币铸造的原材料),和通过将这些土地分封给新的诸侯来增加王朝的向心力,可以调集这些地区的军队入关中参战。当然,也不排除靠这些武功,来给东部的离心力日盛的诸侯们一点威慑作用。

      通宝推:山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