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新闻评述:铁矿石和定价权 -- 井底望天

共:💬74 🌺16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象FMG这样的三大之外的矿业公司到底占世界市场多少份额?
    • 家园 谢谢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赞成!矿石是他的,脑袋是我们的。
    • 家园 其实中国有的是招

      直接砸澳大利亚好了。

      什么收紧留学签证,什么投资协议,什么减少其他货物进口,什么降低澳大利亚的出口退税率。。。。。。

      招多了,铁矿石拿你没辙,别的上。把澳元砸趴下了,两拓自然完蛋。

      到现在为止,事情还是局限在铁矿石的范围内,就说明至少tg认为这是一个局部的事情,是一个小战役,不是大决战。

      由于资本主义为了利用每一分钱而余量过少,现在中国单挑任何一个都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美国。但是中国还没有能力单挑整个世界。

      推荐一篇好文王威:其实春秋从鲁隐公说起,理由很简单的

      讲的是拥有绝对力量的周宣王过度干涉鲁国事务,最后导致周和所有诸侯的离心离德。

      现在的世界形势和当年的西周很像。

    • 家园 清早第一花~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过于畏首畏脚

      不要忘了英美文明在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过程中都干过什么,引用河里某位前辈的话说,人家祖宗“三刀六洞”万万颗人头换来的天下,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让给“外人”,不管这个“外人”是18世纪末的皇帝,还是20世纪的陛下和元首。在公开发动热战两败俱伤的核武年代,霸权的挑战者需要一些不那么“阳光”的手段。世界上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利我华夏者皆为正义。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老兄说得好

        中国人就该为中国利益服务,而不是服从什么国际公约、世界贸易准则,遵守那些的结果就是当人家的奴隶

    • 家园 巴西不可能呀,三井牢牢控制着淡水河的主导权

      而且宝钢和三井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宝钢一直在帮三井在国内布局煤炭,和永煤成立合资公司。唉,让宝钢和三井谈?

      • 家园 说两句宝钢与三井合资的事情

        宝钢集团是百分百的国企,宝井是宝钢控股的子公司,日本人除了派出董事之外,根本不参与日常管理。另外,宝钢和三井的合作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进入日资厂商供应体系,你们看看你们家里用的家用电器,看看大街上跑的汽车,就知道宝钢为什么要和日本人合作了。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方面,宝钢可以说是国内做的做好的企业了,不知你们为什么会把宝钢当做攻击对象。

        是不是有些人觉得宝钢打破了“凡是国企都效率低下”的“扑食价值判断”,所以才会被攻击?

        • 家园 呵呵,可惜国内铁矿市场的混乱恰恰和宝钢有关

          他拿到长协矿后,加价在国内卖,可国内的小厂家自然不愿意,然后自找门路,于是市场开始混乱。另关于宝钢和三井的关系,可以看看这个,一个老三井人写的文章

          三井物产是淡水河谷第三大股东。由于前两大股东都是投资类机构,不具备实际的商业运营经验和能力,三井物产派遣业务主管进入巴西淡水河谷的行政委员会,成为事实上的公司经营决策者。

            在中国,三井物产在与淡水河谷强化同盟关系之前,就已经和宝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2002年7月,宝钢与三井物产签订一项综合合作协议,双方以钢铁制品、半成品、钢铁原料、冶金设备、船舶运输及有关项目为主题,定期进行交流;在金融、信息、物流、中长期投融资及企业资本运作等领域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开发可行性较大的项目。根据这项协议,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和三井物产合资成立上海宝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钢材加工配送企业。

            其实,早在1992年,宝钢就与三井物产签署了综合合作协议,建立定期干部交流机制。此后,三井物产携手新日铁与宝钢建立了众多合资企业。

            2003年3月,宝钢开始尝试产业链整合,与河南永煤集团正式签署了合资设立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宝晟能源有限公司的两项协议,开创了国内煤钢企业联手经营煤矿的先河,永煤集团投资65%,宝钢国际投资35%。

            三井物产在2003年9月成为淡水河谷大股东之后,淡水河谷在中国市场的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年9月22日,淡水河谷、河南永煤集团和上海宝钢集团三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第二年的5月24日签署《投资合作协议》。2004年11月3日,三方就永煤集团控股的子公司——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宇能源”)增资扩股并变更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煤炭股份公司等事项达成一致,用于收购和开发新的煤炭项目。扩股后,永煤集团在龙宇能源所占股份由70%变为45%,巴西淡水河谷为25%,上海宝钢为12.95%,其余股份为其他由长期客户升任为合伙人的小股东持有。

            原龙宇能源成立于2003年8月,是永煤集团联合武钢、沙钢、马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矿业(0.41,-0.03,-5.75%)大学等9家单位,将集团下属4个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的一家公司。此次合作,在正式合同文本之外,还达成了其他一些排他性协议,比如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进入中国煤炭行业,合作伙伴只能是永煤;永煤开发的煤炭项目,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愿意进入就可以进入等。

            在煤炭方面,2005年9月下旬,三井物产宣布参与临近黑龙江省的俄罗斯远东萨哈(亚库特)共和国境内的煤炭开采。与此同时,三井物产放弃从黑龙江直接获取煤炭资源的想法,而将其视为未来煤炭初级加工产品的供应基地。2006年9月29日,三井物产与黑龙江黑化集团公司签订了清洁发展机制意向性合作协议。以此,三井物产与黑化集团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

            布局煤炭业

            三井和淡水河谷还与日本伊藤忠商事(综合商社)联合在中国布局煤炭业。2004年,日本伊藤忠商事(综合商社)出资600万美元购得黑龙江省龙煤矿业的新股,但最终没能成为后者的战略投资者。2006年12月18日,淡水河谷宣布,与兖矿集团以及日本伊藤忠商事,合资建立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下称“兖矿焦化”),三方出资比例为25%、70%、5%,并已于本月16日投产。

            兖矿焦化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焦化企业,该项目全部投产后,具有年产200万吨焦炭、30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淡水河谷为该项目投资了2660万美元,也将获得与其所占股份相同比例的焦炭产量的承购权,以及兖矿焦化在巴西国内的独家经销权。

            事实上,向中国运送铁矿石的巴西货船(主要是日本公司的船)将再也不会空空如也地驶回巴西了。它们将载着中国的焦炭返航。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钢铁生产商则是焦炭的主要用户。该项目使淡水河谷每年可稳定获得50万吨的焦炭,是对其铁矿石、球铁矿、锰矿石以及铁合金组成的产品链的有益补充,对其抵御上游原料市场价格波动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该次合作,淡水河谷焦炭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视此次合作为更好地了解中国钢铁业以及熟悉中国本地经营环境的契机。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看来,此次项目对于我们在中国的经营战略非常重要。”该人士表示,淡水河谷希望在中国全方位地发展业务,不仅仅限于出售铁矿石,还希望主动地参与到中国钢铁行业所面临的生机勃勃的环境中去,包括出售铁矿石、矿石开采、球团生产、港口业务以及航运。此时,淡水河谷已在中国签下总价值不低于50亿美元的协议。

            2006年10月,淡水河谷签署了一项在中国建设一个新的球团矿厂的合作协议,通过下属巴西联合矿业公司持有合资公司珠海YPM公司25%的股份,投资总额达400万美元。此前,淡水河谷还和宝钢、济钢共同签署协议,计划在日照建设年产量1000万吨的球团厂,淡水河谷以矿石原料供应入股。由此,淡水河谷向中国钢铁产业链纵深发展。

            物流领域

            在钢铁及上下游产业的物流领域,更能看到三井在中国、巴西产业的联合布局。实际上,由于巴西到亚洲的航运线路比澳大利亚长3倍,淡水河谷一直受困于有限的铁矿石及其他一般货物的运输能力。淡水河谷在想办法弥补自己在同澳矿竞争中的劣势时,一个重要思路就放到了如何减少物流成本上。

            2008年8月,淡水河谷与中国造船企业熔盛重工签署合同,建造12艘40万吨级巨型矿石运输船。整个订单将在2012年完成,交易金额为16亿美元,创下了世界造船史上单笔订单金额最大、吨位最大的两个纪录。

            早在2000年到2003年,三井物产项目本部曾协助淡水河谷总共筹集到3.5亿美元,推动巴西国内铁路网络的建设。

            同时,与三井物产同属三井财团的商船三井公司,则和中国钢铁业,尤其是宝钢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2004年4月,商船三井与宝钢签订了承运巴西进口矿石20年的长期运输协议,每年为宝钢承运巴西进口矿约130万吨。2007年1月,商船三井与宝钢再次达成一项长期承运合约,为宝钢订造第5艘超大型矿砂运输船,预计2009年交付。届时,商船三井将为宝钢每年承运1000万吨的铁矿石。

            2008年5月,巴西淡水河谷还和三菱财团的日本邮船公司签署长达20年(2011~2030年)的长期运输协议,专门承运出口中国的矿石,并通过此法向银行融资订造大型矿石船,来扩大船舶运力。协议规定,在2011年起的20年间,每年将130万吨铁矿石从巴西运往中国。运输中使用的轮船,是由中远川崎建造的30万吨矿石专用船。

            日本邮船预测,至2015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将达15.61亿吨,与卖方供给商签订长期合同,有利于确保重要航线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对海运企业来说,为确保国际竞争力,与国际资源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对中国航线已成为必然选择。

          • 家园 宝钢倒卖长协矿的事情一直为人诟病

            但反过来而言,由于受到规模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拿到长协矿,一些企业不得不买现货,不买宝钢的,就是买其他人的,或者买三大矿山的,宝钢只是分一杯羹而已,你可以从道义上指责宝钢。但在商言商,宝钢的做法是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

            三井的事情,我已经说过几句。除三井外,宝钢和三菱、住友、新日铁、JFE均有类似的交流和合作,但可以说都是以宝钢主导为原则。你所说的老三井人不就是白益民吗,不客气的说,他的文章就是满嘴跑火车。要是按照他说的,我们对外开放的政策就是全盘错误,这就没有什么讨论基础了,也就不说啥了。

            • 家园 呵呵,您这话让我想起了很多故事

              远的,当年我曾经经手过的华能兼并浙铝,10几亿的资产,作价3亿不到,华能的做法也是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近的,山东钢铁集团兼并日照,一个连年亏损大户,兼并一个一直盈利大户,兼并肯定符合山钢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可他兼并的依靠呢?是从银行拿了1200亿的授信,而日照确被银行回收了2亿多信贷资金。呵呵,好一句股东利益最大化。

              • 家园 山钢和日钢的事情可说不上股东利益最大化吧

                应该说是政府意志。中国的事情很复杂,既有国企民企之间的博弈,其实还有国企和国企之间的博弈。国企理论上说起来是国家所有,但其实有各种利益因素掺杂在里面。所以导致很多让人无奈的事情。比如南汽和上汽收购罗孚之争,又比如说矿石谈判,如果所有的国有钢企能真正抱成一团,怎么又会这么被动呢?

              • 家园 国进民退啊

                非国家之福。90年代刺激经济-银行坏账-清理坏账-通货膨胀的圈圈还是要再演一次,副产品估计就是房地产继续坚挺。

                不过日钢的事情,到现在也变成了你情我愿的事情:无他,融资、借款、矿石渠道都不通畅,民营钢铁要绝望了,换个思路要么从国家,要么从股市(兼并换股)套利走人,做别的事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