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简介 -- fullerene

共:💬38 🌺9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4)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改进

      1979年之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在十多年内没有什么提高,邓青云博士的研究也从太阳能电池转向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并成为这项技术的鼻祖。

      进入90年代后,Alan J Heeger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在提高效率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先是在1992年的时候,Heeger实验室里的一位土耳其博士后Sariciftci发现,导电高分子与富勒烯(C60)之间的光致电子传输速度非常快,达到了皮秒量级;而常温下有机半导体的载流子寿命一般为几百微秒到几个毫秒。也就是说,有机半导体材料对富勒烯的电子注入效率非常高,只要光生激子可以迁移到有机半导体与富勒烯的界面上,那么它就能通过把电子注入到富勒烯而实现将近100%的电荷分离。

      以这个发现为基础,1995年Heeger实验室的中国学者俞刚制作了以MEH-PPV和PCBM(富勒烯的一种可溶性衍生物)复合膜为基础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提升到2.9%。2001年,亚利桑那大学的Shaheen采用了另一种导电高分子MDMO-PPV为电子给体,实现了4.1%的光电转化效率。2005年,Heeger实验室采用P3HT,并对电池进行退火处理,得到了5%的转化效率;在同一年,Forrest实验室利用铜酞菁/C$_{60}$双层膜结构也获得了5%的转化效率。2009年初,通过新的分子设计(如嵌段聚合物PCDTBT)及光学隔层设计,Heeger实验室又取得了6.1%的转化效率。而就在2009年7月,美国的Solarmer公司又公布了6.8%的光电转化效率,不过他们没有公布电池配方。

      从图1看,随着创新公司的加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正处在一个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点看全图

      图1: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曲线

      要解释清楚这些改进过程的技术原理,应当从材料的性质入手。如有机半导体材料一节所述,有机半导体材料分为高分子型(导电高分子)和小分子型(共轭小分子)两种,这两种材料的优缺点如下:

      高分子材料

      优点:

      通常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可溶于普通溶剂,因此可以用溶液方法(包括喷涂法、丝网印刷法、滚筒印刷法等)制造太阳能电池。采用溶液方法生产,所需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与第一代和第二代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缺点:

      高分子材料的分子分散度高,不易提纯,而且载流子迁移率偏低;高性能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结构较为复杂,合成成本较高;高分子材料的吸光率比较低,必须采用较厚的薄膜才能将入射光完全吸收。而增加薄膜的厚度意味着将增加激子和载流子的传输距离,从而降低光电转化的效率。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小分子材料

      优点:

      有机小分子容易合成,容易提纯,因而材料成本比高分子要低。也因为有机小分子纯度更高,其载流子迁移率也比高分子更高些。而且由于分子结构的特点,有机小分子材料的吸光率通常远远高于高分子材料,因而制造电池的时候不需要费心地去制造并维持混合异质结结构。大多数小分子电池的构造是像\autoref{BHJ}甲那样的双层膜结构。因此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寿命较长。

      缺点:

      由于分子结构过于刚性化,通常有机小分子不能溶解于普通溶剂,因此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就无法通过溶液方法进行制造,而必须通过真空蒸镀来制造。真空蒸镀法所需真空度较高,因而制造过程耗能较大(抽真空很耗电)。而且高真空室的存在会阻断连续的生产线,影响生产速度。

      在图1里所显示的轨迹点,除了邓青云和Forrest的电池之外,都属于导电高分子型太阳能电池。在这些高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结构设计中,为了解决前述吸光度和载流子传输的“两难”的问题,研究人员所采取的方法都是将电池做成混合异质结,如\图2乙所示。将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互相穿插在一起,可以尽量扩大两种材料的接触面积,并缩短激子扩散到给体/受体界面上所需穿越的距离。俞刚博士首创的MEH-PPV/PCBM复合膜,就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异质结结构。对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的研究因而多集中在给体-受体互空结构的形貌控制以及稳定化上(详见电池工作寿命一节)。

      点看全图

      图2:(甲)双层膜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乙)混合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对于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因为不存在吸光度和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冲突,这些年来研究的重点多放在材料的掺杂、电池内光场分布的控制、电池缓冲层的能级匹配设计等方面。2009年5月,德国的Heliatek公司也公布了一个效率为5.9%的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亦见于图1。

      关键词(Tags): #有机太阳能电池
    • 家园 【原创】(3)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表征方法

      为了方便下文的讨论,这一节我来介绍一下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和表征方法。这些参数和方法不限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对于无机太阳能电池的表征大体亦是如此。

      先来看IV曲线(图1甲),这是表征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最基本方式。在光照下,对太阳能电池施加外电压,由负向正扫描,同时测量电流密度。当外电压扫描到零电位时,测得的电流即为短路电流(Jsc);当外电压与电池输出的光电压相等时两者相互抵消,电流为零------自然此时的外电压数值就等于电池的开路电压(Voc)。将施加的电压与测得的电流相乘,即得到电池在该电压下的输出功率P=IV。

      这个输出功率会有一个极大值,这就是这个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记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图1甲所示,在最高输出功率时,I_{max}、V_{max}、零点和最大输出功率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与IV曲线和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之比,就是所谓“填充因子(Fill Factor)”,用公式表达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光照的强度P_{in}可以通过照度计测量;在标准条件下,光照强度为100mW/cm^2。

      将最高输出功率除以光照强度,即得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所以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四个主要参数即短路电池、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光电转化效率,前三个参数决定了最后一个参数的数值。

      另一条重要的曲线是太阳能电池的入射光子转化效率曲线,亦称“外量子转化效率”(图1乙)。通过改变入射光的波长,测量每一个波长下的短路电流,即得到IPCE曲线。

      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IPCE=(1240* Jsc)(\lambda* P_{in})

      IPCE曲线表现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光子的响应,即哪些波长的光可以被以多高的效率被转化成电。IPCE可以反映材料的吸光能力,并可提供关于吸溜层是否厚度合适之类的信息。

      点看全图

      图1 太阳能电池的IV(甲)和IPCE(乙)曲线

      关键词(Tags): #有机太阳能电池
    • 家园 【求助】【讨论】烦请楼主推荐一些综述

      楼主不妨推荐一些综述性质的文章/报道,给大家自己研究提供指南。谢谢!

    • 家园 俺看不懂俺送花.祝顺利!

      一直觉得光电技术以及风电等不很靠谱.

      有机光电的能源转化效率怎么样?期待您的大作.

      • 家园 什么理由呢?
        • 家园 效率太低.可能作为辅助能源可以,大规模应用很难.

          九宫山风电厂就是一个政府形象工程.

          • 家园 太阳能和风能的“效率”跟火电站完全不是一回事

            说“效率太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太阳能和风能的“效率”跟火电站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

            效率最高的火电站,大概是50%左右,见下面的新闻:

            外链出处

            但是这个50%的效率就比10%的太阳能电池效率了不起吗?用煤要花钱,用太阳光要花钱吗?烧煤有排放,有污染,晒太阳有排放吗?

            火电站的成本,除了设备折旧之外,还要考虑燃料价格。而太阳能的成本,则完全是设备折旧。

            所以发展太阳能的关键是降低设备成本,而不要去担心“效率太低”的问题。

    • 家园 大家看得到图么?

      我用的是巴巴变的图床,在我这里显示好似有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