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文:土耳其-希望在左梦想在右,向着希望与梦想飞奔    -- 葡萄

共:💬129 🌺56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旧文:土耳其-希望在左梦想在右,向着希望与梦想飞奔   

    六:土耳其-希望在左梦想在右,向着希望与梦想飞奔

      

      这个国家以一个游牧民族名字命名,这个游牧民族曾经几度崛起,这个民族创造的帝国东方与西方最强大的君主们也曾经避其锋芒求城下盟约,在一个千年里这个游牧民族震撼过东方,也震撼过西方。这是一个最终定居的游牧民族,也是文化最灿烂的游牧民族之一,这也是创造不逊色于农耕文化帝国的文明的游牧民族,也是立国时间超过中国任何一个王朝的游牧民族,这个帝国鼎盛时期疆域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控制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正是这个帝国横梗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使西方不得不向大海寻找去东方的路。这个游牧民族叫突厥,这个游牧民族缔造的帝国叫奥斯曼帝国。

      到20世纪初,曾经辉煌的奥斯曼帝国遭遇到和东方的中国一样的深刻危机,屡战屡败内焦外困被称为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帝国幸运的有一批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外交官,他们无疑要比还沉迷天朝大国梦想的中国士大夫有着清醒的多的头脑。但是当时被嘲讽为帝国的全部实力系于外交官的奥斯曼帝国终究是不能依靠外交官挽救帝国的命运的。帝国的危机本质是帝国封建制度与伊斯兰教文明与来自建立在西方现代制度上的科技和文明挑战的冲突与矛盾。在如何拯救帝国与民族前途的问题上,与苏丹交从甚密的帝国元帅在民族危亡之际终于废除苏丹和哈里发建立了现代的土耳其共和国。这个帝国元帅叫凯末尔,被称为土耳其之父的那个凯末尔。

      面对分崩离析的国家与民族处在命运十字路口的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在这个时候对外巧妙的利用了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使其签订了挽回败局的《洛桑条约》,开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先河。对内在1931年5月凯末尔提出了作为土耳其共和国立国纲领的六条根本意义的原则,后来这六条原则被总结为为六大主义,并写进土耳其共和国新宪法第二条,既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革命主义、世俗主义和国家主义。这六大主义一直是土耳其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官方政治意识形态。六大主义的前五项,是土耳其现代政治结构的理论基础,而国家主义则是土耳其经济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围绕着这六大主义的一系列改革被称为凯末尔改革,为当时同时期亚非欧民族国家独立与改革唯一成功的例子。

      凯末尔改革后土尔其完全接受了西方的制度、观念。也承认了西方的文明,并且用事实证明由此而给土尔其带来的力量和活力。因此,这个国家也就成了中东最西方化的国家。但是作为伊斯兰世界中一个最西方化的改革模式伊斯兰国家在建立现代共和国后,尽管几十年里不断进行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依旧不能摆脱半农业化国家的命运。长期以来,尽管土耳其共和国的领导者们在凯末尔改革的指导下巧妙利用东西方矛盾有效的 捍卫了土耳其共和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但是就象硬币有其2面一样,作为一个98%国民均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在世俗化的进程中,在如何国家现代化的选择上,在政治改革的努力中,冲突与危机始终震荡着土耳其的大地。例如1971年3月12日, 土耳其的一批将军们以维护凯末尔世俗主义的原则的名义,推翻了由正义党领导的无能对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和已经尖锐化政治危机的民选政府。1971年5月21日, 土耳其宪法法庭宣判民族秩序党的政治纲领与载入宪法的世俗化国家的原则相抵触,取缔了这个具有伊斯兰教性质的政党。并且同时还取缔了与民族行动党有密切联系的泛伊斯兰主义协会,查封了一大批具有伊斯兰教倾向的报刊。在近80年的土耳其共和国的历史里,这样的政变并非孤例。清华大学的高鸿钧教授写过这样一段话:“伊斯兰世界没有西方那样的传统,也不具备现代西方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及价值观,从西方引进的民主政治要么变成党派斗争的闹剧,要么蜕变为个人独裁的怪胎,要么被频繁的军事政治所打断。”土耳其在现代化进程中恰好都具备了这三种情况。

      然而,尽管土耳其的宪法第24条明文规定,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利用或滥用宗教,或宗教感情,或宗教认为神圣的事物,达到产生个人或政治影响的目的。刑事法典第163条甚至规定, 组织与管理以宗教为基础的政党,可以判处15年徒刑。并且军人们以捍卫世俗化原则为借口多次干涉国家政治,但是,从战后土耳其实行多党制以来,与凯末尔主义者坚持的世俗化趋向相背离,要求恢复伊斯兰教传统的趋向,像波浪似地不断向前发展,已至到了90年代达到了新的高峰。如果凯末尔知道今天伊斯兰教又在土耳其复兴了,而且还以政党的形式出现,实在会不知道做何感想。1996年,1月伊斯兰政党繁荣党作为议会第一大党组阁,这标志着土耳其历史中一个新的篇章就要拉开了,面对过去与未来的冲突,面对宗教与世俗的挑战,土耳其何去何从?

    造成今天土耳其伊斯兰主义对凯末尔改革的核心世俗主义造成强有力挑战的成因主要是,在土耳其共和国建国后尤其是2战后的几十年中,历届政府面对经济与社会转型措施失当,不但政局不稳而且军人频繁干政,通货膨胀难以遏止,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贪污腐化严重,经济长期不景气并带来高失业率是土耳其国民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尽管土耳其可以用漂亮的参照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向世人展示这是一个现代国家,但是今天土耳其工业发展依旧缓慢,外汇首要来源首先是旅游业,伴随最近几年高增长的同时是高通涨与高负债高赤字。也正式因为经济发展长期不如人意,造成尽管在1963年就与欧盟签署加入欧盟协议的土耳其今天依然迟迟不能加入欧盟。你可以说,土耳其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国民占绝对多数个国家为土耳其加入欧盟设置了重重障碍,不过谁也不能否认土耳其的高通涨与高负债高赤字尤其是其高负债高赤字政策严重阻碍了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进程。经济长期不振的同时,奉行凯末尔主义的世俗派本身也逐渐在执政过程里日益精英化,使凯末尔主义中六大原则局限在一批少数人的圈子不能真正深入土耳其社会基层中去。无论其曾经有多少赞誉多大成功,无论其本身制度在设计上是多么完美,无论其有多么远大的抱负与梦想。失去了国民的支持,脱离社会与现实的改革终究不会走出多远,脱离社会与国民的改革终究不会走出多远,凯末尔的希望与土耳其的梦想终究还能走出多远,只有时间来检验,但是明天仅有希望与梦想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

      笔者按:凯末尔主义与凯末尔模式尽管不能说是伊斯兰世界现代化改革的成功典范,但是对伊斯兰世界现代化的实践,不仅值得伊斯兰世界研究与关注,也值得我们今天中国人思考。中国和土耳其都是拥有辉煌过去而在近代历史中遭受沉重打击,尽管中国和土耳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是这里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不同选择的成因而是要思考在追赶以今天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化的时候如何面对传统。对实现现代化中国和土耳其有着一样的希望,对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与突厥民族所有的相同的梦想。然而一股全盘西化,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甚至宗教师从西方的思潮从20世纪起就从来没有在追赶的国家和民族中失去市场。只是随着时代的不同不断改头换面,不断试图改变追赶的 脚步。但是追赶成功如日本在今天依旧面临一个亚洲还是欧洲的困惑,何去何从日本茫然以对。追赶至山脚的土耳其呢?希望在左梦想在右,土耳其向着希望与梦想飞奔。

      

    (全文完)

    贴这个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最近青史里关于49前后,与79前后的争论.这里也就贴下自己以前的帖子,或许可以给大家换个角度思考的一个尝试.

    曾经在前不久和朋友开玩笑的说过一个比较:儒教和伊斯兰教在对社会规范的影响方面最异曲同工的地方就是他们都从社会生产社会个方方面面从头到脚乃至各个细节上都有着严格的教诲与规范;从而达到他们对各自理想社会的诉求.

    49年的中国不只是改朝换代,是另造了翻天地.对此有人可以嗤之以鼻,有人感恩不尽,有人更是视之死仇,无他闹的天翻地覆尔.

    建国前三十年的争论,不管观点如何,在我看来,不管谁是谁非,就国家而言.如果一个国家在进行现代化改造之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即使由一代代精英份子去引导去强行启动,结果都是事倍倍而功半半的.

    49年时代的中国与一战刚结束时候的土耳其有类似的地方.尤其就几千年封建思想与儒教体系对于中国实行现代化国家与国民改造而言,其被束缚的程度丝毫不弱于当时保守伊斯兰教的传统对于当时乃至今天伊斯兰教的社会的束缚.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在过去与今天的困境,尤其是他们改造自身文化和传统并与现代社会尤其是发达社会全面衔接的问题困扰一代又一代阿拉伯近现社会的精英的不仅仅是体制与制度而是各种越来越冲突激烈的矛盾与已经越来越不可遏止的暴力恐怖主义的社会不满宣泄方式.这样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那意味的是梦魇,是无以穷尽的灾祸.

    而就49年,就当时的中国来说.不管谁执政,无论执行具体的什么策略,都必须要解决与国家现代化改造不相容的国家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问题.我先以伊斯兰社会来举例:刚遇刺不久的前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在执政期间一直想废除巴基斯坦一条古老的法律:任何妇女被强奸时候不能有四个及四个以上男子作为目击证人,否则均视为通奸.就这样一个在今天中国乃至世界上多数的文明社会都鄙夷的法律,当时作为女性总理的贝布托摄于强大的传统保守势力而在她执政期间不敢废除.(此法在今年终于在贝布托的人民党与穆沙拉夫的联手下废除了,不过还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废除).与之类似的在华人世界也有相应的例子:香港地区在上世纪60年代才废除援引自大清律的纳妾制度,而台湾地区更要晚了20多年.一些关于妇女的社会陋习修改都拖沓于此,假使那些事关土地与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关系的各种交之于已经完成相应社会改造后的社会制度其必然结果是:民主制度只会使当时社会阶级分配比率固化,而不会使整个国家进入到当今西方社会的发达与文明状态.再直接点说,不管什么政党或者谁在1949年去解决中国问题.不解决好,当时国家的封建传统文化改造,乃至这样的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地制度与封建土地生产关系.中国最坏的结果就会类似今天纷争的中东,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今天印度十亿人民一亿社会的又一个版本.

    以基马尔(凯末尔)成长为背景的土耳其资料(牵涉日本)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121501

    • 家园 要顶一下了。奥斯曼和蒙古人干过战吧?
      • 家园 奥斯曼帝国最鼎盛的苏丹叫苏莱曼,他的父亲就曾

        惨败在突厥化蒙古人手里,甚至人都被俘了,那一战决定了奥斯曼帝国的东部边界。

        • 家园 是苏莱曼一世吧

          他和被帖木儿打败的 巴耶济德一世 差了好多代了 之间还有

          穆罕默德一世 穆拉德二世 穆罕默德二世(打下君士坦丁堡的那位)

          巴耶济德二世 塞利姆一世

          • 家园 你说的对,

            塞利姆一世是苏莱曼大帝的父亲。他吞并了波斯。

            安卡拉战役中兵败被俘的是 巴耶济德一世。打败他的是帖木儿。

            谢谢指针。对了曾经和人讨论过为什么奥斯曼帝国在崛起的时候能接连出七代雄主。这个在世界游牧帝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看您也对奥斯曼帝国有所心得,想听听您的意见。

            这里谢谢先了。

            • 家园 奥斯曼帝国从未吞并过波斯

              塞利姆一世在查尔迪兰击败了沙法维太祖伊斯迈尔,但奥斯曼帝国更热衷在欧洲扩张,其次是环地中海岸扩张。对波斯的战争是防御性的,所以塞1 浅尝辄止,转而去对付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

              塞利姆一世的儿子苏莱曼大帝征服了伊拉克。此前的波斯帝国,从第一波斯帝国到伊尔汗国都包括伊拉克,巴比伦/泰西封/巴格达还长期担任波斯帝国首都,从苏莱曼征服之后波斯再也不包括伊拉克了。但波斯人在伊拉克留下了什叶派信仰,作为马甲,算是波斯人在伊拉克最大的遗产。

              至于波斯的主体伊朗部分,奥斯曼人从来没征服过。打败巴耶塞特的帖木儿,最多算蒙古化的突厥人。如果一定要找跟奥斯曼发生过密切关系的蒙古人,克里米亚汗国是首选。克曾经和奥斯曼帝国作对,吃了亏之后就转而认奥斯曼做老大,长期担任奥斯曼在东欧的代理人。

            • 家园 其实吧

              我觉得奥斯曼解决了中亚诸帝国的一个长久弊病就是藩镇。所谓的7代雄主也就是这么出来的。这个问题把阿拉伯帝国彻底摧毁了,但奥斯曼帝国在全盛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确实不简单 。

              我觉得吧,奥斯曼帝国的强大与中世纪的欧洲在军事体制上的落后是有关系的。中世纪的欧洲的军事体制简直就是一团乱,雇佣兵+重骑兵当道。步兵更本没有半点战斗力。这种体制相对于罗马简直就是大大的倒退。而奥斯曼帝国和中亚,中东的帝国征战了这么多年,一支直接听命于安拉的军队自然能将欧洲的骑士们杀得七零八落。而当马基雅维利为罗马军体制正名,古斯塔夫建立的常备军体制被欧洲各国接收后,奥斯曼帝国基本就走在下坡路上了。奥斯曼军事上的全盛期也就是1453-1581拉庞多海战那段时间。后来就开始衰落了

              还有就是奥斯曼帝国掌握了贸易的交通线,在财政上远远比当时的欧洲富裕。

              另外,奥斯曼帝国不能算是游牧帝国吧,虽然算是突厥人。但塞尔柱突厥人在帮中东诸帝国做雇佣兵然后抢班夺权的光荣历史中可也进化了啊。

              一边聊一边写得,不通顺之处请见谅啊

              • 家园 我认为奥斯曼的衰落,是耶尼沙里造成的

                奥斯曼的耶尼沙里步兵团,是阿拉伯的古拉姆、埃及马木留克制度的发展,其中的优秀军官,在明君的眼皮底下出人头地,进而出将入相。在帝国勃兴,君主英明的条件下,不啻为良好的干部选拔制度。一旦帝国扩张停止,步兵团失去立功机会,君主再昏聩无能,不仅助长军人跋扈,而且没有军功做考量标准,昏君只能选拔谄谀之徒、奸佞之辈为将相,这对帝国的发展就很要命了。

                中国的科举制度,虽然也有不少弊端,但他能批量产生基本合格的官员,即使君主昏庸,稳定的文官集团仍能让帝国正常运转,即使帝国在衰落,科举产生的文官集团也能让帝国平稳下滑,而不是忽起骤落,大喜大悲。

                • 家园 奥斯曼帝国是俺读的第一本有关外国帝国的书

                  对里面每次老皇帝死了 新帝即为之时的近卫军拥护现象感到非常吃惊 后来看罗马帝国发现罗马帝国也一样有这个问题才意识到 文官官僚体制虽然有巨大的缺陷确实维持一个君主国传承的必要工具 欧洲没有发展出一套有效的传承机制 所以封建时代一直不如中国 应该有这个原因

                • 家园 同意

                  土耳其是欧洲近邻,曾经的欧洲噩梦,在人家几百年发展中,逐渐沦落到解体地步,实在值得比较,思考。

                  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他们始终看到西欧的进步,并进行着应对,但是最后还是衰老到西亚病夫的地步。

                  就是现在也再不可能有机会恢复祖先的荣光了。仅仅是个普通国家

                • 家园 哦,禁军啊

                  那个到后来成为阻碍奥斯曼改革的一大因素了。多次说改革者为异教徒

                  其实吧,奥斯曼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太军事化了,对于发展生产力没有重视

                  • 家园 军事化是穆斯林国家的共性

                    如果追溯起来,第一个穆斯林国家,穆圣的先知国就是军政教合一的政权。该国有穆圣作为精神领袖、国家元首、军队统帅,来自麦加的迁士做政委,麦地那的辅士做军人,《古兰经》是现成的建立政权的指南秘笈。所以后代的穆斯林政权,基本都以穆圣的先知国为蓝本立国。要么政教合作如沙特王国,要么干脆如穆瓦希德、穆拉比特、法蒂玛、沙法维诸王朝那样宗教领袖亲自做国王。

                    奥斯曼从一个小亚小国起家,发展成广阔的帝国,正是军政教合一的极致,远比沙法维波斯和莫卧儿帝国都成功。耶尼沙里兵团纵然有不少缺点,但相比没有类似制度的波斯、印度,奥斯曼帝国的寿命长得多。这些军事奴隶自幼从军,没有父母保护、没有任何根基,全靠苏丹豢养,所以他们天然是君权的附庸,即使废立苏丹,但也同时是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维护者。不能说他们一无是处,毫不可取。

                  • 家园 del
                    • del
                      家园

                      这就是奥斯曼的藩镇势力在全盛期一直不强的原因

                      但是奥斯曼帝国18世纪起就开始改革的时候,禁军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 家园 已经加你了,我刚回复一个帖子

                地址在这里

                http://view.ccthere.com/article/2937002

                里面有一些好玩的话题。

                对了关于古斯塔夫的话题,我当年写过的荷兰的话题你可以看看

                九:荷兰-仅有郁金香是不够的

                节选:

                荷兰是在政治上建立三级议会的国家,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对而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不仅仅如此,通过奥兰椰 -拿骚亲王的军事改革:掘进作业、军事标准化训练(奥兰椰-拿骚亲王第一个把当时复杂的火绳枪复杂的装填与射击动作分解为42个单一连续的动作并以口令控制,这个改革对今天现代军事影响里依旧不可低估)并根据标准化军事训练的需要重新编制了军事体制(因此产生了仿照罗马军团的营编制单位和更便于操练与口令控制的单位:连与排)和创立欧洲第一个军事学院(该军事学院1619成立后,毕业生就有不少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麾下服役,并随后由瑞典人传给法国人,并最终在1643年的罗克鲁瓦战役里采纳奥兰椰-拿骚亲王军事成就的法国人在年轻的孔代亲王指挥下大败身经百战西班牙军团自此确立了新军事改革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奥兰椰-拿骚亲王才能从当时骁勇善战的西班牙军团手里夺回的一个又一个荷兰城市并最终获得了荷兰独立。同时还值得多提一句的是,尽管击败西班牙舰队无敌舰队的是英国舰队,但是荷兰劫掠船长们在1628年在加勒比海域一次成功的劫掠活动中就劫到了价值1500万荷兰盾的财物,要知道这相当于覆灭的那支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造价了。正是顽强的荷兰人,联合盟国在海上与陆地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最终迫使西班牙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也最终终结了哈勃斯堡王朝几乎唾手可得的欧洲霸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