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于官员和警察反腐败,可不可以这样 -- 晨枫

共:💬116 🌺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题是党委书记现在更像行政官

      两者之间已经很模糊了.从官场意义上讲没有太大区别.

      不论是行政还是党务,能够在这样的官僚体系里到那个位置的,还不是体系内的产品.

      现在国内的腐败是制度性的.目前还不致命.靠行政手段的调整可能起的作用有限.只要官员的目的不是服务而还是一种职业,国内腐败肯定会越来越严重的。直辖市市长都已经下去两位了,说起来,又能怎么样?

      天下乌鸦一般黑。对人类能够解决腐败问题不看好。对用道德约束或者法律管制这些手段都不看好。

      • 家园 党委和政府分工还是有的

        两个系统有两套升迁系统,所以很多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互不买账,各自都有各自的班底。简单的讲,党委重点在组织人事,政府重点在财权。

    • 家园 空降的权威性还是不够吧

      即使不是为了搞腐败,一块共事多年的肯定比空降的更团结,最后很可能空降的那个被孤立。而且警察应该跟党委书记不一样吧,各地的情况很不一样,没有长时间的本地经验工作起来很困难。

      • 家园 现代社会流动性大

        一起共事一辈子不动窝的事情不多了。行政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官员就是尊重体制和代表体制的上级,这当然包括原先自己不熟悉的上级。

    • 家园 花一个:)

      我说警察轮换大概牵扯面太大,换将不换兵我们省就有,据说阿,效果还行。

    • 家园 看了看回帖, 没多少人讲警察

      警察我感觉和地方党政首脑不太一样, 一个地方呆时间长了, 即使是中层, 能量也不小. 而且警员的出身比官员要单一(例如警官大学), 结成裙带后互相照顾可能更容易. 所以要轮换, 就得大面积轮换(相对地方党政首脑的数量而言), 这不知道需要多高的组织成本, 和社会效应相比是不是划算?

      楼下有说警察要熟悉当地情况, 这点也没错. 不过只要在集体中形成老中青搭配(指呆在某地的资历, 而不是年龄), 就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做警察虽然凭借经验, 但也要有业务素质, 有责任心; 这也取决于岗位.

    • 家园 貌似我国有异地为官这个传统

      “传统社会”(封建社会这个词理解不同,先不用)里,异地为官(不同省,或者几百里为限都有),甚至某几省不得管财政(明初),都有传统。

      细嚼起来,监察,御史,地方和中央分权,官僚机构彼此“叠床架屋”以避免独大......这些东东传统社会还是蛮齐全的,但没有现代代议制的“选民委任”,当然也不存在媒体的所谓第四权。

      好像现在也有类似规定吧?至少我出国前是有的。

    • 家园 这个是必须的,最起码的。花枝!

      现在行政流程梳理都已经做了不少了,而且电子政务等都把行政工作程序化了。干部易地任职已经具备了基础,可以做了。不想换地方的,可以自己退出啊。

    • 家园 民选是绕不过去的。

      眼睛都往上看,怎么制衡都有限。尤其是权力的含金量很高的情况下,很容易搞成官僚共谋分肥。

      • 家园 问题是民选也起不了制衡的作用...

        太多例子了.............

        连老美的大旗都要倒了...............................

        • 家园 下面这个博文,可算一家之言,以供参考。

          比较清廉的排名,美国绝对是比中国清廉的。不能认为出了几个个案,大旗就倒了。

          下面这个博文,可算一家之言,以供参考:

          民主可以防腐?

            在关于“民主和腐败”关系的学术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的结论都是:在民主化和腐败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就是说,民主化初期腐败一般会不降反升,但是随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稳定下来,腐败程度一般会稳步下降。民主化初期之所以腐败程度会攀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主化一般会带来权力的分散化,而权力的分散化也意味着“腐败切入点”的分散化—-原先可能只有一家人及其亲友有腐败机会,现在“机会”却走向了“千家万户”;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民主化一般都伴随着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扩大的市场机会也给权力和金钱的结合提供了温床;第三个原因则在于民主化也带来新的腐败类型,如果说专制制度下的腐败往往与某种垄断利益相关的话,民主制度下的很多腐败则与选举捐款有关。

          但是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随着民主的稳定化而得到缓解。民主制度从一种投票形式渗透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往往有一个学习过程。比如美国的竞选资金改革,从19世纪到现在,100多年来一直在改革,才大致规范了金钱对选举的影响。比如现在的台湾,出了陈水扁这个洗钱案之后,对“公职人员财产不明罪”的立法讨论也随之提上日程。事实上,民主制度的好处并不在于它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腐败问题,而在于它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制度基础。卢泰愚、藤森、埃斯特拉达等人的腐败丑闻虽然令人疑虑民主制度的反腐效力,但是他们的锒铛入狱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权力制衡并非一纸空言。金泳三的儿子和金大中的儿子都是在他们总统任内入狱的,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无法利用自己的权力保护自己的子女,这本身也说明了民主理念越稳固,腐败的可乘之机就越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腐败丑闻虽然败坏一个国家的声誉,但是丑闻之所以成为丑闻,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闻自由在起作用。

          • 家园 共产主义也为腐败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

            共产主义也为腐败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要不我们走共产主义道路?别的不说,您先把您通宝分我一半?

            中国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才短短二十几年,台湾韩国实施西方式的民主跟我们的时间差不多,为啥南方要说

            在民主化和腐败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
            而不说
            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和腐败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

            南方系的逻辑就是:只要是西方的民主,能证明这个好的我就说是好的,如果有事情证明这个民主不好我也要想办法说成好的。

            台湾的民主都闹成笑话了,现在南方系可好,说这“民主制度为将来解决腐败问题提供了基础”。将来?只有台湾式的民主有将来,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没有将来? —— 我就不明白,为啥他们对台湾这么乐观,对自己的祖国这么悲观捏?

            • 家园 我没觉得台湾的民主有什么笑话

              台湾的民主都闹成笑话了
              台湾民主已经达到中等水准。我没觉得有什么笑话。

            • 家园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的时间尚短,所以还没有实证事例。

              为啥南方要说在民主化和腐败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而不说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和腐败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的时间尚短,所以还没有实证事例。什么时候,中国的清廉度接近毛时代,才能证明这个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的“倒U型”关系。

              不过,对于发达国家腐败度的解读,是否可以单单和民主程度挂勾,这一点可以商榷。因为是否也可以将之解读为经济普遍发展,社会中产阶级化之后,清廉度就会提高呢?当然,具体解读,应当是那些专业人士的课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