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庐山大悲剧】一、庐山只有一个谜 -- 造船厂

共:💬141 🌺347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正规工科生

                不过阴差阳错搞文科事业去了。

                你举的这个,考虑到一般人不会结婚后马上生育头胎,总得1到3年吧,那么58年初次生育的人可能多数是37-39年生人,总之也是抗战艰苦年代。

                另外还有二次、三次生育的人呢?这里面就复杂了。

            • 家园 这个倒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提法,有人做过这方面工作吗?

              例如专门做个程序去模拟中国当时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要是有第一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应该不难吧?

              现在看到的工作大都是用曲线做拟合,这个其实是无法真实反应问题的。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我觉得不能把人口出生作为一件机械的事情理解

                政策、社会风气等因素有很大的影响。我姥姥17岁就生头胎孩子了,解放前社会普遍如此。到我母亲生头胎孩子是25岁。育龄的差距就是8年,但并没有不生。

                婚姻法的实行、教育的推广、就业,都起到推迟生育的作用。我认为58年生育率下降不能排除这些因素,因为58年还没有大面积的饥荒。

          • 家园 估计你也是理工科出身吧

            那些所谓社科专家通常连复杂一些的加减法都做不对,对他们算出来的数字不能要求太高啊。数学不好也就罢了,有时候连基本的逻辑都很混乱,前因不搭后果,结论都是拍脑瓜得出来的。智囊不智现在还是不治。

          • 家园 同意你的看法
        • 家园 呵呵,花

          我看过河里一个贴子对“墓碑”里有个县死100万人这个数字的质疑

          个人觉的:那个年代不是没出现问题,这点大家都同意

          不同的是要明确是什么问题

          把问题客观的描述出来

          别扭曲

          我实际上感到有个很好的指标可以用

          但大家都不用

    • 家园 又来一个到庐山上抒情的

      中国文学宝库自古以来一直没有出现伟大的悲剧。我很看好你!就看你的了。我们看见一个中国的莎士比亚冉冉升起,期待举世瞩目的大悲剧。

      看到这些,我几个晚上没睡好。

      真难为你了。

    • 家园 右派分子猖狂进攻

      庐山系列的跟帖中,右的声音太小了,被淹没在左派的汪洋大海之中。俺要承认的是,俺自己也算个右派。虽然,俺不是故意当右派的。

    • 家园 提个建议,希望不会打乱你的思路。

      史文恭的文章有个基本前提:当时毛的利益等于国家(人民)的利益。他也是反复强调论证的。你不把这个先驳了,恐怕很难去处理你引的那三句话。不过,我感觉他在对待这个前提时有打包销售的倾向,所以每到关键时刻天平就会往毛那里摆。如果你能够分辨出国家(人民)的不同利益与毛的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法。

      之所以提这个建议,是因为我对那三句也感到很刺激。先花你了,恭候下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