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过100年,写20世纪中国历史,还会留下那些人物? -- 雪琴

共:💬125 🌺143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题是

              大学教育本来就存在, 取消之后哪怕是100%恢复也不能算什么功绩, 就好像我抢了你的钱再还给你不算恩德一样。 (更何况工农兵大学生和恢复高考是两码事)

              对此感恩好比你钱包被偷了, 你在报纸上打个广告:钱我不要了, 身份证请寄到xxx路xxxx号。 小偷把钱包里的身份证寄还给了你, 你热泪盈眶: 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 

              • 家园 后面那事儿

                捂脸说,我干过……对小偷很是感激,及时寄回来的证件没耽误事儿

                • 家园 【讨论】好奇ing。。。。

                  乃是怎么让小偷看到你的信息的呢? 难道是报纸上登广告?

                  话说当年被偷钱包里面有身份证, 由于身份证是北京办的害得我一年没有身份证, 因此办不了股票帐号由此错过了2007大牛市。。。至今耿耿于怀 :-(

                  • 家园 就是身份证

                    家庭住址啊。

                    还有工作证,工作证上有单位信息。

                    被寄回来的还有一封简短的信,叫我以后要注意云云。

                    如果是丢在路上被路人捡到寄回来的,那就更加感谢这位好心人了。

              • 家园 唉,你怎么还不明白呢?

                我的意思是说,毛泽东在文革前期做了大错——包括破坏高等教育,但是,在后期,他立了大功,这个大功的意义当然不只是在于弥补了前期的大错(如果仅仅是弥补了前期的大错,那就不能是功、反而只是赎罪),更在于是把中国从苏式发展的轨道中拉了出来、走出了一条新路——这条路不仅是中国的希望之路,也必将是整个人类的希望之路(我估计你不会赞同,我也不跟你争论,只把话说在这里)。

                • 家园 真的是不赞同

                  而且我觉得你曲解了毛公1969年以后的思路。这不是在称颂毛公,而是在诋毁他。

                  个人看法,毛公从来也没放弃过自己的理念,无论1966,还是1974,你提到的变化,不过是毛公在贯彻自己理念的时候遇到困难和阻力,不得不在战术上做出让步而已。一旦形势好转,他必要拉这条船重新向自己的轨道上走。看解放后的历史,这是很清晰的。直到批林批孔和对四五运动的最后一击,无处不表现出他的坚定。虽然由于局势和社会的变化,他的影响威力不再能象文革初期时候那样强烈 -- 人们依然尊敬他,却对他的政策执行不那样积极。而且,越到后期,他所面临的政治斗争越迫使他花费更多的代价。

                  毛公有着始终如一的政治原则,那就是在战术上灵活非常,但在战略上坚定始终。

                  在政治斗争中,毛公达到了艺术的境界,无论国际上的赫鲁晓夫,尼克松,还是国内的周公,邓公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炉火纯青的政治手段,无论敌手还是同事都不得不佩服,换句话说,如果是另一个人,断无法把文化大革命坚持十年之久。这一点,到最后成了啼笑皆非的事情 -- 他的同事们都尊敬他,但都等待他的死亡,因为他死亡之前,任何决定性的扭转都无法进行,而这种扭转的即将发生,所有人包括毛公自己都看得清楚。

                  无论毛公做的正确与否,他始终如一的坚定是他的政治品质,即便对手也会尊敬,所以,我不赞同您对毛公的看法。

                  • 家园 萨大好人品

                    而且我觉得你曲解了毛公1969年以后的思路。这不是在称颂毛公,而是在诋毁他。

                    个人看法,毛公从来也没放弃过自己的理念,无论1966,还是1974,你提到的变化,不过是毛公在贯彻自己理念的时候遇到困难和阻力,不得不在战术上做出让步而已。一旦形势好转,他必要拉这条船重新向自己的轨道上走。看解放后的历史,这是很清晰的。直到批林批孔和对四五运动的最后一击,无处不表现出他的坚定。虽然由于局势和社会的变化,他的影响威力不再能象文革初期时候那样强烈 -- 人们依然尊敬他,却对他的政策执行不那样积极。而且,越到后期,他所面临的政治斗争越迫使他花费更多的代价。

                    毛公有着始终如一的政治原则,那就是在战术上灵活非常,但在战略上坚定始终。

                    http://www.ccthere.com/topic/2020654/4

                    在政治斗争中,毛公达到了艺术的境界,无论国际上的赫鲁晓夫,尼克松,还是国内的周公,邓公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炉火纯青的政治手段,无论敌手还是同事都不得不佩服,换句话说,如果是另一个人,断无法把文化大革命坚持十年之久。这一点,到最后成了啼笑皆非的事情 -- 他的同事们都尊敬他,但都等待他的死亡,因为他死亡之前,任何决定性的扭转都无法进行,而这种扭转的即将发生,所有人包括毛公自己都看得清楚。

                    无论毛公做的正确与否,他始终如一的坚定是他的政治品质,即便对手也会尊敬,所以,我不赞同您对毛公的看法。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这句话说滴是。

                    毛公有着始终如一的政治原则,那就是在战术上灵活非常,但在战略上坚定始终。

                    感觉老萨进入了一个新滴境界。

                  • 家园 他的政治理念是什么?

                    我认为,只有一个——让中国和人类跳出治乱循环的周期律,最终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这就是我通篇的中心思想之一。我也认为毛泽东始终没有改变这个政治理念,为了这个政治理念,再可怕的事情他都敢做。

                    很明显,你我对他的政治理念的认识不同。

                    • 家园 老兄把原则和理想混为一谈鸟。

                      毛滴精髓: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第一条就是原则,第二条是实践,第三条是方式方法。毛和刘最大滴分歧就在于独立自主。

                      • 家园 对,更清晰的说法是

                        毛泽东的政治理想是,中国和人类跳出治乱循环的周期律、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他的政治原则是,这个理想坚定、不能动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我回去修改一下。

                        • 家园 跳出治乱循环的周期律、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这个东西,我不相信在人类社会里有可能实现。

                          • 家园 其实,这东西说起来玄,实际一点也不深奥

                            人类社会为什么总是有治乱循环?原因很简单,活力的发展逐渐跟不上人类自身膨胀的需求,只好由治到乱。人类社会的活力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创新,创新有两个内容:一是,新科学原理和现象的发现与新技术的发明,二是,新的生产方式的发明和组织。这两个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人类什么时候能持续不断的产生足量的创新,什么时候就能摆脱治乱循环。如何能持续不断的产生足量的创新呢?这要看创新需要什么。创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基于科学的思考及思考结果的交流(为什么需要交流?这是因为科学创新是探索普遍性规律,仅仅一个个体或者一个群体的思考是不够的,得大规模的、普遍的交流,这也是以科学为基本价值观的人不敢忽视别人的价值的根本原因);二是,用资本去组织思考结果的实施。关于第一点,彻底以科学为基本价值观的门阀和个人都有能力;关于第二点,只有门阀有这个能力。因此,我一直说,彻底以科学为基本价值观的门阀——也就是真正现代化的门阀——是人类的希望所在。但是,请注意“因为科学创新是探索普遍性规律,仅仅一个个体或者一个群体的思考是不够的,得大规模的、普遍的交流,这也是以科学为基本价值观的人不敢忽视别人的价值的根本原因”,因此,真正现代化的门阀也无法、也不敢抛弃小民。反过来,也不能让小民去绑架真正现代化的门阀。

                            现在呢?希望就在眼前,虽然路还得走个数十年——数十年已经是很短很短的尺度了。

                            • 家园 不是深奥的问题

                              而是有没有可能实现的问题。

                              大部分人类以“科学为基本价值观”,正是我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之一。特别是现代科学已经远离人类直觉和日常生活,想让大部分人和科学工作者一样客观理性地思考,是不可能的 -- 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必要那样思考。

                              • 家园 你是把科学太局限化了

                                谁说科学只限于那些实验室或者生产线上的理工科科学?生活处处都可以用到科学——怀疑、求实(逻辑求证和实验求证)、承认事物有普遍性价值并探索之。例如,我写《我对历史的认识》时就运用了这个原则,使得我自己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也使得我看清了自己要走的生活之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