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替舍妹问计于野:如何提高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 hansens

共:💬402 🌺1349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玩具含铅问题

        我曾经在一家磁性材料公司工作。产品是传统彩电中微调阴极射线的小磁条。磁条的一端要按客户要求喷特定颜色的漆显示磁极。欧洲环保要求提高后,欧洲客户纷纷投诉,说磁条上喷的黄漆铅含量大大超标。刚开始还不相信,我亲自拿着晾干的黄漆样品到一个电子材料研究所作成分测试。结果铅含量是80%左右。黄色越鲜艳,铅含量越高。用铅黄色精调出的黄漆鲜艳,成本最低。用环保黄色精调出的颜色不鲜艳,土,成本高出几倍。

        大胆想象一下,玩具里的黄颜色无非就是黄色精加到塑料里了。婴幼儿的家长们多加小心了!

      • 家园

        文宣部门的工作人员只有真正把中国人的命运放在心上,和这个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在洋大人面前直起身板,为中国呐喊。

        诚哉斯言!

    • 家园 出点怪招,主动出去“讨骂”

      我看得反其道而行之,来个主动“讨骂”

      这个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望受到奇效。

      不得已在于:西方的人现在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声音大,现在的情况下花大钱做正面宣传,不但缺少主流渠道的机会露脸,而且随便被WCNN啊什么的打上“假、大、空”+“洗脑”的标签,那工作基本就白做了。

      所以不如主动讨骂,全球不间断周期性密集地召集各路人马的“批评的声音”,辅以利益诱惑,骂得好的骂得上路的骂得有创意的请过来吃喝玩乐加速他们的腐化。要知道在聚光灯下骂人是骂不出什么名堂的,谣言自然会减少,有的小货其实也就是因为声音没人听,不得已改成反对派整天JJWW的混口饭吃,现在声音有人听了,说不定立马变成了拥抱熊猫派。

      一句话通过找骂,进行“招安”。

    • 家园 大方向上,必须承认民主的优越性,否则难以夺得话语权

      新加坡李光耀国际政治学院的院长,一个挺支持中国的印度人,在美国电视上发表支持中国的言论时,第一就强调长远来说,民主是所有国家的应该实现的。此人是很懂西方人想法的,用敌视民主的态度是无法夺得话语权的。当然这种大方向的事情,也不是小官可定的。

      关键是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可以消费得起的民主是不一样的。换言之,认同民主是大方向,同时强调不同国家实现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如果要夺取话语权,这种大的论调是必须的。

      方法上要多学学外国媒体,小丑不必捂着,这样大事上才有人相信你。还有就是要有本事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这就是新闻价值,有新闻价值,自然就有人看。

    • 家园 控制话语权是关键

      搞科研的人都知道,你灌水无数没用,做上editor才说明你的江湖地位提高了。

      这道理对其他方面也通用

      TG应该办报,办杂志,办电视频道,如果觉得这些都比较麻烦,就直接外包,搞NED,让那些海外名嘴来做就行了

    • 家园 仅从技术层面来说,与房地产项目策划推广作类比

      整个中国就是一个项目,只是推广她的资金更充裕、题材无限、手段多样、受众广泛、时间限制少、没竞争。

      如果拿这样的项目到国内大房地产商开发策划部门那里,他们肯定说操作这样的项目太爽了。

      如果针对具体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地操作,宣传真的很容易且会很有效。对比房地产项目策划,就几个定位:客户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销售定位。

      多好的项目,就担心坏在缺乏市场经验的只讲政治和以己度人凭空想象的人的手里。

    • 家园 很多好建议。说个在多伦多市的

      首先我看重文化艺术这种大多数人容易接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单是夏天周末,多伦多有无数的公园、街头、博物馆、市政厅广场等游艺活动,安大略湖心岛有全球龙舟赛,完全可以通过文化艺术等形式参与展示。

      总之,具体到某一城市,方式方法机会肯定很多的。

    • 家园 提一个小建议

      前两天买了一个iphone, iphone可以从apple store下载很多软件,其中就有New york times 外链出处, USA today 外链出处等传媒的免费新闻阅读器供大家下载,使用起来比用手机上的浏览器看新闻方便很多。

      刚才查找了一下,新华社还没有搞类似的东西,建议新华社也搞一个类似的,用多国语言发布,免费下载,尽量多支持各种手机平台,提供订阅新华社的各类新闻。一个小程序,外包出去,估计几万就搞定了,对扩大影响应该很有好处。可以发动海外华人下载,下载次数上去了,排名就上去了,更能促进新华社的影响力

      • 家园 这种事是技术问题么

        iphone来个中新社,除了海外远程爱国留学生或华侨以外谁会用?影响能扩大到这些人的圈子以外么?iphone上NYTimes受欢迎的原因首先是NYTimes的文章受欢迎,iphone只是提供了方便罢了。

        洗脑这种事要多向犹太人消习消习,看看从列宁,默多克再到Steven spielberg这些人都是怎么做的。

        • 家园 你不做,自然不会有人看

          做出来了,对中国感兴趣的老外中可能有人会看

          一个几千或者几万 rmb的小东西,你至于吗?先做容易做的东西,又和改进新华社的宣传没有多大矛盾。

          按照你的想法,新华社也不要做网站了,因为不如NYT做的好啊,全世界不如 NYT的媒体都关门最好了。

          看过google news吗? 很多关于中国的新闻中引用 xinhuanews的越来越多了。如果xinhuanews 按照你的想法没有人看,而不去做英语新闻,自然也就没有人看了。

          按照你的看法,xinhuanews不受老外欢迎,那么就不应该发表了,而是闭门造车做到收老外欢迎为止,是把?

          • 家园 我只是抱怀疑态度,这种方法将会被证明是徒劳的

            CNN走进中国老百姓千家万户,首先是中国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民间的崇美又怕美的心理所导致的,那种媒体充当美国媒体的传声筒的结果。反过来,在美国想与CNN争夺话语权,首先要想一想新华社在美国与CNN等比较的影响力。伊战时的半岛电视台是面对西方广播的,除了偶尔有CNN的转播外,美国有多少人会主动去收看半岛,甚至了解半岛的存在。

            身为中国人这时可能感觉中国走上了舞台的中心,至少是与美国比肩,但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仍然不过是一位隔壁的暴发户,这样的暴发户美国人以前也不是没有见过,80年代是曾经兴起过一阵子日本热,到今天仍然还有残余,总有些老美喜欢买点日本的盆盆罐罐放屋里显得很“禅”,但就是这样中国热现在还远远比不了。如果有人做个iphone上的印度新闻,你认为除了老印们以外有几个美国人会在乎?中国现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比起印度来也就在伯仲之间,能主动在iphone上看新华社的也只能是非常少的一部份人。

            但是不是就没有别的办法来扩大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的影响了呢?当然不是,李安就做得不错,最近的Slumpdog电影也是一个例子,facebook里的胡哥温总兴趣组都是不错的办法,更有效的达到了目的。

      • 家园 这个建议非常好,俺打算开发一个,卖给新华社,呵呵

        就是国内的Iphone开发人员非常难找。有点麻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