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井底观天原创】大国游戏,发帖者的一些说明 -- 金口玉言

共:💬188 🌺3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大国游戏(副题之二新疆)

      大国游戏(副题之二新疆)

      2008-06-17 22:49:37

      我在过去的评论中曾提过,美国的许多动作都是由媒体宣传战开始,然后由外围的政治势力国会议员们发难,然后才有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和财政部出手。为了配合美军入侵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美国已经在中国新疆问题上走出了第二步。

      首先是在5月22号,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参议员布朗向110届国会第二次会期提出第574号法案,要求中国政府释放参与分裂活动的热比娅的孩子和持有加拿大护照的恐怖分子玉山江,并攻击中国在文化,语言和宗教上迫害维吾尔族。

      从这个法案上可以看出几个趋势:

      1. 美国试图在东突分裂势力中将热比娅树立成一个精神领袖。这在去年布什在捷克的布拉格专程接见热比娅,和瑞典国会议员提名她争取诺贝尔和平奖,都是想借用达赖喇嘛的先例,为东突分裂运动整合。

      2. 在玉山江的先例上,通过西方国家提供护照为东突恐怖分子提供司法保护,利用外交对中国施加压力。当然在这方面,加拿大的重量级太轻,中国可以不予理睬,但如果美国都这样做,中国可能会投鼠忌器,象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表现就不够强硬。

      果然这之后,美国国会就上演了一场大戏。

      6月10号,美国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对人权问题作了个听证会,其中有一段对话是关于关塔纳摩监狱里,同美军在阿富汗作战而被俘的维吾尔族恐怖分子。出来为布什政府作证的是曾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法律顾问,现任职美国国务院的贝林格。发问的是加州共和党议员罗拉巴赫和宾西法利亚州的共和党议员皮茨,听证会主席是马萨诸塞州民主党议员德拉亨特。

      贝林格: 你谈到了维吾尔的案例,我认为,罗拉巴赫先生。但是因为得不到外交上的保障(指其他西方国家接受维吾尔族恐怖分子),我们没有一个好的替代方案。假如替代的方案是让这些人呆在美国,我认为你的选区的选民就会责问你为什么我们让危险人物留在我们的国家。

      罗拉巴赫: 好的,这个维吾尔问题。当然,我和主席先生都得出这个结论――他们不是美国的危胁。事实上,当初对他们的监禁是一个判断上的错误。

      而当我们做出了判断上的错误,就应该承认,和在这个案例上就不应该把他们送回共产主义中国,因为共产主义中国的人权纪录。替代方法是承认我们的错误,允许他们呆在这里。主席和我事实上已经签署了一封信给国务院而表达这个意见。

      国会议员们也提到了最近披露的关于在关塔纳摩帮助中国人审问维吾尔囚犯的准备工作。

      皮茨: 我只是对这个维吾尔事件提供补充,法务部检察官报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注脚134号,里面提到一个联邦调查局特工告诉检察官中国政府官员去了关塔纳摩和审问了美军拘留的维吾尔人。

      他报告说在中国政府的审问官的要求下,这些人,维吾尔囚犯,先是被强迫不让睡觉,然后再低温房间里过一个夜晚和白天,然后由中国官员审讯。

      这里的关键点是美国政府官员邀请了中国政府来一个美国高度限制的军事基地来审问这些维吾尔人。而正是这个中国政府恶待维吾尔人而导致他们逃出中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军事基地连美国国会议员都不能进去同囚犯对话。

      而且根据指控,美国军队人员被指挥去软化这些囚犯,或者你可以说,折磨了他们,使他们可以较好的被中国官员审问。

      到底是谁下命令允许在美国军事基地里,由中国政府审问被他们迫害的宗教少数民族?谁做的决定?

      贝林格:先生,我可以认定那是国防部,你必须去问他们。我可以说,考虑到主席的问题,我们确实关注维吾尔人的处境。

      我们很早就得出结论如果我们把他们交还给中国,他们肯定会得到不公正待遇。几年前,我们甚至得出结论,他们并不是被错误的扣留—他们之所以被抓,因为他们是在阿富汗(阿凯达组织)的训练营被捉。但是我们很快就得出结论,他们不会试图和我们开战,而是会向中国人开战。

      所以我们很早就做出决定,他们必须被送到任何地方,但不是中国。但是,关于关塔纳摩的事情,先生,你必须去问国防部。

      看来,美国会试图给予这些维吾尔东突恐怖分子美国身份,来支持对中国新疆的颠覆活动。不知中国是不是应该考虑与美国不再在反恐战争的合作态度?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十六)

      大国游戏(之十六)

      2008-06-17 12:00:35

      第四篇

      深夜忽听巴渝曲,起剔残灯酒尚温。

      --【明】王叔承

      三十一

      美国在伊拉克的战略失误包括其对伊拉克难民的驱赶还不够彻底。如果你了解欧洲殖民者在北美洲,南美洲,澳洲,新西兰,和非洲的做法,对原居民采取彻底的种族灭绝政策,大规模的移民,然后再占领其资源,被历史证明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做法。比如说超过3亿人口的美国,其印第安人(包括混有其他民族血液)加上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才二百四十万,就是这个政策成功之处。

      当然在今天的世界里,尤其是自认为人类道德最高尚的美国人,要把这个方法在新形式下发扬光大,需要聪明的改变。可惜美国这方面比起欧洲人来说,差得太远。美国迄今为止也只是“清理”掉了70多万伊拉克平民,和赶出了4百多万的伊拉克难民,而且这些被赶走的人口,还不是产油区的人口,多是大城市的有产和中产阶层。而欧洲的国家和大公司们在非洲的手段就要高明得多。比如在刚果挑起的内战,就是通过当地的不同民族之间的仇恨,由那些部落自己提供战士,附近的八个非洲政府参与,而由欧洲国家提供军火,在大部分资源丰富的地区,产生了无人居住区,以方便欧洲公司的开采。而这场欧洲人深感“痛心”的非洲人自己之间的杀戮,最少导致了五百四十万的死亡,估计流离失所的人数恐怕更多。而提供财政和军火支持的欧洲国家在拿到分赃的大头之后,因为开采的地方是无人区,还不会受到环保分子和人权斗士的批评。

      美国在伊拉克的政策调整其实主要有两条: 一是改变和逊尼派民兵之间的争斗,改为扶持的方法,令他们和什叶派互相残杀,来阻挡伊朗势力的增长。二是美国应该大幅度增兵伊拉克,使伊拉克石油产量可以大幅增加而打击现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油价。

      第一点上,包括美国必须放弃原先打击沙特阿拉伯的目标,而和沙特阿拉伯重新和好。有两个因素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一是因为伊拉克战争被美国国内反对势力,尤其是民主党的攻击,新保守派的各方人马在美国政府内纷纷落马,导致犹太裔分子的影响减弱。当然,以色列把伊朗的威胁放到了首位,也影响了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向。有趣的是,当美国民主党在国会选举大胜的当晚,笔者就预测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德会辞职,结果果然他第二天一早就交了辞呈。二是在黎巴嫩,以色列和伊朗的前锋哈兹布拉开了一战,结果不是很理想,加上伊朗对哈马斯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哈马斯在巴勒斯坦选举中上台,都导致了美国快速和沙特阿拉伯和解,在全部中东地区包括伊拉克开始武装训练逊尼派民兵,来对抗什叶派的势力。

      有趣的是,美军开始训练他们以前的死敌,完全不能确信这些民兵会先向美军开枪,还是先向亲伊朗的什叶派民兵开枪。曾有美军军官问逊尼战士,会不会仍然想杀死他,该民兵回答:“是的。但不是今天。”

      第二点,却是美国的一个难题。虽然布什政府后来决定对伊拉克增兵,但是人数只不过数万人。而美国要彻底控制伊拉克的油田和输油管道,至少也要将现在的兵力加倍。虽然伊拉克政府不甘心被美国拿油,试图把油田放给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如果美国杀价不要杀得太狠,还是可以用枪逼伊拉克政府就范。美国的问题是,如何在国内开辟兵源,而又不会采取美国人民反感的征兵制。笔者的办法是,因为美国已经有超过1千万的拉美非法移民,如何处理他们的身份问题已经在国内炒得天翻地覆。已经有数百甚至上千的非法移民用偷来的社会安全号码参加了美军,有些居然献出了生命。而美国政府已经破例授予了这些勇敢的战士公民权。所以说,如果美国政府颁布一条法令,任何非法移民如果在美军服务三到五年,就可以变成美国公民。估计会有很多小伙子报名参军,为美国人民在中东抢油,真是为国,为民,为人和为己的大好事。既解决美国的非法移民合法化问题,又避免让美国人讨厌的征兵制实施,还可以防止美国经济被石油输出国慢慢的勒死。

      三十二

      过度的依赖外国石油,在油价疯涨的今天已经成了美国的癌症。如果处理不好,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老命也许就会呜呼于此。伊拉克的石油很可能就是帝国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今天的民主党也许只是利用美国人民厌战的情绪抢夺白宫宝座,一旦目的达到后,就会装模作样的从伊拉克撤出一些人马,但就会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永久的基地,保持大致5万到7万的军队,维持美国对中东油源的控制,希望有一天可以把石油价打下来。如果你看一下美国在日本和德国的驻军,就可以看出50年内的大致情形。

      其实今天的美国是一个缺乏智者的时代,其国内政治和外交事务都被主要利益集团操控,为达到一己私利,而不惜牺牲国家的长远利益。美国由于其在世界上的文化和思想上已经毫无信用可言,而经济体系几乎在金融信用丧失后崩溃,唯一可以依赖的军事实力当然要用来为美国在世界上争利,这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是把好钢用到刀刃上,不光是白白浪费美国大兵的生命,而且还是事半功倍。

      美国今天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石油供求脱节,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而导致供应量短缺的问题。如果继续让这些无知的经济学家在那里妖言惑众,就完全搞不清楚问题的根源。美国和西方今天面临的问题是西方对世界的统治和欲取欲求的日子,已经到了完结的时候。由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外部的能源,而这些能源又被非西方甚至敌视西方的国家所控制,美国面临的就是意识形态化的能源民族主义,甚至掺杂了宗教和文化冲突的因素在内。

      今天的石油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供需市场,而是非常类似于美国加州电力危机时的电力市场。由于美国的基础建设是建基在能源工业上,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可以大幅降低的空间不是太大。而石油的供应方面,石油输出国就具有很大的控制力。随着油价的高涨,他们就可以降低产量来护价。再加上很多石油的开采,如中国的例子,完全是从油田直接运回中国,丝毫不经过石油市场,使国际市场的油价太容易被金融投机资本炒作,而由于美国的汽油定价,又直接与原油市场价挂钩,就直接打击美国人民本来并不宽松的钱袋,使大家不得不在其他消费上节衣缩食。

      由于油价高涨,就会带来全面的物价上涨,导致高昂的通货膨胀。而由于消费的降低,就会造成国内经济的增长停滞,甚至衰退。这个结果就是所有经济学家最恐惧的滞胀,再加上固定资产的失血,唯一的希望来源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可以增加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出口。

      但是美元的狂贬也带来其他问题。如果你看一下用欧元计算的石油价格,其实涨得不像美元这样离谱。如果美国国民的大部分消费物品还是靠进口的话,大幅贬值的美元就会造成大幅的物价普遍上涨,增加民生的困境。虽然因为美国的产品具有的竞争力,但是因为全球都面临的通胀结果,美国产品不一定可以便宜到可以和新兴经济体竞争的地步。比如印度是全球药物的最大伪造和冒牌产地,美国的药物在美元贬值后,还是无法和其竞争。

      再加上美国自身的问题,就是教育投资不够,在一些美国竞争不占优势的工业里,劳工再培训不足,这些利益团体倾向于政治上施压,而通过保护主义法案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民主党当政的今天,这些机会就会更大。另一个因素,就是民族消费主义的兴起。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南韩民众对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美国牛肉进口进行的大规模抗议。

      而在一些本来就对美国不满的中东国家和石油输出国,不排除当地的消费者以不选择美国产品作为他们的选择而有意打击美国经济。

      有趣的是,发生在中国消费者身上的事,就印证了这种危险。本来西方世界,希望将他们这个世纪的新鸦片—民主自由,用来忽悠其他国家的人民,让他们能够从中夺利。结果没想到却作茧自缚,反受其害,成了最后忽悠自己。法国在支持藏独的结果,是遭受中国消费者抵制的经济损失。美国在伊拉克的结果是忘记了自己的抢油目的,正二八经地在那里搞民主自由,结果令自己的经济困局越来越深。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十五)

      大国游戏(之十五)

      2008-06-13 17:34:33

      二十九

      在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之前的一个星期,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对一些伊拉克人进行了访问,其中谈到了谁会为美国的侵略费用买单。最后的结论是伊拉克石油。然后大家又开始讨论如何可以制止这个行为,结果是两个方法:一是爆炸输油管道,二是攻击美国石油公司的雇员。

      非常有趣的是,当时就有人发誓会将之付诸于行动,而这正是后来伊拉克出现的情况。由于美国在伊拉克投入的兵力太少,又不得不不断的和反美武装进行战斗,根本无法担负起抢油和护路的责任。

      如果当初美国可以制造假证据,至少在国内有个圆场,可以瞒天过海,对国际舆论可以听之任之,就不需要把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伊拉克提到中心。对这个本来就是美国人拿出来忽悠别人,而且做不到的目标,就应该继续不把它当回事而忽悠下去。美国实际政策就应该在各地,尤其是产油区和油管通过区,扶持各地的军阀和民兵,然后同这些势力私下谈妥条件,让伊拉克民选的政府作为一个排场,在那里演些永远吵不完的民主大戏,让美国人民在抢完了伊拉克的石油,还觉得真的拯救了伊拉克人民。

      而美国的战略错误在于大规模的清剿萨达姆的残余势力,而不是让萨达姆的支持者直接和什叶派民兵杀个你死我活。美国在费卢杰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大开杀戒,浪费资源,而导致了和伊拉克普通民众的冲突。

      这里举两个小例子。当时费卢杰战争的直接起因是几个美国私人保安公司的人员被反美武装杀死并焚尸示众,其实早在之前祸因就种下。美军进驻费卢杰等地区时,本来还是想讨好当地群众。但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晚上时伊拉克人通常会在屋顶的天台上睡觉,那时一个个平时包的严严实实地美丽伊拉克少女们,就会在家里个个袒胸露臂,不再防范。而20岁上下的美军小伙子们荷尔蒙高涨,就有一些好事之徒,偷偷用夜视镜窥探,而被当地居民发现。

      另一个例子是,在夏天炎热时,有些伊拉克村民会在夜深凉爽时下河里捉鱼或者在农田里灌溉,就被巡逻的美军小分队糊里糊涂地打死。而美军巡逻队通常会自己带上铁锹之类的挖掘工具,发现错杀后,马上就扔把铁锹在死者身上,作为反美游击队在路边埋炸弹的证据。这个做法不是在伊拉克的发明,在索马里的美军在乱枪打死平民,发现错杀之后,尤其是未成年的小孩子,都会扔一把破枪为自己推托干系。其实美国很多城市里警察也是这方面的高手。但是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在军队上级那里过关,但实际效果就是伊拉克里的反美战士越剿越多。

      不过据一些美国人做的调查,新保守派不是没有试图对伊拉克栽赃。当然要栽赃核子计划是有一定的难度,虽然美军“成功”地发现了一些可以用于核武器的金属管,但是还是没法令人信服。另一个就是通过以色列的摩沙德派出一些间谍,试图在伊拉克埋下炭疽病菌。而被斩首的美国人伯格据称就是其中的一位。据说当时伊拉克游击队在他的身上还发现了很多反犹太人的宣传品,而他本人是犹太裔美国人,带着这些东西似乎不是一般只为求财的商人。

      总之,陷入游击战的美军无力保护伊拉克的油田和输油管,美国石油公司就没法进来采油。而输油管道被炸后,美国占领当局就只有花钱请当地的部落保卫输油管道线。结果是爆炸不再发生,但是油管总是出这样和那样的故障,通常是输够给伊拉克当地的炼油厂的炼油量后,就会有奇奇怪怪的各种机械“事故”导致输油停止。更有甚者,输油管里的油居然被人中途吸走,最后成了黑市上的廉价油,而这些卖油得来的利润,就会变成攻击美军的武器弹药。

      而伊拉克石油的最重要出口处巴士拉,名义上被英国控制,实际上却被亲伊朗的什叶派民兵控制,英国军队跟本就不敢惹他们,采取了近而远之,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态度。最后,英军更是一看情形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拍拍屁股走人。害得美军直到今年才把巴士拉抢回来。

      三十

      在中东不顺的美国在2005年开始发现自己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搞不定伊拉克的反美游击队,就没法进行石油操作。而伊拉克政府看见了美国的软肋,就不会那么合作,心甘情愿的让美国抢油。同时,美国就没办法对沙特阿拉伯进行颠覆,而沙特阿拉伯对伊拉克的反美力量就可以增加支持,令美国更为头疼。但是对美国和沙特,加上以色列更不利的却是伊朗的崛起。这就迫使美国不得不改变其伊拉克政策中,为伊朗作嫁衣的行为。

      另一个更头疼的问题是在美国精疲力竭之时,中国在东边利用美国力量的真空而强大起来。于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些人,想把这个问题重新在媒体上聚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太西洋月刊上关于和中国打仗的探讨。

      这个探讨有几点是很有意思的:

      1. 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和中国打一仗也没法完全阻止中国的崛起,但至少可以把这个崛起推迟50年。

      2. 如果和中国的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对美国利益而言,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

      3. 要挑起和中国的战争,就必须以台湾独立为导火索。

      4. 如果美国打局部战争的话,美国就会有战略上的弱势。只有把所有的盟国都拉进来,包括欧洲的北约,日本,加拿大和澳洲,而打一场全面的战争,胜算才比较大。

      这其实就是在911事件前美国国防部的计划,只不过被本拉登分了心。而中国在当时还是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唯一确信的武器就只有原子弹。而且在1996年的台海危机时候,已经对美国进行阻吓,声称中国不惜用有限的核战争来应付台湾冲突。这一次,对美国的全面战争威慑,中国只能进行全面核战争恐吓,由一位少将朱成虎口中完成。

      这一下,就把同中国打仗的成本推得很高。当时,以中国的核子能力,与美国相比当然还是不足,但是可以和美国做到同归于尽。在战术核武器方面,中国至少可以打掉美国的数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摧毁所有的太空通讯。当然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倒不是直接和美国对打,而是威胁帮腔的小喽罗们。如果美国决定中国只是虚张声势而不敢真打核战争的话,那么中国就可以在台湾动用核武器而把台独势力干掉,或者在美国的帮凶,比如南韩和日本动用核武器。这样的话难题就交给了美国:美国人会不会为了无足轻重的日本人,南韩人,和台湾人,而选择自己也要同归于尽的结局?而对日本人和南韩人而言,美国会不会遵守诺言向中国报复,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已经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干嘛要踩这趟浑水?那么同样,为什么台湾人民要选择独立,如果独立的结果是灭亡?

      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如果美国无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那么就不能贸然同中国开杀。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继续发展军备,为将来的战争做准备。有美国军队的人士戏称美国现在是两个军队:一个是在准备对付中国发展各类高科技武器,一个是在应付中东的数场正在打或将要打的战争。

      于是2005年中国和美国的一场嘴巴上的沙盘演练结束了,大家低下头来回去各自做准备,等待下一次时机的来临,就可以再拿出来些杀手锏出来华山论剑。这一等待并不是太长,在2007年1月,中国一个导弹成功的把一个低空的卫星打了下来,令美国军界一片慌乱。本来每次在美国军方关于台海战争的沙盘推演中,扮演敌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将军的第一招,就是扔一颗战术核武器摧毁美国所有的太空卫星通讯系统,打乱美军各兵种之间,各战斗单位之间,前线与司令部之间,尤其是军舰,战机和侦察卫星之间的信息联系,而造成高度数字化的美军作战无法进行。每一次这位将军都说他很过瘾(hell of good time)。美国情报部门一直都不知道中国军队有用常规武器达到同样目的的能力。因为任何战争,动用核武器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哪怕是在外太空里。如果中国可以用常规导弹摧毁数个卫星,其造成的碎片几乎会把外太空的所有卫星摧毁。而且既然中国有技术可以摧毁低空的卫星,那么高空的卫星导航系统就同样不安全,而美国的所有精确制导武器就不再有效。

      当然和中国开战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国际防核扩散条约就会失效,那么另美国头疼的伊斯兰恐怖组织,就会有更好的机会拿到核武器,而进行对西方城市的恐怖活动。所以,在没有成熟的条件和中国摊牌之前,解决中东的问题还是一个首选。

    • 家园 大国游戏(副题之一缅甸)

      大国游戏(副题之一缅甸)

      2008-06-13 14:38:03

      在西藏事件后,我曾经提出中国应该在5月份注意美国对缅甸的行动。当时的估计是,由于中国各藏区里由美国支持的藏独分子闹事,解放军成都军区的注意力被转移,在加上缅甸的5月全民公投,为美国提供了一个机会。

      结果美国果然在泰国附近海面由海军陆战队的登陆部队进行演习,缅甸的首都仰光开始有人放置炸弹,准备里应外合。就在此时缅甸经历的一场大风灾,给了美国一个用人道主义救援的借口,将美军开进缅甸。而缅甸军政府顶着压力,在全面接受来自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物质和医疗援助外,也接受了非政府组织,比如台湾的慈济协会的救援行动。但对西方想用救援而占领缅甸的企图,军政府未作重大让步。法国在联合国想获得授权的提议被大多数国家否决。而美国最终不得不放弃计划,从缅甸外海撤军。

      美国本来想以缅甸拒绝受援为契机,鼓动缅甸平民再次起来造反,但是对缅甸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

      这次受灾的伊底瓦底江三角区,人口分布中大约是一半缅族,一半凯族,在加上少量的其他少数族裔。凯族和其他至少十九个少数民族一样,自1949年缅甸独立后,就为了自己民族的独立而和缅甸军展开游击战。所以,当缅甸政府救灾时,如果物资缺乏,就必须先救缅族的灾民,以避免昂山素姬的反对派用民怨而起事。只要稳住了缅族,凯族的死活对缅族内的反对派并不那么重要。去年缅族内部的和尚革命运动遭到政府军镇压,缅甸各少数民族一致叫好,希望缅族自己鬼打鬼,两边死得越多越好,自己还可以趁机独立。

      所以说美国这样玩法,最惨的还是凯族的灾民。如果他们的村庄变成了无人区,重建时就会成为有钱富翁开发的新海滩度假村,让将来的欧美游客可以安安静静的度假,而不受当地人打扰,就像经过海啸的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一样。

      当然后来发生的中国大地震,以让国际媒体的注意力转移出了缅甸,使美国利用国际压力的愿望落空。那么当时美国有没有可能在法国的支持下,强行杀入缅甸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美国只有大约过千人的兵力,估计不敢冒这个险。一旦看到缅甸反对派没有动静,就放弃了原先计划。

      如果你留意新闻,在四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新华社报道了关于这样一则消息:

      “12日下午,灾情刚一发生,正在驻昆明部队调研的郭伯雄,根据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立即对部队抗震救灾作了安排,组织空军、成都、济南军区和武警有关部队,包括某空降部队,迅速向灾区开进,在第一时间投入救灾战斗。”

      身为中国军队的首脑人物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在昆明,也许与美军不敢在缅甸妄动有一定关系。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十四)

      大国游戏(之十四)

      2008-06-12 11:42:20

      二十七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选择了2006年中国的春节作为他出访海湾之外的第一个国家。这是他就任国王之后的第一次对外出访,也是沙特国王在1990年与中国建交后的第一次。而他的亚洲之行,在访问中国后,再去印度,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他的这次出访,表明了沙特开始面向东方,为石油寻找西方之外的替代市场,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沙特和中国的关系。在出访前,阿卜杜拉国王接受沙特官方电视台的访问,被问到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期间访华,他的回答是在历史上,这是世界各地的国王们向北京的皇帝进贡的时间。

      对他的如此善意,中国也给予他高度的礼遇,称赞了他的“三个第一”和对中沙友谊的高度重视。在这次出访中,沙特和中国签订的未公开的能源合作计划,并为新疆的阿克苏市基本建设提供优惠贷款和援助。笔者的估计是当初的能源合作计划应该是关于沙特在中国建立炼油厂和石化厂,提供原油帮助中国建立战略储备油等等。如果当时的计划是长期性的,那么中国就应该仍然享受当年的低价。当然西方的媒体也有另一些说法,包括由于在成本的细节上没有达成协议,所以并没有实际的合同签署。还有人指由于去机场欢迎的是中国外交部长,而不是胡锦涛本人,阿卜杜拉有些不快。当然这些猜测很难证实,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沙特将参与合作扩大在泉州的炼油能力和新建在青岛的炼油设施。通常沙特的石油开采是秘密进行,而且其原油又不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很难对其给予了价格进行对比。

      沙特的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沙特本身的外部威胁是以色列犹太人和什叶派波斯人,早在1988年和中国建交前,沙特就已经购买了36枚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3型和9个发射架,该导弹的1500公路射程可以涵盖特拉维和德黑兰。而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情况下,沙特的计划是如何在没有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下可以自保,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向中国购买新型的战略导弹和向巴基斯坦购买核弹头。

      在以色列已经拥有大约150-200颗核弹头的情况下,和伊朗顽强的在西方的高压下,继续发展核子计划,沙特拥有自己的核威慑力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绕过国际防扩散条约的限制呢?沙特选择的可能是两套密码方案,即由沙特控制导弹的密码,和巴基斯坦控制核弹头的密码。这个方法是当初冷战期间美国在德国“创造”出来,绕过德国不能拥有核武器的限制。

      当然,中国由于军力尤其是投放力的薄弱,相对于美国的强大军力,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不是被美国逼得太急,沙特也不会走这条舍近求远的歧路。只不过为沙特的石油寻找美国之外的买家,不光是中国,还有印度,日本和南韩,倒是完全符合沙特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沙特还可以通过中国对伊朗的影响力,令伊朗对沙特的威胁有所制约。

      对中国而言,保持和以色列,沙特和伊朗三方面的等距离友好关系最符合中国的利益。在与沙特的交往中,可以首先要求沙特禁止其国内的宗教团体支持中国内部的东突恐怖组织,然后在提供能源上的合作,可以增加中国在和伊朗石油合作上讨价还价的弹性。而保持和沙特和伊朗的关系,又可以使中国在同以色列军事技术合作和转让上有讨价还价的砝码。中国必须好好的利用这些关系,一旦在美国势力衰退时,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中东地区的和平而斡旋。

      无论是中国和沙特的关系如何发展,都应该看到中美关系和沙美关系的重要性和互动。所以这种三角关系的互相平衡和互相牵制,就不应该以大幅度牺牲一方的利益而达成。因此当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虽然美国主人的待客之道大有需要提高的必要,但可以想象,中国和沙特的关系一定是其中在私下一个主要讨论的问题。而美国总统布什肯定会说如果我这样那样骂台独分子陈水扁,是不是胡主席你应该不要和阿卜杜拉国王这样那样呢?当然,离开华盛顿的胡锦涛主席,在下一站访问点雅加达,也会把传一些话给阿卜杜拉国王。

      二十八

      在2005-2006年,中东和世界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起源于2004年底的伊拉克游击战逐渐成气候,使美国快速稳定伊拉克的愿望落空,开始陷入了困局。

      本来美国的伊拉克战争是受到全体美国人的支持,但是在兵老无功的情况下,美国国内的反战声浪越来越高。这些反战声音除极少数外,大多是对布什政府的无能抗议,并不是反对美国入伊拉克抢油。而在野的民主党因为离政权已久,乘机对当权的共和党清算。在美国,任何政治事件的操作,要看两党中的任何一党是否会在打击对方的过程中得利。有时候这种两党内斗,完全罔顾美国的国家整体利益。有时候,如果对一件政府的失误紧追不放的话,而自身又不会在选举中获利,通常这类事件就会在新闻界销声匿迹。伊拉克战争就是前一种例子:由于美国两党的内斗而损害美国国家利益。

      在伊拉克战争开打之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曾在美国国会就这场战争的成本和利润进行了推销。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分析,如果美国可以让伊拉克出油量提高(从每日150万桶到450万-500万桶),美国就可以将伊拉克的石油收入三分,一分用来支付美国及盟军的军费开支,一分作为伊拉克新政府的财政开支,一分用来支付伊拉克的重建费用。整个伊拉克的重建当然由美国和英国的工程公司,如美国副总统钱尼掌控,通常由退休高级将领任职的哈利巴顿公司等等。

      用一句中国俗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所有的战争,从古到今,都是有利润目的的商业活动。如果无利可图的话,美国国会里那一帮议员都是选举的敛财高手,怎么会轻易举手赞成。所以当美军杀进巴格达时,立即占领伊拉克石油部,而让价值连城的巴格达文物博物馆任来自世界各地的妙手空空任拿任偷。

      由于美国在联合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推销失败,虽然没有美国人相信萨达姆有核武计划,美军还是不得不装模作样的派出大规模的小分队,到处去找大规模杀伤武器,甚至连纽约时报的著名女记者朱迪丝米勒都在她的战地报道中“暗示”美军已经发现了证据。

      其实美国人并不在乎这些入侵伊拉克的借口,对他们来说,快速打完仗,不要在报纸上天天读到死人的负面消息就够了。而这正是美国新保守派失策和无能的地方。无知即无畏,新保守派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而过低估计了伊拉克人的能力。本来,美国应该在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由中情局栽赃,加上美国收买的伊拉克前高官作假证,就可以“证实”伊拉克确实有未成熟的核子计划,让国际社会不得不接受美国事实上已经占领了伊拉克,而不再在这些无用的是非问题上继续争论和纠缠下去。美国通过游说中国等安理会成员国,让联合国授权管理伊拉克事务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但是新保守派却傻乎乎的作茧自缚,把本来不在其战争借口中的“建立民主自由的伊拉克”作为了伊拉克的施政主要目标。而在伊拉克石油分配上,又跟美国的大石油公司集团抬杠。因为有过俄罗斯的经验,这些石油公司集团反对对伊拉克石油私有化,认为通过一个傀儡的伊拉克政府更容易办事。而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浓厚的新保守派则主张将伊拉克石油私有化,这一纷争也影响了早期的石油政策。

      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美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即不在伊拉克的各个宗教和地方派别中分清敌我,而是采取挑拨离间和画地为牢的方法,就不需要把有限的美军资源用于对自己利益无关的平乱行动,而可以集中兵力抢占石油资源,保护美国石油公司的员工安全,快速地把伊拉克的石油开出来,抢出去。

      美国的政策恰恰与此相反。美军不断地去逊尼地区清剿,将伊拉克军队解散,把萨达姆的社会党官员从各级政府部门清洗,而把自己当作了为什叶派抢权争利的一个工具。一方面引起了周边逊尼国家如沙特和埃及的不满,开始对反美武装提供人员,资金和武器的支持;另一方面得益的什叶派对美国却并不感激,而是在伊朗的支持下,迅速崛起,为伊朗在有可能的美国对伊朗动武的战争中,建立起一个缓冲地带。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十三)

      大国游戏(之十三)

      2008-06-09 12:09:20

      二十五

      那么,美国在伊朗的动作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而中国又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美国为什么出兵伊拉克的问题。美国前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在他的回忆录里说得很清楚,伊拉克战争的原因主要是为石油。但笔者个人认为,当时美国新保守派中人,犹太裔居多,因此在实现“美国新世纪”计划中,除了要控制世界能源资源,而且有挟带私嫌,公报私仇,利用这个时机,搞掉沙特阿拉伯,这个以色列人憎恨的对手。

      本来,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瓦哈比教派的温床,也是塔利班的财政支持者。沙特王室和政府与本拉登的关系也是非常暧昧,在911事件前,几次中情局的无人侦察机其实已经锁定本拉登,但发现他的身边有几位沙特王子而不敢断然动手。但是当19位沙特敢死恐怖分子把世界贸易中心撞塌后,美国人对沙特阿拉伯的怨恨立即上升,美国国会开始了911真相调查,其中包括对沙特王室和政府和本拉登关系的调查。而原先,以色列和美国的犹太人对沙特阿拉伯从幼儿开始的反犹太教育已经很不满,加上沙特有钱人士对巴勒斯坦人炸弹自杀者家庭的经济照顾(只要是针对以色列人民的自杀攻击,其家庭和子女几乎终身受益),都使犹太人对沙特耿耿于怀。在美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犹太人社区,包括新保守派里的重头人物,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但是,任何对沙特阿拉伯的手术,必然导致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涨价。因此在对沙特动作之前,控制世界第二大原油储藏国伊拉克,把其石油生产量从每日150万桶,提升至少三倍接近500万桶,就可以防止沙特用石油战来对付美国。当时沙特差不多是每日出产7百多万桶,占欧佩克近3分之一,而油价被控制在22美元之上。如果美国可以成功的控制伊拉克,并达到预期提高产量(伊拉克最高产油量曾超过4百万桶),就有可能把油价控制在18美元以下,并可以承受沙特石油产出减半的影响。

      美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控制受到了两股势力的冲击。一是当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掀起了美国支持的私有化浪潮。对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早就垂涎已久的西方大油气公司个个摩拳擦掌,希望可以参与分蛋糕。但是固执的俄国人坚持其私有化必须由俄国私有企业进行,以保证政治势力可以顺利的把国有财产放入私人的口袋。当时美国对这一点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石油价格偏低,使俄罗斯开采石油成本太高,再加上看死了俄罗斯资金不足,认为那些俄国公司迟早要向西方大公司求救而最终成为这些公司的俄国代理人。

      所以在1998年俄罗斯政府破产时,居然很多俄国石油招标没有人出标(中国估计也没有看到这一点而在世界范围内扫货,当然那时可能中国也不像今天这样,外汇储备爆棚)。当时大家是小看了普京领头的这帮克格勃集团的能量。没有钱,这些克格勃集团就经营地下生意黄赌毒,那时俄国妓女充斥世界,再加上原苏联的军火库清货,终于让俄国人挣扎过来,守得云开见日出。

      第二股冲击美国的势力是拉丁美洲美国后院的委内瑞拉在1999年出了个风云人物查維斯,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石油民族主义运动。本来在保证石油价格上,所有产油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美国,西欧和日本是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市场,美国就可以通过分而治之的方法,令产油国家之间互相牵制,而导致不能有一个共同的行动方案。通常在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开战时,才可能看到阿拉伯人自己的一致限产行动,但非阿拉伯国家又不会跟进。但是在1999年期间,因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需求紧缩,导致了世界所有的产油国不得不在3月共同减产以稳定油价。而查韦斯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把和西方大石油公司的利益斗争,从一个在商言商的角度,提升到了一个反西方殖民主义和经济掠夺主义的高度,得到了包括俄罗斯,伊朗,苏丹,甚至沙特的支持,使欧佩克的运作可以真正起到实效,从而使世界石油摆脱了西方的控制。当然中国经济的崛起,为石油生产国提供了一个替代的市场,是这个石油民族主义可以成功的一大因素。

      二十六

      如果美国可以成功地控制和增加伊拉克的产油量,可想而知,世界油价将滑落,就会使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美国的对手,说话时没有那么嚣张。而且美国就可以对沙特施行“民主革命”,推翻沙特王室,建立一个更温和的“民选”亲美政府,并清扫瓦哈比势力,以及沙特对埃及的穆斯林兄弟组织和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的支持(当然现在的哈马斯的支持更多来自于叙利亚和伊朗),为美国的中东重造计划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美国和沙特关系的恶化在伊拉克战争后更为显著。一方面是美国参众两院的大嘴巴议员们在新闻界大声疾呼,要求调查沙特的资金如何转入了恐怖分子的账户;另一方面是美国的911真相调查小组实际上在追踪沙特的资金流向。除了犹太裔的美国议员外,犹太人势力强大的地区,如纽约的市长朱尼安尼拒绝接受沙特王子阿萨德向911受难者高达1千万美元捐赠,来自纽约州的参议员舒默(也是主要推动经济制裁中国的议员)直接要求彻查在美国的沙特投资和把沙特列上美国的种类繁杂的黑名单国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时的沙特王储阿卜杜拉面临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和美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压力,决定从美国撤出3千亿-4千亿的沙特资金。一方面是为了自保,另一方面也是对美国的报复。而在美国的富裕中东裔人士,也开始发现在他们的住家附近开始频繁出现仿佛是水电公司修理车的客车。其实这些车上安装的是监听人们在家里对话和手提电话通话的仪器,由美国情报部门的反恐专家24小时运作。当然,在“爱国法案”的授权下,全美国的固定电话和互联网都在情报部门的监视之下。这些惊恐的中东裔美国人,开始偷偷的在加拿大等国家买房买地,准备一旦情势不对,立即逃难。

      沙特在美国的大幅撤资大致是起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高潮期之后。那时,美国借强大军事高科技,把阿拉伯人最后的一支军队摧毁,连容易头脑发热的伊朗人都在考虑如何和美国沟通,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伊朗要求有条件投降的降表,当然被只接受无条件投降的美国拒绝。于是伊朗人除了向莽撞但勇猛的朝鲜人学习赶紧加快核计划之外,只能偷偷的发展伊拉克什叶派的各派民兵以自保。而沙特就忙着支持伊拉克里被美国打得七零八落的逊尼派各派武装。这时候声讨沙特的呼声在美国达到高潮,应该是预料中事。

      沙特从美国的撤资当然也为美国的赤字财政和巨额贸易逆差造成巨大的资金缺口,直接威胁到美国的经济。为了应付这一挑战,美国国会快速地在2004年通过了一个“祖国投资法案”(Homeland Investment Act), 简称HIA,将美国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利润拿回国内,而补偿沙特资金外逃的缺口。本来,美国的大公司在把海外利润汇回国时,要交付35%的税率,而在HIA法案下,如果资金在2005年底回国,就会享受5.25%的优惠税率。美国用了这个办法,总算是度过了一劫,

      美国同沙特的关系恶化的最低点是在阿卜杜拉继承王位之前,大约是2005年五月底和六月初,美国国务卿赖斯和王储阿卜杜拉进行了几乎摊派的谈判。有关于这次谈判的细节从来没有公开,但可以预料双方的立场是南辕北辙。美国对沙特的要求当然是非常明确—要求沙特为美国新中东计划在宗教上和经济上背书,彻底限制瓦哈比为代表的宗教极端势力,停止对伊拉克逊尼派反美游击队的财政支持。而沙特就要求美国停止在中东推行“美式民主政变”,并停止在美国用调查911事件真相为名,打击沙特声誉。

      谈判大概是不欢而散,因为赖斯这之后访问了埃及。她在开罗大学发表的演说中,公开要求在沙特阿拉伯进行民主革命。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必须有一张更好的牌可以和美国对抗,而就像所有今天这个世界的国家一样,当他们不满美国压力,而希望找到一张王牌的话,他们就会遥望东方,大打“中国牌”。别说是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象加拿大这样的美国盟友,一旦与美国发生比如说木材贸易之内的经济纠纷,都会不自然的把中国牌打出来,扬言要把木材卖往中国而报复美国的高关税报复。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十二)

      大国游戏(之十二)

      2008-06-08 00:09:50

      二十三

      其实中国在汶川大地震后,成立的防震救灾指挥部,就具有很高的效能。通过总理和副总理的挂帅,由一个政府部门牵头,加上其他各相关部门,跨越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外交,财政等等部门来处理一个相关的问题,避免了各部门的官僚习气,使行政效率大幅提高。

      当然这个指挥部是应急而生,如果能因此产生出一个常规的架构,将对中国政府未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有效的应对机制。

      如果中国有心建立一个常规的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首先要考虑不能在内政和外交上分野。其实中国新疆的内部事务,随时可以被有心人作为打击中国在伊斯兰世界的利益的工具,而影响中国在全球的外交战略。而且敌对势力在中国周边国家的操作,又随时可以影响中国内部的稳定。所以建立一个高层次的沟通和协调机构,有利于帮助最高层提供及时和快速的决策。

      中国在中亚的操作,应该由解放军兰州军区,新疆自治区政府,武警部队新疆总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外交部,贸易部,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统战部,宗教民族事务局,中国伊斯兰协会等机构组成,由分管安全的副总理牵头。在中亚的战略应该以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为主,为中国产品寻找市场,为中国制造业寻找能源和原材料,同时令当地人民生活可以显著提高,在和中国的商贸关系中得到好处。

      中国在阿富汗埃纳克铜矿的成功投资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光这个工程就可以提供1万个工作职位给当地的阿富汗人,使他们不需要从事鸦片种植加工业,可以放下武器,拿起工具。这样的投资,加上中国在当地对电力,水利,道路的建设,都为中国赢来“国家建设者”(Nation Builder)的声誉,相比于西方“国家破坏者”(Nation Destroyer)的名声。在提高阿富汗当地部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中国就应该加强和当地势力的军事和治安方面的合作,派出训练人员,帮助当地生活进入轨道,并合作清除想在中国有所作为的恐怖组织和分裂组织。

      在其他中亚国家,中国需要发挥新疆的多民族优势,培养一大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作为对该地区发展经贸,政治,安全,宗教和外交的领军作用。这些少数民族精英可以出任大型投资的国有公司的中亚部门主管,也可以在政府支持下,作为私有企业的主管,在中亚国家发展亲中势力。

      对于小的民族族群,如塔吉克,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需要从其他族裔中,如哈萨克,维吾尔,回,蒙古和汉等大族中培养熟悉这些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和风俗的干部,来补充本民族的队伍。

      但是中国政府更应该考虑不是只以经济和贸易一条腿的方式,而是应该考虑增加文化和宗教上的交流和合作。不要忘记中国多过两千万人口的伊斯兰教徒,比许多的穆斯林国家的人口还要多。如果不善于运用国家的这笔财富,而让西方反华势力在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中掺沙子,用离间计,就太可惜了。

      考虑到这些国家的宗教背景,大部分的文化交流可能会在宗教范畴里。笔者认为如何将爱国的宗教领袖人士吸收进党内,运用他们在少数民族有信仰的群众中的影响力,以及他们与邻近国家的宗教领袖的交流,都会令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有一个全面性的提升。如果中国政府可以在这方面有所改进,让中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以及少数民族的真正生活现状,被附近的中亚国家以及所有伊斯兰国家了解,就不会给西方的离间计任何机会。

      二十四

      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政策,还是以对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提供外交,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为主,如何考虑吸收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是一个方案。当然中国还是不应该卷入巴基斯坦内部势力的争斗,但是必须明确地表明中国的底线,防止某些势力过于急功近利而太过亲美,从而在短期内损害中国的利益。尤其在美国对巴基斯坦政治的运作中,提供为巴基斯坦政军界解套和反击的招数,避免美国将巴基斯坦搞乱,中国不得不收拾残局的局面。

      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动作,还包括另一个目的。如果你看一下地图的话,就会发现“两条道路通罗马”。在通往中亚这块乐土有两条康庄大道,一条是巴基斯坦,而另一条就是伊朗。伊朗这条通道比巴基斯坦要理想得多。如果美国在巴基斯坦和中亚露出庐山真面目,就可能逼迫中国有所作为,使巴基斯坦不得不二择其一,向美国下逐客令。而伊朗不光为美国走中亚提供一条不受中国制约的通道,而且可以使美国打通中东,中亚,南亚和东欧,使美国势力控制世界能源中心,然后可以集中实力专攻北非和中非,把中国势力打出非洲。

      可以说伊朗是美国这一盘棋的棋眼,但是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进展不太顺利,因此在用兵伊朗上有力所不逮的苦处。如果光靠天上的狂轰滥炸,只能推迟伊朗的核计划,和打击伊朗作为一个地区强国的崛起,并不能帮助美国实现其“美国新世纪”控制世界能源的计划。而出兵占领伊朗,又不太现实。期待出现一个亲美的伊朗新政府而配合美国的政策似乎不太可能,因为美国对伊朗超过二十余年的外交和经济孤立,已经不再对伊朗内部有任何的实际影响力。

      但是这并不派除美国对伊朗动武的机会。其中一个原因是以色列不能容忍一个对其有威胁而挑战其军事垄断地位的对手。另一个原因是通过打击伊朗的现存军事和工业基础(甚至只是打击的威胁),都可能会造成一种危机,而导致伊朗内部分裂。而要令这一招行之有效,就必须考虑到切断中国和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而减少美国的操作成本。

      对俄罗斯,在东欧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大危胁,而吸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进北约是另一招。如果俄罗斯需要交换利益,停止对伊朗支持是一个条件。当然,俄罗斯可以挑动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阿巴哈兹的独立运动而打击欧盟的油气管道,来调动美国同欧盟的矛盾。而在中国方面,台湾局势大变,虽然马英九本人很亲美,但是美国指挥台湾的能力已经受削弱,而西藏问题和新疆问题的操作并不能动中国的根本,但如果导致巴基斯坦混乱,至少可以令中国对伊朗的援助中断。

      其实中国也可以用“围魏救赵”的方法来应付美国的“声东击西”。那就是和俄罗斯合作,摆出一副经哈萨克斯坦过土库曼而支援伊朗的姿态,把美国注意力引开,使巴基斯坦能免受折腾。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帮助巴基斯坦解决其部落区的问题,避免任何势力干扰中巴交通线(或北约以打击这些势力为借口“误炸”中巴交通线)。在南部,则必须帮助巴基斯坦解决贝路齐问题,使中国到波斯湾的陆路可以畅通,为保障中国在中东(伊朗,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和非洲(苏丹,安哥拉和刚果等)的利益不被损害。保证了巴基斯坦的稳定,就可以在解决伊朗问题上有所作为,防止美国势力独霸中东。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十一)

      大国游戏(之十一)

      2008-06-04 12:11:35

      第三篇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元】萨都刺

      二十一

      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动作,说穿了就是为美国的中亚行动提供可靠的通道,同时堵死中国在西边的出路。这个政策的最大问题和永远不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根本不考虑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利益。它要求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牺牲本身利益来确保美国的阿富汗政策和中亚政策的成功,但在另一方面又不顾巴基斯坦人的反对,拉拢印度来对付中国。

      中国的政策恰恰相反,是把中国的利益和巴基斯坦的利益摆到了一起。同中国的联盟,既让巴基斯坦强大以抵御印度从未放弃的蚕食计划,又可以在经济发展中富裕起来。所以中国从来不需要在巴基斯坦的政治内斗中发表任何意见,因为不管谁上台,都会珍惜与中国的友谊和关系。

      而美国就需要在各利益集团中寻找代理人,希望通过美国的强大军力和经援,令投机政客小利益团体得利,却牺牲巴基斯坦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美国的计划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一.由媒体牵头,舆论造势,孤立打击目标。首先让人出书写文章,关于巴基斯坦军方如何乱用美国提供的数十亿援助。导致美国公众舆论压力和巴基斯坦普通人情绪。一边是美国人很恼火,你收了钱不干事,另一边是巴基斯坦人很恼火,你军方拿了钱,不和平民分赃。这一招是首先孤立你的打击目标。

      二.由政治外围势力施压。然后由美国外围政治势力,如国会参议员或众议员发表声明,甚至通过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无约束力的法案。因为这些政治势力对具体政策没有决定权,但是比较容易公开发表意见。在巴基斯坦问题上,美国动用了参加竞选的两党总统候选人,就未来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如果巴基斯坦现在不就范的话),提出暗示。

      三.由主要操作手出面,安排具体条件和要求。通常美国政府行政效率很高,根据情况的不同,由国务院,财政部和五角大楼其中的主管牵头。比如对朝鲜和伊朗进行的经济战由财政部负责,而巴基斯坦则由副国务卿连同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商谈布托夫人的回国执政安排,以及和穆沙拉夫的分权和合作事宜。同时,美国负责中东,中亚,和南亚的中央战区司令部就配合与巴基斯坦军情部门的沟通和协商。

      四.由美国政府控制的非政府组织操作选举。在选举之前,美国“民间非政府”组织国际共和党研究所公布了布托的人民党大胜的民意调查结果。该组织由美国政界的重头人物领军,主席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因,和很多美国前政府官员,现任国会议员,和大军火商老板。最近全世界各地美国比较“关心”的选举,该组织都会事先公布民调结果。当选举结果与此不合时,选举中的反对派就有明确的证据走上街头抗议执政党选举舞弊和选举不公。而在各选票站监督选举的“中立”的观察员(基本上来自北美和西欧),就可以提供选举舞弊的案例报告,从而证明选举的不合法。这种做法对选情接近的选举实效最大,比如说在乌克兰的选举最后以反对派上街到达了最终夺权的目的。

      当然,有时候执政党的支持率太高,比如最近俄罗斯的选举,这一招就不太好使。但是并不排除美国指责俄国选举不公平。有时西方媒体会自打嘴巴,在选举结果公布前,大肆攻击选举不公,政府作弊。可是当结果宣布反对党得胜后,马上又改口说选举大致公正。津巴布韦的国会选举就是这种情况。

      巴基斯坦的政治主要由布托家族的人民党和谢里夫家族的穆斯林联盟(谢派)掌控。谢派控制巴基斯坦中心旁遮普省,而布托控制辛德省。基本上民选政府由这两家轮流掌权,一旦他们做得不好,巴基斯坦军队就发动政变,推翻政府并亲自执政。

      二十二

      本来,美国的安排是让布托夫人掌权,穆沙拉夫退役出任总统,然后在布托的领导下,对巴基斯坦军情系统改组,更好地服务美国利益。但是大部分分析家认为,布托如果上台后,就会忘记她对美国做的承诺,基本上重复穆沙拉夫对美国虚与委蛇的态度。而且巴基斯坦军方也会对她阳逢阴违。加上她的先生扎达里是出了名的10%先生(指他在老婆当权期间,任何公共工程都要拿10%回扣),如果把军方逼急了,就会抓住政府官员贪污的把柄,再来一次不流血的军事政变。

      但是,布托夫人很快遇刺身亡,把美国计划彻底打乱。当时,上一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出名的新保守派里的极端鹰派波尔顿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建议美国不要再乱来,以免巴基斯坦局势彻底失控。布托死后,巴基斯坦选举基本呈胶着状态,靠人民党一党难成气候,必须联合谢里夫。而谢里夫与沙特阿拉伯关系密切,其政治倾向也比较亲宗教势力,是美国在巴基斯坦政治中一个大麻烦。而且,巴基斯坦其他的势力,如法官和律师等法律界人士,都会变成政治安排的变数。

      总之,美国在巴基斯坦采取的是搅局的做法。在南部可以变相支持贝路齐,在北部可以直接借口打击塔利班,都可以扰乱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和贸易活动。而当美国的势力站住脚后,就可以开始支持新疆的分裂运动。

      本来以为在经历了四川大地震之后,美国人不会在奥运会之前搞事,但是看来大家对美国政客的人性估计太高。在5月22日,来自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布朗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案,攻击中国的新疆政策。要求中国释放恐怖分子玉山江和从事分裂活动被判刑的热比亚的儿子,并将新疆的双语教育,维吾尔姑娘到东部沿海城市打工致富等等,归结成种族迫害。从短期来说,这个法案是为了配合美军在喀喇昆仑山的行动,和鼓励维吾尔分裂分子在奥运会期间闹事;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新疆骚乱,会严重影响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利益,使中国忙于稳定内部,无力阻挡美国和西方对中亚的控制。

      从行动效率来说,美国显然比中国要棋高一筹。首先是美国政府内除了分工协作外,其外交行动主要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统筹。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主管任命完全不受美国国会的限制,其操着可以跨部门而不受繁文琐节的牵制。加上政府关键部门的首脑都身处其中,例如国务卿,国防部长,三军总参谋长,情报部门主管,安全部门主管,财政部长等等,使部门间的情报和信息交流畅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最得意之作,就是尼克松任内,基辛格的中国政策转变。如果当时这个外交政策的变化,必须通过正常行政部门的话,估计早就造成美国政局动荡。

      其实,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组织。清朝于1729年(雍正7年)设立的军机处,几乎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类似,在处理西北军务上,快速敏捷,行动得当,是西北军事胜利的一大原因。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二个特征在于其只做统筹和决策,但不负责具体实施。具体的外交,军事和经济手段,则由各统管部门的主管领军,而其他部门配合。牵连经济制裁有财政部,外交斡旋有国务院,军事恐吓有五角大楼,破坏渗透有中情局和战区特种部队指挥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当然,美国和中国国情不同。美国政府很大的功能在于管理世界而不是内政,所以它的功能建构和实际经验都很强,如果中国要想在外来玩大国游戏,虚心向美国学习,是不可避免。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与美国媒体的良性互动。讲究新闻自由的美国媒体在配合美国政府上面,往往担当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对巴基斯坦的发难,就是以“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为题而揭幕的。该文谈到了巴基斯坦核武器的危险性,建议美国出兵控制核武,为将来可能的军事行动之政府行为,预设好民意的认同框架。美国的媒体运作是通过各种基金会支持的思想库,以及各大学的研究项目养活的研究人员在媒体上提供“专家”意见,来控制民众对议题的理解。当这些拿着利益集团提供的资金,却挂着大学教授之类似乎很中立,很有学问的牌子,民众就比较容易接受他们的灌输。而这些观点由从“非政府”的新闻媒体出来,那就显得更是那么回事。一旦当政府“接受”这些专家的建议,那么这个政府行为就是很理性了。

      中国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经验要学,很多功夫要做。当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条件。中国香港的媒体就比内地的媒体,对西方读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而在香港或者新加坡的大学和研究所做教授发表的观点,也比较让西方人士听起来,是那么回事。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十)

      大国游戏(之十)

      2008-06-01 19:28:37

      十九

      这场宣传战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把伊斯兰极端势力沸腾的热血,用导引的方法,流向东边。

      本来活跃在巴基斯坦部落区的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其主要目标是英国。如果通过宣传中国如何迫害穆斯林,再加上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恐怖分子参加其他的穆斯林的圣战建立起生死的战斗情谊,比如说有些人参与了当年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和科索沃,俄罗斯的车臣,甚至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的战争,就会获得其他圣战分子的同情。宣传战做得好的话,就可以四两拨千斤,让这些恐怖主义的洪水猛兽,来对付中国人。

      其实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已经和东突恐怖分子交过手,并吃过亏。曾有传言,中国新疆的特种部队曾经为救援受困的美军小部队,而同美国协同作战。在美国同意把东突恐怖组织列上美国黑名单上后,美军还在关塔纳摩监狱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中国情报部门的审讯人员可以容易些问出情报。

      如果美国和西方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清除恐怖势力,就应该始终如一的和中国合作,共同创建出一个和平的世界次序,而不是根据自私的目的,把恐怖分子当作一种损人利己的工具。对自己的利益不利,就是恐怖分子;对他人的利益不利,同一帮人就成了自由战士。最后的结果就是其对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歼狼术就变成了赶狼术,只要恐怖分子被赶过来,北约军队就停止追击。而中巴军队也是将其赶过去对付北约而已。

      在这个抹黑中国的宣传战入最佳境时,英国媒体“适当”的披露一条消息,关于穆沙拉夫将巴基斯坦军队捉拿的维吾尔“自由战士”递解到中国处决的内幕新闻。这一下激怒了巴基斯坦的极端分子,于是引发了轰动全球的红色清真寺事件。

      红色清真寺是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颇有影响的宗教基地,曾为阿富汗抵抗苏联的圣战和克什米尔的反印斗争提供了大批敢死勇士而立下汗马功劳,也是巴基斯坦达官贵人常去崇拜的场所。但是,近年该寺与极端派越走越近,而且因为巴基斯坦政府和美国的合作,开始有不小的分歧。只不过这些分歧更多的表现在清真寺的少男少女学生们,在街上跑来跑去,做些道德警察的无聊事,但这一次,开始有人把中国人作为攻击目标,绑架了几位在伊斯兰堡工作的中国公民,制造出一个国际事件。

      在绑架中国人之前,道德学生们骚扰商店,扣押警察,但是都基本上在警方的克制下和劝告下,和平解决。一旦牵连到中国人,巴基斯坦政府开始坐不住了。穆沙拉夫和巴基斯坦总理亲自听取每分钟的汇报,中国驻巴大使并向胡锦涛主席多次汇报谈判进展。而巴基斯坦所有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和宗教领袖都竞相出场,最终说服了清真寺释放了人质。

      二十

      但是,这个事件给了巴基斯坦政府非常大的难堪,所以在派高官去北京对中国领导人表示道歉之外,巴基斯坦决心在这件事情上划出一条底线:即不允许任何巴基斯坦内部势力的争斗中,把中国利益当作目标。与中国的友谊,这一高于巴基斯坦各派利益,与巴基斯坦国本相关的外交关系,列为禁区而不许有人越雷池一步。

      据未公开的消息,提议绑架中国人的学生中,不排除有维吾尔族恐怖分子潜藏其中,本来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恐怖活动做准备,趁此机会攻击中国目标。因此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将清真寺包围,直至极端分子放下武器,全部投降。可是在这个关头,极端分子在普沙瓦杀死了三名中国商人,让穆沙拉夫怒不可遏。于是他下令对红色清真寺发起强攻,将顽抗的武装分子彻底铲平,使数百甚至上千的极端分子送命。

      巴基斯坦这一强硬的做法,令西方非常的不快。因为每次当美国催促巴基斯坦军方对部落区的塔利班势力动真格的时候,巴基斯坦总是找出种种借口,推三拉四而敷衍了事。看来,巴基斯坦不是没有决心对极端分子大开杀戒,而是要看极端分子对付谁。如果对付的是西方,巴基斯坦政府就会嘴上说说,而没有真正动静。但极端分子如果敢向中国开刀,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一定让冒犯者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你看一下穆沙拉夫宣布戒严令的演讲,就可以了解这个不争的事实。穆沙拉夫用英语发表讲话针对西方听众后,用巴基斯坦的乌尔多语对本国听众宣布,基于极端分子对巴基斯坦最亲密的中国朋友的无耻行为,不光令国家蒙羞,还令他个人感到羞愧,不得不向中国朋友道歉。

      这在从来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国人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一个在巴基斯坦进行颜色革命的方案于是开始酝酿。这个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扶持一个更加亲美的巴基斯坦政权,以平衡和遏制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力。这个政权必须让美国可以做到:

      1. 允许美军在巴基斯坦领土上进行军事行动。目前美国的行动基本上是定点式暗杀轰炸,针对塔利班的领导阶层。如果美国可以随意用兵,不光可以选择时间打击塔利班,还可以以此为幌子,扰乱中巴的交通要道喀喇昆仑山公路。

      2. 允许美国控制和“看守“巴基斯坦的核武设施。如果美国在部落区进行军事行动,可以预想到塔利班不得不向南部避其锋芒,而试图攻击美国从卡拉奇到普萨瓦的军队补给线,把恐怖战斗带进巴基斯坦的心脏地带。美国可以用局势严峻,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可能会落入阿凯达手中为借口,出兵巴基斯坦,把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拿到手中。

      3. 允许美国直接控制巴基斯坦核子弹之父卡迪尔汗。如果美国控制了巴基斯坦的核子武器,就可以很快发现汗和朝鲜和伊朗的关系,证明他的核扩散行为不是私人的行为,而是巴基斯坦政府的行为。经过这一证明,国际社会就会同意,巴基斯坦政府不是一个大家可以相信的政府。为国际安全着想,联合国就可以委托美国来托管巴基斯坦的核子武器。而且如果巴基斯坦合作的话,美国还可以作中介,促成巴基斯坦和印度签署一个互不使用核武器条约。那样,巴基斯坦就不再需要核武器,可以被销毁。美国则可以为巴基斯坦提供核保护伞。

      4. 要让以上成为可能,巴基斯坦军队和情报部门必须改组,变成一个愿意和恐怖分子战斗的组织(当然亲美而非亲中)。

      美国找到的代理人是当时流落海外的人民党领袖布托女士。她看到有机可乘,立即在美国发表美国人愿意听的所有承诺,把每张空头支票都开出来,至于这些支票会不会兑现,笔者和许多行家都表示怀疑。可惜的是,布托女士出师未捷身先死,在第二次针对她的暗杀活动中死于非命,把美国的颜色革命计划彻底打乱。

    • 家园 大国游戏(之九)

      大国游戏(之九)

      2008-05-31 20:23:15

      十七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除了牵制印度,提供替代的能源和产品通道,杜绝疆独恐怖分子的发展之外,还可以作为中国的伙伴,增加中国和中东以及北非的伊斯兰世界的紧密关系。

      可以设想的是,如果中巴的石油气管道可以顺利畅通,通过喀喇昆仑山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可以建成,中国来自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可以从这里进来。那么中国的海上能源运输线,就只需要从靠近海岸的瓜达港和苏丹港之间提供保护。

      如果挂着五星红旗的中国海军军舰出现在这些地方,也许北美和欧洲的某些人就会集体心脏病发作。但是,如果中国可以保持低姿态,让一定实力的巴基斯坦海军担任这个巡航任务,估计来自西方的噪音也许没有这么大,而与巴基斯坦关系极好的沙特阿拉伯和其他的穆斯林国家,都不会对“自己”的海军有异议。也许,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海军方面的合作,不光是由中国军舰厂商装备巴基斯坦海军,而且还应该包括人员的互派,甚至在特殊情况下,中国军舰可以挂巴基斯坦国旗进行必要的巡航任务。

      当然聪明的美国人不会看不到这些发展。瓜达港和贸易能源通道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其所在的贝路齐斯坦省有少数当地民族分离分子,对巴基斯坦政府不满,而进行的恐怖活动。而美国在巴基斯坦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就是阻扰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增大和制造对这一能源贸易通道的不安全因素。

      贝路齐斯坦的问题,和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问题一样,都是英国人整出来的。英国为了和俄国对抗,扩大在印度的地盘,于1839-1842年,发动了对阿富汗的第一次侵略战争。在很快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扶持傀儡政权两年多后,英军不得不连同所有的支持者,在阿富汗反英力量的打击下,向印度撤退。当时英军是第44步兵团(后来重组参加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营(大约500人)加上印度兵(大约4000人)共4500人,和随军的家属以及其他平民,包括妇孺10000多人,总数为14000-16000,在撤退中,遭到了阿富汗部落的攻击,最后少于40人生还印度。英国人中只有一个叫贝登的军医侥幸逃生到加拉巴巴。他其实已经受伤,但阿富汗人决定放他一条生路作为信使,告诉英国政府不要再干涉阿富汗。

      但如果就此罢休,那就不是英国人。在这之后的几十年中,英国从来没有放弃杀回阿富汗的努力,终于在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后占领了阿富汗全境。然后英国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就是迫使阿富汗政府接受边界划分,既不考虑地形情况和民族分布,把帕西通民族划分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且把贝路齐民族分到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个国家。

      对贝路齐这个游牧民族,本来是习惯于随水草而迁而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被人这么一分,当然不是太满意,所有一直就有分裂运动。巴基斯坦联邦政府除了打击武装分裂分子,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外,提高贝路齐人民的经济生活和减弱部落头人的影响力,都是政策考量。而瓜达港和连接卡拉奇的马卡然沿海高速公路的建设,事实上都起到了一些效应。

      对美国而言,在伊朗境内的贝路齐分裂运动,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对巴基斯坦,就要慎重一些,免得影响了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关系。当然,如果美国能在其中找到专门攻击中国利益的代理人,那才是最需要的安排。所以计划首选就是借重印度军情部门在阿富汗帮助支持恐怖组织“贝路齐人民解放军”而美国装出毫不知情的样子(但就直接介入伊朗的贝路齐分裂运动)。

      十八

      这一轮的贝路齐分裂运动是在布格提的领导下,对巴基斯坦的瓜达港的最后完工进行恐怖攻击,而恐怖分子运用的武器装备颇为先进。在攻击巴基斯坦军警的同时,也针对了中国公民,主要是参与建设的中国工程人员,进行攻击。令人寻味的是,所有号称对中国公民的攻击都算到了伊斯兰极端恐怖势力的头上,但却没有任何组织为此宣布负责。

      巴基斯坦军队对此作出了很快的反应,在2006年8月,成功的将布格提猎杀,基本上清扫了他的恐怖势力。由于很难寻找到合适的替代人,美国不得不启动B计划。

      在美军关塔纳摩监狱的阿凯达和塔利班重犯中,有一个人叫马素德,在同美军作战时被俘。经过了至少两年的监禁生活后,美国决定他不再是对美国有危险的人物,放虎归山。马素德具体释放的日期并不清楚,所以难以判断是在布格提死之前还是之后。按照美国舆论界的说法是,马素德坐了两年的牢,然后美国政府错误的认为他不再坚持恐怖主义,所以人道地放了他。但是按照巴基斯坦的消息,他其实在关塔纳摩呆了五年,是布格提死后释放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信,虽然马素德声称他的组织是反美的,但从来没有对美国目标进行任何攻击,反而很快的绑架了两名中国工程师,其中一人在巴基斯坦军队的救援行动中死亡。巴基斯坦军方,同样对其进行了快而狠的打击,马素德本人在贝路齐斯坦和他的美印情报人员在2007年7月,被巴基斯坦情报机构一锅端。

      如果用中国的传统权谋术语命名的话,这一招应该叫做“敲山震虎”,用小股美国可以控制的影子组织,隐藏在大股分裂势力的乌合之众中,采取极度低姿态的做法,对中巴的合作项目进行骚扰。通常的分裂组织和其他为意识形态而战的恐怖组织,通常是采取高姿态的做法,又发宣言,又上电视,唯恐天下不知道他们的厉害。而所有针对中国人的袭击,完全是悄无声息。

      那么下一招就是“借刀杀人”。大约在2007年中,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洲,开始了一场媒体宣传战,开始在电视上对中国进行抹黑,宣扬中国在新疆对维吾尔族进行灭绝政策。这场宣传战的目的是多重的,其中一个是为了在加拿大,英国和澳洲为接收关塔纳摩仍关押的20余名维吾尔族的圣战分子作准备。美国曾在全世界推销这些恐怖分子,但被多数国家拒绝,只有4名情节较轻的被阿尔巴尼亚接受(看在美国造成科索沃独立份上),但被严格限制行动自由,如同坐牢。在美国,则有号称政治独立的公共电视台(PBS)制作了一个专题,由一位华裔年轻女记者Serene Fang施展全身解数,尽力误导对新疆一无所知的美国民众。

      其中一个场面是方记者问一个汉族的没文化的男司机,有没有考虑娶个维吾尔族太太。这个司机说不会,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同,结婚后不能吃大肉(猪肉)。然后,在被问到为什么维吾尔族不吃猪肉,这个笨头笨脑的司机说,据说猪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当然我们知道,中国的各民族之间不排除存在很多带有偏见的传闻,甚至有的人还有歧视其他民族的坏现象,但是方女士的导读方法却是万分恶毒。听完这个司机的见解,她马上面对镜头说,这种歧视维吾尔人的态度,其实是所有中国人(要记住,西方媒体的中国人只是汉族中国人,所有非汉族中国人不是“中国人”,他们的居住地也不是中国,而是中国非法占领的殖民地)的态度。

      看了这个节目,估计西方的观众会很讨厌中国人,而开始同情那些关塔纳摩的自由战士。而且从这位华裔的记者口里说出来,估计公信力会更高。有些美国的穆斯林看到这里,就开始签名要抵制北京奥运会了。看来中国的媒体在学习美国同行的本事上,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另外一个场景更有趣,为了显示“中国人”如何打压维吾尔人的正义反抗,这个节目用了一个中国人熟悉的公审大会。其实PBS用了新疆电视台播出的一个新闻片段,关于乌鲁木齐审判一个贩毒集团的新闻。那个贩毒集团成员是跨民族的,但为了传递这是一个政治犯被审判的信息,所有汉族罪犯的镜头被删除,只留下看起来不像“中国人”的罪犯镜头。不过可笑的是,在审判台上大声宣判的法官却是个维吾尔族,说明编造水平还有待提高。

      当时笔者把这些细节指出来,有人还认为西方媒体不至于这样没有道德。估计在看完西方媒体对西藏暴乱胡编乱造的无耻行径之后,大家都不会再感到不可思议。

    • 家园 re

      re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八)

      大国游戏(之八)

      2008-05-29 22:17:20

      十五

      那么美国在这个军事基地驻了大约一千兵马,到底会对中国有多大威胁呢?其实威胁并不大,如果真的中美开战,这点人马连填牙缝都不够,可能在开战的头几个钟头,就会被驻扎在比希坎的中俄快速反应部队清理掉。就算是美国在阿富汗的一万三千军队算上,都不是什么大数目。

      但是,在和平情况下,军队的驻扎不光可以显示军力,而且可以影响和加强当地的亲美势力,使当地政府的政策可以受美国影响。

      但是美国在阿富汗和其他中亚国家的部署,有一个极大的缺陷。就是这些国家全是内陆国家,美国必须从其他国家借道,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对其有限的兵力进行支援。现在美国是通过巴基斯坦为美军和北约盟军提供通道和后勤支援,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巴基斯坦是中国最重要的兄弟和盟友,一旦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为开始针对中国,巴基斯坦就会毫不犹豫,限制美军在阿富汗的人数,甚至不惜切断美军的运输线。

      虽然巴基斯坦的主要敌人是印度,希望和美国和中国同时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如果必须在中美冲突中作一个选择的话,巴基斯坦一定会选择中国。加上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同巴基斯坦的地缘利益相冲突,并将战火引入了其部落区,巴基斯坦的民意中已经把美军在阿富汗和在中亚的行动看作对巴基斯坦利益的第一和第二负面因素,而巴基斯坦人恨之入骨的印度退居第三位。

      美国在巴基斯坦人的心目中是个靠不住的朋友,需要利用你的时候,就热情无比,用不着的时候,就一脚把你踢开。巴基斯坦在历史上已经吃过两脚。一是在利用巴基斯坦培训和支持阿富汗游击战士反抗苏联后,就把贡献很大的巴基斯坦晾在一边;二是对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进行制裁,而不考虑巴基斯坦在印度拥有核武器之后,没有选择。加上现在美国在巴基斯坦的政策只是考虑巴基斯坦如何配合美国在阿富汗的政策,而不考虑巴基斯坦自身的战略和地缘利益。所以在对美国的配合方面,巴基斯坦在如何打击部落地区的塔利班同情势力,基本上是半推半就,敷衍了事。

      相比而言,中国却是巴基斯坦的全天候伙伴,对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一直都采取支持态度。在中巴关系中,除了军事和国防上的合作对印度具有平衡作用外,得到中国的支持同样使巴基斯坦在伊斯兰世界中成为最强并拥有核武的大国,增加了其在伊斯兰国际组织中的话事权。

      在中巴合作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瓜达港的建设。瓜达港以及接通卡拉奇的沿海高速公路,为巴基斯坦海军提供了可贵的战略深度,防止了印度在海上对巴基斯坦的封锁。而这个在波斯湾口的港口,在军事上可以起到监视波斯湾海上交通的作用,在商贸上,则可以成为中国的海外物资集散地,将中国需要的石油,天然气和原材料送进,把中国的制成品输出到中亚,中东和非洲。

      十六

      瓜达港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使中国的能源进口可以躲过马六甲这个瓶颈。现在大约超过80%的中国进口石油必须从马六甲海峡通过。如果不算在印度洋里的海盗的话,航运安全在入口处基本在印度海军的监控下,而出口处基本上被美国海军控制。一旦有地区冲突发生,缺乏远洋舰队的中国,就必须考虑运输线的安全问题。

      美国反恐战后,曾通过新加坡提议由美国海军巡航马六甲海峡。这个提议遭到了中国的反对,并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提议,由新马印尼三方共同负责海峡的安全。因此瓜达港对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安全非常重要,开通瓜达到新疆的输油和输气管道,可以同来自哈萨克等国的管道汇集,加上新疆自身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将把新疆打造成中国的能源工业基地。同时,除了能源的东来,新疆又可以将中国东部制造业的产品西送,成为中亚和中东的主要消费品集散和生产地。这才能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到真正的助力。

      但是现在的西部开发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在新疆的“西气东送”(和贵州的“西电东送”一样),还是主要以服务东部为主。由于本身的技术含量太高,要求的专业人员往往是西部当地居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居民缺乏的技能,不得不从东部人才市场引进。这就形成了西部开发的成果,似乎没有让少数民族享受到。即使增加天然资源开发分红比例,让当地留成的利润可以投入少数民族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和教育,但是还是不足以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给职业水平低和贫穷的少数民族农民群众,给别有用心的海外反华势力,如西方人权组织和疆独分子提供口实。

      其实,我们应该吸取东部的发展经验。在东部沿海形成的大规模的制造业,为中西部的农村剩余人口提供了大量的低中工资的工作机会,令数亿农民摆脱贫困。新疆各级政府尝试了劳务女工输出的方法,送出了一定量的维吾尔农村姑娘到沿海的天津,山东,浙江和广东工作。这些女工一个月的工资有时可能就是贫困家庭一年的收入,为少数民族的脱贫起了好的作用。但是考虑到生活方式的不同和地理上的不便,中国应该考虑在新疆如乌鲁木齐,伊宁或喀什等地建立类似东部沿海的加工业专门面对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和东欧市场。这样可以节省来自西部和从中亚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向东部的输送的成本浪费,又可以节省将东部制成品向以上市场出口的运输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为当地的各族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保证当地人民就业的情况下,还可以吸收其他西北省份,如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剩余劳动力。

      当然要使这个方案成功,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必须先行,才可以重振这个古代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欧亚大陆桥。

      考虑到目前几乎所有的中东商人都活跃在浙江,而非洲商人都活跃在广东,可以看出这个方案有很大的潜力。当然任何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稳定的社会局势,而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对中国新疆的稳定,以及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进而使恐怖主义失去市场,对两国都是得益非浅。

    • 家园 大国游戏(之七)

      大国游戏(之七)

      2008-05-29 07:56:43

      十三

      而在东边,就可以威慑中国,一方面完成对中国西侧的战略性包围,另一方面可以据此为基地,支持新疆的分裂主义势力,在中国西部造成乱局。中国现在需要的石油进口可能已经到2亿吨一年,占总用油量的4成,预计到2020年可能增加到5亿吨。现在哈萨克斯坦探明的储油量大约为50亿吨,可以为中国减低对中东和非洲石油通过海上运输,而造成的马六甲瓶颈的能源风险。

      因此,为了应对因为苏联解体而造成的力量转换,在中亚地区,各国政府开始了进行各国之间的合作,以面对军事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在2002年,由中国领头,俄罗斯参与,包括中亚四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保证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得到保障。

      但是,对四小斯坦而言,他们并不介意其他大国的介入,并从中以各大国作为互相平衡,以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所以当美国决心挥军阿富汗,并获得中国的强烈支持(一方面中国可以摆脱美国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反恐合作中铲除东突厥斯坦运动恐怖组织),因此在对巴基斯坦威逼利诱之下,借道入侵阿富汗。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规模并不大,除了天上的狂轰滥炸外,地上的行动全由北方联盟的军阀进行。因此,本拉登能够在托拉波拉脱身,并不令人惊奇。但是美国为了支持阿富汗战争,迅速的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卡石坎巴拉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马拉斯建立空军基地,对中国和俄罗斯形成重大战略威胁。

      于是有人认为美国对消灭塔利班和活捉本拉登并不是真的有兴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真正的战略意图在于控制中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和在中亚建立永久的军事基地,以对可能的大国挑战者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进行战略遏制。

      提到印度,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印度和中国以及巴基斯坦的地缘政治关系。我们只谈到了美国试图对俄中印(至少印度还是一个潜在的目标)的大迂回包围,但是也要看到印度对中国的恐惧。中国同印度北面的国家尼泊尔和不丹交好(这两个国家都担心印度象吃掉锡金一样吞掉他们),使驻扎在喜马拉雅山巅的中国军队对印度具有压顶之势。而中国同缅甸,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印度支持泰米尔反政府游击队)的友好关系,加上印度非法占领的南藏,和阿萨姆附近几个州从未平息的武装独立游击战争,都使新德里的战略家们心惊肉跳。而在西面的巴基斯坦,恐怕是中国最亲密的兄弟国家,几乎对印度形成合围之势。所以当中国势力进入中亚,尤其是阿富汗,印度人立即就会心脏病发作。

      十四

      巴基斯坦在和印度的对抗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地缘弱点,就是缺乏战略深度。这就是为什么巴基斯坦希望与其友善的塔利班在阿富汗当权的一大原因。但是由于美国威胁要把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加上中国的劝告,只好让美国借道收拾塔利班。

      美国对付塔利班还有一个商业的原因。美国的石油公司尤尼科(中国中海油购买不成功,后被雪佛兰收购)曾与土库曼签订合约铺设油气管道,通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将能源输送入印度。这样不光使美国在印度经济起飞中得益,而且可以通过开关闸门的方法,令印度受制于美国全球外交政策。

      当时尤尼科请了几位顾问。一位是卡里扎德,美国新保守派的主要人物,阿富汗裔,美国布什政府的中亚和中东事务的主要智囊。卡里扎德曾游说塔利班支持这条油气管道的建设,但是不得而终。另一位则是阿富汗人卡兹。所有当美国推翻了塔利班后,卡兹就成了阿富汗新政府的总统,而卡里扎德就成了他的太上皇美国驻阿富汗大使(后来卡里扎德出任伊拉克大使,现在则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也是试图在巴基斯坦颜色革命的主要策划人)。当然,油气管道协议很快就出结果,唯一的问题就是塔利班残余势力无法清除,使这一工程一拖再拖,直到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出手,买下了土库曼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美国要在中亚长期驻军,当然会引起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对。于是在2005年,以上合组织的名义,中俄要求美国自中亚撤出军事基地,理由是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并且美国的主战兵力已经在伊拉克开打了好一阵了。美国拒绝了这个要求,声称自有在阿富汗局势彻底稳定后,美国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当然,所有的明眼人都知道,这个两个基地和阿富汗根本扯不上关系。但是如果美国希望能够长期的保持这些基地,就必须在这些国家策动颜色革命。于是就像在乌克兰的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在2005年4月进行了郁金香粉色革命。5月乌兹别克斯坦的安得坚的造反却以失败告终,于是美国和欧盟施加压力要求联合国介入进行中立的调查,导致乌兹别克斯坦将美军赶出了其领土。

      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基地得以保留,不光是颜色革命得以成功,还因为该国太穷,美国一年的租金就是5千万美元,在加上其他援助1千万,对这个5百万人口的穷国是不少钱。所以,不敢得罪中国和俄罗斯的吉尔吉斯斯坦,一方面参加上合组织对美国撤军的呼吁,希望能以此对美国涨租,另一方面又在美军基地旁划出地来,请求中国和俄罗斯租为军事基地,他们可以饭吃三家。

    • 家园 大国游戏(之六)

      大国游戏(之六)

      2008-05-28 00:49:52

      第二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宋】苏轼

      十一

      布什上台伊始,希望延续他在竞选中批评克林顿对华的绥靖政策,而实行由新保守派推行的强硬对华政策。

      在国防部的鹰派中,如何打造一个“新美国世纪”是其主要的战略重点。为此,七个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伊拉克,朝鲜,缅甸和叙利亚,被新保守派宣布为流氓国家,建议运用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予以打击。

      以美国副总统钱尼为首,鹰派人物每个星期开始派人到台湾游说陈水扁政府,表明美军将支持台湾独立,害得国务卿鲍威尔每次都要派特使立即消毒。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还表演了一场无聊的游戏,将美军订购的“中国制造”价值15万美元的绿色贝雷帽堆在野外,当众一把火烧掉。表明对中国誓不两立。

      按照钱尼的安排,美国应该同日本,澳洲,印尼和印度建立一个亚洲的北约组织,以对付中国的崛起。于是在小布什演说时表明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台湾”后,中美发生了海南撞机事件,成为中美对抗的一个导火索。虽然最后以美国道歉而暂时解决,但美国在中国边界剑拔弩张的架势已经拉开。然后在五月上台的日本首相小泉,开始了他恶化中日关系的靖国神社参拜。

      以当时的事态发展,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我们很可能会在台湾看到一场中国和美日的军事冲突。以当时中国的军力,无法在常规战争中占优势,可能不得不依赖核武器对美国进行威慑。而美国可能因此对中国打局部核战争的决心表示怀疑,而逼使中国不得不对台湾动用核武器而避免和美国的核战争。

      可以想象那会对东亚的和平产生如何的影响。于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有一个人横空出世,化解了中美在台湾的冲突,使亚洲的亿万人民可以继续未来的和平生活。这个人,就是西方人称为魔鬼的本拉登。

      本拉登,是个宗教理想的狂热分子,但是显然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家。

      如果本拉登精通权谋之术,他就不应该对美国本土实施如此震撼的911恐怖袭击,而是继续小型的对美国驻外使馆和军事目标有限的攻击,而建立起一个有效和强力的行动网络。他就会等待美国的新保守派冒险家们,找上中国这块奇硬的骨头去啃,然后再浑水中摸鱼。

      可以想象的是,一旦美国在台湾挑起和中国的战争,国际间共识的反核扩散条约就会失效。不但是中国,而且同情中国的俄罗斯和巴基斯坦,都不排除有心人士会主动的让核武器流落到极度反美的伊斯兰武装手里,让他们在世界各地甚至美国本土开辟另一个战场。

      但本拉登的恐怖袭击,客观上平息了中美之间的冲突,使中东成为美国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并因为美国政策决策层的误判,导致了美国独大的时代匆忙结束。

      十二

      美国在911事件后,赢得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国难当头,团结一致,开始向本拉登的攻击反击,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就成了美国反击战的第一个牺牲品。

      阿富汗是一个战略地位及其重要的国家,位置处于中亚,东亚,南亚和西亚的交叉点,也是大国地缘政治的必争之地。当年的沙俄帝国为寻找一个暖水军港而南下印度洋,雄霸南亚的大英帝国展开了一场以间谍和阴谋为主的“大游戏”(Great Game),并将势力伸入中国的新疆和西藏,是造成这两个地方独立运动的主要外部因素。两强硬撼而达致妥协的结果,是在中国和阿富汗的边界,划出一条狭长的兴都库什山,作为英俄势力的分界线。

      本来阿富汗的塔利班在利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宗教感召力上台后,一扫各地方军阀的鸦片种植业,是没有必要踩美国这趟浑水。但是本拉登对美国对外使馆和军舰的攻击行动,害得庇护他的苏丹被美国导弹打击而殃及池鱼,原本想把他交给沙特阿拉伯自己处理。只不过,沙特政府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而且其皇室人员和宗教领袖又和本拉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是让经济上完全受沙特支持,宗教上和沙特同声同气的塔利班,又是本拉登当年起家的老根据地阿富汗,作为他的新避难所。

      其实当时塔利班是想把本拉登交出去的。他们声称,如果美国提供确切的证明,他们可以把本拉登交给一个伊斯兰国家,让他接受公平的审判。很显然美国是完全没有可能接受这个条件的。即使塔利班乖乖的把本拉登交给美国,美国也不会放弃这个出兵阿富汗的绝佳机会。

      阿富汗本身虽然有很多稀有矿产,比如说包含金,银,铜,锌,铁等等,并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气,但其最重要的地方,还是在于占领了这里,就可以以此为基地,控制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的里海和哈萨克斯坦。

      从地缘政治上,建立了军事基地,可以北边遏制俄罗斯,配合北约东扩,吞并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几乎是兵临莫斯科城下。如果北约的东扩成功,就可以从乌克兰向南和东南,以及格鲁吉亚向北,鼓励俄罗斯外高加索地区,如车臣等一干早有异心,想独立的民族起事,彻底打破俄罗斯对欧盟能源的垄断下的“天然气大棒”政策,使欧洲可以从黑海到里海门户大开,不需要痛苦的经过土耳其,格鲁吉亚到阿塞拜疆,连里海能源的皮毛都捞不到太多。

    • 家园 大国游戏(之五)

      大国游戏(之五)

      2008-05-26 23:10:57

      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1992年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基本的变化。

      但是在亚洲实力均衡变化的同时,苏联的解体令欧洲国家迫切渴望填补这一新的实力空间,于是在二月份签署了马斯却齐条约,正式宣告欧洲联盟的成立。同时巴尔干半岛上南斯拉夫联盟分裂,开始了数年的民族战争。

      当时的中国正确的了解到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最重要的国策,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不光无力也无心在世界事务上挑战美国的霸权,而且还采取了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于三月份签署了防核扩散条约。

      对美国来说,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投资机会,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但是中国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机构和大国的潜力,又令他们担心。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美国国内对中国政策的争论,而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他们不同的商业利益各取所需,形成了对华外交政策的两大阵营。

      一是交往政策(Engagement)。这一政策主要是通过与中国的更多交往,来确定美国在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按照美国设计的方向转变。在这个政策的影响下,美国的企业界从中获利,而中国又会在美国的影响和压力下转变,成为一个美国可以利用的力量,就象经济发达但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完全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和德国。这一政策要求对中国的经济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例如外国资金在中国金融等关键行业的比重。但要削弱中国的国家能力,甚至不惜鼓励中国内部的分裂力量(包括国土和思想上的分裂)。

      一是围堵政策(Containment)。这一政策主要是通过对中国进行围堵,来确定在中国的发展中,不会对美国的强权在任何方面形成挑战。这个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加强美国的军事预算,使美国的军事力量对中国具有决定性的优势,然后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建立起军事同盟,对中国的经济生命线完全控制。在舆论上妖魔化中国,削弱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通过对中国的威慑,比如对中国分裂力量的支持,来迫使中国在经济利益上做出让步。

      这两个政策本身都有其不可解决的悖论。主要问题是只是考虑到自己一方的双边关系的欲取欲求,而不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和意愿,而缺乏双边良性互动。中国则以邓小平的“十六字口诀”为基点,尽量采取低姿态和少露面的方法,除了牵涉到中国的关键利益之外,在其他无足轻重的事情上,都是以和为贵,以让位主,为中国的发展争取难得的外部环境。

      这种不平等的互动,其实为未来的双边关系埋下不稳定因素。当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更加密切,获利非浅的时候,其他意识形态的目标就变得无足轻重,而成了空口白话。当中国经济对美国和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对中国施加压力的能力就越来越小。而中国在应对压力上也进行了策略上的调整,在人权问题上提出生存权的观念,使美国企业完全退出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并使美国政府不再把人权作为中美关系的最优先考量。至于令美国国防工业收益最大的围堵政策,同样面临困境,因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上需要中国的合作,而且中国周边的国家对围堵中国的提议并不是很有兴趣。

      其结果就是,交往不能令中国转变成美国傀儡,围堵只会令中国变成美国强敌。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埋头苦干和小心翼翼,国力变得越来越强,使美国影响中国的能力越来越弱。

      几个主要的事件决定了中美关系以及中国和西方关系的复杂性。

      1993年,西方国家试图在维也纳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推行其“人权大于主权”的理念,以此彻底颠覆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宪章中尊重会员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基础的国际次序。本来在这一原则下,任何国家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军事入侵。当然这个世界仍然是大国横行,但最起码在联合国宪章下,受到一些限制,对弱小国家具有保护作用。一旦“人权大于主权”这一“人权帝国主义”成为国际法,所有大国都会以此为借口,对弱小国家利用借口,进行武装侵略,把这个世界重新带回炮舰政策下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而大国如美国或者中国,小国家却没有本事去干涉其主权。可想而知,这一政治企图遭到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同年为报复中国在维也纳会议上的领导作用,西方挫败了北京申请2000年奥运会的努力,显示了西方的政治实力和对中国的不满。

      1994年,声称要对中国强硬的克林顿,在亚洲各国和美国商界的压力下,宣布中国最惠国待遇同人权脱钩,开始了美国政府对意识形态作为外交手段的退却。但同时,克林顿建议美国国会大幅度增加对中央情报局的代理组织――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拨款,并创立了以美国政府操纵的非政府组织,在全世界美国重要的地缘政治要点上,以民间组织的名义,通过支持目标国反对派力量,以非军事手段的方式,开展利于美国的颜色革命。

      1995年,美国允许台湾的李登辉访问美国,使中美关系跌入谷底,增加了台湾关系的不稳定因素。

      1996年,然后以台湾选举为契机,开始了中国和美国双方在台湾海域里的军事对抗,并引发了中美为台湾而战,可能会引发局部核战争的推论。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使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幅度加强。同年,以美国风险家索罗斯领头的西方金融资本在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合谋下,对金融政策失误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发动了经济掠夺战。而中国以全国之力为后盾,在香港击退西方风险基金,并通过人民币不贬值,稳定了亚洲经济,使受重创各国能够苟延残喘,从此确定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大哥地位。

      1999年,美军在南斯拉夫“误炸”中国大使馆,给了中国一个下马威。这一事件刺激了中国军队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以及明白了美国(至少在国防工业和军界)开始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转变。

      而这一切在小布什上台之后,变成了一峰三转的局面。

      随着小布什的入主白宫,美国极端激进的新保守派当权,形成了布什早期对华强硬的态度。然后,随着本拉登的圣战死士们,将劫持的民航客机撞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美国的首号敌人变成了中东的伊斯兰原教旨恐怖分子,使中国从美国的敌人雷达中暂时消失。

      接着,美国以其一霸独大的超强实力对中东进行美国民主改造,陷入伊拉克战争,使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权力真空中站稳脚跟。等待华盛顿的战略家们,再次回顾中国时,已经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望洋兴叹,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希望能够在东亚,南亚,中亚和西亚四面出击,而抵消中国日渐增长的实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