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少一点正义感,多一份责任心 -- aokrayd

共:💬23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少一点正义感,多一份责任心

    诚挚感谢铁手版主对OCEF工作的支持,相信大家都看到那个醒目的OCEF的广告了。为感谢支持,特发此帖。并决心呼应铁手号召,以后我非600字以上的水,我是不灌了

    这个题目其实我很早就想写了,但一直不是很敢下笔,因为觉得有些教训人的口吻。而且这个题目我觉得也是个大题目,力有所不逮。但借此机会,勉强说上一下吧。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我最早看到这句话,是在证言法师的静思语中。那时上网有一段时间了。常常觉得在网上的言论给人一种无名的烦躁,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由恍然大悟。这才明白烦躁之来由。

    证言法师此语实针对当时台湾之现状。台湾青年于社会上之种种不公与黑暗,义愤填膺,形诸言词。其实情形也和我们类似。因此证严法师说:少一点正义感,多一份责任心。为什么这样说呢?法师的简短解释说,因为正义感责人,而责任感责已。与其责人,不如责已。

    人类社会的发展到今天,请问可曾有过道德优先的时代?若以古人所说,远古时代或许有之。但此一时代,久以不在。在更多的时代,我们触目所见,多是不公与黑暗。在乱世之时,更是道德沦丧,伦理荡然。此种现象常让有良知之人,内心痛苦不已。然而遗憾的是,社会的发展就是如此。人类的文明演变,并不必然带来道德的高尚,而且还甚至常有反复。

    我个人觉得,道德,终归是一种个人的修养。于社会,它表现为一种底线的约束,但于个人,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个人之道德,首先外现的,就是正义感。见社会之不义,心中便觉愤慨。形于色,便是激烈的抨击。然而这只是最低的一层。因为抨击,只是激起人们的愤怒,于事却未必有??益。若真要能于社会有所改观,于实际人生有所助益,则非得将此正义感转为责任,方能有所帮助。这种责任,于已就是不同流合污。乱世之时,虽苟全性命,但有所为有所不为。盛世之时,则积极进取,以求能在所能及之范围内于大众有所益。在家则是敬父母,爱妻子。在外则是助人为乐,忠于职守。所以正义感若不能转之为责任感,则实是与事无补。徒为社会再增烦恼不安而已。

    换一层,便从心理学上来讲,正义感常使人热血沸腾,恨恨不能自已。见人世间之黑暗与不公,常恨不能吾于汝偕亡。然而古人早以说过,疾恶之甚,是会出乱子的。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的运行,原不在道德。人常于愤怒中,则不免形诸于色,为人所忌。若于小人,更易为人所害。而于个人心理中,即常处于激动不安,则算计难免有偏差行事反而易出差错,中国历史上,君子往往为小人所害,于此不无关系。盖沉于正义之中,行事往往不够谨慎细密。终不知上天不仁,并不以德行之士则有所裨佑,事之所全,只在于行事是否周全,考虑是否周到而已。而要想做到此点,却非得是以责任之心重于一切方可。盖责任之心愈重,则头脑冷静,心情平和。则行事愈是谨慎,计算越是周密。成事之可能反而越大。古人说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而已。即在此之责任重于正义。责任高于道德。所以才能做到舍小取大。我于少年时常钦佩彭大将军,而成年后反而觉得恩来总理行事之可贵,不过是出于此理而已。

    证言法师此言,其实亦有其宗教之渊源。民国年间,太虚法师大力提倡人间佛教,即以佛之所念惟在救人,而救人惟在世间,是以佛教必以救世为念,必得于凡人之疾苦为苦,必以改善人民之生活,坚强人民之信念为主旨。若脱离人间,则不能得真义。是以法师大力倡导慈善组织,面与抗日战争更是全力支持。其教义又由印顺法师传承并终由证言法师发扬光大而成就了慈济一番事业。其他宗教若想成就一番事业,也莫不如此。基督教之清教事业便是一极好的例子。于宗教之坚信正义在手,真理在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也须得先从生活中从具体的一点点事情中做起,当今的中国,就更是需如此。唯有以责任感为首位,方才能真正改变社会之面貌。

    想到这里,就明白为何网上反而易使人生烦恼。网上的文章,或抨击时事之弊端,或揭发历史之黑暗,原用意也不外想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能于人有所裨益。但黑暗之而揭露之多,亦不过使人徒增烦恼而已,若不能付之于实际行动,则不过徒惹口舌之争而已。大家唇枪舌剑彼此不能相容,肝火只是越来越旺,但各种事情不过照旧。甚至于因情绪激动,或言语偏激,往往连揭露事件之真相,阐述历史之经验之一目的也不能达到了。

    若明白此点,则于其做无谓之争, 不如多做实事。在家能照顾好家庭,在外能照顾好朋友,做事能忠于职守,娱乐能安于正道。若力仍有余,则能助人以为乐,则于社会岂非大有益处?OCEF一年会费不过$40而已,然而却于苦难中的孩子为雪中送炭,何乐而不为?(做广告了!)

    我所说这些,并非说大家不要上网,否则我这儿灌得水还有谁来看呢?其实如温相的文章,历史的梳理中常见大义,萨苏的文章,故事中懔懔有生气,西柠新到,则文章便极见诙谐幽默,令人捧腹。(还有虎子老兵间谍风雨声雪个新华声。。。。。西西河高手太多,我就不一一拍拍了,拍也拍不过来)。只是希望大家能于工作学习之余,在网上心平气和的聊聊,即是娱乐,又能学习,何乐而不为?(受了铁手的恩,我是一定得替铁手说说话了。)

    少年装老成,还请勿怪。最后,欢迎大家访问

    www.ocef.org

    并预祝西西河更见繁荣兴旺!

    元宝推荐:铁手,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正义”“责任”都应是有理,法可循的

      如果没有准则,没有制度,没有监督,结果有时会偏离初衷。

      说个我们自己的事吧。前年班里老同学聚会,想弄点事做。于是决定在边远贫困地区捐所小学。大家都是穷学生,建所学校不容易。所以当时班里主事的同学,收集了几个基金会的资料,让大家小心谨慎地从中挑选。当时争论的很激烈的一点,就是怎么保证我们捐的钱不会被挪为它用。最后大家决定选了燃灯计划。原因很有趣,那是一个佛学团体办的。如今世间法的不完善,有时敌不过人心深处的那丝阴暗。受多年唯物主义教育的我们,最后只好寄希望于地狱和六道轮回的监督力量了。 想来,有那么点可笑和可悲。

      对了,去年那学校已经建成了。在四川。

      虽然不信宗教,但我对修菩提道的高僧大德还是很崇敬的,因为他们发的是解救天下苍生的心,他们有自己的准则(戒律.:) ), 虽然采取的是不同的途径。

      • 家园 OCEF去年和燃灯计划合作建过校

        由OCEF,燃灯,村民三方出钱。因为这样村里会对学校更珍惜些。以前出现过政府出资建的学校却废弃的情况。

        • 家园 为什么村里要废弃政府建的学校? 背后的原因呢。
          • 家园 好象是和学生数量有关

            具体情形我也不是很清楚。现在农村还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厌学。不是每个家长都支持学生读书的,有很多家长就不管。志愿者在张承志提到的他的精神的家园,就垠到这个问题,计划生育根本没法执行,重男轻女严重,女生辍学严重,就是政府越拿钱也没用。

            其实这也是我写这点东西的原因之一。很多人看到农村的情形就觉得很气愤,可是农村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有时并不见得就是政府的问题。而很多时候政府和农民的问题又会交错在一起。就象支教问题,有时也会不少意想之外的麻烦。总之在生活中,很少有能一目了然或是轻而易举加以解决的问题。

            • 家园 农村学生厌学的可能原因

              念书是为什么? 对于大部分农村的孩子来说,就是为了一个户口,一份工作。所以如果读书不能和找工作,换户口挂钩,这个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了。

              为什么农村孩子上大学难呢?

              低升学率。

              农村的师资力量普遍弱。高考录取线好像没听说给农村孩子降分吧。

              学费。

              89年之前,高校是不收学费的。之后,以我们学校为例,90-91是200/年,92是300/年,93是700/年。96年大概是5000 或6000/年了吧。隔壁那学校也差不多这个数。 军校,农林师范类院校,以前是不收学费的,现在我不太清楚。

              另外,还有住宿费,生活费,书费这些最基本的费用。现在供一个学生上大学得多少钱,而大部分农村的家庭年收入是多少。这些网上应该能找到相关的资料。

              分配,或者应该是求职。

              这是我不清楚的事情。

              以前,农村的孩子还有条路,参军。高中毕业后还可以通过服三年兵役来换份工作。现在这条路也不通了。

              所以,如果农村学生厌学,也不难理解。

              我入学的时候,同学中农村户口的占了1/3-1/2。隔壁那学校可能更高。 我听留在学校搞学生工作的同学说,现在入学的农村孩子比例,也就1/4左右了。( 因为这两校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给贫困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名目特别的多。理论上不存在考上了念不了的问题。)

              另外,90年代初,我们在大别山区拉练,那半个多月里走了河南,湖北的一些贫困地区。当地虽然穷,但很重视教育。一般最好的房子,或者唯一的两层楼,多是学校。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农村孩子,都是希望念书上大学的。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分析,谨供讨论。

              也许有人会说,干吗非得进城, 就不能上了学,回去好好做个农民吗? 这个问题需要讨论吗?

              • 家园 几点意见,以供商榷

                农村学生厌学,最主要的原因是观念的问题,其次,是我们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有教育本身的问题。

                影响人类发展的最主要的三方面动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观念。以前一直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大家都只注重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对于新观念的重要性,一直没有认识到。对于科技尚且如此,就不要论其他了。

                我一直认为农村问题最主要的的一个方面就是观念的转变。举一个例子,某村处于穷山恶水间,土地贫瘠,出产几乎民不聊生,村中原有石匠,只是产品陈旧,无人问津。为了多口人手帮助养活全家,大家拼命生孩子,结果越生越穷。许多人被迫举家迁移。偶然间出一大学生,在外闯荡多年,退休后回家探亲。看罢叹息,书几条锦囊妙计给子侄辈,无它,只是招收几人去外地学习石匠,并出钱买来蟹苗放养,不出几年,这几人大富,村人纷纷效仿,几年后,其村大富。其实一切都没有大的改变,转变的只有人心而已。

                农村厌学是因为感觉得不偿失,不划算,首先农村子弟考大学为难,与其十年寒窗,一无所获,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得一点算一点。其次,上了大学又如何,学费花销,最终学成却无人问津。学的东西与实际相差太远,百无一用。观念高低的区分,在于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相结合。大多数没有文化的人,不会把长远利益放在首位。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太注重眼前利益,无疑是杀鸡取卵。

                但是,这种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时之间就可以办到的。需要持之不懈的引导,以及榜样的力量。

    • 家园 补充说明

      首先我要响应人民的呼声,尤其是雪个一品大人和司马版主的号召,我决定将我的600字上限改为6字上限,呵呵,从善如流吧。顺便感谢雪大人在清音的帖子,那些歌真是好东西,这会儿正听着提神了

      再者,我这点东西纯是凭印象所写,最近两年看论语,倒是没看法师的书了,只是在记忆中回味而已,所以我查了一下原文,一查之下,真是惭愧,法师说的,实在是比我好多了,即深刻又周全,特附原文如下,共有两段:

      要有一份静观的智慧。否则抱不平,喊正义,往往会把事情变得更复杂,更混乱!许多不公不义并非如表象那么简单,不能操之过急。如果一时冲动就去抗争,呐喊,这样只会更深陷它的不公不义。应力求自省,想想自己做了什么?能做什么?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应尽的本分,要有责任感甚于正义感。若人人如此,这个社会才有可能更公平,更正义。

      责任感是对自己的要求,正义感是对别人的要求。责任感是理性内省,是良知良能的自我奉献;正义感是感性外现,是快意果断的人的自我制衡。

      我想我的大意也就是如此,早知不如直接把法师的话帖上来得了。我觉得其一,人生追求真善美,正义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因此而忽视其他,更不能因此而将其他的内容挤掉。其二,责任感责已,于其责人,不如责已。正义心必须升华为责任感,才能真正对社会有所帮助。

      我看到法师寻道,曾以臂托烛,在烛泪落下皮肤的瞬间,终于有所悟。大约信仰,都会有忍不住有此极端之煎熬。大家所喜爱的一休法师,也曾以直入水塘,大呼,若有佛则佛救我,若无佛,则让我淹死吧!内心之痛苦如此。又如圣经中之约伯记,全篇实就是内心之艰苦斗争了。

      所以我说责任之重于正义,大约也是一种逃避吧?唯有内心宁静,方能有所作为。而意识到对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大约是第一步吧?

    • 家园 没有正义感 根本就没有“责任”的定义!

      道德固然会冲突

      虽然有人打道德的旗号害人

      但我认同一句话“伪善是邪恶对正义表示的最大敬意”要是连这个敬意都没有了,盗亦无道 大家一起裸奔 固然平等了

      但粪坑里的平等有什么意义?

      • 家园 正义感要用对地方

        少一点正义感,多一份责任感。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大概意思是少一份冲动,多一份沉稳;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份思考。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以为不管怎么样,至少出发点是好的。不知这世上好心做坏事的太多太多了,而且,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原谅这些行为,难道因此而责难他们吗?他们可是为了你好啊。

        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对信息的获知程度是有限的,你能说啃袁崇焕的人都是暴民吗?他们可能正对这样的“汉奸”表现正义感呢。为什么做情报工作的人都必须忍辱负重?这样的辱从何而来?还不是身边人的正义感?

        从理论上讲,纸是包不住火的,但是总需要一些时间,而我们的正义感往往有如七尺长剑不见血是不回眄的,如此一来,有些悲剧就造成了。现在不是有种说法,如果不是六四,中国的民主运动反而可能发展得更好吗?

        责任感则不同,它主要是保证没有人受到伤害,关心和关怀,有些守旧,但是平稳。就像女人,往往最后只要求有责任感的男人,呵呵。

        很多时候,一句话是有歧义的,我们应该听那些积极的部分,而放弃对单字的追究。所谓不求甚解,大概如是也。

        • 家园 如果彭总在庐山不给毛泽东写信,就没有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

          了吗?这些都是彭总写信惹得祸?不能苟同。

          • 家园 首先向彭总致敬。

            但是往深处想,彭当时是担任什么职务呢,是管军权的,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了,但怎么来说,也管不到那些民生的问题的(因为有许多人在管,而且职务比他高)。而且当时应该是一个敏感的时期,当时苏联应该是赫鲁晓夫掌权了。如果你是最高领导,当军队的彭总向你汇报不是军队的事情,而是关于政府的时期,你是怎么考虑的?象刘总,周总,或者邓总这些管理国计民生的同志都没有和毛汇报,或者写万言书(如果工作忙,百言也行罢)。你说毛怎么考虑呢?另外一方面就是毛对基层了解不了解呢?他的这些渠道是通过什么呢?是通过刘,周,邓或其他人的汇报吗?如果是这样,那这些渠道是失职了,因为他们要么没有汇报,要么就不是真实。其实基层的瞒上不仅是过去,现在也是。要不然前一段时间还报导温总理在视察的时候不是遵从底下人的安排,而是经常打乱,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如果毛获得当时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不同,那他是被手下人骗了,这时看到彭总的万言书,那时的心情是什么呢?天知道了。

            不要什么事情怪毛泽东。毛泽东不是垃圾桶,什么东西都望里面仍。

            • 家园 开国的那一届政府本来就不是一个专业政府

              所以彭德怀管到农业上并不是什么问题。毛泽东在庐山上对彭总的反击绝对是个人问题,对权力斗争过于敏感,将正常的工作争论提高到争权夺利上来了。彭总这个人性格耿直,又关心底层群众,主席跟他合作多年,难道不应该知道?所以不能以彭总手伸得太远替主席辩护。

            • 家园 主席是不容易被蒙蔽的,我从不怀疑他的能力和智商

              放卫星那时,遇罗克所在中学到农村支农。生产队长给他们讲每产110万斤。他和好友算了一笔帐,以200斤一麻袋堆起来,有6层楼那么高,可能吗?于是提出置疑,遭到批判,他当时只有15,16岁。别忘记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年少时也做过农活。

              彭总在庐山会议上说’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搞的增产数,实际没有那么多嘛。.....主席去过这个公社,我曾经问过他,你了解怎么样?他说没有谈这个事。我看他是谈过的!’

              此言一出,敏感之辈听出味道了,‘这直指主席的品质嘛’‘看你怎么收手’

          • 家园 这么说有点偏激了

            正义感是个好东西,所谓为民请命,舍己为人,没有正义感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要做一个英雄,对家庭的责任感就很可能必须放弃,对生命也不能太过珍惜。

            但是不是什么时候都是需要正义感的,不能借着这个名义来做什么都有道理,可能因此造成法制的不能贯彻,社会的不稳定。历朝历代,都有所谓打击豪强的行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又比如士绅曾经是基层的主要力量,要建立法制社会,也必须打击这样的势力。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过,也有句话说:多少罪恶,借汝之名行之。那么正义感也是如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