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身边那些真正的高智商们 -- dreamflyer

共:💬320 🌺1671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大赞!
        • 家园 非常赞同,应该压缩中学学制

          因为学过大学知识的人都知道, 中学的那些概念和基础知识,相对于大学而言,实在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大都是用几年的时间反复地滚一些固定的简单知识点和固定的思维方式.如果连这点能力都达不到,那么应对大学里不断快速构建新知识体系的挑战是很成问题的.

          淘汰的瓶颈应该放在大学,像美国一样,宽进严出,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退学率是相当高的。

          当然国内大学的教育特别是数理教育也有问题,总的来说是没有尽快地将学生引导到高的视点看问题,下面这篇文章讲的非常好:

          都说中国学生数理基础NB,呵呵,中国只是中学数理比较好,到了大学就甭提了。

          中外工科高等教育有巨大差异,尤其体现在数理基础课上。

          国内而言,首先是数学工具对中学思维的极端迁就。

          中国工科教材除了基本的微积分运算之外,像中学生一样喜欢用标量式,喜欢只考虑大小,忽略方向,甚至还出现过 “略去负号不写,只考虑大小”这样的语句,尽量避免使用矢量式。而欧美的力学课程中一开始就使用大量的矩阵理论和线性空间知识,强迫学生以比较抽象的思维从比较高的视点看问题,摒弃中学思维中的部分陋习 。

          到这里之后才发现,很多中国留学生奇怪为什么老外出题不懂的循序渐进,一上来就是如此复杂的问题。虽然他们中很多人是清华、西工大或者上交前几名的尖子。这就是中外工科教育的另一差异。我们培养的是解决简单问题的熟练度。优秀学生也只是解决简单问题的熟练度比较高而已。我们在一些常见的简单问题上有很多结论,要求学生背下来,对这些结论的熟练与否决定了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 老外很奇怪中国学生怎么背了这么多结论,而且都是他们没有刻意强调的。最重要的是,中国学生觉得这些结论很有价值,很高深。而老外觉得... 进行一下张量运算,这根本就是显然的嘛,高深个屁。

          总而言之,我们长期以来“背结论”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得学生过分依赖结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理论力学课程中我们非常强调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套这两个公式一下子就能解决很多中式题目。 但如果一个模型,他既不是动量守恒,也不是角动量守恒,中国学生中的尖子也会很烦。因为这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老外才不管这些,算了满满一页纸,告诉你:我不懂什么狗屁动量守恒或者角动量守恒,因为它的动量和角动量的一个线性组合是守恒的。

          还有助教谈到几个经常被中国学生问到的问题“角速度怎么能算矢量呢?它不是转圈的嘛,向量应该是直的”面积什么时候都成矢量了?中学的时候可是一直把他当标量的”一致连续和连续到底有什么区别啊,一致收敛和收敛呢?” 难以摆脱中学逻辑的阴影,思维高等不起来,是中国学生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缺陷

          学了实变函数之后,中国学生仍然天真的认为求导和积分互为逆运算,仍然信奉“先积后导全抵消”。 在国内学了一年线性代数(这还算好的,有的只学了半年),竟然不知道对称阵可以正交对角化(这种学生在国内的线性代数考试中可能拿了90多分,国内只考个算行列式,特征值特征向量什么的,当然水)。当课上涉及这些内容时,面露惊讶神色,张大嘴做见上帝状的,只有中国学生。

          再举一个揭中国学生伤疤的:中国学生对 “场”非常没概念,对“梯度,旋度,散度”的了解只停留在定义式上,应用尤其不熟练。中国学生虽然中学的代数运算技巧、三角变换技巧非常高深,让老外瞠目结舌,但上了 大学之后对那些蕴含着大智慧的高等工具却有强烈排斥倾向。除了基本的微积分运算之外,中国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还停留在中学巅峰时期的水平,甚至还差些。

          中国学生认为柯西不等式是不显然的,是一种技巧,是少数人的专利,有畏惧心里,更遑论 holder和minkovski不等式。工科学生99%不知道柯西不等式,剩下的1%中又有99%不会用。而国外教学大纲是按照高屋建瓴的线性空间思维建立的,无论柯西,holder还是minkovski不等式,根本就是“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样显然直观。

          OK,不举具体例子了,太多了。一说凸函数,随便交换极限次序之类的笑话,80%都是中国学生整出来的。以后谈谈体制问题。

          又忍不住了,再举一个例子:

          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不是我首先发现的,以前也有不少人抱怨过,包括国内某些教授。他们的回应就是加强数学基础课的教学,把工科的“高等数学”改成“工科数学分析”。数学分析好啊 ,有大智慧的,但这时咱们的“山寨文化” 又起作了:谁让你名字前面挂了“工科”二字,于是数学分析比高等数学优越的内容一删再删,最后变成了和高数没什么区别的东东,除了名字挂着个数分。

          我们批量生产的人才,自称学过数分,连柯西收敛准则都不知道,分不清逐点收敛和一致收敛,自称学过傅里叶分析却只会套公式而不知道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把助教都快整疯了。她眼中的中国留学生从来就不以数学水平著称,法国人和匈牙利人才是。

          所以我们必须反思: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比老外的中学生数学物理都强,而且不止一星半点,到了大学却不仅被迎头赶上,还被远远超越?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对高等思维、高等工具的排斥感?

          我们的中学教育到底靠什么领先:

          我们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练习初等数学中一些较为非主流的,近代数学毫不感兴趣的技能(比如初中几何的辅助线,三角形全等,高中的三角函数代数变换,降幂扩角,倍半角公式,怎么样又勾起大家的痛苦回忆了吧)。而国外会强调一些空间知识,比如把长度的概念拓展成“模”,初步引入其他空间的三角不等式之类,略显抽象,但在我们看来毫无用处,因为这些东西不能帮我们算出椭圆或者抛物线的方程,而高考就靠这些。多记忆一些结论之后,乍一看起来我们的中学生比老外要多一些“形式运算”的数学技能。但这些技能在高考后会被迅速忘却,这方面的优势没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劣势还在,“形式运算”的习惯还在,于是“随便交换极限次序”之类的笑话便不足为奇了。

          同时,中国中学的教育只展示了数学最丑陋的一面,而不是优美的一面。无尽的题海使学生厌倦或者恐惧。进入大学之后由于没有了高三那样的压力,学生逃避或抵触高等思维、高等工具已成必然。而反观国外,已有概念在新的空间的推广,前后的相似之处,联系和区别,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告诉学生数学是优美的。中学数学技巧无论如何高深,终究也只能解决简单问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十年够了

            非常赞同,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中小学十年足够了,再多就是毁人了。

          • 家园 下面这篇文章能给个链接么?花谢
            • 家园 原始文章在mitbbs.com的数学版,我当时看了印象很

              深刻,因为这文章说到了中国数学教育的弱点。我原来还比较奇怪,俺在国内读书是数学算学的不错的了,乍公司里能用数学吃饭的都是老外呢?

            • 家园 到处都是

              直接用“国内而言,首先是数学工具对中学思维的极端迁就”去搜,不过原始出处估计难找到

              • 家园 再谢。天涯转载的帖子,二楼也回答的也很好。

                作者:拜耳竞技场 回复日期:2010-12-24 09:28:10  回复

                  不知道写这篇文章的人是否清楚一点

                  中国的教育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培养科学家

                  而是为了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基本的技术人才

                  虽然中国式的教育可能扼杀了一部分天才成为大家的机会,但是毕竟这种重视基础的教育给中国提供了数以亿计的拥有较好基础知识的,稍加培训就可以走向工作岗位的技术人才。因为中国即使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物理知识。

                  

                  就国外而言,客观的说,即使是大学生毕业之后,其基础知识水平大部分人确实是不堪入目的,当然像哈佛之类的除外。那些人和中国的大学生比,在未来的专业培训上往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外链出处

          • 家园 花!您后面的第二段引用尤其精彩!

            我不知道多少人能看到你的第二段引用,里面的论述实在太精彩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念,在目前的人类社会中,其实已经是一种基本的世界观和科学观,教科书里应该及早向中学生灌输这些理念,用大量篇幅详细解释,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这才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得力措施.

            • 家园 在您印象中,比较好的数学入门书(符合您提到的要求的)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念,在目前的人类社会中,其实已经是一种基本的世界观和科学观,教科书里应该及早向中学生灌输这些理念,用大量篇幅详细解释,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这才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得力措施.

              中文版的有哪些?要是方便的话,烦请推荐一下。

              自从高二开始讨厌数学老师(让我参加数学竞赛,我觉得赛前培训听不懂不想浪费时间不想去,被训斥。因为学生的竞赛成绩与老师的绩效挂钩。)后,一直以应付考试的态度学数学。本科毕业工作后就没再接触数学。但最近莫名萌发了对数学的兴趣,不时拿数学入门书当小说翻,可能还是小时候播下的种子在不经意间悄悄地萌芽了吧?呵呵

              • 家园 个人觉得[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还不错

                属于深入浅出的那种,里面着重讲了各种高等数学概念的现实意义,比较容易理解.

                还有一些日本的高等数学的类似通俗读物,甚至是用漫画形式来讲解的,但流于形式,不够深刻,给我的印象就是同济版高数加了插图.

                本人数学智商相当凑合,所以见识浅薄,这也算抛砖引玉了.

              • 家园 推荐:《大学数学-代数与几何I》,萧树铁,高等教育出版社

                非专业人士,但强力推荐一下我原来读本科的时候用的线性代数的教材:《大学数学-代数与几何I》,萧树铁,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并不像很多线性代数教材一样以行列式开头,而是先说了一堆群环域集合之类的东西(太久远了,恕不能精确描述),之后才慢慢引导矩阵以及行列式。

                另外,这本书也还挺适合自学的,反正我当年自己学期(本科第二学期,数学才学过一元微积分而已)开始前花了几天时间从开头一直学到矩阵那一章(好像是第五章)都没有什么困难。

                最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我在自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让我读得非常过瘾,很有思考的快感,也经常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慨。至少我当年自学的那部分是这样。这本书还有第二册,没学过,就无法评价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