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米 -- 燕人

共:💬92 🌺4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有点怕看燕兄有关美食的文章。

      早上上班,一打开西西河就看到这篇文章。犹豫再三,终于抵不住诱惑进来了。效果吗,还象以前一样,口水哗哗流。

      怎么烧米饭大概是大部分中国人进厨房要学的第一件本事,方法也不外是蒸煮焖。但我以前插队的闽北山区却又有一点不同的做法。我们的做法是:米下锅,大火烧开几滚,开花以前捞起来,装上蒸笼,继续蒸到饭香。这样一来,蒸笼里是干饭,锅里是米汤。讲究一点的在米汤里加点盐,一点葱花,或者一点菜就成了菜汤了。双抢时候链接出处队里开食堂,几个有经验的大婶当炊事员,大锅蒸饭,当年的新米,那饭那个香哟!

      籼米也可以用高压锅烧成近似粳米的效果。水稍少一点(因为高压锅水分损失较小),上气之后小火再烧3-4分钟,待压力下降即开锅可食了。

      • 家园 大锅饭就是好吃啊
      • 家园 我家乡(湖北)是这样煮饭的

        大火烧开几滚,开花以前捞起来,装上蒸笼,继续蒸到饭香

        不过不用蒸笼,直接倒回铁锅里焖熟,会有一层锅巴,米汤拿来喂猪,也可以跟锅巴一起煮锅巴粥。还有我老家做饭的燃料主要是稻草,麦秸等。

        现在大家都用电饭煲了,我父亲还是喜欢传统方式,不过用煤气灶或蜂窝煤炉。

      • 家园 这个我最拿手

        不过我是从湖北同学那里学来得。湖北当地管这个过程好像叫“捞饭“

        做的好的,米粒一颗一颗的,没有互相粘连。米饭很香。那这个的隔夜饭(稍微硬一点比较好)和油、鸡蛋、肉丝、榨菜丝加上我那位同学家产的“雪里蕻“炒饭,我们一个宿舍6个人每个礼拜必恳求我做一次,也怪,旁的人绝对搞不出那个味道。连我那位正宗的湖北同学都搞不好。无端的让我得了很多好处。

        这种米饭,北方同学绝大部分是吃不习惯的。

      • 家园 哈哈,四川也有先煮后蒸的做法

        不过我们不用蒸笼,用一种没底的木桶,叫甑子的

      • 家园 花柳叶刀大兄

        您说的这个做法,我在书上看过,可是忘了是哪个地区的。

    • 家园 燕人兄说起什么都博古通今呀

      长学问了!

      不过呢,广西的米粉还有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越南卷筒粉等等等。。。

      广东还有肠粉粉角等等等。。。

      米粉种类太多了,就是不顶饿呀,而且吃多了胀气,唉!穷人的食品呀!

    • 家园 还是米好啊,不管是面包、土豆泥、pasta还是pizza

      或者意大利面,这些个西式主餐偶尔吃一顿还好,连着吃实在受不了

      米粉种类还是很多的,但是好像吃的地方不多。广西是桂林米粉,广东是东莞河粉(好像没记错),湖南则是常德津市米粉和邵阳米粉(有圆扁之分,红烧牛肉料的最好,但味辣),江西和湖北的和湖南的做法差不多。让我颇为差异的是四川重庆这些都没有米粉,川菜的粉是红薯做的,第一次吃四川酸辣粉的时候让我颇为郁闷。

      而广东肠粉和云南过桥米线虽然原料一样但好像一般不算在米粉这一类

      粢饭这东西确实到处都是,只不过各地的叫法和做法有些区别罢了,糯米鸡算不算其中一种呢?

    • 家园 呵呵,献花

      看完想起当年在美国出差,吃了一个多月西餐后终于在某饭馆儿的菜谱上看见了wild rice,点来一看,半灰半棕的米粒儿小半寸长,一颗颗散在盘中,用叉子挑起来送到嘴里那叫个后悔啊,硬扎扎的,还不如点土豆泥呢!

    • 家园 看得我馋虫大动
    • 家园 喜歡這類的文章

      也想到幾年前台灣的一個白米廣告: 好的米,就像好朋友一樣,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這幾年我都是糙米和白米,一比一的比例一起煮,感覺比較健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