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写在三中全会前,聚焦农村改革。 -- 挑灯看剑

共:💬154 🌺67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tg最恐怖就是这种长期发展战略!

        tg最恐怖就是这种长期发展战略!一点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看看这三十年从邓公到如今,tg就这样在世人的嘲笑与狐疑中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计划。

        tg关于农村改革的问题应该从2003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布局启动了,现在不过是把过去几年的试验和经验汇总土。这几年tg从房地产到出口的打压,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农业的扶持,表明着政府对资本流向的态度。我们在这个大背景下解读新劳动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等等就可以得出新的结论。

        先知先觉的企业早已经有所行动了。力帆和长安汽车的农村包围城市,结合自身产业是非常不错的战略转移;有的企业去农村养猪,我冷眼旁观,圈地要政策的居多,有的企业在政府引导下,不自觉半自觉进入农村市场,比如年初的白色家电下乡,比如联通、移动对农村市场的开拓。

        引用唵兄一句话,也是小弟所感。“农村建设这关口过去了,中国就突破了发展为发达国家的瓶颈,就可以从金砖四国中脱颖而出。”当世界从金融海啸的废墟中苏醒过来时,发现中国悄然而坚定的又上了一个台阶!

    • 家园 咋一看标题“三中全会”还以为进错板块了。。。

      原来是指最近就要召开的那个啊。。。。还以为是当年定基调的伟大、重要且胜利的三中全会呢。

    • 家园 塞北的高速路真的不错

      你是从西宁过来看到高速路好,我是从呼市一直到银川700多公里的路感觉真的很好。路的右边是大青山,贺兰山。青山草地戈壁牛羊没有到过北疆的人是会醉的,现代化建设是很快的,就是乌海那里空气有点煞风景。中国的北疆发展前景广阔啊。

    • 家园 六、后记

      非常高兴,这么多的河友关注农业这个话题,也热情地参与了讨论,恕我不能一一回复。从讨论来看,分歧也很大,我觉得除了对我预设的前提认识不一致外,很多是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原因,而且中国的幅员辽阔,各地的实际情况也确实不一样,要获得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方法也是很困难的。不过我们的tg这三十年来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学会了社会实验,三十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真的影响了我们整个民族,让这个民族变得令人恐怖的务实。我文中所述,并非乌托邦或个人臆想,大部分都是我们党和政府正在或已经试验了的,即将进行的三中全会不过把一些成熟的经验确定下来,各地可能还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微调。我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将大家平时忽视的、tg正在默默进行的许多关于三农改革建设的点点滴滴串起来,给大家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可以看到我们的农村社会正在向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我个人的感觉,tg的野心相当大,每一步都是瞄着老美来干的,包括农业,包括金融,所以现在有人和我谈台独,我都当作一个笑话。

      就部分的话题资料做一个粗粗的索引,大家有兴趣可以用google去查找,很容易就查到了。我手里的数据要么仅限于一个省,要么涉及相关企业,救恕我不公开了。

      道路交通:河里有贴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交通规划,很宏伟,也确实在实施。实践中各地除交通厅外省级建委都有专门处室负责乡村建设,每年都有一笔不小的项目经费用于乡村道路建设。我认识一位这个处的处长,这几年国家这方面的经费增长幅度是相当不错的,看来国家确实有钱了。县市一级我就不清楚了。

      电、水等基础设施:电和水利来自新闻,第一手的信息不多。我只有第一手的信息关于中国移动和电信在农村大幅推进信息化普及工作的情况,虽然不喜欢移动的垄断和霸道,但没有国家推动,光靠市场,这一步骤不知要晚多久。

      沼气:可去农业部的网站和各省农业厅的网站找相关资料,这也是农业部在主推,好像资金也挺宽裕。

      软环境:由地方在推进宅基地、土地租赁权换社保等工作,但我觉得还是不够,这也是大家目前期望相当多的方面。

      土地流转:其实立法和实践从03年就开始了,现在更多的是规范和承认。有些地方对土地流转限制用于农业生产,还给与一定的补贴。核心问题,文中已提到,两条红线,时间问题,今天看到一篇贴,大体也差不多。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810/1007_17_819874.shtml

      农村金融:农村小额贷款可以去google;农业担保和投资,湖北、重庆、成都政府主导下都搞了两三年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风险投资,我个人圈子里的规模比较小,对农业也不专业。国外的,smithfield和高盛都在投养猪场,大家可以google。农业保险,只限于较小的范围和品种,毕竟比对样本积累不足,需要时间。商业银行贷款,最近一次央行微调货币政策就明显向农业贷款倾斜。

      最近的白家电下乡,国产汽车农村包围城市再次证明了拉动农村内需对于我们国家经济体转型的重要性。

      三农的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文中许多地方都没有说透,就这样我已经觉得码字太辛苦了,再次对河里高产的大牛们葡萄、mandam,子玉表示钦佩。如果河友有兴趣,我们完全可以单独开贴,大家集思广益,不少话题都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基金会、合作社、城市化等等。

      做个后记,拴个尾巴。另外弱弱的问一句,怎么将三、四、五做个链接到主题贴里,请河友帮我,谢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加链接最简单的办法

        打开你的文章,在最下面会看见有:

        引用(2)请拷贝:

        点入后面的框中,ctrl+C拷贝,

        修改你原帖,ctrl+V粘贴

      • 家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家园 del
      • 家园 为什么不走另外一条道路?

        为什么不走另外一条道路?

        重新组建国有农副业公司和理顺现有的国有农业公司,建立全国联网的各种农副业公司,实现规模效益和专业化大生产,同时保证农民利益能够稳定增长。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公司这个形式,把党的各种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发展的过程中,用事实和政治思想教育重新凝聚党心、民心,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我个人认为问题不在流不流转,而是如何把单户的小农经济变为规模化的、类工业化的经济体,流转只是为实现规模化而想出来的办法而已,其实还有一条路,就是组建国有农业公司,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让农民用土地加入国有农业公司,既能实现规模化,又能防止出现损害农民利益之事。根据实际情况,这个国有农业公司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的。想起以前在上合贴发过一个类似的帖子,找出来再抛回砖吧。

        ----------------------------------------------------------------------------------

        三农问题仍然还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局内考虑,农业的发展现在看来还是要走工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的道路,像以前的小农经济,散户经营是走不通的。农业工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现在看来“公司加农户”模式还是可行的,关键是首先要把公司严格控制在政府手中,这样政府手中就有了“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方便政府调控粮食,蔬菜品种、产量、价格,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的源头控制最有效,也最经济)),同时也能防止公司出现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第二是要控制好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大头还是要由农户享有。就公司而言最低限度能够维持成本就好,或者在启动的几年政府贴钱都行。

        那政府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金钱所不能衡量了:1,农村得以稳定发展,民心得以进一步凝聚;2,农副业具有了整体抗风险能力;3,政府具有了在全国范围内调整控制农副业品种、产量、价格的能力,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全国市场的预测与规划;4,有了一定的组织化、规模化以后,可以使得农产品的成本得以控制;可以有计划的提高和普及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新品种的推广;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得以实施(例如提高农业机械化使用率,降低农业机械使用成本);5,在各级农副业公司的支持下,国内农业可以走出国门,向非洲、拉美等等地区进行有计划的推广,使得农副产业能够配合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全球布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产生互补,逐步夺取各种农副产品的国际定价权。6,农业的大发展,使得农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这个最大的资源的利用能力和效果;7,保证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农副产品具有最大而有效的掌控能力。

        现在农业土地大部分还是以单个农户为单位存在,土地利用率低,品种单一多变,往往是今年种什么赚钱,明年大家一窝蜂的都种,最后血本无归,周而复始。但是也有个好处,就是在现在国家无力全部解决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只要农民有块地,种点粮食、蔬菜就能生存。所以在公司加农户模式中,就一定要解决好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就是一定要农户拿大头!对于种粮大户,蔬菜大户,我个人反而认为应当加以控制,数量不宜过多,如果土地过多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些失去土地的大多数人怎么办呢(这也是由我们国家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的)?种粮大户的本质也不过就是是农业的规模化而已。因此就利用公司这个形式,把那些农业散户有效的组织起来,这不就相当于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种粮大户”吗?进一步说“农业的组织化”,才是农业的本质出路和发展方向,公司也只不过是在现有经济模式下适应组织化的一种方式而已,也许在未来我们能找到更好的模式......

        还有一方面,随着公司加农户模式的推广,各种农副业公司和深加工公司的出现,农民的身份也在悄然变化,由单纯的农民逐步转化为农业的产业工人了。

        想想以前曾经普遍存在的各城市蔬菜副食品公司和遍及农村的合作社,如果当初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适应新时代的各种农业公司,现在又何至于在生产调控农副产品上面临的某种尴尬呢(例如大豆、猪肉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应重新组建国家级、省级,县级的农副业公司和大宗农副产品的专业公司。(或者也可以考虑打破按照行政区域模式组建)

        我想现在正在各地试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4种流转方式: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和入股。这就是新的探索吧!只是希望地方政府不要念歪经,搞成变相剥夺农民手中的土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