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你对中国的信心可以耗用几次? -- 陈郢客

共:💬295 🌺6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del
      • del
        家园 初二! no 中考!
      • del
        家园 抄谁也不会抄17岁还上初二的同学吧。

        每次都出来什么亲历的事情,真相大白后,自然而然的消失掉

        • 家园 17岁初二,即16岁小学毕业,按正常学制小学5~6年的话

          就是说李树芬同学是10~11岁开始念小学一年级……或者相应提早点念书但留级……

          抄她考卷……那真是脑子烧掉了……

          当初我们大学班上最小的学生是17岁,OTZ。记得光明女神还有个帖子是人比人气死人的,都是一群十几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硕士生etc。

      • del
        家园 初二,中考?

        拜托,造谣也应该稍微专业一点吧。

        • 家园 我的看法是建立在陈郢客君所附的民间版本之上,如果

          那个版本本身有问题,我的看法也就不存在了。

    • 家园 【原创】关于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背后,事实上是一个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现象,绝大部分是经济利益,少部分是政治利益. 群体性事件实际上也是社会这有机体自我免疫的一种反映,在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高速发展中, 群体性事件甚至一些恶性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不可避免,与发展是长期共存的,就好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一样,因此对待群体性事件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积累经验,处理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由于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群体性事件尤其恶性群体性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因此,国家可以设立专门机构,从处理效率,效果各方面积累经验,尽可能将群体性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处理过程中不要将冲突双方对立起来,认为使一方满意就是使另一方受损,事实上冲突双方往往有依存关系,在处理过程中逐渐建立相关法律,使将来可能产生冲突的各方的关系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方向靠. 处理结果一定要公示,不要让群众猜测,怀疑,这往往会埋下新的冲突的种子.

    • 家园 就事件本身看

      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履行职能不力,没有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预案。

      群体性事件突发性强、对社会生产生活破坏力巨大,一直是公安机关强调尽力避免和要及时予以制止的。可是此次事件中政府和公安机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若干阶段都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导致演变成这种仇者快、亲者痛的局面。

      除去社会因素,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技术手段和预先准备上,公安机关要做到对重点人员:如两劳释放人员、社会闲散人员、有上访历史者的监控措施,对于舆论动向要及时掌握,积极依靠治保力量反馈信息。

    • 家园 我再不妨说几句话。要有一段时间不能上来了,亦算小别之语。

      【1】

      2005年我国群体性事件达8.7万件。那么,日本媒介所言如今10万件亦不算离谱。

      很多人接受不了,无非,一直不知道而已。

      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的标准是15人以上。

      而且,随着网络、手机等功用强大,我们会知道得越来越多。

      进步且尚未制度有成的时代里,必然亦是高发时期。

      有的人看到黑暗,有的人看到进步,——不管如何,起码十年内,群体性事件是少不了的。

      【2】“如果是你的家人”?

      请相信,每个有良知的人,看到报道多会有如此联想。

      但是,这句话是不能轻易甩给别人的。起码也要一起承担,而不是“我”高高在外。

      很多人敢轻易臧否鲁迅,但是少有人能意识到他的深沉体贴。

      祥林嫂问“可有地狱吗?”作品里的主人公自己倾向虚无,未能开解于她,竟是永远遗憾。可见鲁迅的心声。

      若是母亲问可有天堂,鲁迅直言,他一定会撒谎的。

      为什么?这是对别人生命的尊重和体贴。

      有人俨然携之若利器,一味强占制高点,那么,可有对这个女孩子,对屏幕前另一些关注亦努力的人们些许尊重?

      每个人承受力不一样,说话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还望有所掂量。

      是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努力,还是刻意将自己“装扮”成义士,威逼挤压别人,自然是两条道路。

      对于悲剧,不管是对政府不满,对基层不满,正容起码是对悲剧的尊重。

      阴阳怪气的讽刺,对事情进展可有好处?

      什么叫建设性?就是“事件中主人公的命运”(若真可悯可诉)比我们网民迫不及待的好奇心更重要。网络世界禁无可禁,各种力量都在博弈,政府必然会有所交代。我们若不能采取较好的办法,有理有据有节,被一些上窜下跳的人左右,到最后,未必会有利受害人家属的。

      事情重要还是我们的渴望重要?在进程中,亦是有一个微妙的点的。

      不管多少力量把这个女孩子用作工具,但是起码,“我”,不能把这个女孩子的死亡放在“我”的利益之前!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适当的压力有助于事情较完美的收稍。而刀光剑影严相逼,反而可能促使官方畏惧民变,缺乏自信,从而格外强悍。而这样的结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见的。

      民众争取自己的利益有两种方式:1.“法不责众”,集体反抗或抗议;2.有所投注,团结改革派,参与博弈。这两种方式均要有所汲取。胡总上人民网和网友谈心,官方网站这次未加删贴,何尝不是今年4月以来民众的表现所赢来的呢?这些多人挺土共,土共中人亦不是铁板一块,改革派的信心更足,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更见友善。民众靠谱,防民派声势便会收敛,这何尝不促进中国真正的进步?

      你说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土共倒台还是为了中国好?是为了事情实现好的结局还是为了党同伐异?

      凡是为了中国好的,也愿意脚踏实地做事的,都是我尊重的同伴。

      大家的术见或有不同,但是,“和而不同”即是“民主”真谛。

      谁也不是万能的。一起讨论好处漏洞,“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同时坚持一定“走下去”,这才是对13亿同胞的友爱珍重。

      王安石变法,有些术用实践,因有漏洞,效果并不好,苏轼是有疑虑的,提意见被打成“旧党”;

      司马光上台,全面革除新法,苏轼又言,有些措施可取,不宜全废,继续被打成“新党”。

      一千年前的悲剧,我们若还不能汲取教训,当真白混了。

      事情重要还是自己的意见最大?

      不妨扪心自问一下。

      【3】

      我最初看到6.28民间说法一,——我能定论的只是:这是站在家属立场说的,至于有无谎言,只能暂且保存记账,日后判断。

      看到民间说法五,——就是我文章里引到的说法,叔父没死,便不同于以上诸种。

      初时,我特意搜索了“瓮安”的行政区划、交通、历史、风土,因为这或许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起公案。

      我得感谢记账说法一,说法二,说法三……的网友。

      只有全记下来,才能保存进程实录,将来尘埃落定,我们对于世界,会别生一种了解。

      谁都可能出于利益只讲有利于己的话。侯德健先生“以谎言对待谎言是无力的”,这到底是少数人痛极思痛滋生的感慨。

      但是实践中,能遵守这一信条的人,并不是普遍的。因为,这太不容易了。

      这就是现实。

      账记得越多,越有助于我们眼睛的客观,脑袋的独立,也有助于制度的早日有成。

      【4】

      鲁迅的笔法,非常不得已,他到底直面了太多恶劣人性和恶劣环境;可是鲁迅的口吻,到底影响了后世寻常人对他的看法。

      什么叫公共空间建设?我所能采取的态度便是就事论事,不带任何反讽或幽默。因为,“反讽”和“幽默”,必然有些人难免会有误解,这便影响效果。

      自上网以来,我从未自杀过一个id,也从未言语伤害过任何一个网友。因为我的确知道,id后面是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的。

      我对自己的话语,亦愿意负责。

      如果因6.4诸文、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对我不满,我的文章都在那里,请回复该文。可批可砸,我早就说过。

      我看不起只会放冷箭的人。

      6.28的图片尚在眼前,一些人的命运,比一切都重。结局好,比什么都好。结局好,需要我们坚韧的努力。

      事情重要还是自我重要?中国重要还是自我重要?

      总有若干个取舍瞬间。未必唯有到了“舍生取义”的那一刻,才算考验。日常修炼,亦是不易为的功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