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今天BBC说,印度的饥民超过非洲饥民的总数 -- 晨枫

共:💬308 🌺3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你的那句标了兰色的话.这个应该是印度人的大问题.但是也支持陈大

          对印度大部分的看法,印度人的忍耐力绝对不是中国或日本人可以比的,他们的忍耐力非常强大,这对经济建设太有帮助了...

      • 家园 老大啊,话说一半急死人啊

        这是一个大坑,老大一定要填啊。

      • 家园 正是如此,少数精英比多数无望的群众有用

        1950年中国和印度的HDI极其低下,分别是0.225与0.247,大大低于北美和西欧(0.774和0.707),甚至还大大低于1870年的北美和西欧(0.541和0.421)。当时中国还低于非洲国家(0.277),很可能是世界上HDI最低的国家。

        印度其实是发展中国家中非常不错的特例,只是因为和中国这个更大的特例相比才显得比较差而已。这里的要点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取决于最先进的少数人的。你真的相信1950年中国的发展程度不如非洲?其实那时中国已经有了钱学森、李四光等一流的科学家(姑且不提毛泽东、周恩来),只是先进人物的比例太小,一平均就不见了而已。由此可见,国家的大小很重要,少数先进人物加大量普通群众的国家,强于所有人都比较富裕但缺乏先进人物的国家。中国人这么多,老少边穷地区可以把平均值拉得很低,但是在国家需要的方面人足够多、足够先进,实力是大于若干指标高的国家的。

        链接出处

      • 家园 有些看不懂的地方,能不能详细说说?

        1.多样性的奇异统一

        "多样性的奇异统一"这具体是个什么状态?就一般概念来说,统一证明成功融合,可你又提到造成伤亡冲突很普遍,虽然没有达到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规模,但这样的状况如何称之为统一?

        2.印度文化能产生很多优秀人物,能不能举例说说其具体优点是什么?因为就我个人所知,印度各地区之间宗教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颇大,所以不知您讲的印度文化具体包含哪些东西

        • 家园 在印度你可以看到冲突,但却不能推出它会乱掉

          这幺大一个国家,其实绝大部分地区还是正常的。时不时死个几十口,是印度式的乱法,人家自己也当常态了,并不担心出啥事。没必要深究啥叫统一,多样性的统一,是印度人的说法。大概意思是,一个国家里面各种差异很大的经济与文化现象长期共存,这个现象在其它国家看不到。

          印度文化产生的优秀人物不少。国际大公司高层里印度人远多过中国人,印度人专门有个统计吹这个。海外科学家也有不少著名的,不比中国人表现差。大学里的印度留学生也可以看出来,素质不错。我对印度文化并不真正了解,但显然印度文化能产生聪明人。非洲或者东南亚出过什幺牛人幺?

          • 家园 似乎海外的印度人比中国人抱团得多

            前一段看的统计说印度人在美国开的IT公司规模远远没有微软,google那么大,但是这些公司就会把大量的H1B签证抢给印度人,好像是前几名的公司就会抢走美国四分之一的H1B,老中们都要吐血了。

          • 家园 印度的这种对差异的包容能力

            有没有自闭的小农经济体的因素?

            对印度了解很少。但是听说印度旧时小城邦的影响尚在。那么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相对独立的自闭经济区域相互之间没什么大的影响,所以在巨大的差异下,反而有很大的适应力?

          • 家园 见群龙无首

            吉。

            印度这样的情况其实对中国来说是很不错的:

            1、印度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强大到可以威胁到中国地步。

            2、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被中国所汲取消化,就如以前从印度传承的佛教一样。运气好中国可以对印度进行民族融合,如同杂交引进具有活力、优势的新基因一般,对中华民族的进步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对印度要有别样的长远战略。我们大众现在看待印度的眼光、态度、角度也许就和百年前列强看待我们一般~

        • 家园 印度的情况的确非常特殊

          比如说我们吧,中国长期以来就有很优良的造反传统,但是印度就不同,他们在印度教的熏陶(腐蚀?)下,是反对造反的,忍功极其之强

          而且在历史上印度一直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也是圣雄的圣之所在,而印度有没有像汉族这样优势明确的主体民族,说实话我都觉得甘地能把这么一个超多文化超多语言朝多种族的地区拼起来的确够圣够大能的。但是正因为印度教的“忍”又能让印度不会出向想苏联那么强烈的民族矛盾以至于成为苏列崩溃的原因之一,印度教把印度的分离主义力量控制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品而不会失控,这样的多元化民族是会有性格互补的

          印度人的思维有时候确实有些古怪,颇有些不一样,编程方面就是例子

          • 家园 这个理解有遗漏。实际上印度地区也可以相当暴力。有先例。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大起义(叛乱)和印巴分制时期的混乱都是例子。

            印度人不是能忍。印度人能忍得表面背后实际上是印度地主阶层的统治力太过强大。扑灭了一切反抗的苗头而已。

            • 家园 那个起义好像规模也不是很大

              也就是印度中部几个小土邦,真正公开造反的大概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大部分最多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 家园 说句实在的,印度人被英国人统治了这么久最后还因为猪油牛油暴动

              了一次,这和我们中国比真是不值一提,你说的我赞同,但是印度人的反抗意志实在是非常薄弱,印巴之分治还正是因为宗教原因,小巴可是伊斯兰

              • 家园 印度1857年起义的主力恰恰不是印度人民而是印度土邦主们

                印度东印度公司的总督达尔豪西勋爵(Lord Dalhousie)为了继续吞并全印度,推行所谓的“无嗣失权”(Doctrine of Lapse)政策,即土邦王公在无直系继承王位的情况下,土邦直接纳入东印度公司的统治之下,拒绝王公在无嗣的情况下选择继承人。而之前按照当地的传统,主要土邦诸如萨塔拉(Satara)、坦加布尔(Thanjavur)、桑巴尔(Sambhal)、詹西(Jhansi)、捷普尔(Jetpur)、乌代普尔(Udaipur)和巴加特(Baghat)等地,由王公直系或由其指定来继承王位一直活得普遍的认可。另外,东印度公司在没有任何借口的情形下,先后于1843年直接吞并了信德富庶的小土邦,1856年吞并了奥德。奥德为富有的土邦之一,每年可以带来极为丰厚的财富,同时也是莫卧儿帝国最后的堡垒。

                此后以詹西为首的中北部各邦为反抗吞并企图而各自集合自己的土邦军队,策划了此次起义。

                1858年5月,英国殖民当局将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流放到缅甸仰光,随后处死了其家族的大部分成员,从形式上完成了对莫卧儿皇帝的清算。皇帝的三位皇子都在奥德邦加入了此次印度的独立战争,他们战败被俘后被不列颠印度军队的英国统帅威廉·霍德森(William Stephen Raikes Hodson)处死。

                英国政府撤销了东印度公司,取而代之的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并向印度邦王公、酋长、印度人民宣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印度女皇,承诺在英国法律的管制下享有和英国人同等的待遇,并保证不会吞并剩余的土邦。此外英国也承认了在镇压中出了大力的6个土邦(瓜廖尔、海德拉巴、迈索尔、查谟-克什米尔和巴罗达)为独立的英国保护国,与当时的埃及地位相当。

      • 家园 你是说他们一点都不以人为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