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产阶级:外汇交易的模式 -- 子玉

共:💬34 🌺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产阶级:外汇交易的模式

    [原创 2008-05-25 23:12:23]

    在写了《人民币升值与储备缩水》[1]之后,我对于外汇交易的模型,感到兴趣。问题是这么的:如果一家银行在2007年底收进一笔1万美元的款项,被兑换走8万人民币,之后在今年5月被对方用8万人民币来换美元,结果被换走11428.57美元。这样银行岂不是亏了1428.57美元了吗?

    那么银行要怎样才能不亏呢?就是这个问题,使我感到兴趣。因为如果我是那个拿1万美元去银行换的人,那么我不是投资获利了吗?银行一定要避免这么轻易地就亏钱,所以银行要采取博弈的手法。而银行的博弈,就是我们投资者所需要揣摩的。

    银行如果有相平衡的买进和卖出,也就是说在有人拿1万美元换人民币的同时又有人拿8万人民币换美元,那么银行就通过买进卖出的差价赚钱,而不会出现最后亏损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交易平衡的模型中,银行不亏钱。

    但是从去年开始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预期中,而事实上也基本上是单边升值,那么平衡模型应该是打破了。如果平衡模型被打破,那么银行怎么应对呢?

    1。采取措施恢复平衡,就是口头作多美元,刺激民众买进美元。比如放言年底美元必然反弹大涨,这样引发美元买盘。这种方法是口惠而实不至,未必有效。

    2。将结存的美元转而购买其它高息货币的债券。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息差获得较多利息,借以减少套汇损失。另外高息货币往往比人民币升值更快,因此当手持人民币的投机者回来购买美元的时候,银行可以抛售其它高息货币,买进美元还给对方。这样进一步减少汇兑损失。

    比如澳元和欧元,就可能是银行采取第二种应对方法的载体。

    注意到这种问题并不是中国银行特有的问题,对于很多国家,各种银行,这个类似的问题都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个外汇交易的模式也许会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如果这个猜想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外汇市场高息货币会涨幅较大的道理。

    相应的我们的操作就是针对这种模式,在美元反弹的时候买进高息货币,存起来,放一个月。等到美元下滑的过程中,高息货币必然反弹走高,就可以考虑抛售换回美元。但是一定以持有高息货币,存起来为主线。

    全球通胀正在越演越烈,可以注意观察主要货币的国家通胀走势,如果通胀加剧,就可能加息。这样就提供了买进这种货币的契机。

    [1]人民币升值与储备缩水

    • 家园 用一个例子可能会比较清楚一点(一点浅见)

      沿用楼主的例子:

      问题是这么的:如果一家银行在2007年底收进一笔1万美元的款项,被兑换走8万人民币,之后在今年5月被对方用8万人民币来换美元,结果被换走11428.57美元。这样银行岂不是亏了1428.57美元了吗?

      更具体一点,假设这家银行是工商银行,它是以人民币为本币计算资产和损益的。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家银行记帐的时候要把所有外币资产换算成人民币反映到它的资产负债表上。比如说,在2007年12月31日工商银行自己有1万美元的现金,那么资产负债表上这一项就会是“外币现金”,金额是8万人民币。如果到2008年12月31日,工商银行还是有1万美元的现金,可是由于汇率变了成了1:7(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那么这1万美元在资产负债表上就表现为7万元人民币。与2007年底的8万元人民币相比,其差额1万元人民币就是汇兑损失,哪怕那1万美元实际上没有换成人民币

      由此可见,工商银行只要持有本币以外的资产都可能受到汇兑损失,当然也有可能有汇兑收益。对银行来说,这就是汇率风险。一般而言,银行只有两种策略应对这个风险,一种是不承担,一种是承担。不想承担汇率风险的银行就会采取对冲手法。在这个例子中,工商银行在2007年收到了1万美元,付出了8万人民币,它会马上就把这1万美元买给其他客户或者其他银行,换回8万人民币。这样,就避免了汇率风险,只赚取手续费。相反,如果工商银行愿意承担风险风险,它就可能自己持有这1万美元以期美元升值,这种外币资产叫做“头寸”。愿意承担汇率风险的银行通常有自己的分析队伍,有自己的汇率预期,希望通过承担一定风险来获得收益。

      这两种策略可以结合起来,比如持有5百万美元以内的头寸,超过的部分对冲。实际上每家银行都有一个头寸限额,超过的部分一定要对冲。

      愿意承担汇率风险的银行不一定以现金的方式持有外币头寸,可以选择包括债券,远期和约等等。不过,这似乎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这样说,是否能更清楚看到工商银行可能有的选择呢?对于中央银行,这个故事会有点不同,请容下回分解。

      • 家园 用一个例子可能会比较清楚一点(二)

        接着上面的例子说。

        当一家银行决定了愿意承担汇率风险以期获得超过手续费的收益,那么它的交易手段是很多的,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工商银行的1万美元现金,它要考虑今后的人民币/美元汇率可能涨跌多少,什么时候应该获利平仓,什么时候应该止损?就这一个问题它可能有一整个技术分析班子来解答,如果打算长期持有,还要加上基础(宏观)分析。另外,还要考虑是否将这1万美元现金存到其他银行以赚取利息,或者购买美元债券。如果这样,还要考虑对方的信用风险。作为一家中国的银行,工商银行想通过人民币/美元的汇率变动来盈利大概只有这些操作方法,因为据我所知还没有能实际交割的人民币汇率的远期和约可以交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有非交割型(non-deliverable)人民币期货合约交易。

        如果是日本的银行投资于日元/美元汇率,那可以交易的手段就多了,而且同样的手段也用于对冲汇率风险。这个不多说了。

      • 家园 清楚,送花
    • 家园 用套期保值的方法可把多余寸头抵消掉

      假如银行某天的美元/人民币是1:8,有客户买也有客户卖,银行首先是把价差稳稳的赚到手了,而且赚得不少。

      经结算后,若当天收进了10万美元,那么银行就可以把这10万通过保证金交易的方法,先在外汇市场上卖出10万美元,相应的买入80万人民币(由于有价差,所以所得肯定小于80万,但保证金交易的价差比实盘的小很多,可忽略)。到了一个月后,如果美元贬值了,那么银行在实盘交易方面是亏损的,但在保证金(虚盘)则是盈利的,基本可以抵消掉。银行稳赚的就是价差那一块

    • 家园 外汇上要保值就得对冲操作

      比如手头上拥有美刀去买高息货币等于卖空自己手里的美刀。

    • 家园 我体会,银行是在头寸不平的情况下

      参与同业交易市场的买卖来平掉的,商业银行本身并不承担太多的汇兑风险,他们一般情况下只赚取交易费用.

      在汇率自由浮动的机制下,买超获卖超都回引起汇率波动从而渐趋回平衡.在中国这种汇率管制的机制下,买超或者卖超都由参与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央行接下.甚至,为了控制汇率,中央银行还会主动制造一些买超或者卖超.

      希望这样能把问题说清楚.商业银行是可以不必自担外汇头寸的汇兑风险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