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美国】之:宾州转型的启示 -- 葡萄

共:💬102 🌺2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了底特律汽车展介绍

                  F6电池是20kw,容量同Prius是一个级别。我个人经验在高速上,Prius从来没有用纯电池跑满一分钟的。道理是充电曲线:从0%到50%需要10分钟,从0%到100%要9小时.所以电池不能全用光,这就是Prius电池充放电始终在40-60%之间波动。

                  F3是在日内瓦车展上露面,在报道中说比F6还要小。

                  E6是比亚迪自己说的,200kw,也就是10块F6的电池,这个价格将会非同小可。要知道Prius也将推出Plug-in,电池是100kw,价格马上冲到5万美刀。比亚迪居然说E6只要5万人民币,估计是记者把美元忽悠成人民币了吧。

                  或者是比亚迪亏本卖车,靠做充电站服务赚钱。这个模式不会成功,原因同美国的情况类似,高峰用电受不了。

                  我估计E6纯电池车合理驾驶距离是200公里,但要充电9小时,所以得用聪明电表。

                  • 家园 说两个小疑惑,因为我不是业内人士,了解不深

                    第一就是价格问题,如果是你认为的美元的话,E6换算下来得三十多万人民币,那这个车就不要生产了,直接没有市场。这个车,在国内应该有政府补贴,所以可以便宜点吧。但是顶多能卖十万左右,否则真的不会有市场。比亚迪总裁去年是说价格在15万以内。

                    第二是充电时间,你认为需要九个小时,但是根据比亚迪方面的数据来看,并不需要这么久“快充为3C充电,15分钟左右可充满电池80%”。九个小时是民用220V电源时的数据。

                    不过高峰用电的问题还真是个问题,但是现在也许还不要考虑太多吧,毕竟现在还没多少纯电动车呢,即使比亚迪推出这个产品,其市场不见得能顺利打开,毕竟充电哪有加油方便啊。

    • 家园 等美国人在中国大使馆前排队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讨论美国衰落

      美国的价值不是民主制度,华尔街,精确炸弹,这些都是表象。根本的力量是人心,每一个想来美国,认为美国是值得他努力生活每一天的人,都是美国力量的一部分。中国如果也想成为大国,就一定不能有等着美国衰落的心态。当世界人民都觉得有能力的人在中国或有类似中国制度的国家,能得到他相应的回报,并对能以中国方式思考感到自豪,中国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国了。

      • 家园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在某个国家大使馆门前排长队显示这个世界依然不合理

        某个国家不必为此窃喜,不管某个国家是美国或中国也罢。

      • 家园 全世界的美国大使门前都是长龙,难道全世界除

        了美国都衰落了吗?不过是审查时间太长而已。

      • 家园 等到那一天,美国的衰落就是事实而无需讨论了。

        个人认为之所以世人都想往美国,是因为有“美国梦”。而之所以会有“美国梦”,是因为前有世界大战的蹂躏,后有美国经济的一枝独秀。所谓的民主制度和精确炸弹都不过是这种一支独秀状态的注解。从历史来看,这种状态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当一个国家国力强盛、军力强大,民众富裕的时候,只要勤劳节俭,任何人都不需要走什么歪门邪道就可以满足自身的生存与生活需要。在这种条件下,社会风气的改善与国力的增强会形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并最终形成“万国来朝”的盛景。从历史上看,这种现象在汉唐宋明清分别都出现过,并被史家冠以“XX之治”或“XX盛世”的称号。相反,当国家疲弱,军力衰退,民众贫困之时,杀人放火金腰带便成了生存的哲学。人善被人踩马善被人欺的事情更加不奇怪。类似的场面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

        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阶级结构从始皇之后到民国都没有太大变化,为什么在相同的制度下却会出现这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个人认为制度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者减缓国家的兴衰,但它是无法改变整个大趋势的。

    • 家园 美国的综合实力和文化摆在这里,小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综合科技实力,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世界上手屈一指的,所以他们才有不停变魔术的本钱。

      我们公司有美国客户,来中国出差一起合作项目的时候,经常和我们一起加班干到半夜,确实相当敬业,并且,技术确实是相当的牛。

      美国文化的开放性,也决定了其自身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他们远非那种躺在自己的成就上面睡大觉的人。

    • 家园 花。心有戚戚。美帝国还在中期或中后期的开端的。

      考衡国运还是以百年以上为度量单位的好。

      可惜人的寿命太短,又免不了自我中心,计量单位往往太短了。

      说实话,中国自1840年到现在的巨变,速度和应变力是惊人的。我们还嫌慢,眼睛盯着美国而已。

    • 家园 任何轻视美国的人都要付出代价,美国的霸权也许还会维持200年

      如果美国的文化没有向心力了,美帝国自然衰落。

      模式也许是经济衰落,无法维持霸权,无法维持霸权就没有超额利润,没有超额利润加速经济衰落,种族问题再发动致命一击。

      墨西哥人移民美国越多越好,美国分裂 成2个国家最好,我们这代人无法看到了。

      其实最有可能的是那时候国家观念已经变了,现在的种种执著都已经十分可笑

    • 家园 参与讨论

      我在分析美国的时候,比较倾向于把目前将大本营建立在美国的资本家和美国人民分开来看。

      如果我这么说,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经由几个世纪的掠夺,累积,创新,如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影响力,甚至直接影响国家政府的运行与操作,那我大概是个阴谋论者了。当然事实远为复杂,但是权当谈资,假设这些人的确存在,那我们不妨把他们当着另一种类型的政权。

      这个我们姑且称做拜金的政权并不会把国家,宗教等形态意识看得太过严重。他们所管理的国际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全球类政府机构。而如今,拜金在美国集聚成形,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里面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地缘的因素,其中最大的因素还是由于美国的政治环境,在他们几代人的努力下,已经逐渐陷入他们的掌控之中。

      拜金没有真正意义的军队,就是硬实力是相当缺乏的,所以必须依附在一个国家政府上,但同时,他们的武器,资本,或者说金钱,却有腐蚀一切的力量。也或者说,金钱本来就是人性的一种产物。

      拜金出于总总原因,其中包括他们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当然以他们的角度,一定会有偏颇),发动了全球化这个运动。在他们以他们的意志来撰写未来的这个当儿,国家政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必要的麻烦。可能拜金中有部分对美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但是他们对美国不能说得上是忠诚的,甚或,对他们来说,他们不会对任何一个国家政权产生类似忠诚的情绪。所以美国不是不可放弃的大本营。

      当我们讨论中国崛起,美国没落的当儿,假设这个拜金政权存在的话,他们的选择,或者说他们的作用,到底是如何在影响着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的?

      而我们在讨论中国崛起时,我们是在讨论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政治形态的崛起,还是只是讨论如何把中国打造成下一个拜金的大本营?这是一个问题。

      而假设这个拜金政权真正存在的话,中国人应该以什么心态,方式,甚至策略去应对?1。是保持中国的“繁荣”“崛起”接受拜金皇朝的变相统治(如美国),还是2。继承拜金皇朝的体制,但是(让小部分中国人)接受“禅让”而成为新的拜金皇帝,还是3。利用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出另一种可以与拜金政权相抗衡的政治文化形态?

      而这些问题只能靠中国人民自己来解答。而中国人民的答案将关系到人类下一个500年将如何渡过。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假设。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无法假设的。

      (另,自己的推演,选项一,10至20年可达,选项二,50年保守估计。选项三,任重道远,同志尚需努力,本世纪不是中国的世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资本就象人的欲望,既可载舟,亦可覆舟。

        因此,必须如大禹治水,疏导为主,防堵为辅。美国的利害就在于他的纠偏和更新能力。美国的远忧在于其文化,其文化融合能力不足,根本不可能融合其国内的各种族裔。中国的选择就是第三项,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乃王道,而所谓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依然是霸道,故基本方针百年绝不动摇,不当头就是国际经济和政治的最大民主。

      • 家园 先生的回帖太赞了。

        全球化后各个国家如何应变如何选择,决定了其后100-200年的走向。(500年我不敢说)。

        关于全球化,欧洲一位作家说的极好:未来是属于奴隶和移民的!他是站在欧洲普通一员的立场说的,不无悲观愤慨;这句话隐藏的意思是:未来取决于国家和资本之间的博弈。

        美国支持少数多元文化到了反向歧视不公的地步,背后是有大公司大资本的需求的;这样其实部分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国家若不能部分妥协于资本,那么容易在列国角逐中失去机会;但太过妥协资本,本国利益恐怕也不能保证。其间的尺度分寸,太考衡政治智慧了。西方选举民主的部分窘态也因此显露。中国必须要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真摸索成功,可不仅仅是作为第三世界的样板戏了。嘿嘿)不过并不容易,也是真的。

        开拓者的道路向来是不容易的;但是一旦成功了,利润好处也是巨大的。红海和蓝海,部分也适用于国家。我们必须对此有所信心并有所准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