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话圣人之一:圣之"冠" -- AleaJactaEst

共:💬89 🌺4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维基上是这么写的:

              As a historical tale, its scenes are enlivened and given immediacy by their setting in a definitely characterized (though anachronistic) setting and time, and connected, as all historical novels are, with important personages of history — here "Nebuchadnezzar" as a "King of Assyria" who reigns in Nineveh — features it shares with the Book of Esther, the Book of Daniel and its continuations, and the Book of Tobit. Nowhere are the "historical" details introduced in more profusion than in Judith.

              With the very first words of the tale, "In the twelfth year of the reign of Nebuchadnezzar, who reigned over the Assyrians in Nineveh," it is argued by the compilers of the Jewish Encyclopedia that the narrator sets his story in "Once upon a time".

              The city called "Bethulia," (properly "Betylua") and the narrow and strategic pass into Judea that it occupies (Judith IV:7ff VIII:21-24) are believed by many to be fictional settings, but some suggest that a city called Meselieh is Bethulia.

              The editors of the Jewish Encyclopedia identified Holofernes' encampment with Shechem. The Assyrians, instead of attempting to force the pass, lay siege to the city and cut off its water supply. Although Nebuchadnezzar conquered Judah in reality, he is foiled in the narrative of the Book of Judith.

              The Book of Judith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Hebrew. Though its oldest version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Greek and have not been preserved in the original language, its Hebrew origin is revealed in details of vocabulary and phrasing. The extant Hebrew language versions, whether identical to the Greek, or in the shorter Hebrew version which contradicts the longer version in many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story, are medieval.

              Even though the Book of Judith is not part of the official Jewish religious canon, many within Orthodox Judaism place it in the Hellenistic period when Judea battled the Seleucid monarchs. It is regarded as a story related to the events surrounding the military struggle of that time and is believed to be a true reference to the background events leading up to the Jewish holiday of Hanukkah. (See also 1 Maccabees and 2 Maccabees).

      • 家园 看到友第德,想起羊脂球,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 家园 英国人认为海伦娜出自英国

        所以英国也有很多有关她的伪古迹。传说中她是凯尔特王的女儿,后来嫁给康斯坦斯生下了康斯坦丁,不过后来被康斯坦斯抛弃了,所以不是正室。其中略微有点影子的是康斯坦斯的确去过英国,并且死在约克,而康斯坦丁也是从英国被拥立为帝。

        • 家园 ……我怎么感觉这位皇太后是造假大师……

          制造了这么多假圣物来骗人……

        • 家园 这个传说我本来准备在英国诸圣里写的,来源是君士坦丁在York称帝

          而且,和最后一个西罗马皇帝的传说混在一起了,那个皇帝娶的英国妹妹叫圣Elena,又传说他们俩是亚瑟王的父母——好莱坞的新片<<The last legion>>就是这么扯的。

      • 家园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有个Helena

        这个Helena应该是东欧人比较通用的名字,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

      • 家园 海伦纳阿姨的挖掘是否是考古

        难讲,很难想象能找到百年前的十字架,难道是混凝土做的,呵呵

        any,很精彩的系列,AleaJactaEst大牛请继续。

    • 家园 【原创】五:昆仑三圣,东方长老,大力神

      据《圣经》马太福音记载: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

      有几个Magoi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

      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当下希律暗暗的召了Magoi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

      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

      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的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Magoi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希腊语的Magoi,波斯原文Magus是占星术士(法师)的意思,他们本是古波斯的拜火教的高级神职人员的头衔名称,由此可以看出基督教早期受到犹太教的排挤而不惜拉来异教的拜火教势力,以壮声势。

      <<马太福音>>里面,并没有说参拜耶稣的有几个人,他们具体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到底姓甚名谁。

      所以在早期艺术作品里面,他们的数目从两个到八个都有,现在新教提到他们,说他们是东方来的博士(智者)。

      但是从三世纪开始,罗马天主教逐渐把他们定义为“王“,因为他们出场的时候,有王爷的派头。再根据礼物的数目,把他们的人数定为三人——通常称他们为东方三圣王。

      点看全图

      到了六世纪,三圣王开始有了名字。基督教有句常用的“咒语“:Christus mansionem benedicat(基督赐福此屋)",根据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演绎出三个名字:Caspar(来源于波斯语“财务主管“),Melchior(来源于希伯来语“光之王“),Balthasar(是巴比伦语“Baal大神保佑你“的意思)。

      巴尔这个名字,现在人们不太熟悉了,当时在很多闪族部落里都是主神,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名字,原意也是“巴尔大神所爱的“。

      当年基督教统战对象范围可是相当的广啊!等到他们站稳了脚跟,巴尔成了下面这个魔头形象:

      点看全图

      十四世纪,欧洲人认为世界分成亚非欧三洲,于是,出于“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思路,三圣王的籍贯被安排成一洲一个。

      而且,他们的形象也固定为老中青三结合。Caspar 是个年轻黑人,Melchior是个白胡子老头,Balthasar 是中年壮汉。

      点看全图

      他们的礼物也有象征意义:黄金进贡给王,耶稣是万王之王;乳香是教士的用品,而耶稣是天下教士的首领;没药是灵丹妙药,耶稣的使命就是拯救世界。

      “在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

      但爱心,找不到比你好。

      爱比天高,千万样好。“

      三圣王的纪念日是一月六日,传统上,这天穷人尽可能打扮成三圣王的形象,挨家挨户唱圣歌,祈求施舍。现在三圣王日,在德国南部还是法定节日。有一年的三圣王日,我在德国人家做客,一伙孩子上门唱了几分钟我一句也听不懂的歌,然后女主人给他们糖果,男主人给带队的老师十马克捐献。

      点看全图

      孩子们出门时,用粉笔在门楣上写上:

      “20*C+M+B+0?(要是今年,?应该写8)“,表示这座房屋受主的保护(C+M+B既是三圣的名字,又是Christus mansionem benedicat的缩写)。

      公元1144 年,叙利亚主教 Hugo 给教皇欧根三世带来了重镇埃德萨沦陷于穆斯林的坏消息,希望教皇能够再次组织一次十字军东征。

      他同时报告教皇:在波斯和亚美尼亚的东方,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基督教国家,国王名叫约翰,是东方三圣王的后代,约翰王刚刚大败穆斯林。

      点看全图

      现在历史学界猜测,这种说法的来源可能是几年前西辽的耶律大石大败塞尔柱,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耶律大石信奉天主,或者曾自称约翰。但是,西方却从这种说法中产生了信心,他们可能从东方找到基督教盟军,从而夹击穆斯林。

      公元1165年东罗马皇帝曼奴埃尔一世 (1143 到1180 年在位) 收到了一封据说是约翰王的亲笔信,书略曰:

      陛下威加海内,盛名远播。老夫平生无所憾,唯憾尚不识陛下耳。

      老夫定都在Bibrich,藩属诸王七十有二。疆域从印度起,直至于日出之处。领内大象,吸血鬼,巨人,凤凰等等,无一不有……

      境内有河名 Ydonus, 发源于天堂,河床为宝石铺就;尚有泉水一处,人饮三次,则长生不老…..

      老夫有十三军,每军俱以一车为前导,车上立一巨形金十字架,车后则精骑一万,步兵十万……

      江湖有言,“不为天主打圣战,综称英雄也枉然“。老夫约翰在国内自称"Presbyter"(天主的长老),盖世间之美称,无过于此也。

      老夫为天主仆人,诚不愿见异教徒牧马于圣城,穆斯林嚣张于圣墓也。

      贵我两方,何不携手出兵,会师于巴格达,岂不荣耀?

      约翰

      这封信<<Joannis presbiteri Epistola>>,是基督教的著名文件,或者说是著名的假文件,流传甚广,现在尚存抄件。到底是由谁伪造的,史学界尚无定论。

      当时很多人却深信不疑,觉得有此盟友,收复圣城有望了。

      1177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派自己的医生去东方寻找约翰长老国,医生就此失踪。但是,还是不断有西方代表团前往亚洲,各种关于约翰长老国的说法也不断出现,有人说在印度,有人说在中国。直到十六世纪,欧洲人的世界地图上还有约翰长老国(那个大城堡)。

      中国当时的地图同样有趣。明朝时第一批葡萄牙教士到了中国,自称是葡萄牙国人。有关衙门查了世界地图,上面没有葡萄牙这个国家,拒绝发给他们"签证"。那几个教士只得问:你地图上,西边有什么国家?有个大西洋国?那好!我们就是大西洋国人。

      点看全图

      马可-波罗就自称在波斯朝拜过三圣王的墓,而约翰王就是信奉景教的,后来被义子成吉思汗干掉的克烈部首领王罕。

      点看全图

      <<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富庶的东方的描写,让无数欧洲人着迷。其中有一个粉丝,叫哥伦布。他坚信:从西班牙往西走4500公里,就可以到达日本(实际上直线距离是20000公里)。

      结果,他“发现“了美洲。

      点看全图

      十字军东征失败后,教会不再继续在亚洲寻找圣战盟友。但是,另外一种声音却越来越响:约翰长老国在非洲。

      这种说法的来源是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的确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虽然既不归天主教皇管,也不是东正教属下,但是他们确实自三世纪起就信奉基督。在阿拉伯人兴起之后,他们和欧洲的通道被切断,但是,还是有风声传到欧洲:海的那一边有基督徒。

      在十四十五世纪,葡萄牙人把“寻找约翰长老国,然后结为盟友,从而将穆斯林驱逐出非洲“,作为他们大航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下图是王子航海者亨利的墓雕。他的确相信约翰长老国的存在,并为之奋斗终生——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点看全图

      剩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葡萄牙人每到一处,都问当地人:“你们这里有基督徒吗?我们是来寻找基督徒的。

      没有?没关系,我们带你们走,让你们学着信奉唯一真神,这需要通过劳动来改造,而且一代人还不够,下一代接着受教育。“

      在宗教狂热和利益驱使之下,葡萄牙人环绕了非洲。

      点看全图

      达珈玛在东非阿拉伯人的带领下,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印度。

      点看全图

      1487年,葡萄牙人 Pedro da Covilha 到达埃塞俄比亚,宣布找到了约翰长老国。

      达珈玛的儿子,克里斯多夫-达珈玛还真的在1520年组织了十字军,和埃塞俄比亚的基督徒一起,与穆斯林作战。

      1542年,他在四次大胜之后,战败被俘。穆斯林用酷刑逼他改宗,他誓死不屈。

      穆斯林砍下他的脑袋,扔在井里。据说:这口井,从此就有了治病的神奇。为了防治谣言的扩散,穆斯林又扔了一只死狗进去,然后用石头把井封死。

      英国著名的探险家,东方学家,非洲维多利亚湖的发现者,<<一千零一夜>>的翻译者Richard Burton爵士,在<<First Footsteps in East Africa>>一书里,称小达珈玛为“骑士时代最有骑士精神的人“。

      小达珈玛和哥伦布的First Name,都是克里斯多夫。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圣克里斯多夫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圣克里斯多夫是有的,我家一开窗子,就可以看见一座圣克里斯多夫教堂。但是,一般认为:这个圣徒在历史上并无其人,是个传说中的人物。

      在东正教里,他名叫Reprobus ,是个狗头巨人。在 Lykien让 48000 人皈依天主。被当地国王砍头后,他流出的血,可以治病,让国王也幡然悔悟。

      点看全图

      在西边,他的故事神话色彩要少一点,但也就少一点点而已。

      他名叫Offerus,他身材高大,让人望而生畏。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智力平平,所以力大无穷的他不想去统治人,而是为一个主子服务——但是他立誓:要为世上最强大的主子服务。

      有人对他说:最强大的是上帝,上帝的旨意是让他在河边,把行人背到对岸去。

      他将信将疑地去了。

      一天,一个小孩想过河,Offerus就把它扛在背上。

      点看全图

      这个小孩越来越重,压得他直不起腰。

      点看全图

      于是,他回头问:小孩啊!我怎么觉得整个世界都压在我背上啊!

      点看全图

      小孩答道:你说得没错,世界就在压你背上,而且还不只是一个世界。我就是耶稣,我不仅仅是世界,还是世界的创造者,能不重吗?

      点看全图

      Offerus 放下小孩,大彻大悟。

      耶稣说:你刚才背过Christ,可以把这个词放在你名字前,你从此就叫 Christofferus 。(不好意思,四个作品来源不同,所以形象不一致。)

      圣克里斯多夫的纪念日是七月二十四日。据说,克里斯多夫的圣像,可以让淬死的人复生,所以他现在是司机的主保圣人,很多人开车都带着他的圣像。

      在奥斯卡得奖影片<<Crash>>的情节里,还为此惹出了人命。电影快结束时,警察

      点看全图

      车里有圣克里斯多夫像,那个搭便车的黑人看了哈哈大笑,然后把手伸进口袋里,警察以为他要掏枪,就把他击毙。

      其实,黑人只是想拿自己的圣像出来说:我也有一个。

      圣克里斯多夫兄弟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纯慈善性机构,2007年有16500名成员,包括西班牙国王和荷兰女王。兄弟会是1386年在阿尔卑斯山,由一位孤儿出身,名叫亨利的教徒成立的,当时主要是为了照顾冬天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朝圣者,现在,兄弟会的总部还在这个滑雪圣地 St. Christoph am Arlberg。

      点看全图

      尽管是个传奇人物,但是,据说圣克里斯多夫还有遗体,保存在克罗地亚的Rab岛上。当年,敌人围攻,居民向圣体祈祷,于是天降大风,把射来的箭吹回去,把敌船吹走。

      现在每年的纪念日,这里会举行仿古的中世纪比武会。

      点看全图

      1936年,英国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王爱德华八世,协辛普森夫人在此裸泳,开天体运动先河。下图是上了年纪的他们和尼克松(中)合影。

      点看全图

      同样是传说中的人物的三圣王,居然也有遗体……

      [MP=320,240]/audio/0804/3389_05101559.mp3[/MP]

      土鳖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Offerus 放下小孩,大彻大悟。

        耶稣说:你刚才背过Christ,可以把这个词放在你名字前,你从此就叫 Christofferus 。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结尾也提到背小孩过河.不过在那里小孩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以前一直不明白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何方神圣,多谢解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