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来说说Linux和Windows下的开发感受 -- 昔杨今雨

共:💬203 🌺50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实际上不能实现的白日梦实在是远远多于你所说的成功案例

                我不是说不需要想象力。可是光有想像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实力。

                If all you've done is come up with a great idea -- for example: "a new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that's fast, elegant, and bug free" -- but you can't implement it, then you have nothing.

                作为一个在业界还算有点名声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戴着镣铐跳舞”,舞当然要跳的好看,但是你也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到你的镣铐,否则容易闪了腰。

                倒是我的孩子,懵懵懂懂,跟他根树枝,他就能产生无穷的幻象。可惜那只是童真,当不得真的。

                还有你所说的iphone的例子,其实恰恰说明了积累和能力对于创新是多么的重要。为什么是apple,而不是motorola,或者其他充满想象力的山寨工厂做出了iphone?

              • 家园 随便说说

                每个公司都想把自己的东西弄成行业的标准。

                一个领域不会有很多不同标准一起存在的,优胜劣汰。

          • 家园 呵呵,转性了? 不再说工具取代程序员了?

            后面那段明显是copy我去年的发言么

            其实老外浆糊程序员也大把, 以我个人的经验, 中国程序员平均的iq和动手能力要强于老外,但是分布比较均匀,集中在中间或者是倒三角,而老外是金字塔结构比较明显,顶级的好汉比较多,这类人也就是你说的凭兴趣和爱好来干活的, 而国人因为早年it收入高,所以差不多圈子里都是一堆聪明人,大家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所以少有出彩的,做事比较功利,缺少积累, 这也造成管理各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市场意识。 这个市场意识一部分就是你说的创意, 我们很多技术人员在看到某些人的成功以后钻研一番以后往往会有这种感觉,唉,这东西我也做过呀,做的比他还好,但是。。。。而且现在的开源浪潮,许多人并不能看到开源背后推动的是广大厂商和用户的市场行为,也错误的把开源理解为免费使用, 这样自然就是乐意开源别人的,不乐意开源自己的,整天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瞎琢磨。

            至于其他的管理也好,群体意识业好都是这种市场意思缺乏的一个体现,良好的市场意识需要基于发达的商业文明,需要一个诚信互利的体系,这都是国内环境严重缺乏,短期内也不可能做到的。 比如我这2年做soho就吃尽苦头,圈子里聪明人太多,花在做事方面的时间还不够扯皮, 合同签了也只是翻脸的时候才有用处,一个项目做下来,拿到一半的钱就是庆幸了,这样的大环境,如果培养优秀程序员?

            • 家园 不说还真忘了,一个事物的两面并不矛盾呀

              我前文中一大段特意说明计算机业的多层次支援体系,从硬件的更新一直到直接面对商业用户的应用。 你说到的市场意识也只是盖扩了最上面一层。 而人的聪明才智在每个层面都有反映,也就是说都有浆糊与天才的区别。不要只看中国的程序蓝领与美国startup创业者们的对比,同样的差别也体现在国内遍地都是的山寨机(也包括台湾代工们)与萍果iPhone的对比上,这上面除了商业意识的不足是不是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区别?

              多层次的支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工具,虽然在领先拔尖的领域工具是不可能代替人力的,但却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在代替程序员的看法上,我仍然是同样的观点,未来的计算机业对才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数量会越来越少,也就是金字塔尖端会越来越“尖”。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量高重复性编程,即使是多样的商业应用最终都会被先进的“工具”而不是高精尖程序员来完成。当然从今天的工具水平看,这个目标还有距离,但这个趋势早已开始,并且计算机业的一大特点是加速度发展,所以这一天的到来可能并不遥远。换句话说,大量的离岸外包,高精尖人员从普通的商业应用开发业的转向对创意需求高的startup,这种使用廉价印度与中国蓝领的现象本身就具有工具化的实质,其潜台词是,这样的工作虽然目前电脑还不能全自动的去做,或者说用电脑做比离岸外包的价钱还要高,因此使用大量蓝领浆糊程序员的同时也说明了工具的进化,毕竟辅以工具也可以对开发速度与品质有所保障,而不是如早期开发那样依赖对人才的高精尖苛求来保证产品的品质。

              工具代工的比重提高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时,不是0或1的现象,但这个比重会越来越高的,而蓝领们的工资水平一旦升高,其工作不是被更廉价地区的蓝领取代,就是被更加先进的工具所取代,这个发展从本质上与制造业很类似。一切对某种技能需求而造成的高薪都是暂时性的,面对大工业的无情发展动力最后都会被大生产取代,只是高科技领域这个持续时间比制造业更短。

              另外说明一下,高精尖在这里并不是说那种从汇编到黑客都能玩转就行了,这些人只能说动手能力强。未来的计算机业高精尖人才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抽象思维能力强的人才,只不过这样的人又对这行有偏爱,注定数量不会多,许多这样的聪明人还是会被如华尔街的quant那样的多金工作吸引去的,或者被马云盖茨这样的远景所诱惑,能献身与开发这样的工作的聪明人只会供不应求而不会贬值蓝领化。 当然鱼与熊掌兼得的例子也有,如google那两个开创人。

          • 家园 差距还是很大的,不仅仅99%与100%那么简单

            在基础科研方面,在软件工程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是必须承认的。反过来说,差距也不是高不可攀,关键要看中国政府如何能拿出当年吸引外资的劲头来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市场环境,让中国人真正发挥出创造力。我觉得现在慢慢在进步,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家园 谁说99%与100%差距小了,99%的人都迈不过差的那1%

              别看这1%,这可不是搞搞运动,推出几项政策就可以的。日本人干力气活够拼命了吧,政府政策购倾斜了吧,在高科技业仍然不过是小儿科的水平。这1%的靠的是积累,靠的载树育人,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

              • 家园 文字之争没有必要吧

                如果你的意思1%是不小的差距,ok那说1%也行。另外日本高科技比美国虽然还差点,但可绝不是小儿科,中国还比不上人家。人家的汽车电子业,看看人家传回来的高清晰月球表面视频,再看看咱们的。。

                我说的政策导向是长期的过程,而不是喊喊口号搞个运动。就像当初决定走制造业的路子一样,中国政府是使出吃奶的劲的,现在中国成功成为世界加工厂,下一步就是要建创新型高附加值经济,希望也能够成功。

                • 家园 看来是我文字表达能力不够

                  本来说差1%的意思是说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只差那么一点点的事,事实上背后有着巨大的差距。 没想到,到了读者的眼里就直接从字面取意了,竟以为我是说差距很小的意思,让我这份别拗劲就别提了。

        • 家园 可不要小看中国程序员的能力喔

          FREEBSD的commiter中有好几位是中国人.去FREEBSD.ORG可以看见这几位中国commiter的负责内容.有位David Xu是FREEBSD内核的开发人员.

          国防科大的杨沙洲和章立嵩为GCC项目贡献了几万行代码.

          LVS(LINUX VIRTUAL SERVER)项目也是国防科大的章立嵩创建的.

          SkyEye项目也是中国人创建的.这个项目是为嵌入式开发提供一个Simulator.

          还有Ext2Fsd项目,这个项目是为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EXT2/EXT3文件系统的全功能驱动程序.作者叫做Matt Wu,通过EMAIL证实他也是个中国人.

          其实不要认为APACHE等项目在技术上有多高不可攀.一个完整的受过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的人,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都可以为这些项目贡献代码.门槛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国内很多程序员在应用开源库的时候,时常都会发现一些开源库的缺陷然后自己解决这些缺陷,或者是为开源库添加一些功能.区别在于,国外的程序员在解决问题后通常会把PATCH回馈到开源社区,而中国程序员由于语言以及精力问题通常都懒得跟老外打交道.因为PATCH提交了以后还得面对一些后续问题.

          另,发点牢骚,国外的程序员的生存环境比之国内是要好的多了.国外程序员40,50岁的很常见,程序员是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而国内的程序员到了30,如果再不赶紧转为管理人员,以后就没有公司会要你了.所以国外程序员可以心无旁骛的钻研技术,工作之余还参加几个开源项目做贡献,国内程序员没几个敢这样,也没有几个有这么多精力,得忙着学管理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