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科人往事之世界领先水平 -- 萨苏

共:💬81 🌺33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科人往事之世界领先水平

    [感谢老乡帮忙发贴,老萨回来了,发现前面加上上一篇的体例不错,就照着发吧。]

    上一篇链接出处

    所谓学术上的弄虚作假,最多的就是剽窃。

    1977年,国际数学联合会给中国方面发来一份邀请函,邀请“陈景润教授”前去做关于歌德巴赫猜想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

    今天我们对“邀请函”已经习以为常,出国之前常常要给对方发个信 – 请速发邀请函来,以便我办理签证。我的看法这是“邀请函”的异化 – 以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哪有催着人家邀请自己的道理?

    陈景润先生的这个邀请函,则是货真价实的,对方连陈景润的具体身份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和他联系过就发来了邀请函,是诚心诚意希望有机会和这位数论研究的高手进行切磋的。

    根据一些前辈的介绍,国际数学联合会的这个邀请背后,还有一段和剽窃有关的小故事。

    被剽窃的,正是陈景润。

    陈景润先生八十年代以前为歌德巴赫猜想做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1+2的问题上。但是,在1971或者72年,苏联的数学研究院却有一则消息传出,说是他们攻克了1+2的证明。

    当然了,苏联方面颇以这个成绩为傲,内部的表彰,宣传都搞得轰轰烈烈。

    不料,第二年国际数学联合会的年会上,这个成果却遭到当时国际公认的一些数学大家共同的怀疑。苏联方面十分不满,索性派出研究出这个成果的科学家前往对质。

    对质的结果,苏联方面惨遭挫败。

    失败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 – 苏联人是使用了陈景润在1966年的研究成果。

    陈景润先生研究1+2问题,成果是分为三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1966年前,他完成了对1+2问题的论证,但方法极为繁琐,在关兆直先生的支持下,陈将这部分成果以简报的形式发表在1966年的《科学通报》上。当时的结果是在国内数学界颇为轰动,但大家基本没看懂 – 也来不及看懂了,很快文化大革命就展开,华罗庚,关兆直等都被打倒,研究工作全面停车;第二个阶段是1972年前,陈研究出了新的证明方法,并进行了广泛的验证,但是,这套内容,不够系统,也很是晦涩难懂;第三个阶段,是1972年后,陈景润找到闵嗣鹤先生,通过闵先生的艰苦工作,终于理顺了头绪,这可是个艰苦的工作,闵先生花了三个月才弄明白陈先生的证明方法,自叹这次审稿三个月要少活三年。至此,“陈式定理”才算正式定型。

    闵先生1973年冬天去世,说起来,要是没看这篇稿子,也许能够和大家一起唱祝酒歌呢。

    苏联方面这个学者,是借助了陈景润1966年,也就是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作为自己的成果拿出来。而如传闻所说,陈先生第二阶段的工作中,曾一度将部分成果写成论文,投交瑞士的某国际数学期刊。这在当时的研究工作中是有先例的,不过弄不好就会成为斗争的尾巴,所以陈对投稿这件事没有声张。

    这份稿件,由于内容还不成熟,瑞士那边基本上是没有看懂,所以也就没有及时发表。即便看不懂,参与审稿的有关科学家还是深受启发,从中受益匪浅。不发表不是水平不够,是要琢磨清楚了再说。这时西方数学界已经有了“陈景润教授”的大名,而且有人对他的研究颇有兴趣。

    就在这时,苏联人的成果公开了。

    这种改头换面的东西,蒙外行可以,内行面前可是走不通的。当然,在知道陈景润第二阶段研究成果的大家看来,这个剽窃就太明显了。

    于是,在对质中,只要对一些细节问题深入下去,苏联学者就瞠目结舌 – 因为陈景润1966年的成果,毕竟只是在《科学通报》中发了一个简报,其内容并没有完全发表,其中细节可不是通过一个论文就能推断出来的。

    苏联人很丢面子。

    那么,明知自己的成果站不住脚,还要拿出来对质,苏联科学界怎么会作这样愚蠢的事情呢?原因是负责科研的苏联官员,也不知道这是个剽窃的成果。如果归纳一下,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 苏联学者为了完成根据政治需要提出的科研任务,不得不利用了陈景润先生的早期研究成果,弄虚作假。这个弄虚作假搞得很“科学”,因为陈的论文发表在中国,当时中苏两国学术交流早已冻结,这个剽窃无疑没有人会到苏联来抗议,而苏联国内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中国人在几年前取得的这个成果。

    应该说苏联学者的考虑是很有道理的。不幸的是,当时苏联与西方的学术交流也很少,陈先生寄到瑞士的稿件,苏联数学界自然也无缘得知。

    所以,当国际数学联合会的专家们产生怀疑的时候,苏联官员是理直气壮而且深感不平的,至于具体作研究的学者,事情到了这步田地,也是没有勇气来说明真相了,只有硬着头皮来对质,期望侥幸过关吧。

    这次对质的结果,是“陈景润教授”的影响骤然增加,其消息传回国内,直接促进了对他的研究的重视,成了陈景润先生研究成果迅速公开的催化剂。

    苏联人这种弄虚作假,和我国后来学术上经常出现的某些问题,如出一辙。

    关于陈景润先生,可以多说几句。我还记得年少时听说的一件有关陈先生的趣事,这件事和陈先生的“夫人”有关。

    大家都知道陈景润先生的夫人是由昆女士。应该说陈先生能够与由昆夫人组成家庭,是他生活中一件极大的幸福事情。生活中的由昆夫人有着鲜明的个性,不但富于女性的温柔典雅,而且遇事干练果决,不让须眉。我想这是和她的军人出身有关(从过军的人气质上会有一些特殊改变,这一点河里的西河泳者等朋友可能深有感触,前几天接触一位名医,据他所说,在癌症患者中,生命力最强的人群中曾经在军队中工作过的人占了很高比例,平均比军队以外的人生存期长一年到一年半,盖因为其身体底子好,而且意志坚定)。所以,与由昆夫人成家,使陈先生长期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堪称夫唱妇随,良好互补。与由昆夫人结婚后的那段时间,是陈先生身体最好,也最安定愉快的时光。

    然而,我记得的这段事情却和由昆夫人无关,是他们认识之前发生的。当时陈先生因为科学方面的成就成为大家的偶像,一时外人看来星光灿烂,今天所说的“粉丝”遍布全国。

    结果,就有个很漂亮的女的从某地找了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太太上京寻夫。

    陈先生一直单身,哪儿来的太太呢?大家都不相信。然而这位“太太”却坚定得很,说得头头是道,言之凿凿,一点儿不象在说谎。那时候来找陈先生PK歌德巴赫猜想的科学狂人很多,都有自信自己的成果比陈先生厉害。但是敢自称陈太太未免太过分,这玩意儿可不是有自信就能胡来的。

    但是,她说的很多内容,和陈先生的经历并不吻合。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她在说谎,可作风问题当时又不是一件小事。

    怎么证实真假呢?

    当时的某位老大非常聪明,很简单就解决了问题。他一口气叫进来六七个戴眼镜的研究人员,让这位太太认哪个是陈景润。

    结果,就是乱指了。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

    在学问上弄虚作假,和冒充陈景润夫人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干这个的也不是精神病患者。那么,好好的学者,做这种事情不丢人么?

    有趣的是,一些老科研工作者,对国内发生的一些类似现象,还有一点同情。

    黄昆先生曾经主持揭穿了一起很严重的弄虚作假事件。当时,上海某大学自称做出了某种世界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芯片,也通过了鉴定。但黄先生十分狐疑,看了结果总觉得不踏实。于是要求对其进行检验,经过反复的追踪,最终证明,这份成果,不过是利用买来的芯片造假而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黄昆院士

    可是参加这次揭穿骗局的学者,也提到其中体制方面的问题 – 当我们申请课题的时候,总是要把很大精力放在写报告上,报告写得越花哨漂亮,取得经费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科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没有钱恐怕是问题很大的,但仅仅有钱也不表示就能出成果。为了申请经费,有些人只好违心吹牛,到时候要成果了怎么办?有时候就给逼得弄虚作假了,苏联人在歌德巴赫猜想上是这样,我们现在有时候也是这样。

    黄昆先生自己申请课题的时候,就碰上过这样的事情,审批课题的是黄先生的学生,然而不能不秉公办事,看完申请报告,问黄先生:“您这个课题,批了您这一百万能不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呢?”

    黄先生何许人也?全国第一批科技重奖仅仅四个人,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位是钱学森,袁隆平和王选),黄先生怎么回答呢?

    黄昆先生听了问题,笑笑,很实在地回答说:“你给了我这一百万,我能看到外国人跑到哪儿了,但是要追还是追不上的。你要是不给我这一百万呢,我连外国人跑到哪儿都弄不清楚。”

    黄先生的课题,最后还是批了,但也就是黄先生吧。换一个人,如果不写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怕这次申请只有告吹。

    世界领先水平,可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达到的,有时候明知这是要求过高,还不得不逼着自己胡说八道,这就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了。

    黄先生在朋友间说过,如果让我来分配科研经费,我不按课题的。我就只管选人,选一百个人,每人给他五万经费,你就自己研究去吧,这样,可能倒真的能出成果了。

    黄先生在西南联大是长杨振宁两岁的学长,杨振宁同班的同学中,还有一位,就是邓稼先。

    我问一位和邓稼先一起工作过的老先生 – 邓稼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老先生没有回答,却上下开始打量我,弄得老萨有点儿发毛。

    您看我干吗?萨问。

    答案让我受宠若惊。

    [待续]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当生,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见过由昆女士一面,挺和气的人。

      当年初中数学兴趣小组大部分的题目都和初等数论有关。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空间点着色”证明题难倒了我们。其中一个女生是陈景润的邻居。于是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就敲响了大师的门。开门的正是由昆女士。听完一帮小嘎嘣豆子的七嘴八舌的解释,她很和气地告诉我们陈先生开会去了,刚走,几天之后才能回来。让我们到时候再来。

      等回家跟老爸一讲。老爸看了看问题,哼了一声,说快别去丢人现眼了,我都会证明。

      差点儿没挨顿打。自然也就没再去骚扰陈先生。

    • 家园 向科学家送花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挑老萨的错:是关肇直

      不是关兆直,是我国控制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以前自动化学会还有关肇直奖,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 家园 中国特色

      以前科技成果鉴定,洋洋大观,八股文章,但核心就是几个字

      国际优进水平

      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国内优进水平

      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再加上看看鉴定专家的份量

      这里最有讲究的就是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举例。一装了雨刷器的马车,就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原因就是它只和马车比,不和汽车什么比,虽然目的和用途类似。皆大欢喜。

    • 家园 为了那些为了国家强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们。献花,敬礼!
    • 家园 嗯,挑个小bug

      杨振宁同班的同学中,还有一位,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不是杨振宁的同班同学,他们只是西南联大物理系的系友。他比杨振宁小几岁。

      当然了,邓杨两个人的交情其实远远超出普通的同门。邓和杨自幼在清华园相交,用北京话说,算是“发小”了。对于二人自幼的友情,杨振宁曾经有很多回忆。后来邓也步杨的后尘,到美国读物理博士。他们在美国再度聚首,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当时他们这个小圈子里面,还包括李政道,以及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等人。有一张照片,是杨振宁,杨振平和邓稼先三个人在美国的合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照片里面中间的是邓稼先,左边的是杨振宁。可以看出邓稼先其实是比杨振宁帅一些的,或者说周正一些。但是杨振宁的相貌,一看就是“奇才”。

      再之后,众所周知,这个小圈子里面的人,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邓稼先回国并在几年以后加入中国核武器计划,和周光召,于敏等人先后主持参与了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理论设计。杨振宁李政道则留在美国从事物理研究,并最终分享诺贝尔奖,之后不久又分道扬镳。应该说,邓和杨的选择都没有错,两个人都是优秀的炎黄子孙。

      一个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是,文革中杨振宁访华,问邓稼先中国的原子弹是不是自己制造的。邓稼先说要请示一下上级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后来杨振宁从上海回美,在临行的践行酒宴上,收到中央派专人从北京送来的邓稼先的亲笔信,说中国原子弹的制造,是自力更生。杨振宁看罢激动的起身到洗手间大哭。

      70年代末期,中国的两弹元勋们出现了一个小的分流。彭桓武,周光召,何祚庥,黄祖洽等一批科学家从核武器战线上退出来,加入了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所和各个大学,继续从事物理研究。邓稼先和于敏则留在九院(工程物理研究院),继续从事核武器研究。邓稼先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还和于敏一起向中央提出了一份极具价值的关于80年代全球核裁军形势下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报告。

      与钱学森晚年得享殊荣不同,邓稼先隐姓埋名的默默奋斗了几乎整整一生。除了物理界内部的人士,普通百姓很少有人知道有邓稼先这么个人。八十年代,杨振宁再次访华,其时邓稼先已经进入直肠癌晚期了。杨振宁向中央建议,向全国宣传邓稼先的事迹。之后就有了张爱萍将军“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题词,邓稼先的故事,才开始为大众所知。关于这个题词,我有个猜想,就是当时虽然中子弹已经试制成功,但是并未对外界公布。所以张将军才用了“两弹元勋”这个称呼。否则的话,也许说三弹元勋更准确一些。几个月之后,邓稼先逝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邓和杨在邓稼先去世前几个月的合影。对比上一张照片,我真的由衷的说一句,虽然同为优秀的炎黄子孙,但是两个人的生活质量,确实因为他们选择的道路而有了很大的不同。

      邓稼先是一个很传统很出色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生前随身带两本书,一本是核工业的数据表,另一本是朱洪元的《量子场论》。邓稼先一直想写一本书,是关于群论在核物理中的应用的,但是始终未能全部完成。完成的章节,和他写的量子场论以及电动力学的教材,后来被结集在2004年出版。我有幸因缘际会,结识了为邓先生整理遗稿的老师,并且为这个稿子的整理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贡献,还因此得到邓先生的夫人许鹿希教授亲手赠书。这段经历,我一直引以为豪。

      邓稼先的传记,迄今为止似乎没有特别详尽的。在邓先生去世后不久,许鹿希教授和邓先生的其他亲属,曾经合写了一本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虽然很薄,但是内容很充实,文笔也很好。我认为是现在所有邓稼先传中最有价值的一本。杨振宁说过他打算是收集材料编写一本详尽的邓稼先传,但是至今尚未见到。

      在九院的总部四川绵阳市,矗立着一座邓稼先塑像。

      元宝推荐:橡树村, 通宝推:子系走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