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股市观察】中国式富裕 -- 陈经

共:💬125 🌺2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政委这次把我分析成例子了,说说我们家的例子

      郁闷啊

      就说我们家吧

      02年

      老爹单位前几年有单位和房地产公司公司合作开发在省会城市的楼盘;

      一平方前把块,首付个四万多,剩下的住房公积金给。

      工人就是工人,没有胆子买

      老妈要买,死活不让。

      结果单位全部是机关、教师、医院、科办的买

      现在 一平方四千 打破头的人要

      这次财富分配的狂宴,知识和智慧开始决定财富的流向。

      • 家园 很显然 决定这一波的 占多数的成分不是什么智慧与知识

        而是运气与家底(一样的十万块钱 没钱的人你敢随便就甩出来吗)

      • 家园 再一次证明了女人的直觉是多么的伟大!!!

        “老妈要买,死活不让。”

        哈哈哈,跟我家情况一样哦,01,02年的时候,我家回到上海,也是我老妈力主买房,结果还是没成,要不现在咱也成了上海小地主了~~~

        其实想想也正常,参与了房地产盛宴初期的人,回想一下,从风险分析的角度看,当时大家都说会涨,可是看法也保不齐呢,有钱人随便砸点钱出来买,反正当时股市也不好,闲钱放着干嘛呢?可是对于收入较低的人来说,那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决策,可能是举全家之力,甚至是倾家荡产的买房了,不可不慎重,所以最终很多收入较低(注意我不是说低收入)的家庭,没有参与进来,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成本太高,风险急剧增加了。

        说到底,当时我家要是有哪怕20万的闲钱呢,也肯定买了,家底儿决定了决策,同时也决定了几年后的天壤之别,呵呵。

        马太效应不是盖的,有钱人当然会更有钱,而这次的股市盛宴呢,从我周围的人来看吧,也是让有钱人更加有钱了~~~~~

        • 家园 说个我家的例子吧

          98年还是97年房改,爹妈大约花了1W多买下了当初单位分的房子,在县城里。00年8W卖掉,花了23W买了市区一套一室一厅。这对当时我们家也算是顷囊而出了。当然后来为了换房这套房又出手了。

          但这是关键的一步,当时可是颇有一些人讽刺挖苦加打击我们卖房太便宜的,又有说我们在市区买的房在城乡结合部之类的。后来搬走了,也就和这些人少联系了。结果前两年回去了一次,发现他们基本还住在那80年代初盖的房子里。

          一念之差啊。就决定了你是住在县城的旧房子还是在市区(哪怕地段偏一点)的新房子里。

          本质上,就我家这个情况而言,家底不是决定因素,都是一个单位的,差别不会太大。关键在于意识。

          • 家园 和穷人一起你发不了财的

            不是我有歧视的意思。

            事实就是这样:我老爹估计就是他那些臭棋篓子棋友在下棋的时候吹歪风。

            穷人的思维是很难理解富人的思维,

            现在想想当年烂大街的《穷爸爸,富爸爸》还是有些道理。

            教育 思维 朋友圈子 决定了一个人的理财能力。

            • 家园 这话不好听

              但是实话。

              怎么理财,对中国人是个大课题。这里的理财不光是什么买股票,买基金之类的。而是如何打理财富。

              毕竟,在不太远的从前,中国人是基本没有个人财富的。

              • 家园 时代提供机会后,个人胆识很重要

                其实那些工人咬咬牙;

                还是能买起来的。

                但是,不像机关那些人 那样多出差的机会

                社交面、读的书,决定了他们没有那样的决策能力。

                我乡下很有些人贩煤

                啊,卖特产啊,发财的,还不是别人没有作的时候就杀进去的,后来作的人多 赶紧闪了。

                光勤劳是不行,要动脑。

                • 家园 不过我的那个例子和你不同

                  那些没买房子的人可不是工人,基本都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所以,这个胆识和阶级划分也没多大关系。

                  • 家园 知识分子也是人啊

                    呵呵

                    有的胆大

                    有的谨慎

                    ,没什么不好。

                    我下班的时候,看到一群老人围着看下象棋,不胜嘘嘘。

                    也许当年是清华北大哈工大高才生,现在也就是回家带孩子买菜。

                    没有我们这代人的焦虑,也没有相关的烦恼。

    • 家园 中国国情之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放狗搜了下,发现这个报告居然有N个版本。

      97年梁晓声版,作者自己的感受,都是定性分析没什么数字。

      99年杨继绳版,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被禁。02年似乎出了一个河蟹版。

      02年李铁映版,官方粉饰太平版。

      02年社科院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被禁,我看的是这版,大把的数据。陆学艺主编,后来出了一个河蟹版。

      07年朱光磊版,也是粉饰太平版。

      还有吴波版,是社科院版的后来再出的一个河蟹版。

      社科院之后又出了本《当代中国社会流动》,陆学艺主编的。

      按照社科院河蟹版的数字:

      有资料显示,1998年,占总户数20%的高收入户占有全部存款余额的50%,他们的户均存款为65万元;20%低收入户户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下;60%中等收入户的户均存款余额3万元

      13亿的80%是10.4亿,据偶所知这些人最近十年的收入几乎没怎么动。偶94年第一次去深圳时,关外的工厂,无任何技能的普工一个月是600-800,今天依然是这个数字。富人和中产阶级近十年确实收入在增长,但是穷人没有。

      • 家园 可惜你没读过资本论

        否则你会发现今天中国和当年的英国几乎如出一辙。贵族摇身一变成了资本家,农民成了工人。社会多数大众迅速的无产阶级化。

        其实,马克思的核心要求,是提高工人待遇,而不是搞面面俱到的国有经济。实践之中,国有经济更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于是,马克思主义就被阉割了。

        • 家园 兄台 问题是这个过程工人工资也增加了

          资本家再剥削

          工人实际收入还是比作农民好

          经济还是发展了,两害取其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