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东四日游(前言) -- 喜欢

共:💬136 🌺14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美东四日游(9,华盛顿游之四)

      9,华盛顿游之——白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22 白宫

      白宫(White House)座落在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是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白宫在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任内开始兴建,却在他去世(1799年)一年后的1800年方得由第二任总统入住。

      在最初的100年里,白宫有过好几个不同的名字,却并不叫白宫。它曾经在“1812年战争”中被英国及其殖民地——加拿大——的军队付之一炬。重建时保留了一些幸存的墙壁,为了掩盖污迹使用了白漆。一个常见的说法是,它因此而被叫做白宫(White House)。(不过据维基百科称,有证据显示,在大火发生之前三年就见过这样的称呼。)

      不管怎么说,“白宫”这个名字直到1901年才正式为官方所使用。

      白宫本来是经常对外开放的——总统请公众到他家里作客。最热闹的一次发生在1829年。两万(!)公众挤进白宫作客,庆祝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总统就职。恐怕谁也没有料到人潮如此之众,以致杰克逊总统被迫到酒店去“避难”!保安人员最后只好用浴缸(!)盛满了橙汁与威士忌酒兑成的鸡尾酒放在院子里,以期把人群从室内引出来。

      如今,因为恐怖活动的猖獗,美国政府不得不防。所以,白宫已改为有条件地对公众开放,不经事先申请是不能进去参观的。

      于是我们只能远远地隔着白宫的围栏,看一看白宫的外观。可能每个人都在想:那窗户后面都有些什么人呢?小布什在哪扇窗子后面呢?他在干什么呢?

      我拿出望远镜观看。旁人把它借去、并传借,每个人都想能看得仔细一点,发现点什么……

      忽然,有人看见了:那房顶上,右边那个出气口(是出气口吧?)旁边,有一个人!看来看去不知道那个人在干吗,只觉得应该是个工作人员,而不是形迹可疑之人。

      回来以后不甘心,向网上搜找,总得一窥白宫“内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23 哇,白宫里面这么漂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24 肯尼迪总统时代装修的红屋

      照片还不过瘾?那就再看看我从网上找到的这个:)——

      记者手记:参观白宫

    • 家园 【原创】美东四日游(8,华盛顿游之三)

      8,华盛顿游之——林肯纪念堂(The Lincoln Memorial)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16 林肯纪念堂

      ——这幅照片看着眼熟吗?你常在哪里看见它?

      ——对,就是美元一分钱硬币的背面。

      林肯纪念堂的位置在从国会大厦到华盛顿纪念碑向西的延长线上,经过618米长的、可以映照出华盛顿纪念碑的、美丽的反射池(Reflecting Pool),就来到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17 林肯纪念堂的阶前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1861-1865)。他的任期内,刚好就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南北战争爆发和结束的年代。代表奴隶主利益的南方十一州,脱离联邦,组成了“邦联”(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CSA),并打响了“南北战争”(也称“美国内战”)的第一枪。

      林肯总统致力于维护联邦,反对分裂。于1862年颁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废除有悖《独立宣言》的不平等的奴隶制度;于1864年赢得连任;于1865年4月9日,以南方邦联军队投降为标志,赢得了南北战争,保住了联邦的完整。

      五天之后,1865年4月14日,林肯总统在剧院观剧时,被奴隶制度的铁杆支持者约翰·魏克斯·布思(John Wilkes Booth)刺杀,次日凌晨不治身亡。

      林肯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刺杀的总统。他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被后人所景仰和纪念。

      林肯纪念堂于1922年5月30日举行落成典礼。这座希腊陶立克庙宇式的建筑,庄严肃穆。四面计有36个高达10米的巨大圆柱,刚好代表了林肯总统时代美联邦的36个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18殿堂内是高大的林肯总统座像(高、宽皆5.8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19 总统忧郁的目光望向东方……

      殿堂内,南面的墙壁上,镌刻着林肯总统最著名的演说词:《葛底斯堡演讲》(Gettysburg Address)

      1863年11月19日,时当美国内战中,盖兹堡战役结束后,林肯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发表如是演说,哀悼在葛底斯堡战役中阵亡的将士。

      完全靠自学成才的林肯,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文采著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这不足三百字的演说,修辞细腻周密,论及“八十有七”年前的美国独立战争,诉诸《独立宣言》所坚持的“凡人皆生而平等”之原则,称许这公墓的揭幕式为一契机,不止题献一块墓地,更能尊崇殊死奋斗以确保“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当免于凋零”者。

      喜欢当时看了半天啊,也不明白看的是什么。这次查了很多资料,才对这演说词有了认识。

      殿内北壁上镌刻着林肯总统另一篇著名的演说:《第二次就职演说》(Lincoln's second inaugural address)

      1865年3月4日,赢得连任的林肯总统发表了这一重要的演说。那时,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已在内战中占据了优势,即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演说中表现出的并不是欢欣,而是悲伤;不展现强势,却绝不怯懦;战争毕竟是灾难,最终的目的是公正与关怀,是国家的重建与和平永固。

      连阴雨使国会大厦前的道路、广场都泥泞不堪,成千上万的听众集结在这里,聆听林肯总统这动人的演讲。就在总统开始演讲的当儿,隐藏终日的太阳忽然破云而出,把光辉照耀在每个人的脸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20 摄于1865年3月4日国会大厦演讲现场的照片。中间手里拿着讲稿正在演讲的就是林肯总统。

      谁能想到,就在聆听演讲的人群中,混杂着几个罪恶的人,他们正在策划一个阴谋。就在上面的照片中,在总统上方的人群里,前排中间偏右的那个人,就是后悔当天没能下手、而在41天后刺杀总统的凶手!

      4月14日,一颗罪恶的子弹近距离射中林肯总统的后脑……他在身后留下了未竟的事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21 当时的明星演员约翰·魏克斯·布思(John Wilkes Booth)

      他试图以刺杀总统(他还计划由同党同时刺杀副总统等人,但未实施)的行为使联邦政府陷入危局,从而使尚未完全结束的内战继续下去,给南方政府/军队一个反败为胜的契机。

      4月26日,布思在对他的围剿中拒绝投降,被子弹射中颈部而亡。时年不足27岁。

      写这一部分很难,因为看到的资料是那么令人忧伤、悲愤……

    • 家园 【原创】美东四日游(7,华盛顿游之二)

      7,华盛顿游之——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我们在华盛顿参观的第二个博物馆是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注意,不是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09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29 我拍的是近景,看不见顶部的穹隆

      博物馆里楼上楼下有多个展厅,展览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从史前生物化石到现代动物标本,从蝼蚁昆虫到海洋生物,从矿物宝石到树木花草,应有尽有。博物馆内统共收集了多少标本?维基百科里面说了,有125后面加上若干个零那么多。加多少个零?6个!

      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而喜欢则是“物品多了不照”——我照不过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30 只照了这么一幅好几米长的骨架化石,还没来得及看明白:它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史前鳄鱼?

      我料定网上肯定有很多相关的图片,比我照的肯定更好看。不过我找到的并不算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10 这是最主要的展厅,展示各种哺乳动物的标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11 这是恐龙标本展厅。

      还有一只“死去的恐龙化石”,完全按照它被发现时的样子摆放。现在我后悔没给它拍照了。

      博物馆里有很多新奇的标本,大到恐龙骨架,小到白蚁巢穴,更有很多从来没见过的动物,是带孩子去学习、开眼界的好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12比如这个叫做 Saber-tooth Cat 的“剑齿虎”(没翻译错吧?)。它的刀牙可以长达20厘米,闭着嘴牙都留在外面!(你表怕在野外撞见它,它是生活在新生纪的动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13 比如这头楚楚可怜、死不瞑目的木乃伊牛!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这两图都是我从网上发现的。我自己并没看见这两个标本。

      我不肯拍照的另一个原因是,游客太多,很难拍照。比如,导游专门提醒大家一定要记得上楼去看一眼的蓝宝石“希望之星”,就没法拍照。

      希望之星蓝宝石(Hope Diamond)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Picture 14 希望之星(Hope Diamond)是一颗价值连城、闻名世界的深蓝色宝石。

      它目前被端放于小小展示厅正中的小小展示柜里。展示柜用三英寸厚的防弹玻璃做成;宝石下面的托架“善解人意地”不停旋转,每转90度,到达四个方向之一时,还专门停顿几秒钟,供人拍照。

      真不愧为绝世珍宝,在灯光的照耀下,它熠熠生辉,发出诡异的蓝色光芒。

      展示柜的周围挤满了游客,挤满了照相机。据说,你不可能给希望之星拍出清晰的照片。确实,即使上面这张维基百科里用的图片,也不能尽显它光华四射的真貌。

      这颗蓝宝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60年代。法国商人Tavernier从印度把它买回来,卖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那个时候这颗未经琢磨的宝石被叫做 the Tavernier Blue,重112 3/16克拉(22.44克)。

      据说它是被贼人从兴都教女神Sita的塑像上偷走的,那本来是她的一只眼睛。于是愤怒的信徒便诅咒所有拥有这颗钻石的人。此后这颗蓝宝石便在传说中成为“被施咒”的宝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15 图中间的人是古印度王Rama,他身边的就分别是他的王后Sita和他的弟弟,脚边的是他的一个信徒。

      经过宫廷珠宝匠的琢磨,这颗蓝宝石脱胎成了一颗重67 1/8克拉 (13.4克) 的珠宝,被镶嵌在路易十四的项链上,从此它被叫做 the French Blue。

      1793年,曾经拥有它的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送上了断头台。而the French Blue则被窃。

      20年后的1812年,世上出现了一颗蓝宝石,人们相信它就是从the French Blue上切取下来的。这一点在2005年由研究多年的科学家确认了。

      1824年,英国商人霍普Henry Philip Hope拥有了它,并把它镶嵌在一根胸针上。从此这颗蓝宝石被称作“希望之星”(霍普在英文里是“希望”之意)。

      此后它几经转手,在1949年被纽约珠宝商哈里·温斯顿(Harry Winston)买去。(网上资料:哈里·温斯顿是享誉全球的超级珠宝品牌)哈里·温斯顿把它再加琢磨,增加它的反光面,使它更加耀眼夺目。1958年,他把希望之星捐给了史密森尼学会(另一个译法,仍是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就隶属于这个学会。从此希望之星没再易手。

      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老先生用一个普通的褐色纸袋就把这价值连城的珠宝给邮寄过来了!

      老先生不信那所谓的“诅咒”,于1978年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2岁。

      从哈里·温斯顿拥有它的时候开始,希望之星就只供展览之用了。1988年的研究显示,“希望之星”重45.52克拉(9.104克),“三围”是:25.60mm × 21.78mm × 12.00mm。

      围绕着这颗“被诅咒的”宝石,有许多真假难辨的传说。它曾经被搬上屏幕、写成连续剧,增加了很多虚构的人物和情节。这使得这颗蓝宝石更增加了神秘色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