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四十九)求之不得 -- 履虎尾

共:💬104 🌺1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淘书记(五十一)千树万树梨花开

盼啊盼,终于盼来了郭兰英那深情的《绣金匾》的歌声。

在锣鼓喧天的欢乐声中,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文艺复兴“的狂潮,十多年不让唱了的老歌像《夫妻识字》,《兄妹开荒》,《马儿呀你慢些走》,《手拿碟儿敲起来》等等的,又开始放声高唱了;那些老电影像《洪湖赤卫队》,《柳堡的故事》,《五朵金花》,《红楼梦》等等也重新上映了;而那些老戏像《朝阳沟》,《十五贯》,《七品芝麻官》,《秋江》等等更是大演特演,场场爆满。

俗话说人心不足,确实如此。有歌听有电影看有戏看了,可是大家还不满足,人们又惦记起了书,要是再能找几本书来看看该有多美气!

文革初期在地下书市淘书时,淘友们私下里曾经有过这样议论:咱中国的古典小说古典文学,将来肯定是会重新出版的。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不管这运动那革命,咱中国总还是中国,古代文化总丢不了,“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早晚还得重新拾起来。最明显的例子就在眼前,老人家他自己就酷爱读书,特别是爱读古书,他自己的著作文章就“半文半白”的,不是纯粹的白话文。不让大家读古文,时间长了,只怕连“甲种本”,“乙种本”都没人看得懂了,那还了得!

呵呵——俺们的这种猜测居然还沾了边,就在“副统帅”去了温都尔汗不久,文网多少有些松动。在古典文学方面,一些古典小说重新出版了,记得当时出版的书有《封神榜》,有《东周列国志》,好像还有蔡东藩的一些“演义”,但是没有《水浒传》,《水浒传》的大量出版是在几年后,“评水浒,批宋江”的时候了。现代小说方面也有所开放,例如《长城烟尘》,《平原烈火》等等,图书馆也开始外借,而不再是只能借到、买到《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这两本书了。鲁迅的一些集子,高尔基的个别作品也能买到了。还有,新华书店里还摆出了克鲁普什卡娅的《列宁回忆录》,就是在这个《回忆录》里,克鲁普什卡娅回忆说,当年布哈林不但没有出卖伊里奇,而是恰恰相反。布哈林很机警,他劝伊里奇不要去演讲了,当然伊里奇没有接受劝告,于是悲剧发生——这同电影《列宁在1918》里的描写根本不同,截然相反。当然,当时还不敢说全部开放,而是掩耳盗铃拐了个弯子,说出版的这些书都是为了配合批林整风用的。这些书在名义上虽说是内部发行的,但想点儿法子总还是能搞到。

然而,外国小说外国书呢?以后还出版不出版?这就谁也说不清楚了。因为读外国书好像没啥用处似的,它描写的那些内容跟咱中国的实际情况似乎没啥联系,距离太远了。所以俺们淘友们几乎一致地认为,外国的古典名著以后不可能再出版,只怕是要绝了种了,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所以呢,趁着现在还能淘到,俺们要赶紧地淘。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一种认识,俺在地下书市里淘书,就以外国古典名著做为自己主攻方向。当然,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历史方面的书,遇到价钱合适的,俺也一概笑纳了。

转眼之间,已经春暖花开了。有一天,“喜仁儿”老师跑来告诉俺,市里新华书店贴出了“安民告示”,说是一周后本市要进一大批新书,内容空前的丰富,古今中外的一概俱全。明天一早就排队放号,过几天等书到了,凭“号”售书,每张号限购两本。喜仁老师问俺,去不去领号。俺回答说,去,当然去,就是怕明天睡过了头,起不来。喜仁老师说不碍事,明儿清早俺来喊你。

第二天天还没亮,“喜仁儿”老师就在窗子外头高声喊俺。俺爬将起来,同喜仁儿老师一起,赶到新华书店。书店没开灯,门也关着。书店旁边的小巷子里,已经有队伍排了起来。呵呵,“莫道君行早”哇,人家早就来了,头天晚上就来了。本市最高学府“市立一中”最为贪心,为了多买新书,竟然把所有的住校生都发动起来,头天晚上就在巷子里扎下营盘,搭好了架势,专等着天亮领书号了。俺和喜仁儿老师赶紧挤进队伍,边聊边等。那个时候的人可不像现在这么光顾着自个儿,大家虽然都急着买书,但都很谦让很自律,来得晚的自觉地到后边去排队,没一个夹塞儿的……

吃完晚饭大伙围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喜仁儿老师问俺:你的那张票,都想买啥书啊?

白天领完号,俺仔细看了墙上贴着的书目,千挑万选,从中选择了两本,就是巴尔扎克的《贝姨》和《邦斯舅舅》。于是,俺就喜滋滋地回答了喜仁老师的问话。回答完了俺反问说:您呢,喜仁儿老师?

喜仁儿老师习惯性地用手抹了一把嘴巴,兴致勃勃地说道:我瞅中了两本,《唐诗三百首》和《宋词选》。文革这十多年,学业都荒废了,我得自己偷着补补。

俺听了之后,很不以为然,想也没想就率尔打断了喜仁儿老师的话。俺拖着长腔道:嗨——唐诗宋词就那点的内容,还有啥看头?花钱买它干啥!要买,咱得买世界文学名著!

后悔呀后悔!本来大伙是在开开心心的聊天,俺这几句尖酸刻薄的话大煞了风景。当年履虎尾年少轻狂,不懂得天高地厚。俺的这些话实在是轻浮无德,其实质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实在欠扁!已经大大地刺了人噎了人,俺自己呢,却还自以为这就是实话实说,实事求是。

喜仁儿老师停了一下,说:我水平低,只能读这些低水平的。不过呢,我觉得小说这东西就是随手翻翻,看完了也就随手扔了,什么时候想看了,去图书馆随时都能借来,留着没啥用,更犯不着自己掏钱买。再说了,古今中外的小说可多了去了,怕是任谁也买不全了吧……

喜仁儿老师的话虽然说得很平缓,却击中了俺的要害。俺听了就好似五雷轰顶一般,半天没能缓过气来。对呀,喜仁儿老师说得对极了,外国小说你能买全了吗?光是巴尔扎克,就有将近一百本,你买得全吗?更何况还有别的数不过来的大师的数不过来的名著?你一个月就是三十几块钱的工资,你又买得起吗?再者说了,一旦出版社有得出版,新华书店里有得大量出售,图书馆里有得随时可借,你手里当作宝贝一般收藏着的那几本破破烂烂的旧书,谁还稀罕它呢?

那么,那么,这十来年,俺对外国小说的这般没日没夜舍死忘生地苦苦追求,到底是值,还不值呢?

不值啊不值!俺从贴胸口袋里掏出那张书号,慢慢地把它撕成纸条,再撕成碎片。手一低,让它随风飘散……从那以后,俺再也没买过一本外国古典名著,当然,给虎女买的例外。

又过了不久,高考恢复了,俺一头扎进了教科书,死背起了早已经忘得精光的“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些比“连城诀”,“避邪剑谱”还绕嘴的口诀,更无暇理会这些外国小说了。俺的那些书呢,俺不读了,家里其他人也没当回事儿,等俺毕业回来,已经没剩下几本喽,差不多都随风而去喽。

呵呵——这些年来,俺一直在想着在反问自己,当年为什么要撕掉书号呢?书店里有得书卖,天下人有得书读,你履虎尾为什么不开心了呢?难道只有人人无书读,光显着你的几本藏书,你才乐意吗?难道你希望文革永远不过去吗?你淘书的目的到底何在呢?

俺想啊想,头都要想炸了,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