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凝固的音乐 -- 晨枫

共:💬703 🌺9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十、东方的异葩

古代文明中,中国、印度就至少占了两家,有灿烂的建筑艺术传统也就很自然了。中国的东西一向博大精深,加上近乡情怯,中国建筑就不扯了,丢人不能往自家门里丢嘛,呵呵。中国建筑不扯,那就扯印度的吧。印度建筑艺术主要集中体现在印度教和佛教的庙宇。庙宇是神歇脚或者居住的地方,也是信众聚集给神请安的地方。从建筑技术来说,印度的建筑技术水平不高,采用简单的梁柱式,将粗重的石材向上堆砌,跨度不大,内部空间窄小、阴暗,通风很差。石材的抗压强度很高,但抗弯强度不好,整块石材可以做高大的柱子,但不能用整块石材做大跨度的梁。印度建筑既没有能够像罗马建筑那样使用拱、穹结构,也没有能够像中国建筑那样用木材建造轻质结构,所以大跨度结构非常罕见。加上气候炎热,印度庙宇的室内只有神的地方,没有人的地方,巨大的体量和内部的窄小空间十分不成比例,信众都在室外空旷的场地上祈祷。从对室内空间的要求中解放出来后,印度庙宇就在外观上下足功夫。和通常建筑以遮风避雨为第一要务相反,印度庙宇建筑将建筑作为堆砌雕像的载体,在建筑外表布满各种精美、生动的雕像,在“雕像密度”上甚至远远超过擅长雕刻的希腊人,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雕像像歌特式教堂外墙上的雕像一样,叙说宗教故事和宗教教义。很多雕像在今天的人看来,其表现题材和手法的大胆简直不可思议,充满了挑逗性。印度建筑风格随佛教的传播传到了东南亚,在缅甸的Bagan、柬埔寨的吴哥、印尼的Prambanan等地得到精彩的体现。印度建筑中的stupa在缅甸、泰国演变成倒喇叭形的佛塔,到中国进一步演变成宝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Sanchi的Great Stupa,这是stupa的原型,据说埋藏着佛祖的遗物。英国人曾经把整个建筑拆了个底儿掉,大概要给大英博物馆里增加一点藏品,但里面什么也没有发现,在19世纪按原样重建成现在这个样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hajuraho的Kandariya庙(左)和Jagadambi庙(右)是印度教庙宇的典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andaiya庙像一个堆满雕像的石质的莲花花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看这许多雕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庙宇上布满雕像,这都是比较文雅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一地区的Lakshmana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水平线条的密集垂直堆砌是印度建筑的一个特点,这是Vishvanath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台上的凉亭是另一个特点,像一个头顶巨大沉重装饰花冠的纤纤淑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印度建筑的雕刻性得到充分显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又是一个雕像的海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印度南方寺庙的塔楼就比较尖锐,从木构建筑演变过来的线索更清晰,多层塔楼据说是神下凡时的楼梯,这是Madurai的Sri Meenakshi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如北方的寺庙,塔楼同样布满雕像,但是彩绘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内容上也更为宗教性,而不是像北方的那样世俗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形制上也比较完整,有一个院落,而不是像北方庙宇那样简单地坐落在一个高台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千柱厅里十分昏暗,实际上也只有985根柱子,在神面前也敢偷工减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hore庙,据说细节是缩小的整体,反映了fractal原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佛教东传的途中,缅甸是第一站,Bagan(也作Pagan)的寺塔群十分著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暮色中千塔竟秀,这是何等的奇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印度建筑风格在东传过程中,也被当地化了,这是混合进缅甸风格的Ananda Pahto庙,可以看到印度式的花苞形塔已经开始向倒喇叭形演化,镀金的倒喇叭形的塔后来成为缅甸、泰国一带佛教建筑的特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nanda Pahto庙的又一个角度,比印度的原版多了几分柔媚和典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东南亚最著名的印度风格建筑非柬埔寨的吴哥寺莫属,这也是包括印度在内最大的印度风格建筑群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棉的吴哥文化在神秘地消失了几百年后,被法国探险家意外地发现,发现时,寺庙建筑已经大多被热带丛林吞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以想象,当欧洲人在“蛮荒”的亚洲热带丛林中意外地发现了如此精美的“失落的文明”时,是何等的震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整个建筑群落由护城河环绕,这只是中央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整个群落至今仍然在继续开发、修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留存下来的吴哥寺模型显现了当年的华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吴哥寺在晨霭中一片祥和。可曾记得,这里曾经是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最后的基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吴哥寺盛况时现在只能通过画家的笔想像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基本建筑材料是软砂岩,所以容易雕刻,但强度远远比不上大理石或花岗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暮色中西北角的塔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西北角围墙内望中心院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好像有部分寺院已经恢复了宗教功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也好,总比红色高棉用吴哥寺作为游击战基地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给佛像披红戴绿好像在中国不多见,还是我孤陋寡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印度风格的建筑始终没有解决大跨度的问题,只能用厚重的条石建造和体量不相称的窄小房间或过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神祇们也只能蜗居在墓穴似的窄小空间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只有靠敞厅和天井得到一点采光和通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如印度建筑的传统,吴哥寺也是充满了精美的雕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雕刻的印度影响显而易见,但人物和服饰已经高棉化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棉工匠们创造性地将人像用浅浮雕结合进塔的底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建筑依然大体是雕刻的载体,但高棉风格比印度风格有节制一点,也比较注意结构构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印尼Prambanan的印度教庙是传到南洋后的结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rambanan的花苞形塔的印度影响清晰可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orabadur是另一个印度风格的建筑群落,建造在一个自然的小山包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佛像的祥和和印度教神像的神秘恰成对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