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越之间――从永乐到嘉靖的“安南平叛” -- MP4

共:💬1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中越之间――从永乐到嘉靖的“安南平叛”

越南,远古谓之交趾,泛指五岭以南。史载“帝尧之地,南至交趾。”秦始皇平南疆后,称象郡,后汉武帝又设交趾等三郡,并封刺史管辖。东汉未年改名为支州,唐高宗时又将支州改名为安南,设安南都尉府。五代时安南独立,国号大越,并向宋称臣受封为附属国。清嘉庆七年改称越南,国名直到今天。(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呵呵呵!)

这里要说的是明时的情况。

洪武初年,朝廷下诏,安南国王陈日喹遣使朝贡,被朱元璋正式加封为安南国王,并将其列为“不征之国”。十几年后,安南内乱,陈氏家族被黎氏家族取代,立国号为大虞。黎氏向明继续进贡,并谎称其为陈氏后人,永乐元年成祖朱棣加封黎苍为安南国王。

安南国崇尚武力,多年来一直与周边打个不停,甚至公然骚扰明境,劫掠人畜。永乐二年八月,老挝派遣使臣护送已故安南王的孙子陈天平来到朝廷,状告黎氏篡夺王位,欺骗天朝。朱棣遣使前往查问,并让陈天平同行前往即位,但黎苍在鸡陵关(即友谊关)设伏杀了陈天平。朱棣闻讯大怒,令成国公朱能为大将军,统兵七万五千出征安南。

安南全民动员,抵抗侵略,军民设置障碍陷阱,据险死守,不久朱能病故,新城侯张辅继任大将军,当时朱棣的军队才经历了靖难之役大战的考验,战斗力很强,大军一路披靡,五个月平定了安南,俘敌竟达二百余万,国王黎苍及其将相王侯均被捉拿。于是朱棣将安南划为中国郡县,设交趾布政三司,辖安南17府,157县。

朱棣吞并安南,尤令陈氏的拥护者大为失望,陈氏旧臣简氏率先发难,由于明主力军已撤离,局面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调军再征。但和上一次出征的性质不同,安南人民已经把中国视为异邦了,不甘心作“亡国奴”,奋起抗击,由黔国公沐冕统帅的“侵略军”遭到重创。永乐七年五月,简定自封为太上皇,拥立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年号为重光。安南百姓相率归顺陈季扩。上次平定了安南的张辅(已封英国公)重新受命,统军二十万征伐。永乐八年春,张辅大破叛军,活捉了简定,陈氏投降。成祖本以为大局已定,但刚招回张辅,黎氏一党不久却死灰复燃,于是又战。明军虽然势大,却束手于“人民战争”,从永乐六年开始的平叛,一直到永乐二十二年,始终无法完全消灭抵抗,平定安南。安南军民抵抗持续不衰,越战越强,明军反而逐渐被动,只能固守战略要地。遭遇同20世纪的美军很相似。

仁宗即位之后,对是否继续对安南用兵出现了争论。仁宗感到国力消耗很大,希望回复到旧时状况,即只要安南答应称臣就不再打了,但也有不少大臣反对,他们不情愿多年的努力就此终结。到宣宗时,战况急转直下,黎利为统帅的安南军队在镇彝关取得决定性的大捷,明七万大军全军覆灭。这样,议和达成了,安南遣使受封,黎利称陈氏已绝后,要求封自己为安南国王,宣宗虽知其说谎,也无可奈何。这样,安南进贡称臣,明撤回文武官吏及其家眷近八万余人,一切重新回复到朱元璋时代的情形。在朱棣将安南并为中国之郡县大约三十年后,又被迫放弃了。

连个小小的安南蛮夷都制服不了,对于天朝的士大夫们而言,这实在是一个耻辱。所以,后来讨伐安南的建议一直有人在提。到了嘉靖年间,安南内乱,黎氏与莫氏争斗,莫氏夺取了政权,黎氏向天朝求助。于是讨伐再上议事日程,嘉靖十七年四月,世宗任命咸宁侯仇鸾为征彝副将军,兵部尚书毛伯温参赞军务,征讨安南。

毛伯温,宇汝厉,吉水人。为人意宁沉毅,临事决机,不动声色,“未尝张皇变幻,淆听改观”。作为为处理安南事务的最高决策人,其思虑周全,谋动而后定,他采纳了名将翁万达的建议:"揖让而告成功,上策也;慑之以不敢不从,中策也;芟夷绝灭终为下策。"又吸取了永乐后期急于求成的教训,也深悉安南好斗排外的民族性,采用分化瓦解策略,远交近功,或安抚,或利用,或施压,以坚壁清野战术,步步为营,先将莫氏所设的陷阱毒药清除,并严惩通敌者,再施以强大的宣传攻势,张告安南臣民,让他们知道朝廷出兵安南所要征讨的不过是莫氏父子二人,若有人能率郡县的军民前来归顺,即将整个郡县授与他,能生擒或杀掉莫氏父子来归降的,赏黄金二万两,同时赐官封爵。又告知莫氏父子,若能自缚前来投降,尽献安南百姓户籍并归服听候处罚,也可赦免不死并授予官职。莫氏无计可施,渐入绝境,最后只得无条件投降。

嘉靖十九年十一月初三,莫氏一族四十余人自缚受降,安南复平。因黎氏势衰,无法控制安南。经毛伯温建议,降安南为安南都统使司,仍任莫登庸为都统使,官二品,官职子孙世袭。责善待黎氏的后世子孙,令其岁岁称臣、规定每三年上京城朝贡一次。也就是说,名义上的正式关系是明的赐封臣子,实际权力仍等同于安南国王,明只享受统治者的待遇,却无意再度吞并安南。此后,到万历年,黎氏再度复兴,夺回了权利,但仍补贡,依然与中国保持相安无事的藩属关系,由明嘉靖及清咸丰,又延续了整整三百年。

一直到了咸丰七年(1857),越南阮氏王朝与法国签订了《顺化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咸丰八年(1858)中国清政府和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从那以后,越南对中国的藩属关系就此结束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