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开国第一战】第21章:分进合击 邓华挥师扫横城 (1) -- MacArthur

共:💬224 🌺98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卅七章】敢打敢拼 张积慧斩戴维斯 (2)

[SIZE=2]敢打敢拼 张积慧斩戴维斯

有胆有识 聂凤智斗范登堡[/SIZE]

(续上)

2月13日,美远东空军司令官奥托·威兰中将发表特别声明:戴维斯少校的阵亡,“是对远东空军的一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给在朝鲜的美远东空军喷气机驾驶员们带来了一片暗淡的气氛。

美国国会议员、共和党头面人物勃里奇借机在国会上发难,说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绝望的战争。

戴维斯的妻子向美国空军提出强烈抗议。

在整个朝鲜空战中,张积慧共击落敌机4架,全是F-86佩刀式。

他因此而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朝鲜战争结束后,他被选送至苏联莫斯科红旗空军学院学习,回国后历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对空军建设颇有建树。后来不知为什么被解职,转业到山东省烟台市当了一名分管计划生育的副市长。

那年头,唉……

空军第四师此番参战经历空战8次,击落击伤敌机30架,

真正会打仗的战将都会总结经验。

1951年最后几个月的大机群作战,打开了刘震的另一个思路。

当时,喷气式飞机刚刚登上空战舞台,各国空军对喷气机的使用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在朝鲜半岛喷气机空战时,双方都沿用了活塞式飞机空战的大编队老战术。

现在到了思变的时候了。

刘震已经看出,大编队大机群出战很笨拙,不灵活,往往是敌我双方一接触,即被打散。打散以后,保持4机协同作战的较少,一般只能保持双机协同作战。因此,志愿军空军应当采取多批编队,分梯次进入战区,集中全力于一个空域,并力求保持4机或双机协同作战,做到有组织有掩护的攻击。

对空战战术十分重视的刘亚楼也在想这件事。

他认为志愿军空军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实践,应该概括出几条适用于喷气机空战的战术原则来。为此,他这一段时间常常蹲在安东,亲自摸索、研究和总结空战经验,参战部队每打一仗,他都和飞行员们一起研究作战中的经验教训。

然后和刘震一起没日没夜地捣咕。

两个刘司令捣咕出来一个“一区两层四四制”。

1952年4月,刘亚楼草拟了“一区两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的指示,对这一战术原则作了具体、系统的阐述。

这个表述很象是从两位刘司令的老上级林彪那个“一点两面三三制”那里改头换面而来的,而且好象来得也太容易,只改了几个字。

连模样都挺相似。

其实这是来自于实战经验教训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后来又经参战部队的实战检验,在表述上又作了更为准确的修订,定名为:

“一域多层四四制”。

“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原则的基本内容是:

我出战机群以4机为单位,采取梯次配备,以长机为核心,在目视联系和战术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一域,相互协同作战。

现在的歼击机飞行员们可能会觉得这一战术原则的幼稚和粗糙,可在当时的技术装备和认识基础上,这个原则却能较好体现在空战中争取兵力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思想。对于适应于喷气式飞机高速机动的特性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它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意义非同小可。

在新中国空军的历史上,这是一个里程碑。

它意味着新中国空中健儿在战斗中成长成熟起来,空战战术也开始了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对人民空军战役战术思想的形成和战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空战战术史上,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奥托·威兰中将也和刘亚楼们想到一块了。

很快,远东空军也放弃了大编队和所谓“圆阵战术”,而采用流动4机的作战方式。即:有若干“流动4机”小队,按不同间隔和不同的高度梯次配置,进入战区巡逻。此外,还辅以小机群、鱼饵等辅助战术。这些作战方法,便于发挥喷气式飞机高速、机动的特性,无疑也是一种创新。

远东空军还采用了由两个16机组成的大纵深、多层次机群,相互支援进行活动。当发现中苏朝空军时,各个4机、8机、16机等不同编队,就一齐奔向对手进行攻击和偷袭,或者诱使对手的飞机分散,尔后进行攻击。

这些办法相当有效,远东空军一时间在空战中频频得逞。

很快,中苏朝空军又研究出对策,又连折远东空军的威风。

……

双方的思想不断地付诸于行动,又不断地交锋,从实践中得到提炼,使理论变得更为成熟,更为系统。

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就这样,双方咬牙切齿轰轰烈烈地打出了一个喷气机的时代。

其实,所有的战术都是打出来的。

所有的军事思想也是打出来的。

多年后,人们从喷气机空战实践中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

“多机空战并不能充分发挥高性能飞机的作战效能。”

这与修正的兰切斯特平方律的估算结果是一致的。

这个结论的数学表述为:如果空战中双方参战飞机数分别为N1、N2,且N1≠N2,一对一空战中的损失率为LER,多机空战时又不考虑配合的失误,则双方损失比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空军曾用F-5E与F-14/15(双方均带空空导弹)作过模拟对抗演练,得出了相似结论:

单机对抗时,损失比为1.7~2,F-14/15占绝对优势;

而4对4空战时,损失比为0.8~1.2,双方势均力敌。

4对2空战时,损失比为0.65~0.9;F-5E反居优势。

这个结论当然比当年朝鲜空战双方的战术原则更为严密准确。

迄今为止,小编队空战仍然是现代空战的主要形式。

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到,虽然“集中优势兵力”仍然是现代空战中兵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其含义不能简单的演绎为:

集中优势兵力=大编队。

而只能通小编队、大纵深、多批路、多层梯次的手段来实现。

对于活动范围日趋扩大、机动性能日趋发展的现代作战飞机来说,大编队活动方式,不仅会限制高性能歼击机性能的发挥,而且还给保持队形带来极大的困难,使起飞集合时间增加,作战活动半径缩短,兵力也亦不易展开。对于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编队还有难于隐蔽机动和易遭敌地空火力突袭的弊端。

时隔近半个世纪,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现代空战中小编队的空战形式并无实质改变,仍然主宰着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到处都蕴藏着杀机的天空。

这都发祥于朝鲜战争,发祥于那些看似低级、粗糙的经验总结。

任何真理都是从实践经验发源的。

1952年5月底,美远东空军持续了8个月的绞杀战惨遭失败。

咽不下这口气的霍伊特·范登堡上将决定将空中突击重点转向朝鲜北部的重工业设施和城镇,仍然想通过“从空中施加压力”,来加重停战谈判桌上的筹码。

6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美远东空军轰炸朝鲜北部水利发电系统的计划。

6月23日,美远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出动飞机300余架次,突然集中袭击了中朝边境的拉古哨水力电力发电站,并对朝鲜北部的赴战、长津等地的发电系统实施猛烈轰炸,造成了朝鲜北部停电达半月之久的严重后果。

此后,美空军的袭扰活动加剧,每天都有300至600架次的飞机对清川江以北的重工业设施和大小城镇进行有计划的狂轰滥炸,并对志愿军空军一线机场进行封锁。同时,美远东空军还经常出动小股战斗轰炸机对清川江以南的中朝军队地面部队进行轰炸袭扰。

关键是远东空军F-86“佩刀”式战斗机的活动也加剧了。

情况仍然很严峻。

敌进我亦进。

5月底,毛泽东根据朝鲜战场的情势,作出了空军已轮战的各师再“加打一番”的指示。

没打上仗或打得不过瘾的部队都很高兴,谁不想有仗打?

就是打得好的如空三师空四师这样的部队也很高兴,立功的机会又来了!

中央军委决定,轮战也轮指挥班子。空军指挥机构也以军区空军机关为班底,轮番指挥,轮番煅炼。志愿军空军的作战区域也奉空联司命令,前推至“米格走廊”以南。

这下有好瞧的了!

好瞧的不光是这个,好瞧的是空联司还来了一位新司令:

三野名将聂凤智。

他是第一个其实也是最后一个轮上了打仗的军区空军司令员。

7月间,聂凤智来到四道沟的空联司指挥所,天天跟在刘震屁股后头边学习边交接工作。

这几个月的空战很让聂凤智长见识。

7月以来,正值雨季,而志愿军空军飞行员能在复杂气象条件升空作战的不到一半。但在刘震指挥下,他们以科学态度加勇敢精神,在最低气象条件下仍然积极出战,同时不断改变战术,多次采用小编队多梯次迂回到F-86战斗机“阻击屏幕”之后,打击远东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编队。

执行第一线作战任务的空军第三师、第十二师还开始使用在米格-15基础上改进的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出击,频频给远东空军的战斗轰炸机以打击。

8月,空三师和空十二师共击落F-86“佩刀式”战斗机21架。

6月~10月,志愿军空军战斗出动共305批、2455架次,与美机交战35批、338架次,共击落击伤美机44架,其中大部分是F-86“佩刀”式战斗机。

聂凤智还未正式上任,就感受到了压力。

9月,刘震正式离任,聂凤智实习完毕,正式上任。

刘震扔下一句话:

“老聂,看你的啦!”

聂凤智上任后的第一仗却是个失利战斗。

9月7日,美远东空军出动100多架F-84战斗轰炸机攻击编队和F-86“佩刀”式战斗机掩护编队空袭拉古哨发电站。

偏偏又遇上复杂气象,天低云暗,能见度极差。

打不打?

聂凤智一时决心难下。

打吧,如此恶劣的天气,平时训练都不大敢飞,何况是要面对上百架敌机的实战;不打吧,眼瞅着拉古哨大型水利发电枢纽就要遭到覆灭,这个损失太大,也太长敌人气焰了。

看着标图板上敌机的踪迹一秒一秒往前移动,聂凤智那股庄稼火上来了,妈那个×,不能示弱,不能在范登堡这老小子面前示弱。

打!

聂凤智当即向空军第三师下达了出动16架米格-15的命令。

仗打了,结果也出来了,5:6,敌5,我6。

空三师被击落击伤米格-15比斯6架,美远东空军被击落击伤F-86“佩刀”式战斗机5架。

平心而论,这还不算败仗,算是失利。对于新上手的部队,甚至还可以算是平手甚至胜利。

但对空三师却不同了。

空三师打上阵以来,就是支出足了风头的常胜部队,很少失手。仗打成这样就算是很没出息了。

大家议论纷纷,也不管聂凤智在没在跟前:

“这样打法,不要几次就咱的飞机给搞光了!”

“聂凤智指挥陆军还行,指挥空军就不灵了!”

“他妈的,瞎指挥!”

……

好家伙,这份量,一般人还真受不了。

可聂凤智受得了。

聂凤智一辈子就喜欢那些有话说有屁放的家伙,喜欢那些敢撩蹶子的调皮骡子,他知道,人家能跟你较真儿,那是瞅着你也是个愿意较真儿的人。大家关心年轻空军的荣誉,关心作战指挥和战术思想的提高,那就是士气,那就是本钱。

要是大伙仗打得不好反而无动于衷,那才真让人着急呢!

聂凤智坐到了飞行员们中间:

“同志们,仗没打好,这是事实,责任在我。我是个土包子,从陆军到空军不长,指挥空战还是个新兵,得从头学起。虽然这次打得不好,但我愿意从教训中汲取经验,在战争中学习本领。”

飞行员们很感动地大鼓其掌:“聂凤智有大将风度。”

聂凤智还当着大家的面揭自己的老底。

红军时期,聂凤智当连长,一次上级让他去伏击敌人的汽车。他很有章法地在公路上埋伏了一个通宵。

天将亮时,一群轰轰隆隆的铁家伙在公路上出现了,

副连长问:“打不打?”

聂凤智仔细端详了那玩艺半天,说:“不打,这是火轮船,咱要打的是汽车。”

天亮了,营长撸他,说他把敌人汽车放跑了,他还不服气:

“报告营长,我这里没过汽车,只过了几只火轮船!”

整个一个土得掉渣的土包子。

大家明白了,聂司令这是在提醒大家,严峻的现实已不允许空军的领导干部囿于驳壳枪一挥就往上冲的那一套,必须用现代战争的新知识充实“小米加步枪”的老学问。

其实他们好多人都知道,虽然没读过什么书,聂凤智却是个思想非常活跃的人,凡是新鲜的东西,他都有兴趣。解放战争打潍县时,他带着九纵几个师长去勘察地形,让大家和他同坐一辆刚缴获的美式吉普车。

大家明白他要干什么,全都往后躲:

“你开‘火轮船’啊,我们不坐,我们还想多活几天呢!”

推推搡搡都上了后边警卫排的大卡车。

那时聂凤智才30出头,很利索地上了车,三摆弄两摆弄捣鼓了几下,就让司机坐一边,自己握上了方向盘。一气开出几十公里,越开兴致越高。

结果乐极生悲,把车开进路边沟里,变成了底朝天。

后边坐卡车的师长们赶上来,先吓一跳,看看没伤着人,全都哈哈大笑。

聂凤智说:“帮帮忙吧!”

大家七手八脚把车翻转过来,聂凤智又坐到了驾驶座上。

在四道沟空联司指挥所,刘震和聂凤智上下班都是自己开车,把司机给消停得难受。

不光是这,其它如摆弄无线电、打猎、钓鱼、打牌、跳舞,聂凤智都是高手。

这么说吧,什么新奇稀罕事儿让聂凤智撞上了,他都要把它玩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这么个人物,你说他能跟范登堡那老小子有完?

刘亚楼闻听空三师战斗失利,专程从北京赶来:

“你初次指挥空战,有压力。就是泰山压顶,你老聂也要扛住。指挥这样上百架飞机的大空战,能和对方打个旗鼓相当,已经不错了。关键是注意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刘亚楼多会将将!

果然,聂凤智仗越打越精。

1952年10月,距他指挥第一仗一个多月,又来了情报:敌人大机群活动,目标鸭绿江桥、鸭绿江边机场。

那天,苏军顾问,空联司副司令员兼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官王链上校,志愿军空军一线轮战的5个师长都在指挥所。

“敌第五十一联队、第四联队起飞了!”侦察参谋陆根伟报告。

聂凤智不动声色。

“情报可靠,两个联队起飞115架F-86。”陆根伟补充。

出动是出动了,得判断出是真动还是佯动。

远东空军常使佯动这招,他们知道米格-15是为国土防空设计的歼击机,续航力差,升空后只能作战40分钟。所以远东空军常将攻击编队分为两个,第一批为佯动编队,虚晃一枪,等中苏朝空军起飞迎击时,则掉头返航。待米格机见敌机不至返航落地加油时,第二编队就冲上来,打你一个措手不及的时间差。

倘若这个时间差打成功了,起码要覆灭半个师。

“据前线观察哨报告,头批起飞20架F-86,我分析是佯动!”

陆根伟再补充报告。

有报告,有建议,参谋就得这样当。

当时防空情报网有三道:雷达、侦听、地面观察哨。苏军顾问只相信雷达,为此和聂凤智没少吵嘴。

这会儿他又着急了:

“起飞吧,再不起飞就来不及了!”

聂凤智盯着标图板不吭气。

从标图板上敌机轨迹看出敌机群不大,聂凤智认定这是佯动。

又过了片刻功夫,大家长长地嘘出了一口气。

标图板上表示敌机轨迹的蓝箭头到了清川江口就回返了。

40分钟后,情报参谋报告:

“敌第五十一联队又起飞了!”

“真的来罗!”

聂凤智这回一点也没犹豫,立即向待命的空三师、空四师和空十二师下达了起飞命令。

这一下,反把远东空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运输线保住了。

“哈拉少!”苏军顾问不由地不服气,翘起了大拇哥。

聂凤智自己文化不高,却爱和知识分子打交道。

他手下的侦察参谋陆伟根是西南联大化学系的大学生,到英国留过学,侦察参谋熊德伟,父亲是牛津大学的教授,本人毕业于牛津大学。这些吃过黄油,喝过牛奶的知识分子都是聂凤智入朝前死乞白咧向陈毅陈老总要来的。在四道沟,聂凤智没黄油面包牛奶给他们吃,他们也干得兴冲冲的。

“关键是聂司令重用,心情舒畅!”他们说。

他们有成就感。

一次, 侦察参谋熊德伟找到聂凤智:

“我们高射炮炮位有问题!”

他把炮位标图往聂凤智面前一摊:“B-29航线是固定的,我已经找到了它们的规律,制成图纸,如果炮位这么一变,B-29飞过来就丧命!”

聂凤智和他趴在图纸上仔细比划讨论一番,当即拍板。

改变炮位第二天,7架B-29就裁在这儿。

“聂凤智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多年后,当年的情报科长沙林如是说:

“聂司令恢谐、风趣、思维敏捷,集思广益,他那非凡的凝聚力象磁性极强的电磁场,每一个靠近他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被他吸引、磁化。参谋们在他手下一个个充满自信,浑身冒精气神儿,所有能量都被他调动起来。反过来,聂司令又善于把这些能量、智慧汲收过去,这使他的指挥才能迅速提高,充分显示。”

你看聂凤智这首长当得多聪明多有水平。

这才是大学问。

“聂司令脾气很大!”

给聂凤智作侦察参谋的陆根伟说,“他一进指挥所谁也不敢嘻里马哈。脚步一响,所有参谋都肃立恭候。按侦察、气象、通讯、作战的顺序向他报告。所有的报告中,只允许侦察参谋说‘可能’,其它汇报一律要求精确,不容丝毫误差。仗打完了,战绩报上来了,如果是个大胜仗。聂司令孩子似的一笑,大家就知道警报解除。这个给他倒上一杯茶,那个给他拉把椅子,围着他开始侃大山。聂司令字写得不怎么的,口才却极佳,笑话和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常让我们捧腹大笑。这时候大家跟他开个玩笑,逗个乐,偷他的香烟,干什么都可以。战情一到,他脸一板,起身就进指挥室,严肃、紧张,一切如初。”

你看聂凤智这首长当得多么大度多么分明。

关键词(Tags): #朝鲜战争#双石#开国第一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