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共:💬1694 🌺196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中国争议弗里德曼“遗产”

中国争议弗里德曼“遗产”

http://www.eviewweek.com/html/2006-11/136100.shtml

痛、哀悼,除了这些,中国还有什么可以表示对一代宗师弗里德曼驾鹤西去的尊敬?

无需其他,或许中国现在所做的就可以让弗老含笑九泉: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中国继续延承!在目前全球中央银行纷纷采用利率、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背景下,中国算是遗世独行。

作为弗老的重要“遗产”之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在中国已逾十年。1993年,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听证会上宣布,美联储不再将包括M2在内的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而正是此时,中国则小心翼翼地从美国接过弗老的火炬,首次向全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并从1996年正式确定将货币供应量定为货币政策目标。

遗憾的是,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近年来在中国已经开始受到置疑,有数据证明,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其可控性、可测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关联度,或许已经偏离中国预期目标甚远:事实上,从1996年中国正式确定M1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0和M2做观测目标开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目标值几乎没有实现过。

今年的经济数据,再次将这种置疑推到风口浪尖: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1%,偏离年初定下的目标一个多百分点;与该项指标偏离相对应的是,贷款规模同比多增2.78亿,比年初预定全年目标多出0.28亿元。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不是中国央行下半年“急刹车”,M2和贷款的增长肯定会失控,事实上,上半年,中国的M2增长多在19%左右运行。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0.7%,其中三季度为10.4%,而根据分析师预测全年可达10.6%左右,这远远偏离了今年年初中国总理温家宝宣布的8%增长目标。

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失灵的原因复杂,一方面,目前中国基础货币投放完全依赖国际收支顺差,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多是防御性操作,对基础货币投放难以完全主动控制,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和金融还处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和公众对货币需求的变化,使货币乘数很不稳定。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西方国家已遭抛弃。虽然货币供应量在抑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恶性通胀功不可没、而且此后弗老对其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前提条件有所修正,但是,随着八十年代各主要国家纷纷解除资本流动管制、全球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支付工具出现,货币供应量这个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可测性以及和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也随之弱化,并纷纷退出各国中央银行的舞台。

不过,让弗老安慰的是,中国短期内还难以改变货币供应量的中介目标。在目前国际收支顺差居高不下、汇率难以大幅浮动的情况下,短期内,外汇占款仍将成为中国基础货币的最主要渠道,中国央行仍将被动地回笼货币,而很难主动地盯住利率或通货目标。

事实上,早在2003年左右,中国国际顺差还较少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一些官员一度放出口风,将公开市场目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转向利率,但是此后,随着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高歌猛进,这种语调也已经消声匿迹。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中介目标的更替也是顺应自然,但是,无论今后中国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目标,只要有利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以及货币传导机制顺畅,都可以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

此文此景,意味深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