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双石原作】《开国第一战》序言 生命中的一本书 -- MacArthur
烧三把火 李奇微换指挥官
(续上)
不过后来钦差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和麦帅争了几句。
麦帅说他不能同时承担保卫朝鲜和日本的责任,俩钦差说你得按参谋长联席会议1月12日指示办;麦帅说他需要国民警卫队4个师的增援,俩钦差说国民警卫队还不曾为这类目的调动过。
临了,钦差们还递给五星上将一张单子。
不看犹可,一看差点没把麦克阿瑟的鼻子气歪。
单子中开列了16条关于可供选择的行动部署,其中11项与朝鲜有关。而麦克阿瑟11月30日的4项特别要求里,只有一项被毫无保留地被采纳了,这就是取消对国民党部队不得进攻中国大陆的限制。
麦克阿瑟一定从心里伸出了两只巴掌,对着杜鲁门和布雷德利那两张老脸左右开弓地煽将了过去。
两位钦差随即飞往朝鲜,会见了李奇微,并同第八集团军许多下级军官进行了交谈。
甚至还乘飞机巡视了战场。
而此时正是李奇微向中朝军队阵地发起试探性进攻的时候,两位将军终于看到了在朝鲜战场久违了的“联合国军”方面的攻势行动。而且,雄心勃勃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显然感染了他的下属,使这支连吃败仗的部队终于有了一丝生气。
1月17日,又是这个柯林斯,一个月之内第二次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带来了好消息:
中国人迄今未向汉江以南推进。他们一般是遭到反击就逃遁。他们的补给有困难,有许多迹象表明,他们的士气低落……总的说来,第八集团军现已就位,准备严厉抗击任何大规模的进攻。
这封鼓舞人心的电报内容大致属实。
但中国军队并不是没有向汉江南岸推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和第五十军全军都在汉江南岸。而且在这个时期“遭到反击就逃遁”的是“联合国军”而非中朝军队,李奇微向水原的试探性进攻碰到的都是钉子。
往回撤逃的是第八集团军。
虽然这本来就是带战役侦察性质的试探性进攻,双方进进退退都不说明什么问题。但也可以看出,柯林斯也好,李奇微也好,有一点是和麦克阿瑟惊人的相似——那就是都竭力用自己的意志去影响白宫和五角大楼,甚至不惜以牺牲事实为代价。`
只是两边方式不同,一个用嘴,一个用腿。
布雷德利得到这封电报,一定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很快,国防部长马歇尔也得到了消息,他立刻向武装部队总司令杜鲁门打电话作了报告。
“这下该让我们松口气了!乔治……”
半晌,才听到杜鲁门在电话里说。
估计这当口杜鲁门一定热泪盈眶了。这么大的事件,这么大的转折,于情于理,他怎么也该挤几滴眼泪出来。
彭德怀对李奇微的小打小闹不太在乎。
其实谁也没在乎。
彭德怀的高期望值里最高的期望是争取在这个可贵的喘息机会里,作好充分准备,在下一次战役里,彻底解决朝鲜问题。
1月22日,他就MB扎哈罗夫大将和聂荣臻的建议复电毛泽东,认为下一战役主要是沿堤川、丹阳、洛东江以东,首先夺取大邱、庆州,截断洛东江以西美军主力退路。因此,汉城南桥头阵地不宜配置过多兵力,亦不宜向南伸太远,增加下一战役困难。朝鲜人民军第一、第二、第五军团很疲劳,均需休整,不宜担任过重任务。
这不能不说是彭德怀的一次判断失误。
1月22日至30日,为加强后勤工作,改善志愿军供应状况,由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李富春主持,在沈阳召开了志愿军第一次后勤会议。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军委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吕正操等专程赴沈阳参加了会议。
正在沈阳治病的邓华也参加了会议。
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朝鲜战场与国内战争已有所不同,已从物资主要取之于敌的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国家后方供应,在这种情况下,运输工作是后勤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后方战场上敌我双方斗争的焦点。
这是第一次把后方作为“战场”对待。
会议着重研究了改进交通运输工作和建设好兵站线的问题,决定迅速抢修铁路,赶筑公路,加紧储备作战物资。
“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
1月25日,中朝两军军以上高干会议在君子里召开。
除两军军以上干部外,中方参加者还有彭德怀、邓华、宋时轮,即将率第三兵团入朝的陈赓和即将入朝的第十九兵团部分军、师干部共122人。按金日成的提议,与会中朝同志混合编成6个组。
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参加了会议。
朝方参加人员有金日成、金枓奉、朴宪永、金雄、朴一禹等。
彭德怀对两军高干会议寄予了很大希望。
毛泽东也是如此,他在仔细修改了彭德怀送来的将在会上作的《三个战役的总结与今后任务》的报告,并批示“为了避免由中国人对朝鲜的政策和工作作出决定的语气,为了避免泄露军秘的可能(许多事实和数字可以口说不要写出),并为了使行文更为简洁,现将你的报告稿在文字上和某些意思上略加修改发上,请再依据情况予以斟酌,并事先送金首相阅正,商得其同意。”
彭德怀当然更加小心。
咱那么讨厌“老大哥”指手划脚那副德性,可别在人家眼里把咱也弄成了那样。
会议上,他着重讲了3个战役胜利的意义、取得胜利的原因,战术上的几个问题、下次战役的思想准备、后勤工作、在解放区实施的政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向朝鲜人民军学习的问题。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作战经验的交流、下一步作战行动和后勤保障问题。
对于作战经验,彭德怀在会上安排了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军团长方虎山、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副师长刘海清、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副师长张峰介绍了各自的作战经验。彭德怀最后作了总结,指出:三次战役的经验证明,敌军装备虽然占优势,我军依靠灵活的战役指挥和勇敢顽强的步兵作战相结合,是可以胜利的。在装备特殊的条件下,我军应力求夜战,但在渗透敌人纵深或迂回敌后,或疏散的追击溃敌的条件下,仍可视情况坚持白昼作战;战斗中,要力求大胆地迂回,包抄分割,在勇敢渗入敌之纵深和后方的同时,组织精锐勇敢的小部队,袭击敌人炮兵阵地和指挥所,搅乱敌人之部署,乘胜全面猛攻,使敌四顾不暇。
这些招法后来都成了法宝。
对于后勤工作,则由洪学智和高岗来讲。
洪学智知道这是一个要惹人骂的角色,硬着头皮也得讲,讲完了还得在骂声中工作。
当时志愿军后勤的主要问题是物资供应不上,伤员抢救不及时。部队普遍反映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无弹药,三怕负伤后抬不下来。主要是没有制空权,敌机破坏使后勤损失严重。三次战役共损失1200辆汽车,平均每天损失30台,司机的阵亡率甚至高于前线作战部队的平均阵亡数。美国兵是13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兵,志愿军则是一个后勤人员供应6~10个兵。
这反映出当时从近代型战争向现代化战争转变过程中,从“小米加步枪”起家的新中国军队对现代化战争后勤保障工作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
不过,洪学智在这里已经第一次提出了“必须有强有力的后勤机构,必须组织多线运输,必须事先准备物资,必须加强对敌机的斗争”的问题,开始有了立体化、系统化、多兵种合成的后勤作战的初步认识,为后来实现后勤现代化的飞跃作好了铺垫。
只是还没来得及深化。
高岗也拍胸脯打保票说这回他要“八仙过海”,想尽各种办法与敌人空军作斗争,火车、汽车、大车、手推车一起上,重点加强铁路运输以及运输的计划性。
好好好,既然这样大家也没啥说的。
人家做后勤工作的同志也不易,谁叫咱没那么厉害的空军呢?
会上听报告,会下大家就争论。
争论第三次战役该不该停下来。
支持继续追击的多是朝鲜人民军将领,他们复国心切,总觉得在这大好形势下,不乘胜追击殊为可惜;认为应该断然止步的多是中国军队指挥员,他们对遇到的严重困难有着更为切身的体验。
吵完了大家一起会餐喝酒看节目说笑话。
说实话,那会儿的人没那么多弯弯肠子,有话说,有屁放,拍完桌子骂完娘大家还是生死与共亲密无间的战友。
吃完喝完唱完乐完还接茬吵。
可对手很快就为他们的争吵作了结论。
李奇微的试探性进攻收效甚微。
第八集团军在水原和利川间的宽大正面,以汽车搭载步兵,配合少量坦克,采取多路小股的方式,对中朝军队阵地进行威力搜索。一周之内,三次进出乌山里,四次进出金良场里,三次进占利川。18日后,还以同样方式向原州、宁越一带作试探性进攻。
可除了第一线的少量部队外,中朝军队的大部队又一次神秘地消失了。而据第八集团军情报部门估算,中国军队第九兵团没有参加除夕攻势,“联合国军”正面至少还应该有17.4万中国军队。
远东空军频繁的空中侦察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们。
他们上哪去了?
为了不冒冒失失地重蹈麦克阿瑟的覆辙,李奇微决定乘坐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司令官帕特里奇将军亲自驾驶的飞机到前线侦察。
可转来转去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大部队集结的迹象。
基于对中国军队“肩上后勤”和“礼拜攻势”的判断,李奇微认定这回不象上回,上回是中国军队故意诱敌深入张着大口袋让人钻,这次则是饥疲之师无力发展攻势被迫转入休整。中国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兵天将,这回,他们是真正地打主意要坐下来歇息歇息了。
不能让他们安安稳稳痛痛快快地歇息!否则他们养足了精神头再次冲将过来,咱们吃不了也兜不走,真的就只能从釜山上船回家了。
李奇微定下了决心:以大规模稳打稳扎分段跃进的全线进攻来查明中国人的企图,打乱中国人的部署。
出于公共关系方面的原因,在下达进攻命令之前,李奇微还是小心翼翼地让聚光灯打在顶头上司麦克阿瑟的身上。
谁让这个该死的老家伙肩膀上比我多两颗星星呢!
1月22日,麦克阿瑟飞赴第八集团军司令部,核准了李奇微的进攻计划。
麦帅兴致很高,又一次带着他惯有的傲岸神情对记者们说:
咦,这老家伙,是忘性太大了还是太会演戏了?
怎么把他与华盛顿讨价还价的事儿给忘啦?
唉,麦克阿瑟,麦克阿瑟,一辈子都在作戏的麦克阿瑟。
管他是什么,麦克阿瑟这回算是沾了李奇微的光,下了一次劳而有功,有所收获的命令。
然而麦克阿瑟在聚光灯下表演完后,却失去了再呆下去的兴致了,只在大邱逗留了一个半小时,又匆匆忙忙地飞回了东京跟华盛顿的政客们较劲去了。
这让李奇微们大为困惑:
怎么?你来这一趟就是为了说这几句话出出风头?
扯淡!
不过困惑之余还是释然:
这老家伙不在更好,省得我动起手来他指手划脚碍事儿。
他在,他说了算;他不在,我说了算!
1月25日,也就是彭德怀在君子里召开中朝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的当天,“联合国军”由西向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李奇微给这次攻势取了个威风凛凛的名字:
“雷击作战”。
**********特许版权,请勿转载**********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沙发,花 一无所之 字0 2006-11-22 09:31:41
🙂【十九章】反扑有力 磁性战术施辣手 (1) 16 MacArthur 字9653 2006-11-22 09:24:38
🙂沙发,花 一无所之 字0 2006-11-22 09:26:16
🙂【十八章】拧一股绳 彭德怀开高干会 (3)
🙂刚集中说到后勤,洪老将军最大的功绩,他老人家就仙去了 5 猫元帅 字260 2006-11-21 11:08:32
🙂【十八章】拧一股绳 彭德怀开高干会 (2) 15 MacArthur 字9609 2006-11-21 09:05:21
🙂李奇微其实才得了老巴顿的真传 MacArthur 字450 2006-11-21 12:45:35
🙂【十八章】拧一股绳 彭德怀开高干会 (1) 15 MacArthur 字9545 2006-11-21 08:59:19